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株幼苗的启示作文600字
发现,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没有发现,就不会有灵感的交汇,也就不会有多彩的一切。而发现,往往会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启示,使我们在无形中明白许多。那天,一株幼苗带给我一个令我受益匪浅的启示。
那是一个冬日的黄昏。我漫步在一条乡村小路上,冬日里仅存的一丝夕阳斜射在路上,我身后投下一长串影子。在这样的时刻,我总会想到一些令我伤心、难过的事情。看着两旁冰一般冷的墙壁,听着自己轻轻的脚步声,心中说不出的苦涩。
这时,我发现墙根处有一星半点的绿色,也许是好奇,我弯下腰,哦,是一株幼苗。一株普通的幼苗,却使我感到十分惊讶,它,长在坚硬的岩缝中。
这株幼苗怎么在这儿?我问我自己。也说是上苍与它开的一作文个“小小”的玩笑,随手将它扔在这儿。它却未悲观消极,并未听从命运的安排,一声不响地将根扎进岩缝中,靠雨水维持生命,心中默默地积累力量以待喷薄而出的一刻。
没有人知道,没人可以想象,它经历了多少的艰难险阻,也许,它注定要无闻地度过一生吧!可是,它不悲观,不气馁,抽出嫩芽,用自己的汗水将叶片染成了绿色,这株幼苗在何时吐芽,无人知晓。我只知道,它战胜了自己,打败了曾经自暴自弃的自己!
与它相比,我们人有什么资格玩世不恭,自卑消沉,郁郁寡欢?我们为什么不能挑战自己、超越自我?只要战胜自己,倒数第一算什么?才华尽失又怎样?
想到这些,我抛开了一切不快。一株幼苗带给我的启示,我将一辈子记在心里!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艾瑞币 | 作者年龄 | 15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义乌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9班 |
性格特点 | 搞笑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睡觉 | 平均成绩 | 96分 |
指导老师 | 高君宇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一株小苗的启示作文600字
爸爸妈妈常常对我说:“你一定要像小草一样,做一个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人。”可我并不明白“坚强不屈,积极向上”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后来,通过一件小事,我终于懂得它们的意思,还收获了一个启示。
记得那是一个暑假,当时,我正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吃西瓜。突然,一颗瓜子从我手中滑落在墙脚上,可我并没有注意到它。
过了几天,当我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无意中,我看见了那由一颗瓜子转变成的一节小芽。我感到十分奇怪。因为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植物只能够在有阳光、有泥土、有水分的地方生长。为什么在墙缝里也会有植物呢?当时,我并没有多想,只是抱着玩弄的心态掐断了它的尖。又过了几天,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并没有像作文我想象的那样枯萎,反而长得那么好,显得更有生机。它迅速地伸展枝叶,那一片片叶子就像一只只眼睛正在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
妈妈曾对说过,越是生长在逆境里的东西,就越顽强。看着这株生长在墙缝里的西瓜苗,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不如就用它验证一下妈妈说的话吧。于是,我便三番五次地掐断它的枝叶,还试图用小石子来阻止它的生长。但是这株西瓜苗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下头,还长出了一片片枝叶!我突然对这株小苗产生了一点敬意!
从这株小苗身上,我知道了“坚强不屈,积极向上”指的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它,去克服它,决不放弃,用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明天,这也是这株小苗带给我的启示。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张凌云 | 作者年龄 | 11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东二小学 | 在读班级 | 五年级6班 |
性格特点 | 迁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水上娱乐 | 平均成绩 | 94分 |
指导老师 | 李昱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一株蕃茄的启示作文600字
正如任何事情都会由成熟到衰老进而走向死亡一样,我家的那株蕃茄也已从生命的顶峰开始走下坡路了。这确是一件令我伤心的事,我知道再过几天,它就要走到生命的终点了。
去年冬天,我从妈妈那儿得到了六颗蕃茄种子,在大花盆里种了三颗,放在一株腊梅花边养着。三颗种子有一颗没发芽,长出的两棵一颗壮大,一颗瘦弱。妈妈说花盆不大,两棵肯定都长不好,我就拔掉了瘦小的那一棵。那棵壮大的生长、开花、结果是全家关注的所在。初春时,它虽然仍然活着,但枝叶已经稀疏,枯黄的可怜,它把体内所有的营养和热量,都放进了最后的一批果实之中了。
一天晚饭后,我又走到腊梅花旁去看它,几颗鲜红的果实,与逐渐调落的叶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果实依然那般红,那般玲珑,那般可爱。在它的身旁,枯黄的落叶一层层地压在腊梅枝上。回想它的作文盛日,满满的绿荫,那时正是隆冬,窗外飞雪,有它室内才春意盎然。可现在,它却要无声地死去了!一个、二个、三个……又多结了一个红亮如宝石般的蕃茄。想想看,前前后后它结53个之多,都是这般红艳诱人。
窗外,飞着雪。我无声地望着它,似乎它在对我微微点头,生命,总是要结束,可是有的生命,经过成长、衰老,用尽它的全部精力用来造福,它已经充分实现了它的价值。它的死去,对它是极不情愿的事,但这一天却是逃不过的。如此,它还是要保留住最后一个果实。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虽然他们迟早会离开,但他们还是会用最后的精力保留住最完美的我们。
我觉得已经体会了它生命的价值。任何生命,倘若没有尽这最后的努力,便会一事无成。它肯定会离去,我将腾出这花盆,腾出这地方。但是,我因为有了这最后的感情,将不再悲伤。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邬光亚 | 作者年龄 | 14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灵山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8班 |
性格特点 | 诚恳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写小说 | 平均成绩 | 96分 |
指导老师 | 沙堡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一株茉莉作文600字
一株茉莉也许没有让人沁脾的芳香,但它会永远让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亲便是如此,犹如一株茉莉静静绽放。
父亲像茉莉花茶,第一口是微苦的,但越品越甜,生活中父亲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一旦你犯错误,父亲便会严厉的责罚你,无论你做错了什么,他都会首先让你认识到自己错在了哪里,安慰你往往是母亲做的事情,但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也许是父亲让母亲来安慰你的,又或者是在母亲安慰完你之后父亲会偷偷的向母亲询问你的情况。
父亲像茉莉花瓣,看上去是坚强的,内心却是柔软的,刀子嘴豆腐心往往是父亲的特征,看起来严厉的他其实也有柔弱的一面,我的父亲便是这样的一个人,表现的像一个什么都不惧的汉子,却很害怕蟑螂,但是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其实额头早已经冒汗了。
父亲像茉莉花蕊,看上去平淡无奇,却包作文含着无限的清香,父亲是一个再普通过的人,与妈妈经营着一间小小的餐厅,虽然利润不多,但也为不少客人做出了一桌又一桌美味的佳肴。我喜欢父亲默默地工作,不奢侈,不浪费,虽然不能改变社会,但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父亲在我心中便像一株茉莉,质朴,纯洁,清新,恰巧不久便是他的生日,我要为他献上一株茉莉,不仅代表他,还代表我对父亲的感谢。想起了那几句话:“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长大以后才知道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地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感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
一株茉莉也许没有让人沁脾的芳香!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古瓷器 | 作者年龄 | 17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锦城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二5班 |
性格特点 | 常为小事动感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唱歌 | 平均成绩 | 92分 |
指导老师 | 赵妮娜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一株植物的启示作文600字
在寒假无趣的生活中,我准备养一盆植物,虽说是简简单单地栽盆小草小花,但让我有了硕大的启示。
那天,我拿来了一个塑料盆、棍子,去装泥土了。我用棍子在小区花坛里装了满满的一盆泥土,再在土上开了两个洞,拿到家中准备种蚕豆种子,一颗已经没有一点儿生机,都被我搞得发黄了,不过我怀着侥幸的心里想还是种种看吧,另一颗是翠绿翠绿的,十分完美。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两颗种子分别放进了挖好的洞里,先压实,再把土给埋上,用脚踩踩结实。我还浇上了好多水,希望快点儿长出来。
可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怎么还没长出来呢?就在一个下着蒙蒙细雨的早晨,我发现泥土已经有点凸起来了,估计快要长出来了。第二天看了让我既兴奋又惊讶,有一颗蚕作文豆种子已经破土而出了,还发了芽。看着那个绿色的小不点——-芽头,使我兴奋不已。不过我凝神一看,“咦”怎么发芽的那颗种子是那颗已经发黄了的种子,而那颗完美无比的蚕豆种子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难不成还在泥土里呼呼大睡?
这让我感到十分震惊,一颗既黄又难看的种子竟超越了一颗翠绿饱满的种子。这要不是我亲眼所见,真难以置信,那颗完美的种子等了好几天,好像一直没动静,会不会已经半途而废了?这让我想到无论你在社会上处于哪个地位,你只要努力,不半途而废,你一定可以超越比你顶尖的人。如果很厉害又有天赋的人不努力,不去激发自己拥有的天赋,也会被超越。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才行。
我想这就是我种植物获得的启示吧!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何山 | 作者年龄 | 10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济南市历城区小辛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老实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登山 | 平均成绩 | 107分 |
指导老师 | 彭梦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