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一定是那种宁愿失去也不会主动的人吧
你一定是那种宁愿失去也不会主动的人吧
昨天后台有人留言给我:
一个多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让我一见钟情的姑娘。相处下来,虽然没有正式接受我,但我觉得她对我也有好感,只是有件事让我很苦恼,她从来不会主动电话微信我,也不太关心我的事,态度又总是摇摆,忽冷忽热,朋友都说我这是被人当备胎了,劝我趁早放手,我该怎么办?
巧了,我也认识一个从不主动的女孩儿,因为对你口中的她了解不多,就聊聊我认识的的她吧:
·她也是那种哪怕心里再怎么翻江倒海,也从来不会主动联系别人的人。自尊心特强——“不来找就不来找”,有点倔强的认为这个世界就是想鼓孤立她,那就倔强地自己呆着。
·独自在外的时候,即使是最亲密的家人,没什么要紧事儿也很少联系,最多就是例行公事的打个电话,不会说肉麻的话。
·她习惯了待在自己的世界里,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只是偶尔情绪爆发看个电视能泪流满面, 偶尔听歌轻轻跟着合,宅在家的时候听,坐车的时候听,连走路都要听,可能她一天说的话,都不如哼唱的歌词多。
·有很多聊得来玩得开的朋友,但她虽珍惜,却并不依赖这种关系,不爱跟别人倾诉和分享自己的喜怒,遇到什么事不开心也没想过和谁说,总是试着自己解决。
·对了,她还有一个很细心的知己,特别合拍,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和她一致,在一起可以讲很多不会跟别人提起的心里话,但恰恰是在最舒服的关系里,总是多少存在着一点儿距离,不会过于亲密…
其实,她并不是享受一个人的自由,只是从很小开始,她就比别人更独立,比别人更早的明白了很多道理,没有多少人,多少事真正走进过她的内心,真正的跟谁产生情感联系。
也因此,当有人主动接近她,过程中,随着对方对她影响的增加,她会有更多的期待,可一旦对方的表现低于她的期待,就会失落,开启冷淡模式,渐渐把关系拉开,再次回到自己安全的,不被打扰的世界。
很多时候不主动不代表她不在乎,只是一种惯性,他没有养成这种主动关怀的习惯,那种嘘寒问暖的话当然说不出口。
那个留言的朋友,我不知道让你困扰的她是不是也像我认识的她一样,但如果是,有这么句话不知道你听没听过:
“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这不是因为骄傲,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见面才有意义。”
可能她会想念你,
但是不一定会联系你。
她不主动,也许不是因为你不重要,
而是不知道在你心里,她是否重要…
——end——
如果你真在乎这样一个她
不管是作为朋友还是恋人
她不主动,你就主动点啊
多点耐心,别让她等太久
2、积极主动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积极主动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文/九月的风
1
上大三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学工组的潘老师叫我和她一起去查寝。
以前查寝这种事都是老师自己去,一般不喊学生同往。心里不免有些纳闷,但转念一想老师叫学生干部帮个忙而已。
当我按约定的时间准时达到宿舍大厅时,发现潘老师已经早到,并且身边还有一位系里的龙同学。
于是,我们俩同学陪着潘老师一个楼层挨着一个楼层地查寝。路上三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个天。
末了,分别时龙同学跟潘老师说,明天一早会把检查结果送到她办公室。心想刚刚查寝的时候又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有什么好写的呢,她真是多事。有那功夫还不如好好准备一下考试呢。
过了一阵子,系里选学生会主席。我和龙同学都是候选人,但是最后她当选了,我则当了一个部门的部长。听其他知情的同学说起,潘老师原来同时看重我们两个,难以取舍。可能后来通过其他什么渠道做了深入了解,才最终做了这个决定。
我想起那个毫无征兆的夜里老师叫我们一起查寝的事情,心里好像突然空了一大块......似乎明白了,潘老师可能更欣赏龙同学的积极主动。
而我不积极主动,注定陷入被动。就像大部分人对失去的机遇捶胸顿足,却对眼前的机遇熟视无睹。
2
我们单位有6、7名军转干的转业军人,林哥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位。
其他转业军人官气比较重,老喜欢吹牛以前在部队手下管着多少人,但对我们单位现在的业务却不愿了解也不感兴趣。
而林哥却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到外面去调研,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面临的问题。
调研回来后,还写了一份很详实的调查报告。报告虽然算不上专业,但里面有很多独到的看法。从行业外的视角来分析,确实很多地方是我们想不到的。
平时有大型会议忙不过来的时候,他还会主动去会务组帮忙。大会的前一天晚上,一定到会场再过一遍所有的设备和布置的细节。确保没有问题而且做好备份后,才安心的回家。
因为他这个性格,我们后来都称呼他为“大侠”。
他总是像古装片里的人一样,有着一副肝胆和狭义心肠。后来调整干部,林哥被提拔了。成为多年来,我们单位唯一一位被提拔的军转干干部。
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
哪怕隔行如隔山,但只要有心就能跨领域发展。这样的积极的人,谁不喜欢?工作需要,岗位需要,领导更需要。
积极主动像是人生的助推器,无论你在哪里它都助你前行。
3
20世纪30年代,英国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
正向的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永远争坐第一排”成为了她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她一往无前的勇气。
玛格丽特所在的学校经常请人来校演讲,每次演讲结束,她总是第一个站起来大胆提问。
不管她的问题是幼稚,还是较尖锐,她总是充满好奇地脱口而出,而其他的同学则往往怯生生地不敢开口。
这股努力向前的冲劲,让她在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
她就是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李开复说过,没有什么比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能更体现你的独立人格。用这句话用来形容撒切尔夫人最合适不过。
在职场有一条重要的着装法则叫做“穿得像你的上一级'。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地激发潜在的主观能动性,想上级之所想,急上级之所急。
积极主动是一种昂扬的人生姿态,它会带给你满满的正能量,让你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向阳而生。
积极主动的思想和行动像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同时也会照亮身边的人。
积极主动更像一对翅膀,让我们学会飞翔。
愿你我一起向上飞翔,直到可以照亮千山万水,万水千山。
来源:写手圈(id:xieshouquan010)
3、孩子一定不会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孩子一定不会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文/宫学萍
年前,朋友推荐我看看网络上一篇颇受好评的教育贴《儿子,爸爸不是郑渊洁》,并且追问我——咱们这些普普通通为人父母的小老百姓,在教育孩子的大问题上,到底是应该吸收郑渊洁、李开复、洛克·菲勒、甚至比尔·盖茨他老爹的高端经验?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哈佛女孩刘奕婷的父母望女成龙的平凡追求?
我的意见?都很好啊!
当然,这些书,也着实都可以不看。反正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把孩子教育成我们一开始想要教育的样子。
因为孩子们是人。
所有关于人的大小事情,都一定不会像计算机程序这边输出、那边输入般确定。
老祖宗曾经教导我们,“圣人走后,剩下的只是书中的垃圾。”怕得就是,我们之中的太多数,都很容易被语言本身所戏弄,上了文字的贼船。所有我们能够看到、听到、接触到的所谓经验之谈,都一定丢失了总结者想要表达的大多数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本来就是一个误会接着另一个误会的美丽碰撞,更何况还是间接进行的。
有谁敢说,生活的郑渊洁,仅仅靠他在公开场合所表达的那些教育理念,就造就了今天的郑亚旗?还有多少人不知道,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在中学时代拿下ibm的 订单,是因为他有一个在ibm做高管的老妈——别误会,我在这里拿世界首富开刀,不是想说他因此就具备一般民众难以企及的裙带关系,而是想提醒大家,很有可能我们的电脑神童,不到三岁就坐在一堆晶体管元件上,拿着鼠标玩叠叠高。
简而言之,没有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可以被另一个家长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自己孩子身上。因为我们自己,不可能克隆成为另外一个遥远而模糊的人。就算勉强可以,我们也无法复制孩子们成长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如果非要我对“什么是成功的教育”表个态,我只能说,成功的教育,大概就是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在有朝一日离开我们之后,也可以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就像以前在我们身边一样好,甚至更精彩、更好。或者说,父母的爱,就是为了离开。父母需要帮助孩子适应它所在的现实环境,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孩子与外面的大千世界之间,家,是一个缓冲地带,父母,就像一对领路人,在陪伴孩子一路走来的十多年(或者二十几年)里,我们抱着、领着、影响着、干扰着,直到有一天,目送着他们走向未来。
我很难找得到合适的文字,告诉热切的父母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最多不过,是想稍微提醒大家,在寻找教育方法的过程中,也许偶然停下来、怀疑一下也不错。问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这样做,是不是在悄悄满足自己的心愿?据我所知,很多极力推崇“快乐至上”的爸妈,绝大多数都没逃开一个很不快乐的童年;同样,还有很多想方设法要把孩子培养成伟大精英的父母,其实不过是对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我的意思是说,有时候怀疑比坚信更宝贵。不仅是教育,执着于教条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一个人缺乏生命的灵动。曾经接触过一位绝望的母亲,十多年来,一直在严苛地抨击中国当代教育的种种弊端。当然,如果她的职业身份是一位社会评论家,这一切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抱着这样一个态度去作一名母亲,整天都在儿子面前指责学校里的老师如何、如何不懂教书育人,结果只能让这个孩子失去在校园里找到快乐和希望的最基本的能力。
不客气地说,在这位母亲眼中,没有儿子,只有她对于当今教育界种种失望、不满的忠实听众。我们之中的大多数,应该都不会把父母做得如此失败,却同样有可能在很多生活的细节中,看不到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仅仅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教育工作成果”,以示天下大众。有时候,我们寄希望于找到一个完美的、百分百正确的教育方法,私底下的心愿却是一旦将来孩子没有如愿成才、光宗耀祖,那就可以肯定是这个孩子不听话、不争气、不上进、天生不是可以发光的那块材料—— 而不是我们的教育不当。问题是,就算我们教育不当有怎样呢?我们从来不会渴求自己是完美的员工、完美的人,又何必苦苦要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教育者呢?
再或者,也许我们这篇讨论一开始的立意就弄错了,自己把自己给绕到死胡同里了。谁说追求成功就不能把日子过得快乐?成绩好的学生就一定压力重重吗?掌握知识的过程就一定艰苦卓绝吗?学校、考试、竞争,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能够避开这些重大主题。如何面对并完成这些挑战、如何承担行为的结果、如何调试在现实环境中的自身状态……以上种种问题,都没有必然的标准答案,需要父母和孩子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共同做出选择。
说不定,与其我们这帮家长聚在一起争论不休,还不如回家放下身段、好好听听孩子的声音。很有可能,他们所经历的每一天,和我们头脑中想象的完全不同。
4、你可以拥有一个特长,但是它不会主动找上你
你可以拥有一个特长,但是它不会主动找上你
文/沐丞
在之前有一次做理财分享的结束的时候,有一名读者问我如何发现自己的特长,当时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回答别人,所以这个问题时常会在脑子里蹦出来,索性就写一篇文章来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那么一个普通人应该如何发现自己的特长?我首先想到的是《最强大脑》这个综艺节目。这个节目里有各种身怀绝技、各种年龄的参赛选手,在节目里表现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特长。比如有的人可以飞速的盲拧魔方,有的人可以不假思索地计算十几位的乘除法,有的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记忆大量信息,有的人可以分毫不差的识别相似度极高的图像或物品等等。那么这些异于常人的特长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首先就是因为兴趣,然后进行大量高强度、科学、成体系的训练才能达成。这是节目中绝大部份选手的特长养成方式。比如在记忆领域的佼佼者王峰,他是有世界记忆大师的头衔,但是并非天生如此,他是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因为好奇,加入了武汉大学记忆协会,然后在记忆大师袁文魁的指导下,经过系统而又刻苦和密集的训练才达到如此傲人的成绩。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个人的记忆能力会有一些差别,但是要能显著领先于他人,不经过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的。
拧魔方更是如此,不论是速拧还是盲拧,首先你要对魔方这个东西感兴趣,然后学习其中的相关技巧,再进行大量的训练、比赛,才有可能成为一项特长。否则魔方对于你来说只是一个玩具,偶尔随便玩玩而已。
其次是因为极其偶然的天份发现。节目中有个女选手很有意思,她是一家熟食店的老板娘,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自己看到任何汉字就能马上计算出笔画,12个以内的汉字,她能一口报出笔画总数。这项本领是这位中年大姐自己无意中发现的,她自己本人完全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看字拆笔画也谈不上任何兴趣使然,甚至没有什么大的实际作用。还有类似的是有选手可以发出高频率的声音震碎玻璃酒杯。
类似这类的特长比较罕见,包括是如何被发现的时机,为何能拥有也都找不出原因。所以只能归结于天份加上机缘巧合,都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再次是因为身体某一方面机能受损导致另一方面发达。这个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在节目中有名盲人选手就具备听音辨速的能力,他可以在30个干扰车喇叭声中选出嘉宾所选车辆,并正确判断出嘉宾所开车速。还有一名女盲人选手具备吹气识别物体的能力,她是双眼全盲,但是可以通过向物体吹气来识别出物体名称。
被称为“中国雨人”的周玮,从小就被诊断为脑瘫、顽固性低血糖及智力发育低下,但是却有着惊人的数学天赋,他有语言障碍,和人几乎不能正常交流,却能靠心算准确给出十多位开根号运算的结果。
以上三种特长的发现形式是我回忆《最强大脑》节目中一些选手的总结,其实现实中的有特长的人大抵也逃不开这三种。我做招聘的时候会经常发现在应聘者的简历中有特长一栏,有的人说自己的特长是跑步、打羽毛球、绘画、摄影、唱歌等等。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特长大抵只能算作兴趣。能跑马拉松可以算特长,但是日常的跑几公里减肥那不是特长;懂得用镜头讲故事,知道如何构图,拍出来的堪称作品的摄影是特长,只是拿手机随手拍,然后修修图的不是特长。
大部分人以为自己某项才艺比一般人好那么一点就是特长了,这也只能说明你在这项才艺上比别人多花了一点时间而已,真正的特长要远胜于普通人。从上面总结的三种特长的获得形式来看,后面两种基本上就是属于可遇而不可求,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所以只有第一种方法才是打开自己特长的正确方式。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特长藏在那里等待自己去发现、去打开,绝不是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宠儿,都像漫威电影里的英雄一样有着特殊的本领。你所看到的绝大多数人的特长都是经过长期艰苦训练、有着科学系统的指导才获得的。普通的你,成天无所事事,然后有朝一日突然发现了自己异于常人的特长,这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只是一个可能让自己获得特长的一个非常基础的开始,只是一个方向指引并不是结果。前面已经说明,绝大多数人的特长都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既然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如果没有兴趣做支撑就可能比较难持续。
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父母强迫子女学习某项特长,但是最后也没有那么多“天才少年”出现的原因。父母强迫子女学习的特长,要么是父母自己的兴趣,要么是父母自己觉得有必要或者是给自己涨面子,但是孩子本身并不感兴趣甚至强烈排斥,其次还要进行大量艰苦系统的训练,还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最后能修成正果的概率肯定极低。
如果现在那名读者再问我如何发现自己特长的问题,我的回答是首先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进行长期艰苦而又科学系统的训练,才有可能把兴趣发展成特长。其实发现兴趣并不难,但是逼自己做刻意练习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绝大部分人都还是自律都做不到的普通人。
作者简介:简书、今日头条签约作者,linkedin专栏作者,新浪财经专栏作者、随手记等各大财经类平台特邀理财作者。已出版个人理财书籍《理财要趁早》、《轻松做财女》、《理财趁年轻——愿你过上想要的生活》,职场励志书籍《努力,是为了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