
1、我们都在笨拙而努力地奔跑
我们都在笨拙而努力地奔跑
文/西蒙先生@dct
01
前两天我接到了大d的电话,一开口就是她那标志性的少女心破碎的口头禅:“卧槽,劳资又被现实打败了~”
又被现实打败了。我们被打败了多少次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某一时刻用这句话来吐槽过自己面临的窘境,或者直接率性地来一句:“你大爷的现实!”
我们都在笨拙而努力地奔跑
年轻的我们都稚嫩地以为世界要靠我们去拯救。直到挨了现实两耳光后才发觉,与这个世界相比,你的瞎逼逼连屁都不算!!
刚刚脱离高三苦海的大d,带着一百度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想在自己认为无限美好的大学一展宏图。但,雄心勃勃的她却发现,自己丢进人海里一下子就淹没了,连个翻腾的浪花都没有。
所有人都在努力奔跑,所有人都在努力发光。
你的小小傲娇和自以为是,就像一粒路边随处可见的石子,任何人都能踩过去。膈应了别人的脚,还会被人唾弃的暴力踢开。
大d是个典型的玛丽苏兼“女汉子”自由切换的双重人格,她脑中的大学就像公主遇到白马王子的情节,绮丽浪漫。
电话里大d说,她以为自己能够交到一起上街撸串儿,迟到帮忙喊到,夜里一起逃课看电影吃火锅斗地主,关系铁到比男票还硬的室友。没想到,她与室友们除了基本的礼貌之外,彼此之间竟有一种看得清说不透的生疏;她以为自己可以偶遇一个阳光帅气面面俱到负有责任心的学长,来一场缠绵悱恻至少能在回忆里是浓墨重彩的斑斓恋爱,现实是,的确遇到了“完美情人”般的学长,只是他暖了所有人,不止她一个;她以为自己能独当一面霸气侧漏地接下各种职务,不曾想所有人都在拼命发芽,她自己都没有机会见到一丝哪怕漏下的阳光。大d幻想的美好,都在眼前变得无比糟糕。
这就是大学,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你不可一世眼中的世界。
我们都曾满心欢喜,却容易被当头一声喝棒打的晕头转向,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落,却会看似随意实则无奈地叹一句:卧槽!!
我对大d这个“糙汉”说:“不要老想着你yy的世外桃源,踩着脚下泥泞的稀泥一步一个坑的走过去,记得保留你尖锐的棱角,因为那是你最好辨识的标记”。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钟:“卧槽,你能说人话吗!”
我:“你个傻x,往前走就好了,老子陪你一起。”
大d:“嗯,那顺带帮我充100块话费吧……”
我:“滚!!”果断挂了电话。没过一秒,收到她发来的一条信息:现在默默发光,以后光芒万丈。一起走,不撞南墙不回头。
里则林说过:“为自己奔跑,像狗一样又何妨。”
我与你可能相隔千万个黑夜白昼,得穿过无数次霓虹路口,浪费着六十几亿分之一的缘分,对你说:和我一起,作到底,直到你不得不放弃。
02
当所有人以为我过的风生水起的时候,我只是一个人走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路。
无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突然就想起了我的朋友小文。
2016年的高考过后,小文哭了三天。都说上帝是公平的,逗逼了那么久的她这次把欠着的泪水一次性的全部偿还了回来。
成绩一向优异的小文,没能去到想去的学校,甚至,连她当初最讨厌的三本都没能迈过去。
导致她发挥失常的一个重要而又大众耳熟能详的原因就是:心态。
高考前,重视她的班主任让她放松心情,望女成凤的父母让她不要过度在意,所有人都让她深呼吸,平复紧张的通通心跳,来迎接六月这个庞然大物。
可是她还是很紧张,知道自己还没准备好,就被人一把客套的推搡着上了那座百万大军的独木桥。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知道了结局。
即使老师甚至表现出无谓的笑,对她说,不就是个考试吗,有什么的啊,别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
即使父母装作不以为然的说,别紧张,考不上大学有啥的啊,我们还养不起你。
即使共同努力的朋友为了让她心安说,你比我们都强,放松,你考不上,别人都考不上。
一切的假装冷静都在考试那一天彻底坍塌,小文说,那两天的考试,感觉灵魂已抽离了肉体,大脑一片空白,周围的景象像播放着无声的慢镜头,曾经熟练的公式高分格式就如同经历了一场车祸,处在一个失忆的边缘。看着黑白的字符那么熟悉,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现在那些说不在意的人,成绩出来之后都在意的要死,那些假装无所谓的人,知道情况后都会在心里默默诽腹,那些让你安心的人都会在下一刻默契远离。
你是否有过这种高低起伏的心酸难过,其他人的态度转变可能会让你的心隐隐作痛,但真正让你难过的不是他们这种人前人后的假装,而是你看透父母小心翼翼掩藏的那种失落。
我们都心知肚明的在爱的人面前装傻,一起演戏,一起把自己的表情隐藏在夸张的妆容后,再认真的用奥斯卡的演技说,没事儿,我真的不难过。
受挫后的小文每天定时跑步,按常吃饭,打打闹闹,用音乐堵塞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流言蜚语,用满不在乎的语调宣告自己一直就很好不需别人关照。
可是,有一天的夜里,我接到了一个电话,冗长的三分钟里没有一句言语,只有断断续续的抽噎哭泣。我静静的听着,直到对方哭到没有力气挂掉电话。
对,就是小文。
不是你说你很好就真的很好,不是你逞强着说不用关照就不需要关照。再骄傲的女王首先也是个女孩子,再表演那些华丽的情节跌宕首先也是在最纯真的白本上。
很高兴,你能重新拥抱自己。和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再牵着过去的自己,重新来过。
最后小文决定复读。
我说:做你想做的,就够了。
借用托马斯哈代的一句话:凡是有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舌嘶嘶地叫。
以前站在回忆的路口,那么现在就披荆斩棘着往前走。
03
人只要幸福,不管多辛苦,现在的领悟有谁真的在乎,是太过纨绔还是我真的不服。
耳机里播放着这首赵泳鑫的《纨绔》,声音舒缓平淡,却有直击心灵的冲击力,没有富炫的歌技,却勾起我内心淡淡的恻隐。
说的不孤独,是不想暴露,哪怕是错误,又怎么肯认输,不是我嫉妒,可难免有企图,哪怕,不清不楚。
有多少人,活的像这句歌词的描述。忙忙碌碌向前奔波,走进人海茫茫,又消失在茫茫人海。在对的时间遇不到对的人,在正值年华的时候浪费青春,在该独处的时候扎堆热闹,在一个人该走的时候迟迟留情。
谁不是从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被现实折磨成一个心机深重的疯子。这句话看似犀利,实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成长的意义。
欧亨利把人生比作一个含泪的微笑。
因为当有一天你真正成长了,难过的时候会笑,高兴的时候反而会哭。
真正的随遇而安不是两手一摊的无所作为,而是拼尽全力之后的坦然相对。
现在觉得苏辛在《未来不迎,过往不恋》中有一句很贴切的话:让你最舒服的姿态,就是这世界最喜欢的姿态。
我现在还是不够聪明,学不会讨好,不知道梦想的捷径,只知道二货一般的坚守。
受伤了就哭,痊愈了就笑,带着稚嫩走,从未回过头。
即使身边狂风暴雨,泥沼遍地,我不曾停下脚步,即使耳边喧嚣无比,人声鼎沸,我从未放弃过执着。
那些陪伴过我又走开的人。
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向你们道别:很开心你能来,不遗憾你走开。
风雨前程中,我们都在笨拙而努力地奔跑。
2、农村娃上北广: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农村娃上北广: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一个农家孩子的成长故事
文/周华诚
(人物简介:孔令首,柯城沟溪乡沟溪村人,2001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保送研究生,攻读影视剧表演。拍过电视剧,配过音,曾在央视“梦想剧场”担任副导演。)
北京城大街上的夜灯亮了,比我们浙西小山村的月亮要亮得多。你9点半打我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地铁里,穿行在北京城的地下。
是啊,这样的晚上,我总是在不停地奔波,从这个片场赶到那个片场——你知道北京的交通有多麻烦,一赶路最少要一个多小时,这样我的夜晚,眼前总是摇晃着一闪而过的霓虹灯,还有快速倒退的建筑……我常常会在地铁或出租车里睡着,也许只有几分钟时间。有时候,等我回到学校的宿舍,天就要亮了,热闹、奔忙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呵呵,这样的时候,我总是非常想家,想念沟溪熟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我的父亲母亲。
全国8000多人争20个名额,我一个农村小子,初中时连一双凉鞋都买不起的人,却考上了“北广”……
我是2001年考进中国传媒大学的,就是原来的“北广”.后来保送上了研究生,电影电视剧表演艺术方向。你问我是怎么考进传媒大学的?我现在想起来,自己都觉得特别幸运,真的。
在衢二中读书的时候,我一直想考军校,因为军校读书是不收钱的。你知道,我家里非常困难,到现在还住着解放前的老房子。没有钱读书,从初中开始我就得到希望工程的资助,有人和我结对。高中的时候,学校又给我减免了部分学费。校长对我说,只要你好好上学,表现出色,你就好好学吧。
我记着校长的话。在学校里我是很活跃的,除了读书,我也参加好几个社团,偶尔也给同学们表演快板、小品什么的。从小我就跟父亲学会了快板。我的大伯是金华婺剧团的,上世纪50年代就唱婺剧,唱了几十年,他演济公的照片现在还放大了挂在我家里的墙上。
我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人很快活,听他说十几岁的时候,看到跑江湖的艺人用几块竹板“啪嗒啪嗒”地敲,听得他很高兴,回家后就自己削了几块竹板,整天拿在手上敲。后来就是这自创的“三块头”竹板,他从未离过身,一辈子就靠它找乐子了。
父亲对我影响很大。我小时就很会模仿,会口技。那时候我们爷儿俩在溪里洗衣服,旁边是好多女人,我和父亲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话,就跟说相声一样,逗得那些女人花枝乱颤地笑。
我不会跳舞,不会弹钢琴,没练过形体,也不会声乐,没学过。高二的时候参加小歌手比赛,拿了第一名。程春春老师说:“你嗓子好,可以试试考表演。”离考试只有一个月,我就跟着程老师学,对着vcd学。没想到考试时,我表演了一段快板,这让考官们非常感兴趣。现在我大学里的系主任还惦记着我的快板。
那个初中时一双凉鞋都买不起,天天光着脚跑的野小子,就这样考上了“北广”.
全国有8000多人在争20个名额,而我这样一个农村小子,除了一腔热情,啥也没有——我能走进“北广”,你说我有多么幸运。到现在我都非常感激程老师,她非常非常善良,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在我的成长路上,有那么多人在拉我,我想起来就觉得很感动。
“老师妈妈”对我说:“你是一个没有雨伞的孩子,下大雨时,人家可以撑伞慢慢走,但你必须得跑……”
上大学,家里贷了4万元的款。
4万元对我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还要加上利息。这几年,我就背负着一种沉重的压力,或者说也是一种努力奋斗的动力。
和你说说我的妈妈吧。妈妈是个很要强的人,在我3岁时,因跟奶奶闹矛盾,她就离家出走打工去了。我的成长是缺少母爱的。直到我19岁,考上了大学的那个夏天,我开始去找她。后来费了很多的周折,我终于找到了她——她在杭州的一家医院里做护工……
我一直记得“老师妈妈”程春春对我说的话:“你是一个没有雨伞的孩子,下大雨时,人家可以撑伞慢慢走,但你必须得跑……”是啊,来北京上大学以前,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电影都没看过几部,邻居家里的黑白电视机,只能收到衢州台。来到北京,才见到那么多高楼,才知道地铁,一开始和人说话都紧张……但是我告诉自己,要挺住,要坚强。
刚进校时,班里23个人,我排在第16名,一年下来,我成为第1名。演戏也是这样。
从大一开始,我就一边打工,一边挣自己的生活费。给公司搞商业演出,或者组织学校里的演出。最早给一些电视电影剧当群众演员,早上5点半就等在制片厂门口,一车拉到拍摄地点,给人当牛使,半夜了再用车拉回来,20元一天,我也做过。
同学中,几乎都是城市考去的,有的同学家境很好,或者出自艺术世家,吃穿不用愁,机会不用愁。我都没有,我必须从演每一个小角色做起。演完时,导演能问一下你的名字,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因为也许下次有更大的机会。
大一那一年,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做我们学校的专场,毕福剑来选人,我被选上了。我仔仔细细地琢磨几天,后来演了一小品,《八仙分酒》。当时反响挺好,结果这个小品还上了年度金像奖的颁奖晚会。
和毕福剑熟了,他很欣赏我的表演,就让我一起做栏目,一共做了七八期,后来还担任了两期栏目的副导演。与毕福剑交往,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敬业。记得是2003年的夏天,天气还特别热,我们一起来到浙江的新安江做节目,连续工作半个月,每天都得工作16小时以上。节目做完,皮都晒脱了一层。
现在我每个月平均有10天都在拍戏。最近浙江少儿频道在播放的儿童剧《拉拉与茹比》,我也在给它配音。我的生活,就是不间断地干活干活再干活,多的时候一天能挣到1000元钱。不过现在都是为银行挣钱。前些时候,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上学贷下的款,到年底就一定能还清了。我想他看到,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戏如人生,我演每一个角色,都是一种成长;我的人生,就是需要不停地努力奋斗……
戏演多了,我就开始在那些角色里,一步一步成长起来。
现在我慢慢地,开始理解妈妈。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要在城市立足,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谁知道这么多年,她是怎样不畏艰难地走过来的……我想,这就是生活啊,这就是人生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选择。不管他选择是对还是不对,我都学着理解他。
找到了妈妈后,她终于跟我回了一趟家。两天后,我就踏上火车,来北京上学了。妈妈现在还是在杭州做护工,我总是不放心她。每个月我都要给爸爸妈妈打两次电话,给我爸打完就给我妈打……
在学校学表演,根本就没什么课本。上课是老师面对面地教,作业是演小品,晚上接着排练;早上6点起来练功,做操,练台词,吊嗓子,说绕口令。咿咿呀呀的,跟戏班子一样,非常有趣。
这几年,想当演员的人太多了,僧多粥少,对于我这样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大家都是从跑龙套跑起的,可能只是个路人甲、官兵乙,什么台词也没有,从镜头前一晃而过。但是我对每一件事,都投入百分之百的心力去做,珍惜每一个角色,表达自己、证明自己。
有时表演结束时,站在舞台上,听到掌声响起来,我会忍不住流泪。每一场戏,都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你想啊,演出前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天天不断地跟导演争吵、体会、修改,剧本都翻烂了,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到剧情当中。最后落幕时,这一种人生的滋味,你会有什么感觉。
我演过民工、白领、海归高级知识分子、油田工人、包子店老板、第三者……太多了。我现在23岁,但是演过这些角色,我觉得自己的阅历和心理年龄已远远不止23岁。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从演戏里得到了什么?老前辈都说,演戏这事儿,专业占四成,做人占六成。我是在演戏里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活法。我特别快乐,也特别幸福。周星驰演过一部电影,他对着大海大喊:“努力!奋斗!”人生就是需要不停地努力奋斗的!
3、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如果你碰到一个雨天,很大的雨,最要命的是你没有伞,你会怎么样,是努力奔跑?还是漫步雨中?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表面上很有哲理的故事:有两个人在街上闲逛,突然天空下起了大雨,其中一个路人甲拔腿就跑,而路人乙却不为所动,还是坚持原来的步调,路人甲很是好奇的问:你为什么不跑呢?他回答说:为什么要跑,难道前面就没有雨了吗?既然都是在雨中,我又为什么要浪费力气去跑呢?路人甲哑口无言。
易地而处,你会是谁,是努力奔跑的路人甲?还是淡定如初的路人乙?他们两是谁错了?其实他们都没有错,他们唯一不同的只不过是人生的态度不同而已,其实人生并没有对错,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也会带来相应的结果,而不同之处就是在于,我们要为我们自己造成的结果负责而已,而这个结果就是我们的不一样的人生。
路人甲的人生相对是比较积极,他最后的结果可能也是全身湿透,和路人乙没有区别,但不同是他努力去争取了,他也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结果,那就是衣服只是湿了一点,还可以继续穿,也不影响他正常的交际活动;而路人乙的人生态度就显得消极和堕落很多了,他对不努力奔跑的结果了如指掌,但是他选择了接受,你期待什么样的结果,你就会得到,你的心就是你想要的,所以路人乙湿身的可能性事百分百,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这就是他们的不同,路人甲还有机会,路人乙命中注定了悲剧,你认为你又是谁呢?
奔跑的路人甲意味着:没有后悔,没有抱怨,勇敢的面对,接受挑战,努力争取,无所畏惧,心中充满理想,对人生充满希望,懂得为自己创造机会,积极主动。
漫步的路人乙意味着:消极被动,逃避挑战,未战先输,忍让妥协,丧失机会,一眼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逆来顺受,不思进取等。
人生之所以存在不同,是因为我们的想法不同,是因为我们对机会和挑战的定义不同,是选择勇敢的面对,还是选择消极的逃避,就结果而言,我们不敢绝对的判断,但是这两种生活却告诉我们一个很明白的道理,第一种人还有希望,第二种人却只剩下失望。
佛说: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励志文章)
你今天得到的生活和成就,就是你昨天努力的结果;你明天想要的生活和成就,今天的努力和进取就是他们的决定因素。这就是佛家常说的因果报应,天理循环。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如你我一样,都是没有伞却刚好碰到大雨的孩子,我们都很平凡,一如我们的父母一样,平凡到这个世界简直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那不是我们低调,而是我们没有高调的资本。
我们的老爸不是李嘉诚,也不是李刚,更不是tm 的托塔李天王,我们只是一个平凡生活中的张三李四,通常来说,老天爷对我们这些p民总是特别的“照顾”,我们在人生的路上碰到的雨都会比别人大一些,而很多牛逼过来的人告诉我们说这是老天爷在考验我们,叫做:“天降大任于虽然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于是我们还很高兴的去迎接每次挑战,去接受每一个让我们死去活来,刻骨铭心的考验,一次又一次,成功、失败如影相随,泪水和汗水交织体会,不是我们没有选择,只是我们选择了一条更难的的路,没有伞的孩子,我们选择了努力奔跑。
我们没有傲人的学历,更没有显赫的职业背景,就连供职过的企业也不过是不入流的小作坊,我们没有那些动不动就中英文都往外蹦的装b,我们更没有那些整天扛个笔记本电脑到处给别人放ppt的瞎屁,我们的每天都过得很平凡,但是我们在向着不平凡而努力。
有人告诉我说:人生要学会知足,但是不要轻易满足。
知足的人生会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幸福,什么东西才值得我们真心的去珍惜;而不满足会告诉我们,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也许我们还有更大的机会,一如在雨中奔跑的孩子,我们的知足是我们至少还可以奔跑,这比起很多坐轮椅的人来说,无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但是我们不要满足于此,我们更希望有自己的一片晴空,我们努力的向前奔跑,奔向那片自由的天空。
奔跑不单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态度。
态度决定高度!
4、小城市的孩子,也请努力奔跑
小城市的孩子,也请努力奔跑
听说我的邻居失业了,真是一个意外。她的母亲哭着跑到我妈这里来说:该怎么办,30岁的单身姑娘没了工作,成天成天地待在家里不出门。动不动发牢骚,嫌弃家里没关系,没背景,没后台,使她处处受气。总之,没让她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每次吃饭板着脸,一天都不说一句话,一说就动气,整个家里阴森森的。她母亲说着,就哭得伤心,显然是因为女儿的不争气,当然也因为自己的无可奈何。
赵小姐和我是从小到大的邻居了,她是去大城市读过书的人,毕业后回到我们这个小城市。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优势,比如生活成本低,交通便捷,竞争压力小,加之是故土,所以省去了一大笔的租房费,偶尔可以去父母那边沾一些福利。赵小姐回来,这些原因占了一大部分。当然,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劣势,发展空间小,晋升机遇小,人际关系圈小,当然工资也会相对少一些。赵小姐回来后,先考过公务员,未进;考过教师,未进。后来找了我们城市里还算大的企业,终于进去了。
可是,进去了,对企业便千般不满,嫌弃企业加班、嫌弃领导偏心、嫌弃福利不够好,演化成和同事关系不好,和上级关系不好,和客户关系不好。自然而然,她成了企业实习生中第一个被炒掉的人。她和我说,留下的几个有些是关系户,有些是马屁精,看不惯她们。所以自己被炒了也是正常。我说,你努力了吗?她说,不想努力,不想和他们一样,那么小的城市里就算再大的企业也没什么前途。她说得坦然,不过分明是自欺欺人。
小城市的企业,没什么前途。这是她对自己不尽心工作找的借口。大多数人,对别人的成功,总可以寻找千万个看似简单的捷径,而对自己的失败,往往归结于运气不好,遇人不淑,没有关系,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不够努力。赵小姐算是个典型。
实话实说,当今社会,许多人眼中好的工作,无非两种:一是有编制,有编制就是铁饭碗,当然无关城市大小,要的是一种感觉;另一种是大城市的白领,风光无限,整天出入高档餐厅,穿名牌。不得不说,大城市里的金字塔顶端容得下更多的人,所以机会更大。不像小城市,平民永远游离在外。可是,小城市也因为凝聚了不那么多的人才,给努力的人腾出了更多的空间。
我的学长王先生,他工作仅仅六年,现在是一个集团的副总经理了。我的学校是三流学校,论文凭,实在不算拿得出手。而王先生自己出身农村,上下三代皆是背朝黄土的农民,所以在他身上没有什么背景可言。()而他却成功了,他的成功皆源于自己。他毕业那年运气也不好,没有考上编制,看着别人纷纷去了机关,去了学校,做着看似风光地工作,他觉得自己的人生灰暗极了。
不过还好,他很快意识到自己不能消沉,毕竟家里不可能负担他一个无所事事的游民。于是,他进了企业,从最底层的销售人员开始,每天跑业务,没日没夜的。当时,他每天为了跑业务,几乎把城市里所有的小快餐店都吃遍了。淋过雨,晒过太阳,他说,现在回头,真是佩服当时的自己,是怎么有勇气这样一次次面对别人的拒绝,只是他说,他不甘心就拿着2000元的工资,他至少要奋斗,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我们常说,大城市,是你被城市推着走,所以大城市工作的人看着劳累,却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小城市,是你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所以你不努力,永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活着。你永远不知道当你看着电视、啃着零食、发着牢骚的时候,别人是如何的努力。你也永远不知道,你置身于外的时候,有些人已经悄悄地爬到了某个可以有利于他成长的空间之中。
身于小城市,确实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可是,这不足以成为我们碌碌无为的借口。前两天,我在公交车上碰到一个四年前曾一起坐公交车上班的男人,那时他中专毕业,一脸青涩,来自外地的他甚至连语言都不通,可他总是很努力,早上六点半就出门,坐上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下班也很迟,脸上一点没有倦容,笑嘻嘻的,乐观、满足。现在他已经成了一个企业的部门主管,买了一辆代步车(那天正好车破了,所以没开),三环以外贷款买了一套小房子。他自豪地说,他赢了那些学历高的人,赢了本地人,因为他确实比较努力。
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成长的环境不够好,自己的父母不够有钱,自己的家境不够显赫,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劣势。可是,既然你认为是一种劣势,为何还不知道知耻而后勇,努力向前呢。我钦佩那些为了生活努力奔波的人,至少他们懂得努力,懂得尝试,懂得生而无憾这个道理。小城市的金字塔顶端不大,但又不高,努力了不一定能爬上,但不努力一定爬不上。小庙里的小和尚,如果想成为大和尚,也是需要经过时间磨砺和考验的,毕竟生活是一种信仰,你不够真诚,它便会岿然不动地让你原地踏步。(文/谢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