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像妈妈

1、我的老师像妈妈

我的老师像妈妈(一)

有人说,老师是创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说,老师是勤劳的园丁,我说老师更像我们的妈妈。我就有一位这样的老师妈妈——张老师。

张老师是我的三年级班主任,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显得炯炯有神,脸上总挂着笑容,显得和蔼可亲,她不但对我们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对我们的生活也非常他关心,就像妈妈一样体贴我们。

有一天,张老师测试了我们一道题,我有些不懂,所以没有考好,等到放学的时候,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反复的给我讲,直到我做会以后,她才迟迟的下班。看到她劳累的背影,我心中默默的说:老师您辛苦了!

还有一次,我值日,去打水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水洒到了身上,衣服湿透了,当时天气很冷,张老师知道了,赶快给我家里打了电话。让我回家换衣服,还问我冷吗?让我到办公室烤火。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张老师就是这样,我们班的同学不管是谁,只要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她都要尽力帮助,我们大家都非常热爱她。

这是我的张老师,一个关心我们学习和生活的老师妈妈。

我的老师像妈妈(二)

唐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她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她笑起来温柔可亲,就像妈妈一样。

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了,因为这是唐老师的课。她教我们写生字、写拼音,要求可严格啦!她要我们坐姿端正、书写整洁、握笔姿势正确等等,每当这个时候,我又觉得唐老师像一位严厉的妈妈。

有一天下午,正在上课的时候,我忽然感觉肚子很疼。不一会儿,就疼得满头大汗,我不由自主地趴在了桌子上。就在这时,唐老师走到我跟前,轻声问:“你怎么了?”我说肚子疼。唐老师马上给我倒了一杯热水,看着我喝下去,又连忙拉着我的手去了医务室,一直陪我到妈妈来接我。那一刻,我觉得唐老师就像一位慈祥的妈妈。

这就是我的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爱护我。我喜欢老师一样的妈妈。

我的老师像妈妈(三)

都说老师像春蚕,像红烛,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我,却感觉我们的老师,像一个大家庭的妈妈一样,关爱着我们班全体同学。

我的老师像妈妈一样,从不偏爱哪一个学生。记得有一节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课堂上非常热闹,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我更是把手举得老高,心里想,我是班长,老师一定会提问我,让我展示一下班长的风采。可是,老师向下环视了一周,好像根本没看见我,竟然提问了一个低着头没有举手的同学,看见那个同学磨磨唧唧半天也说不明白,我着急地站起来,流利地进行了抢答,同学们都我为鼓掌,可是老师并没有表扬我,而是对那位同学的回答给予了肯定。课后,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她语气温和地说:“在课堂上应该给那些后进的同学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的自信。在课外,我们也要帮助他们。作为班长,你也要象老师一样,关心每一个同学的进步,你说是吗?”听了老师的话,我才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个人出风头,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的老师像妈妈一样关爱着每一个孩子。有一次我病了,在家里坐卧不安,非常着急。课程都落下了,特别是英语课,单词不会读,句型也弄不懂。我正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发怨气。正在这时,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外面天下着大雨,谁这么晚了会来我家呢?”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门。这时,我看见老师头发上滴着雨水,裤腿和鞋上都沾满了泥巴,腋窝下夹着一本书,她正收着伞,满怀关切地看着我:“你好点了没有啊,同学们都很想你,你不用着急,老师晚上来给你补课,好吧?”听了老师的话,我的眼眶湿润了,赶紧给老师倒了一杯茶,请老师坐下。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讲授了新课的内容,直到我完全掌握了,老师才离开。

深夜的雨,越下越大,朦胧的路灯发出桔黄色的光。望着着老师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老师像妈妈一样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就不会成材;如果没有老师像妈妈一样无怨无悔地付出;我们就不会成人。所以,我要衷心地说一声: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妈妈,您辛苦了!

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近期我借读了统博家长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自觉受益匪浅。作者尹建丽既是一位母亲,又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更是一位好作家。书中讲到了“妈妈是朋友,是老师,更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一点都讲得很详细,让人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感人,朴素生动;让我们看的心服口服,而且把自己接触的实例,教育的问题一一摆在我们眼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使孩子更好地受到教育而又不受到自尊心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完美的保持孩子那份纯真的乐观、健康自信、聪明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此外,在此书中我除了看到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还隐约看到了一位伟大父亲的身影。尽管作者着墨不多,但从文中提到的好些事例来看,我得知作者有一位好先生,孩子圆圆有位好父亲。他很好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积极与妻子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自己有错时愿意低头向孩子认错——试问有多少父亲能做到这一点啊?所以,家庭教育绝并不单纯是母亲的事;一个成功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教育看似神圣而简单却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吸取总结经验,想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在孩子面前,家长也要装得无能、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从错误中才能慢慢地学会思考与做事的技巧。

这本书值得我们大家去读,能让我们瞬间得到教益的好书!所以读完这本书倍感收获满满的!也希望更多的家长们都能从本书中得到更大的收获!再此我由衷的感谢作家尹建丽给我们读者编着了这本人人受益的好书!谢谢!

3、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幼儿园推荐阅读尹建丽老师编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并以此书作为本学期读书交流会的作品。虽然还没有成为母亲,但是作为几十个孩子在幼儿园共同的“妈妈”老师,我觉得更加有必要学习、了解书中关于教养幼儿的方法与策略。

打开书,刚看到第一章,标题为——“打针有点疼”,再往后阅读内容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打针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说到打针,很多孩子都会“谈针色变”,痛感和恐惧感会让孩子“失去理智”做出很多疯狂的事情,如满地打滚拒绝打针、无论家长和医生怎么哄骗威胁,无止境哭闹等。虽然孩子被强行按在了父母的怀里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但是这样的阴影和恐惧并没有从孩子的心理抹去,这样的恶性循环只会让下一次的打针变得更加痛苦,家长会怪罪孩子太胆小任性,而孩子则会把小小的打针事情当做洪流猛兽,甚至终身都会从心理抗拒,可能耽误病情的调理和身体的健康。

而尹建丽老师在书中,用很好的方法巧妙的化解了众多家长头疼的事情,让她的女儿从容的面对打针这件事情。首先,我们要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心理,无止境的抗拒是表明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惧,作为成人,我们要客观、理性的告诉孩子,我们将要做的事情,并不像狮子、老虎那般可怕。其次,作为成人,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以孩子可以接受的程度客观的告诉他,可能会有一点点的痛感,但是那就像从小椅子摔下来一样,不会非常严重。最后,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可以告诉他:“今天你非常勇敢,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经常会听到家长在我跟前抱怨说:“李老师,你不知道,我们家这个孩子在家是特别的调皮,做错事情还不准大人批评,大人的声音只要稍微大一点点,他立刻就会倒地大哭大闹一番,反而显得他很委屈一样。”“在家挑食,不爱吃蔬菜,不爱喝水,每次都要谈好条件才会吃上几口。”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

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提倡的适当使用逆向思维。她讲了一个故事:三位无聊的年轻人,闲来无事时经常以踹小区的垃圾桶为乐,居民们不堪其扰,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别人越说他们踹的越来劲儿。后来,小区搬来一位老人,想了一个方法让他们不再踹垃圾桶。有一天当他们又踹时,老人来到他们面前说,我喜欢垃圾桶被踢时发出的声音,如果你们天天这样干,我每天给你们一美元报酬。几个年起人很高兴,于是他们更使劲的去踹。过了几天,老人对他们说,我最近经济比较紧张,不能给你们那么多了,只能每天给你们50美分了。三个年轻人不太满意,在踹时就不那么买劲了。又过了几天,老人有对他们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给你们10美分了,请你们谅解。“10美分?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10美分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大声说,另外两个人也说:“太少了,我们不干了!”于是他们扬长而去,不再去踢垃圾桶。()老人是位攻心高手,他把几个年轻人的“乐趣”变成一种“责任”他用减少支出刺激他们对踹垃圾桶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适当的使用逆向思维,刺激孩子的热情,不要刺激孩子的厌恶之情。

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尹老师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点讲得都很详细,作者通过自己接触的实例,把教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伤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纯真。

感受还很多,自己慢慢体会吧。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4、我的妈妈是老师

我的妈妈是老师(一)

我的妈妈是老师,我在妈妈的学校上学,所以别人都说我是教师子弟,还很羡慕我。可是我觉得做个教师子弟真不容易。

我刚刚上学的时候很高兴,觉得终于可以天天和妈妈在一起了。可是妈妈却不让我跟着她,而是给我报了午托班。让我中午在午托班吃饭,在午托班睡觉。一直到几个月后,我开始在午托班睡不着觉了,妈妈才同意我中午跟着她。

妈妈还规定我只有在中午放学后和下午放学后进她的办公室写作业,其余时间不准随随便便的去找她。一直到现在我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外进她的办公室。

我们班同学也都认识我妈妈,所以只要我和同学发生一点点矛盾,他们就会说给我妈妈。我妈妈就会狠狠的批我。有时候明明是别人的错,还要告我妈,就因为他们能经常在校园里遇到我妈。

妈妈还随时到老师那里了解我的情况,要是我表现得不好,我又该挨批了。

我觉得做个老师的孩子真不容易。

我的妈妈是老师(二)

在我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位老师:在我一两岁时,教我说话、走路;在我三四岁时,教我识字、唱歌;在我五六岁时,教我写字、用筷子;在我七八岁时,教我写作文,画画……想必你已经猜到这位老师是谁了吧!没错,她就是我的妈妈!

妈妈对我的生活和学习总是很关心。带着一天的疲劳下班回来,妈妈就又在厨房奋战。饭桌前我们的欢笑,使妈妈得到欣慰。以后,每当放假,她就让我站在一旁,看着她做饭。“要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靠父母养活一辈子呀!”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炒菜——哈哈,虽然那都已成了全家的笑柄,但我总算学会了。还记得那次“小将齐上阵”,我们四个孩子比赛包饺子。其它三家的孩子包的饺子,不是裂了缝,就是馅料在外面。下到锅里,其它饺子都跳起了脱衣舞,只有我包的饺子整整齐齐、结结实实,完好无损。那几家的家长都连连夸我懂事能干,都说羡慕妈妈有这么一个好女儿!我听了,心里很高兴:是妈妈培养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对以后走向社会,会起多大的作用啊!

妈妈不仅关心我的生活,也关心我的学习。

有一次,我写一篇老师布置的作文,由于当时不专心,老想着电视里的内容,所以写出来的字龙飞凤舞,好像用鸡爪子挠挠。妈妈看见了十分生气,二话不说,走过来,马上把那篇作文撕了,而且撕成了好几块,沾也沾不上了。我很生气,也很伤心,便说了妈妈几句,就只好再写了一篇。这次我写的很认真,每一个字我都写的横平竖直,一点也不敢马虎,每个字我都先想好了再下笔,也不像以前一样稍微错一点就化去了。过了一会,我终于把文章重写好了,我再把这篇我的“精华”给妈妈看时,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我看见这情景,马上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写那么差的字还说你,请您宰相肚子里能撑船,饶过我这一回吧。”妈妈听完这话,也笑了,说:“好,本宰相饶了你了。”说完之后,我们都哈哈笑起来。

爱是母亲一生的职业,母亲对儿女的操劳是无代价的。妈妈的爱就像浩瀚的大海,任我这只小船在大海中遨游,包容着我的一切。妈妈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是她用她那颗朴实、善良的心来引导我做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强者。一年年的过去,不经意间我发现妈妈头上的银丝,仔细一看额头居然还有一些皱纹,这些年妈妈为我操碎了心,她给予我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妈妈,我爱你!在我心里你是最好的妈妈,也是最好的老师!

我的妈妈是老师(三)

“孩子,我的孩子,你的妈妈是老师!”当妈妈深情的向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可知妈妈的情感有多么的复杂。妈妈是老师对你来说不是太多的优越和荣誉,而是太多的亏欠和不安。

昨天晚上,妈妈突然发现你的作业错了很多,心理一阵恼火,然后就狠狠批了你一顿,你委屈的看着我,像是面对一个从来不认识的人,眼睛里充满了委屈的泪水和妈妈从来没有见过的陌生。当妈妈把作业帮你改完,安置你睡下时,仍能从你的呼吸中感到你时断时续的抽噎,帮你擦下腮边的睡梦中的泪水时,妈妈的心突然觉得很疼很疼。孩子,你要比别的孩子更早的学会自立,因为你的妈妈是老师。

自古以来当教师的都应该这样,既要爱自己的孩子,更要爱别人的孩子,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才是神圣。可是这二者真的很难均衡,他的难不是怕对你付出太少,而是怕对学生付出不够。妈妈的班里有57个孩子,他们每个人的身上背负的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妈妈的责任之大可想而知,有时,妈妈深感自己的肩膀太窄,太弱,连对你的责任都扛不了。没有时间陪你读书,没有时间陪你写字,甚至没有时间送你上学。从开学到现在,你入学已经两个多月,妈妈没有送过你一次,妈妈的心理又是多么的愧疚。爸爸因为要去县里上班,不得不每天早早给你送到学校,有时把你寄存在传达室爷爷那里,有时让你在教室门口等老师的到来。()不知道,每天早晨寂静的等待的眼神中是否有对妈妈的抱怨,但孩子记住,那个人想做好一件事都不容易,你是,我也是。妈妈一辈子可能也只有做一件事了就是做个教师,但还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妈妈在尽力。

孩子,理解妈妈,因为你的妈妈是老师。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