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厌学的孩子_爱孩子需要正确的方式

1、正确引导厌学的孩子

正确引导厌学的孩子

 

有的孩子一提学习就皱眉头,甚至不愿去上学。这是由于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用自己的学习来强迫孩子学,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厌恶。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家庭中十分普遍,面对这些孩子,许多家长不知所措,实际上,要克服孩子怕学习,不愿学习的心理,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

首先,要了解孩子,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在发育时期,家长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承受能力,一要知道他们对所学的内容能理解到什么程度,能记住多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其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孩子只有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去追求、去探索,变不愿学习为主动学习。节假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公园、历史遗址等地方,让孩子边游览边听故事,在游玩中开阔视野。孩子提问时,家长应及时回答,这种问答式的学习孩子接受得最快、最好。平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其三,提问是孩子求知的表现,当孩子对周围世界产生强烈兴趣时,可表现出难以遏止的求知欲,总会问出许多为什么。不管这些问题在你看来是多么幼稚可笑,( https://)你都不能置之不理,你都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问话,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表示赞赏,并作出正确的解释。一时解答不了的,可以说:让妈妈去翻翻书,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样还能提高书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对唤起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都有好处。

其四,游戏也是帮助孩子学习的有效手段,家长可以结合游戏引导孩子学习。通过数学游戏,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又如“找一找不见的朋友”,即在布置好的玩具中拿走几件,让孩子猜。“瞪眼睛”游戏,是和孩子路过商店时,问孩子刚才路过的商店里陈列着哪些东西,记得越多越好,借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在游戏中学习,孩子感到轻松、愉快,此时此刻,学习对孩子来说已不是一件苦恼的事了。

站长为你推荐文章:[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激情] [励志教育:如何学会自我激励]

2、爱孩子需要正确的方式

爱孩子需要正确的方式

 

1.有回报的爱,不让孩子做“白眼狼”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但母爱所带来的危害也往往正是因为这“无私”。母亲像大地一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其精神固然高尚,但若一不小心,也可能“爱你成了害你”,培养出一些白眼狼来。

      反面:一个并不富裕的职工之家,辛辛苦苦供养儿子上研究生,什么要求都满足他,自己吃咸菜馒头,却给儿子买笔记本、高档西装。平时家里有个什么事,却从来不肯麻烦儿子,连父亲得了重病都因为怕儿子耽误学习没告诉他。后来儿子毕业了挣了钱,当他母亲问他要钱给父亲治病时,他却以还要结婚买房子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了。

      正面:一个母亲在刷牙时,牙龈出血,水池里红了一片。女儿见了皱着眉头表示恶心。这位母亲就说:你上次大便不正常,我亲手收集好送到医院;我牙龈出血,你不仅不问怎么回事,还表现得这么厌恶。女儿听了后,忙关心地问母亲为什么会出血,要不要紧。

      “关心他人”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本能,但如果长期处在被关心的环境中,这种本能就会弱化。尤其是形成了习惯,被关心的人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他人的优待,而关心他的人会像陷入泥潭一样不得不继续牺牲下去。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白眼狼,一个不孝顺的人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正因为如此,母亲们要及早地从泥潭中拔出来,早点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并要求孩子给予力所能及的感情回报。要让孩子知道:母亲也是人。

2.有距离的爱,不让孩子做“金丝雀”

      人到中年,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与孩子长相厮守,感受孩子带给她的平和的快乐。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不会长久地呆在母亲翅膀的庇护下。他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不是做笼中的“金丝雀”。

      反面:儿子上初三了,突然变得像个小倔牛,开始跟父母无缘无故地顶嘴。母亲却非常恐惧,只要儿子有什么事都要跟着他,不管是跟同学逛图书馆还是游泳,都像个保镖一样寸步不离。结果同学们都笑话儿子,假期也不再来找他玩了。

      正面:女儿要上小学了,为了怕她不适应离开妈妈的日子,妈妈特意把她单独送到远方的孩子小姨家住了一阵子。虽然头几天女儿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她就跟小姨家里的人混熟了,很招大家喜欢。这样开了学之后她也能很快开始结交新朋友了。

      孩子是娘身上的肉,要是一会儿不在身边,就觉得像是心都被人偷走了。但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做一个独立的人。况且,进入了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学会飞的小鸟,他们渴望尊重,而这尊重大多数时候就是“距离”的代名词。父母恰当地保持距离,既有助于维护亲子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有限度的爱,不让孩子做“寄生虫”

      现在因为学业繁重,许多妈妈成了“后勤部长”,家务全包不说,还要帮着孩子择校、打听考试信息、跟老师处好关系……别提有多累了。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可是,学习好就能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了吗?只会学习的人跟寄生虫有何区别?

      反面:女儿回到家就哭,妈妈还以为她受了什么欺负,仔细一问,原来是因为不会用剪刀剪圆被同学们笑话了。妈妈一听,不屑地说:这算什么事?不就是不会用剪刀吗?一会儿我给你剪一百个不一样的圆你带到班上去。

      正面:某大学教授的儿子在高三前,不仅没有受过母亲的多少指导,反而还被“逼”着洗衣服、做饭。虽然他一直表现都平平,但能力和人缘都特别好。到了大学里更是当选了学生会干部。这时候,母亲看他确实刻苦踏实,才开始有意识地给予一些学习上的指导。每年大学新生报到之际,都是父母们最忙的时候,他们帮着孩子忙里忙外的,而孩子们却束手旁观。孩子要独立生活了,父母们想帮孩子做点事,这是人之常情。但做什么事?是做点实际的劳动,还是教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两者的差别却很大。帮孩子洗衣服,不可能洗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自己洗衣服;但教会孩子怎么洗衣服,却能让他受益终生。

      鄙视劳动、轻视实践,绝对不应该是今天的母亲应该具有的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个脱离生活实际的人,很难自己独立生活,也很难与他人相处融洽,更很难在工作中做出什么成绩来。只有从小就让孩子“自己来做”,他才会走出依赖,走上独立。

4.有担当的爱,不让孩子做“替罪羊”

      母爱有时候会成为一种借口,成为母亲犯错时拿来辩解的挡箭牌。“我做这些还不是因为爱你”,这话经常被一些母亲挂在嘴边,但是,真的是因为爱吗?可不要让幼小的孩子当自己的替罪羊。

      反面:儿子快中考了,母亲从他的抽屉里搜出一封情书。过了几天,母亲趁着儿子不备到学校里大闹了一场,那个写情书的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同儿子说话。( https://)到了快考试的时候,母亲又拉着儿子给校长送礼,请他在监考时“放一马”。尽管儿子几千几万个不愿意,母亲却打着“母爱”的大旗强迫儿子。

      正面:某才女高考的时候得到了北大的保送名额,但她更希望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编剧。北大是每个高考生都梦寐以求的目标,自己考的话,却很有可能鸡飞蛋打。她为此犹豫了好长时间。而她的母亲不仅没有给她压力,还鼓励她不要被别人的眼光所左右,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做个有担当的母亲,可真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嘴上说着“为孩子着想”,其实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私心、一些虚荣……罢了。更有甚者,反正孩子也年幼,没有辩解和反抗的能力,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能推到孩子身上的都推到孩子身上。新世纪的母亲,要敢于负责,敢于承认错误,不拿母爱做幌子、强迫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目的。要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权利,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为了孩子长久的发展着想。

5.有原则的爱,不让孩子做“霸王龙”

      “护犊”,这是动物界普遍的现象,人也莫能例外。护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母爱的表现,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的孩子就是最好的”,“我的孩子没有错”。正是有了这份保护和支持,孩子们才能有坚定的心理基础去适应以后更加复杂的人生。但如果护犊超出了正常范围,不论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都姑息包庇,那孩子就会变得是非不分、无法无天,成为一条难以驯服的“霸王龙”。

      反面:小军的妈妈最头疼的事就是每到天一黑,就有女生到家里来告状,说小军又打她们了。但每当女生们一走,小军妈妈就会在院子里装腔作势地拿筷子敲树:“跟你说多少遍了?别招惹那些女生……”表面是在训小军,其实却是在嫌那帮女生太多事。

      正面:亮亮不小心用弹弓把另一个同学的眼睛射伤了,但是在场的人都说不清到底是谁。亮亮妈知道了这件事,主动带着亮亮去赔礼道歉,不仅赔偿了同学的医药费,还要求亮亮必须每天去陪同学一个小时,给他讲课、讲故事。

      教训孩子、惩罚错误,好像一直是铁面无私的父亲做的事,而母亲只会死死地搂着孩子:“不要打他、不要打他。”今天,我们反对再打孩子,但更反对姑息孩子的错误,混淆孩子的是非观。爱不代表不惩罚,正因为爱孩子,才要让孩子能明确是非,敢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如果护着孩子,结果就会“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那时候,做母亲的就悔之晚矣。

6.有表达的爱,不让孩子做“没头苍蝇”

      中国的父母都很含蓄,不喜欢直接表达对孩子的感情,有时,明明很想对孩子好却总要用截然相反的方式表达。所以孩子有时候就会猜疑:父母是不是真的疼我?他们也许根本就不爱我!时间久了,他们就像没头苍蝇一样,时而自卑,时而自弃,时而又因为父母的一句话欣喜若狂。

      反面:母亲节,琴琴辛辛苦苦帮妈妈做了一张会动的贺卡,原本以为妈妈会很高兴,没想到她收到后,看也不看,第一句话就是“你作业做完了没就做这个?”又接连训斥了好几句。琴琴伤心地回到屋里哭了半天,直到妈妈亲口告诉她:其实我很喜欢你做的这张贺卡!

      正面:小颖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跑了倒数第一,她扫兴地回到家里。妈妈听说过后,很高兴地说:“你年龄这么小就敢参加跑步比赛已经很不错了。下次再跑肯定会超过这一次的,对吧?”小颖听了,知道就是倒数第一在妈妈眼里也是很光荣的,这才开心地笑了。

      爱,藏在心里,偶尔迸发一次,固然显得很珍贵。但几千年来,正是因为母爱藏得太深,我们才变得犹疑不定,变得不自信。我们看到的,多是母亲失望的担忧的面孔,听到的多是否定和批评,在这种氛围下,我们缺少了行动的勇气,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机会。今天,新世纪的母亲,要敢于把心中的爱表达出来,要用语言和行动去支持孩子,做他们永远的精神动力。我们要永远都能让孩子看到我们信任和支援,让孩子从“没头苍蝇”变成装备齐全的战斗机,勇敢地向前方冲去。

7.有保留的爱,不让孩子做“小蜗牛”

      外国人说“上帝不能时时在我们身边,所以他发明了母亲”。但问题是,母亲也不可能时时陪在孩子身边。她在的时候,固然可以帮助孩子挡住外界的风雨,但她不在的时候,她却不能给孩子装一个壳,让孩子像小蜗牛一样保护自己幼嫩的身躯。

      反面:鹏鹏在班里总是“常胜将军”,不管同学们比什么,他只要回家跟妈妈一说,妈妈都会帮他准备得好好的。就像有一次,同学们比赛“脑筋急转弯”,头一天鹏鹏一个也没猜对。晚上跟妈妈一说,妈妈立刻帮他从网上下了一大堆脑筋急转弯的题让他猛背。但是鹏鹏中考的时候差点连最差的高中都没考上,他受不了打击,差点就要开煤气自杀。

      正面:下雨了,母亲还在加班,她心里纷乱无比:要不要给孩子送伞?后来,她索性想:就当我现在在美国呢,他总不能靠我一辈子。结果,儿子等了好久,雨也没停,自行车也没法骑,坐车又倒错了车。回到家的时候,他浑身都湿透了,还开始发烧。虽然如此,儿子却变得逐渐坚强起来。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常客。只有躲在壳里的蜗牛不会遇到外界的风雨,否则不管是鹰也好,鱼也好,都难逃各种劫难困厄。保护孩子只能保护一时,而如何让他们变得坚强,学会应对困境,才能让他们受用一世。对孩子所遇到的困难,我们要反应得“慢半拍”,要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甚至,偶尔我们还可以“没有困难制造一些困难”,让孩子的生活中充满了难题,也充满了挑战。这样,他才能从弱不禁风的小蜗牛成长为处变不惊、应付自如、独当一面的勇士。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孩子最想要的10种精神需求] [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3、如何正确处理高考与孩子长远发展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高考与孩子长远发展的关系

 

高考越来越近,我想家长们也正需要在这个时候认真地考虑一下,1.孩子在过去都做了哪些“长功”,或能力培养?做过长功的部分在现在冲刺中如何对待?2.看看那些没有长功支撑的部分,哪块儿还能补救?补救到何种程度为科学?

(一)如何处理现有能力和高考应试的关系

    由于每个孩子的现有能力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们也就不能找到一个统一的模式。我这里只能是大体地说一说,若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一切也就ok了。

(1)先说语文

    语文的基础部分不是短期能补得了的,还剩60天了,就让它顺其自然吧。

    古汉语部分,要是以前有爱好,有过大量阅读原著的经历的话。你可以跟着学校按部就班,只求精准即可。若是没有长期积累的话,我不主张做为攻关方向,除非你科科都强,就差这一点。

    阅读理解是最能后期见效的,通过吾儿去年的实战得以高度证实。我们高考的阅读理解其实考的并不是阅读的能力,你平时看多少书也没有用。这里关键的是“猜透出题人的心理”。详见我的另一篇博文《儿子的阅读理解》,看完你自会悟出点什么。

    作文是真的要求你能力,而且还是综合运用能力。有的孩子作文是有真功夫的,那你就不用再管了,坐享其成就行。可也有一些背范文的(或叫模板),每次考试都能自由套用,也得高分。但我觉得,以前要是没这样干的,最好还是不这样干。熟话说“砍得不如旋的圆”,人家捏文都捏那么多年了,你拿过来现捏,捏不好就露馅了。如果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真的学了外国,就是让你套不上,而你却在这最后阶段猛背范文,冲击了其他科目,结果一定是最糟的。抄袭也是需要一点点功夫的,那叫信手拈来,抄而不露。我是什么时候都不主张抄袭的,抄过来的孩子可能一生都没有独立的思想。详见我的另一篇博文《儿子的作文路》。

(2)再说数学

    数学的能力在60天内是不容易提高了,除非是极聪明的孩子。但你不能手生,跟住学校就行。但有的时侯不是不会,就是爱丢分。这要分清性质,如果是跳跃性思维或习惯性思维漏洞造成的,就可以在最后避免。办法是找个适当的伙伴,每天给他她讲一道数学题,过一段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跳跃,知道什么是正常思维了,也能谅解所谓的标准答案了;有思维漏洞的孩子,同样可以得到弥补。跳跃本来是个超能力,可为了高考,你就得屈尊。我的主张是思考时要跳跃,表达时要标准。把高考当成一次全人锻炼的机会吧,不能当个只会奥数不会说话的人。

(3)再说英语

    英语有真功夫的孩子不在少数,特别是北京和上海。对于那些既有真功夫,平时考试又得高分的孩子,就等着坐享其成吧。

    但是对于那些虽有真功夫,但平时考分不高的孩子,确实还能提高。办法就是多做一些高考真题。必考的语法知识要搞清楚,但不要陷在语法里,要多多借助牢固的语感去解决问题。详见我的另一篇博文《儿子的英语路》。

    对于有的孩子现在还在扩张词汇,我觉得得不偿失。因为现在是要站在高处往下看了,这就要求你时刻有个清醒的头脑,你昏天黑地地陷在哪一块都不好。查缺补漏应该是前一阶段的事了。与其背单词,还不如每天抽出20分钟,看些能顺畅读懂的原版杂志什么的,培养一下语感。记住,一定要轻松阅读,读懂即可。平时是怎么看中文杂志的,这回就怎么看英文杂志。( https://)有的孩子现在还背单词,不就是想背住阅读理解里那几个需要猜的生词吗。有了语感以后,是能猜到的。我儿子上几天考托福,阅读得了满分。其实他有三个不会的单词,结果均被他猜中。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我觉得用真功夫比用假功夫还好,时间也来得及,分数又不会少得,又不会对全盘造成冲击。详见我的另五篇博文《准备托福考试》。

(4)最后说说理综

    对于理综,现在就是要回归教材,要学会概括和总结,自己到教材里去找体系!同时还要读细读透,甚至知道每个问题在教材的第几页上。另外,为了得高分,还要有意识地熟悉一下理综答题的标准语言。

(二)如何处理高考过程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可能感觉到了,为了高考得高分,孩子们在能力培养方面或许暂时会失去点什么。就是对将来,也不能说是没有一定的影响。到底怎样处理这个关系,就看家长们自己的魄力了。我从来没有写过这类的文章,因为我是主张用能力绕过应试的。这次受人之托,就写几句,目的是减轻孩子们的痛苦。为什么只是概括地写一写呢,因为我是在电脑前,没法了解每一个孩子的详细情况,既然高考对未来的能力养成有影响,我就更不敢多说,怕个别家长把经念歪了,误人子弟。

    但是高考的过程,确实是锤炼孩子心理成熟的过程。弄好了促进其心理成长,弄不好导致其心理夭折。这里总的原则是压力不能过大,过大容易夭折。我们的家长,要在这个时期精心培育孩子,做出个样儿来。千万不能随着孩子的成绩起落,天天改志愿。要以不变应万变,心平气和地去对待一切。

    最后说说我家儿子吧。刚上高一的时候,儿子问我,将来要考上个什么大学。我说考上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即可。儿子一脸的不屑,认为我说的不是实话。我补充说,哈工大也是全国名牌大学,况且还在家门口,当地人不拿当回事,外省的还不好进来呢。再说这个学校也够他出国到世界知名大学读博的。儿子听后轻松了好一阵子。

    到了考保送的时候,儿子问我考哪一个,我顺口说他很喜欢看闲书,到北大吧。儿子接着问我,用不用兼报哈工大,我说你说呢。他说不用了,我俩当时都笑了起来。结果儿子成功保送北京大学。

    保送后,我从心里不想让他高考了。但到底考不考,还得他自己选择。他是个上进的孩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高考。我说高考的事爸爸不管了,你能保送北大爹就知足了。我这半年虽然“不管”,可到头来他还真给你考了个高分。

    分数出来的时候,憋得我好一阵子才说出一句话。我告诉儿子,人生有一大悲,就是少年得志。儿子也过了好一阵子,悟透了我的话,认真地点了点头。我们爷俩的一说一点,或许就定下了未来的某个基调。

    这半年高考要算是值的话,就是考来个港大的全额奖学金。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2010年高考志愿十大强劲专业及就业分析] [填高考志愿不选热门专业的六大警告]

4、应对厌学孩子的三大秘诀

应对厌学孩子的三大秘诀

1、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关注与被需要的感觉。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有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学生来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果,在学习中他们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如果在学习中,孩子能不断的得到鼓励或者其他各种形式的正强化,他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厌学也就无从谈起。

2、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孩子调整的同时,父母要积极配合,找到自身的问题,与孩子一同成长。

纵观当前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根源恰恰在于家庭教育环节,人一生中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最长,很多影响我们成长的人际规则、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是在家庭教育阶段开始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习惯养成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名人名言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问题的反映。父母的说教、对成绩的无限强调、对学习动机的歪曲等等都很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恶。因此,改变孩子的同时,父母也应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的加以调整。

3、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了解学习的本质,关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是为成绩所累。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清楚学习应该学什么,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现行教育体制对成绩的强调几乎是他们对学习的唯一印象。这样,成绩不好的孩子对学习的厌恶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学好,但却缺乏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会大幅下降,对学习产生习得性无助等问题,因此就开始逃避学习。

作为应对,我们应该与孩子一同探讨学习的本质,降低他们对成绩的关注,重新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强化他们对学习过程的兴趣。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让他们在学习时变得轻松,从而也更能享受学习的乐趣。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