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未来和昨天关在门外_北岛:是的,昨天

1、把未来和昨天关在门外

把未来和昨天关在门外

作者:鲁先圣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每天遥望憧憬不可知的未来或者反思昨天,而是动手清理手边那些细小碎屑的实实在在的事。

1871年的春天,英国蒙特瑞综合医科学校的学生威廉斯勒对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充满困惑,他不明白应该怎么处理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身边小事,一个人应该有怎么样的做事态度才能成功,但对手边的小事又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他甚至以为现在的学校生活枯燥乏味,没什么值得去用心的,因而他的成绩也每况愈下。他找他的老师探讨这些困难的人生问题。他的老师推荐他阅读哲学家卡莱里写的一本哲学启蒙读物,老师说,他的书里或许有答案帮助你解决问题。

威廉斯勒是一个意志很坚定的青年,他一向不崇拜大人物,更不相信所谓的名人名言,对许多问题一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既然是老师推荐,他想或许真的有用。他拿过书漫不经心的浏览起来。

突然间,书中的一句话让他眼前一亮:“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未来,而是动手清理手边实实在在的最具体的事情。”

他恍然大悟:是啊,不论多么远大的理想,都需要一步步实现啊;不论多么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砖一瓦垒起来啊。

他明白了,他的困惑解决了,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知道,那些远大的理想,应该让他们高悬在未来的天空里,最紧要的,是把手边的每一件具体事做好。,让自己时刻生活在今天。

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1871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年轻的威廉斯勒开始埋头读书,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目前最紧要的事情,他要把自己的成绩搞上去。半个学期以后,威廉斯勒就一跃而成为整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

两年以后,威廉斯勒以全校最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来到一家医院做医生。他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对每一次出诊都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很快成了当地的名医。

几年以后,他创办了约翰。霍普金斯学院。他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贯彻到每一个细节里。许多专家学者慕他之名来到他的学院工作,使他的学院很快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最知名的医学院。

威廉斯勒成功以后经常被邀请到耶鲁大学演讲,在演讲中他告诫学生们说: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他还说,“要把未来和昨天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最重要的是把你手边的事情做好,这就足够了。”他正是靠着这两句话,精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仅成为那个时期最着名的医学家,还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被英国国王授予爵士爵位,这是那个时代学医的英国人所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他去世以后,人们需要用1466页的两大卷书才能够记述他传奇的一生。

世界上最有名的媒体《纽约时报》的总裁苏兹伯格也曾经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年轻的时候他得了棘手的结肠痉挛病,这种病极其痛苦,他的身体几乎就要垮掉了。引起病症的原因很简单,他在步兵师担任士官,工作职责就是建立和维持一份在作战中战死的人员记录,收集他们在战场上遗失的东西,并准确把物品送到死者的家中。由于每天接触无数的战死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每天都要面对那些几乎千篇一律无序杂乱的繁琐的细碎的工作,他变得烦躁异常,并开始担心自己哪一天死去,回不了自己的故乡,见不到16个月的儿子。日积月累,他的神经开始高度紧张,继而发展成结肠痉挛病。

他被送进了医院。一位军医在检查了他的身体之后告诉他:你的身体没有什么不好,你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我建议你把自己的生活想象成一个沙漏,沙漏的上一半装满了成千上万的沙子,而沙漏一次只能漏下一粒沙子。我们的生活就如这个沙漏,我们每天早晨都会发现自己一天当中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我们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就如同只有一粒沙子通过沙漏底部的缝隙。

从那以后他明白了,他每天不论面对多么复杂碎屑的工作,都时刻想到那个沙漏:“一次只能流过一粒沙,事情一个个地做。”

这个重要的人生哲学很快融入到他的生活当中,成为他处理一切问题的准则。战争结束以后,他到了《纽约时报》,这个工作方法和人生态度,让他几乎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如鱼得水,最终做到了媒体的总裁。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今天的身边的时刻,过去了的昨天与没有来到的未来都与我们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做好了此刻的这一件事情,把昨天和未来关在门外,我们就拥有了人生的全部了。

2、北岛:是的,昨天

北岛:是的,昨天

用手臂遮住了半边脸,

也遮住了树林的慌乱。

你慢慢地闭上眼睛:

是的,昨天……

用浆果涂抹着晚霞,

也涂抹着自己的羞惭。

你点点头,嫣然一笑:

是的,昨天……

在黑暗中划亮火柴,

举在我们的心之间。

你咬着苍白的嘴唇:

是的,昨天……

纸叠的小船放进溪流,

装载着最初()的誓言。

你坚决地转过身去:

是的,昨天……

3、《门外谈诗词》读后感

《门外谈诗词》读后感

文/一树槑花

重读王蒙先生《王蒙谈话录》《王蒙演讲录》。

王蒙先生是河北南皮人,我们沧州老乡。他是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17年,已经83岁高寿的王蒙先生凭借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惊叹于老先生创作生命之长久旺盛。1953年,年仅19岁王蒙就创作了用当今的说法“火爆”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小说基本上忠实于时代特点,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群天真烂漫的北京女二中的学生们的高三学习和生活。歌颂了如诗似歌的青春热情,也探讨了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现在读来已经有了距离感、年代感。

但是,在小说的序言部分,作者创作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人们都非常熟悉也非常喜爱的一首诗——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在《门外谈诗词》一文中,王蒙先生谈到,之所以称“门外谈”,是因为诗词是他的弱项。这当然是谦辞。

又谈到自己对诗词非常有兴趣,对一些问题爱瞎琢磨,爱修些“野狐禅”(比喻似是而非的观点,不一定契合原诗词的真义,然而却自认为契合。)

重读这“野狐禅”,好多问题竟然茅塞顿开。

王蒙认为“诗言志”和西方的文论不同。西方文论是“再现说”和“表现说”。

“再现说”是指歌也好,其他的文学作品也好,都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表现说”则认为诗词主要是自我的表现,“志”“情”“欲望”等什么都能表现。

而“诗言志”则不但指表达自我,而且有表现精神生活走向的问题,即我的精神生活往哪里走,往什么方向去;既包含着价值判断,也包含着审美判断,即我倾向于什么,喜欢什么,因为“志”就是“志趣”。

“志”不是绝对的,有许多诗,不太好分析它是言什么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点“志”,就是返归大自然。不过确实有许多动人的诗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走向。

比如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喜欢说大话,但中国诗里说大话非常多,似乎与“诗言志”的观念有关,“志”越大越好,不是越小越好。

实际上,“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天生我材没有用”“天生我材不得用”“天生我材更倒霉”“从来才命两相妨”“文章憎命达”相比,对人更有鼓舞作用。

“朦胧诗”鼻祖李商隐的诗就不大容易看出“志”,它有一种弥漫性和惶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既是“物境”,也是“心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唯美的,能够把悲哀、失望、惶惑乃至于颓废变成非常美的东西。

人生有很多消极的东西,就好比病毒,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它有毒化精神的作用,但经过唯美处理以后——就好像是病毒经过培养、稀释——就不再是毒害而是丰富精神的东西,甚至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

诗如此,文亦如此。《红楼梦》《宝玉探晴雯》一节,晴雯死了,大家非常痛苦,贾宝玉尤其痛苦,他做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在那儿读,被林黛玉听见了。黛玉说做得非常好,但“芙蓉帐里,公子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几句词应该改一改。宝玉改了一个词儿,林黛玉又感到这个词儿是针对她自己的,又忽然变得非常难过。

小说里写的事情,就是把一件十分悲哀的事审美化、文字化、语言化、文学化,变成一种纯美的东西,使得人和悲哀之间有了一种间离的感觉。

所以,在李商隐的诗里,我们读到的不是儒家所谓“仁者爱人”的“仁”,也不是李白的那种乐观、阔大、浪漫、说大话,而是一种弥漫的对美的追求。梁启超:“义山的诗……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文如此,戏剧亦如此。

西方的唯美主义不仅可以美化悲哀,还可以美化暴力事件。英国诗人奥斯卡·王尔德就是唯美主义代表人物,他认为,艺术以追求美为目标,而美是超越一切现实而存在的。所有的艺术都毫无用处,反对用道德标准衡量艺术作品的价值。

《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中一个故事,乖张漂亮的以色列希律王的女儿公主莎乐美,爱上“先知”,可是“先知”不爱她,于是她要求菲力王把“先知”的脑袋割了下来,她捧着这个脑袋亲吻。中国人看了,会觉得非常恐怖,可是王尔德经过一些处理,使它纯美化了。

4、打败昨天的自己

打败昨天的自己

文/古保祥

他出生在法国北部城市鲁昂市,从小便有着与众不同的政治天赋,他在小学时就参加学校里面组织的无数演讲,许多老师说他天生好口才,加上相貌端庄,聪明伶俐,他一直担任班级里的班长职务。

中学时,他已经是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了,学校里组织的几乎所有比赛,他都会欣然前往,全力以赴。

高中二年级时,他有幸成为新年晚会的总编辑,负责整场晚会的文字准备与编辑工作,他将自己关在宿舍里好多天,闭门造车的结果是他整理出来一大堆无用的文字,无论是主持人的台词还是晚会的串词,都是漏洞百出。

晚会的总导演法克先生,是教务处的副主席,法克先生认为编辑工作是整场晚会的支柱,如果编辑不到位,或者是根本就不会组织,整场晚会就无法顺利完成。他以十分轻蔑的眼光瞅着面前这个一度不可一世的“混世魔王”,二话不说,要求学校教务处撤销他的总编辑资格。

他很快收到了通知,通知里一句话简洁明了:总编辑工作另觅他人。这对于一个刚刚十七岁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

他的眼泪肆无忌惮地攻击着自己的脸颊,他找到了总导演与学校里的一些官员们,要求他们收回成命,自己会从头再来,下一次肯定会取得成功。

没有人理睬一个孩子的心情,一些好事的学子们将此事传得沸沸扬扬,他们的潜台词就是:做人不要太自以为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个孩子思考片刻后,将自己重新关在宿舍里,这一次,他组织了两位同学,一个有着良好的声乐天赋,一个具有表演天才,两天两夜时间,他重新将整理好的文字放在总导演法克的书案上。

法克正在为此事烦恼,因为晚会已经逼近,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文字编撰人员,他试着写了几页,却感觉不堪一击。

放在案头的文字似一道闪电,打开了法克先生的心门,法克一边看着,一边手舞足蹈起来,台词出类拔萃,串词惟妙惟肖,整个文字与整场舞台相接融合顺畅,游刃有余。

法克的目光盯在组织者的名字上:弗朗索瓦·奥朗德。

奥朗德在宿舍里模拟了整场晚会的全部节目,与两位同学一块儿锤炼语言,尽可能做到每句台词都逼真地反映现场的气氛。(励志故事  )他以一场经典的传奇式的补救措施,惊艳全校,学校通讯社认定他注定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人才。

奥朗德在一周后的校报上刊登了专栏文章《打败昨天的自己》:人最大的对手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无时无刻不在与昨天的自己斗争,你的目标是打败昨天的你,不能让昨天的你凌驾于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的脖子上面。

奥朗德大学毕业后便踏入了政坛,开始只是个无名小卒,后来一路顺风顺水地由一个“潜力股”飙升为“绩优股”,他擅长演讲,且极富有“煽动性”,2001年至今,他一直担任法国社会党的领袖,2012年,他以社会党推荐候选人的身份与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现任总统萨科齐一起角逐法国总统。

在竞选演讲中,他提出了“号召全民力量,振兴经济”的口号,他提醒大家:学会反省自我,昨天的我不堪一击,今天和明天的我一定是最优秀的,我们的国家同样如此,虽然面临经济停滞,但只要全民同心,与昨天的国家斗争,明天的国家一定会充满希望,朝阳就在我们的前方。

5月6日下午,在第二轮选举中,奥朗德击败了萨科齐,众望所归地成为法国新一任总统。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