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你没钱,是因为没准备好有钱
你没钱,是因为没准备好有钱
有财富是好事情,但是拥有赚取和驾驭巨额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关键。
前两天陪朋友去足疗,电视里面放新闻,讲到了彩民。其中说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彩民的大部分人为社会收入的中下阶层,中奖彩民的破产率居然也达到了30%多。
这个新闻咋听有点让人诧异,按照人之常理推度,收入中下阶层的人通过彩票获得了一笔款,自然会好好利用,好好过日子才对,为何还有这么高的比例把老本都赔进去了?
于是我开始琢磨这事儿,我问旁边的朋友,你对自己的未来有啥想法?
朋友想了想,买房买车,一年家庭收入30、40万吧。
我又问,如果你中了一注5000万的彩票呢?
朋友说,那换个房子,换辆车。给爸妈也换个好房子。
我问,还有其他想法吗?
朋友说,暂时没有了。
我和朋友背景类似,家境虽然并不贫寒,但是也并没有宽裕到能够挥霍的地步。父母都是节俭的人,在他们的脑海中,踏踏实实做人,积攒收入才是过日子的正道。应当说我们受到这种传统且保守的思想影响很大。一个好证据便是我们眼睁睁看着北京的房地产这么多年从几千飙到了几万,却总是觉得那些投机的人都是要遭报应的,总会有栽的时候。
很可惜现实中投机者未必失败,相反,在中国的土壤上面很多投机者最后功成身退。这是题外话。
话题的应有之义是大部分社会中下层家庭的人群,包括我和朋友这样有这样家庭背景的人,其实一直没准备好“富有”这种思维。
这就是那个笑话,一个老农一辈子只能吃高粱饽饽,村长吃得起白面馒头,喝得起粥,老农恨得牙痒痒的:等我有钱了,我每天整两碗粥,喝一碗,倒一碗。
人受环境的影响是至大的,在富裕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以为世界上有人挨饿不可思议。从节俭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恐怕总会把节约金钱作为习惯性动作。
人如果没有想象过自己能拥有什么样的财富,没有仔细规划和思考为了拥有这样的财富所要付出的,没有经历过其中的历练和磨难,没有仔细盘算自己在财富的路上怎么一步步走下去,没见过足够多的大场面,当这笔财富突然落到他手上的时候,他心中难免兴奋,觉得自己是上天的宠儿,是脱颖而出的屌丝。
但是,拥有和能不能掌控确实是两个概念。(励志文章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只会在服装厂缝衣服的女工拿到了5000万的心态,恐怕如同一个技术宅突然获赠了一架航天飞机:东西是好东西,但是因为幸运而获得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掌控。有些时候事情恰恰走向反面,就是因为太好了,所以个人缺乏能力掌控而导致失控。
所以,拥有和配不配拥有是两个概念。
以另一种方式去解释:有财富是好事情,但是拥有赚取和驾驭巨额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关键。
再以另一种方式来说,拥有巨额财富可以让没能力支配它的人变成它的奴隶和附庸,而让早已为了它而历经磨练、能力突出的人如虎添翼。
财富是魔戒,不应当属于意志薄弱的人。
如果你有5000万,你会怎么办?
2、与其有钱,不如有用
与其有钱,不如有用
"你很有钱吗",在深山中,一颗药草问石油。石油不屑的回答"美元都和我挂钩你说我有钱吗""你这只能让伤口愈合的小草,你是不会明白的"石油又撇撇说道。
一天两个石油勘探者来到大山中,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这个美国人边走边说:"小子,加入美国国籍吧,保证你成为有钱人,到时候就算你不值钱你手里也能拿美元砸人,哈哈哈"!中国人默默地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当他们走到山谷的时候,他们发现小溪边有黑色的液体,"哈哈,石油!"美国人惊喜的大喊"小子,我发财了,这都是我的,哈哈哈,我看到钞票在招手。"
"嗡嗡"当钻孔机钻开石层时,意外发生了,美国人的脚陷入了石油中,他开始用力的向外拔,可是用力过猛,头撞在了石壁上。“fuck”他恨恨的说到。可是伤口血流不止。要知道在山林中时刻会有猛兽出现。他们会闻到鲜血的味道。
这时他的中国伙伴迅速走开,美国人大吗到“你这只黄皮猴子,你竟然丢下我不管,我要拿钱起诉你,这石油你别想得到一点。"可是中国人非但依然没管他,反而跑的更快。
不一会美国人意识渐渐消失,这时隐约中他看到已经走了的中国人手里捧着一把药草回来。他轻轻的说"朋友,我给你治病,这是中国的草药"。几分钟后美国人头上的血不留了,他手放胸前感激的说"谢谢你,我刚才误会你了,中华民族是最好的"!中国人摇了摇头淡淡的说"与其有钱 ,不如有用"。在一旁的药草兴奋的对石油说"与其有钱,不如值用"。
美国人与石油陷入了沉思……
3、你为你的机会准备了什么
你为你的机会准备了什么
文/刘同
曾经,有两个求职者来参加光线传媒的面试。一位经验较多,而另一位经验较少,我们录取了经验少的那位。人事问失败的那位求职者,你觉得你失败在哪里?他说,我觉得我不应该面对你们的时候,仅凭口头去阐述我能做什么,擅长什么。而最终取得胜利的那位求职者,准备得相当齐全。他是拖着一个旅行箱去的,里面有他的摄影作品,发表的文字作品以及个人简介。除此之外,还准备了u盘,因为担心招聘单位不习惯,或者没有时间去看这些纸质的东西。
也许你准备的这些东西,考官和招聘单位在跟你谈完之后,根本不会花费多少时间去看。可你依旧成功了,原因在于,你给了对方一个态度,并且有理有据地展现了自己,这让你看上去更加可信、务实。不仅仅是面试,在平时工作中,这种态度也是必要的。
我在光线还是一个小角色的时候,有一天,老板打电话给我:“刘同,你知道《浮沉》这本书吗?”当时《杜拉拉升职记》正火爆,作为集团下面有自己电影公司的传媒,老板问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对这本书关注。他想知道更多的东西。
我可以不做任何准备,直接回答老板:“知道。这本书还不错。”也许这件事情就此过去了,老板以后不会再询问我任何与我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但是你要知道,这样的话,等于你失去了一次机会。我做了什么?我找来了《浮沉》,咨询了出版界的朋友,拿到了作者的联系方式,并且还问明白了作者的改编版权是否已经卖出去。()另外,我还从一个出版社的朋友那里得到了消息,有本叫《圈子圈套》的书,以男人的视角来描写职场,最近销售也很火爆。同样,我拿到了作者的联系方式。
在了解这两本书后,我写了一份较为详实的报告发到了老板的邮箱,并附上了我的意见:如果根据影视植入广告的情况来说,《浮沉》更适合公司投资,因为它以女性视角切入,跟我们旗下广告公司一些业务单位的产品更契合;如果说公司广告宣传业务准备向it、电子产品发展的话,《圈子圈套》这本书改编成连续剧或者电影,是最佳选择。
老板一句话,几千字的报告,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我认为不是,事实也印证了我的想法。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老板记住了我,并且在不久之后,我的职位发生了变化。
上帝更青睐有准备的人—这是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重点在于,你的准备,要跟你需要去做的事情配套,不要轻易去做无用功。
充分的准备,是对自己的尊重。不论求职、工作,还是跳槽,将自己看得越重的人,找的工作越好,得到机会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你轻视和浪费自己的准备工作,就不能责怪别人对你不够重视。
4、为什么有钱的人总有钱
为什么有钱的人总有钱
人挣钱本来就是为了改善生活,想花的钱不花,就很难获取更多的钱。
一个理财专家在博客里假设:把社会财富比成一个系统,本来就有富人和穷人。如果,把系统清零,把社会财富重新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结果会怎样?可以想象得到,很快平均就会被打破。因为有人会拿着分到的钱去下馆子,而有的人用分到的钱去开馆子,因为选择不同,很快,财富就又不平均了。一年以后,也许再长一点,5年以后,原来的富人还会是富人,原来的穷人,又回到了初始的状态。
我们深信这不是假说,因为你我身边都有这样的两种人。贫穷或富裕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所谓的机遇,而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总有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其实每一个有钱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多元化的,但他们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和本质的特点。比如: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大学时的一个女生后来变成了小生意人,拿着范思哲手袋出席同学聚会那天,引得不少人羡慕。起初,我跟多数人一样,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把一辆小车的钱挂在颈上提在手里。人难道不是靠节省才变得更富有吗?
再次和她偶遇,我们聊了许多,包括她那并不可笑的贵妇逻辑。起初她每次去广州进货,都会去香港顺带捎几样名牌皮包回来卖,每次都能小赚一点。遇见实在中意的,就多留一件自己用。从上学起,她就选择做个“败家女”,她是班里第一个佩戴手机、拥有名牌内衣和一支羽西唇膏的女孩。可她不是没有自己的账簿,一开始就有,后来她比其他同学获得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和关注。
而她姐姐的境遇则与她截然不同。在她们童年的时候,父亲投资失败后,母亲离开了父亲和她们。在姐姐的头脑里,不断地记录着自己的不幸。从此,姐姐总是谨小慎微,遇到挫折就怪自己命不好,并且这些年来,那些姐姐认为不好的东西,为自己招致了更多的麻烦。(励志电影 )而她则是一个敏锐的人,童年时就明白了家庭不幸的原因,她从小就不停暗示,自己一定能改变人生。
有钱的她变成更有钱的她。其实,选择自己想要的,并坚持下去,就是有钱人总是有钱的原因。后来,我观察身边朋友的思维模式,那些总有钱的人,对自己所做的选择都是自信的、积极的,总没钱的人则一再推翻自己的选择,消极且怀疑。
我的“败家”女同学说人挣钱本来就是为了改善生活,想花的钱不花,就很难获取更多的钱。所以花钱,就是她变富有的选择,听起来好像跟国家拉动内需鼓励消费的道理差不多。有了选择,当然还要有信心。电视上最常见的4个字“中国信心”,听起来的确鼓舞人心。所以,我相信有钱的人总会有钱,强大的国家总会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