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读后感

1、《历史是什么》读后感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

文/钟启鸣

近日,笔者有幸拜读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所著的《历史是什么?》。由于本人热衷历史,在阅读过程中感受颇深。因为档案学的最初起源于历史学科,笔者尝试着从“档案”角度理解此书其中的一章,从而推动对档案历史主义展开更为全面、深层次的研究,发掘当代历史档案在构建集体记忆、丰富民族精神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社会价值。

书中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三章的内容——“历史、科学与道德”。众所周知,目前我们所学习的档案学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那么历史是学科还是科学呢?这是许多历史学家都在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历史学和档案学一样,是一门学科。首先,历史学家研究的是特殊的事件、节点,而科学家研究的是普适的一般规律;其次,历史不能用来预言未来,科学却具有一定预知未来的能力;最后,历史的阐释是主观的,科学的论述都是客观的存在。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教训,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当把历史主义的价值观念放到档案学科中来看,历史和档案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紧密相连的。那些在历史中形成的,年代足够久远的档案,我们把它们称为“历史档案”;把从一整套事件中归纳出的出处与另一整套事件去作比较:当我们在阅读档案或者档案工作者在归档的时候,都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尝试从本源上比较和拿捏几件人、事的相似点,这样做就促使档案学界的“来源原则”逐步成型。

历史和档案从不仅仅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依据“过去”研究“现在”也意味着根据“现在”理解“过去”,用历史主义的态度去了解档案再通过档案反哺历史研究形成了一段段历史。历史档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理解来促进对这两者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借助档案将集体记忆和民族精神从历史中唤醒。

2、历史的轨迹读后感

历史的轨迹读后感(一)

有幸,我读到《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本讲述党史的普及读物,这使我能够重温这个党的九十年来的风雨历程,使我能够重新认识我所处的这个党,并使得有一种难得的厚重向上力量又一次充盈在我的体内。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标题很让人好奇。因为写这本书的人本身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人,一名研究党史的专家。正所谓“医难自治,人难自知”,这样直白的设问,显然不符合中国人自古以来谦虚有礼的脾气秉性,有一些自卖自夸之嫌。

这本书的作者、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谢春涛说,世界上几百个政党中,除中国共产党外,建党时间长达90年、连续执政超过60年的政党已经找不到了。为什么这样一个“年龄”已经很大的政党能依然保持生机和活力?总结原因有四:第一,中共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错误的经验。特别是总结错误的经验会带来更大进步。邓小平就是总结“文革”的负面经验才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的。第二,中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党。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主要学习苏联;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更多学习西方,包括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务员制度等,股票、基金也是从发达国家学习而来。正是通过这样的学习,中共增强了执政能力。第三,中共有着强大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先进分子入党、保持党员先进性、高举爱国旗帜、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等,中共有能力把各阶层民众凝聚在一起。第四,中共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重视思想理论建设、严格的组织纪律、党管干部原则和单一制国家结构,使中共有绝对领导力。谢春涛举例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中央要求很多省份对口支援灾区,这在联邦制国家不可能办到。

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这90年来的成功,是不是可以用孙子的“道、天、地、将、法”五个字来概括。

所谓道,就是指人心相背。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一对双生子,那就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兄弟二人所选择的道路完全不同,一个选择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另一个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但无法摆脱大官僚大买办大地主阶层的束缚,无法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以至于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底层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虽有数百万美械军队,但就像一栋腐朽的烂屋,踢一脚就轰然倒塌了。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共产主义道路”,本质上是个舶来品,但就像印度传来的佛教一样,已经适应了中国的革命发展需要,彻头彻尾地中国化了,变成了中国发展的一个有力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赢得了最广大群众的支持,获得了无比雄厚的民心资本,在最后的博弈中胜过对手。国朝定鼎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经过了多次调整,特别是邓公等人,客观认识到了共产主义理念的一些先天不足,实事求是地进行了调整,避免了超越历史实际的极端主义做法,获得了远迈汉唐的历史功绩。

所谓天,就是指奉天承运。古人常讲,要顺势而为,应运而生。中国的封建王朝统治,至康乾为一盛世,但这一盛世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伏笔。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整整百余年,国势衰微,内战不断,外敌频入,任人宰割,真所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种大背景下,民心思定,民众思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同仇敌忾,抵御外侮,就能够有最有利的条件,得到最广泛的支持。二战结束后,经过四年内战,开国立朝,中国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文革结束后,邓公拨乱反正,抓住整个东亚经济发展的大势,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发展,获得了瞩目的成绩。

所谓地,就是指形势之利。中国战场是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客观上给了初生的中国共产党一个生存下来的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运动,以逐渐蚕食的方式开拓了长江以北的大片根据地。其中,中共中央所在的陕北,拥山带河,有崤函之固。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及时抢占了东北,为最后由北向南席卷全国提供了良好基础。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大陆直接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和资金,顺势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所谓将,就是指聚拢人才。中国从来不缺乏志士,在百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无数人提出无数救国的主张,但都失败了。1921年7月,南湖红船里的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谁也不曾想到,这将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一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回顾那一代中国领导人,聚集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精华,风华绝代。强大的领袖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这一政治人才资产一直延续至今。建国后,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一套完整严密的选拔任用制度,使自己的领导层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并建立了非常严格规范的代际更替制度,防止了权力在老朽的人手中的衰变,增加了机体的内在活力。

所谓法,就是指方法措施。现在,我们常说一个词,叫做“有中国特色”的。我认为,这句话最本质的含义就是我们的一切方法措施都是“唯实”的,都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阶段、区域特征、工作要求做出的,这就是最大的“中国特色”。邓小平、习近平等领导人常说要“摸着石头过河”,这就体现了这种政治智慧,这与欧美的治国理念有着很大不同,也体现了中国古老传统的延续。

无论说了多少中国共产党能,但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不能”。“能”只代表过去,而“不能”才代表未来。没有人会天天把“我小时怎么、怎么样”的无聊问题挂在嘴边。曹雪芹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但一旦“大厦呼啦啦倾”,王孙公子的名号只能成为别人嘲笑讽刺的把柄。

中国共产党已历时90多年,成为执政党也已经60多年了,现在我们再来审视这个党,已经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了。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从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共产党显然已经不符合了,因为“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特别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条,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阶级基础扩大到全体人民,其本质是将中国共产党从骨子里演化为一个“能代表各种利益关系的官僚集团”。当然,我不是说这个官僚集团的不好,其实美国的政党、英国的政党、日本的政党,也都不能代表一个阶级的利益,最多也就是选举政治的集团而已。从这个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最后,我来说说,中国共产党有什么“不能”。我认为,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不能太“胖”了,可以再瘦一点。8000多万党员的规模实在太恐怖了,超过了很多国家人口规模,已经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小胖墩”。人胖会得心脑血管疾病,党太胖也会得病,就是人员难管控,思想难统一,党员与非党员之间的界限就变得会非常模糊。现在中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着手解决。其二,我认为,中国共产党不能太“高”了,身段可以放得再低一点。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和口号。西方国家已经发展出一套完整有效的代议制度,基层选民即便不能对国家方针有绝对的影响,但选一个街道的议员、一个区议员、一个市议员的权利还是有的。这些议员选举出来就要为选民的利益服务,老百姓有了事可以不找政府找议员,你这次不帮我下次就别选你。这种制度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反应机制,能够促进上下的联系互动。我们国家的基层干部虽然也很接触地气,但还没有西方议员的这种紧迫感和使命感。老百姓的要求可考虑可不考虑、可反应可不反应。人都有两套神经系统,一套是运动神经,一套是植物神经。我们现在的运动神经很发达,但植物神经还不发达。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以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解决好基层群众的问题。其三,中国共产党绝不能“僵化”,要时刻保持身心上的健康和灵活。前面,这本书的作者已经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很善于学习。我觉得这种学习的劲头绝不能弱化,只要是有用的好东西、好办法都要学,并为己所用。动植物需要不断变化,我们这个政党也需要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否则,恐龙虽大也不免灭亡。

历史的轨迹读后感(二)

谢春涛主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是庆祝建党90周年的重点图书,也是一本通俗易懂、内容详实、说服力极强的党史读物。中宣部领导在该书的出版座谈会上指出:“党史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资政育人,方能传千秋”。

我平时较喜欢阅读中国文化历史类书籍、以及党刊和时事评论杂志。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倡导引领的先进文化与实践如涓涓细流一般流淌入我的内心,给予知识、给予启迪、更坚定了我们青年人振兴中华的决心。

建党90周年前,一批优秀读物相继推出,其中包括金一南的《苦难辉煌》、程东的《中国道路》和于幼军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等众多好书,令我十分兴奋,赶紧买来细细阅读。在这批优秀读物之中,最打动我的是谢春涛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该书的第一版曾于2011年3月推出,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13个“为什么能”。在读者的一片好评与强烈要求下,该书随即又出版了一个增订本,将上述13个“为什么能”增加到了15个;增订版特别强调了先进文化“唤起民众、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内容和说服力进一步增强。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63载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也即将迎来了它的91岁华诞。在这90多年中,世界见证了一个东方红色国度的蔚然崛起;在这90多年中,世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坎坷复兴之路;在这90多年中,世界见证了华夏古国重新挑起人类文明进步的脊梁。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的背后,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但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一跃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如何把中国建设的繁荣昌盛,如何使人民团结奋进、共创辉煌,这些问题谢春涛教授在《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中都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围绕着国内外关注的15个重大问题,通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设问方式提出,并以故事和事实对每个问题进行逐一的阐述。书中的内容全景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历史轨迹,准确解读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一幅展示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凝集着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长卷。在政权建立方面,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收拾了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正视、改正了在执政期间犯下的错误,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的结合,为新中国的发展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取得了一个个新成就;在国家统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一国两制的提议,成功的使香港、澳门得到了回归,并依旧繁荣,同时台湾人民也日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台湾回归也指日可待;在国际发展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解决边界争端,无条件对外援助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理想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在凝聚人心方面,中国共产党开明的民族政策、高效的抗震救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增强了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唤起民众、凝聚人心。正是因为以上种种正确的领导、高效的实施才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能”,才使我们看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强大、繁荣,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通过学习《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更加认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并且更加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新中国,才能建设新中国,才能发展新中国。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环境中,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深知重担依然在肩,道路依然漫长,但我们坚信,经历过徘徊,探索,前进,奋进中的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的克服种种困难,跨越种种障碍,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此外,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被书中的历史故事及历史事实所打动,我深刻理解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众多中国共产党员与人民依靠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不应该辜负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的坚实基础,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增强跟党走的决心,努力将自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就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秀品格,坚定信念,牢记使命,端正思想,履职尽责,注重学习,强化素质,与时俱进,提高本领,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面前,增强对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知识的了解,坚定政治立场,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只争朝夕”的工作作风,在日常生活中,争先创优。在创先争优中争当先锋,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历史的轨迹读后感(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资政育人,方能传千秋,该书以大量的历史资料,真实地描绘了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轨迹,准确的解读了我们党成功的根本原因。正是我们党的正确引领,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发展和强大,该书从解放前到当今社会,从政治体制到经济体育,从国内到国外,从百姓民生到重大事件,以“以故事讲思想”的方式原汁原味的再现了历史和人民是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样一个设问命题,我认为书中的十三个典型案例并还不足以全面解答,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三个代表”则对这一命题给予了高度概括性的回答,也对书中最后提到的五个方面的挑战给出答案。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解放前,内斗外辱、任人宰割的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使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苦苦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国人需要强烈持久的精神需求和科学先进的思想理念;在今天,贫富差距过大、国家统一和民族宗教问题等亦需要科学先进文化的指引。我们党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优化党的执政方式,严格党的纪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使有8000万党员的大党始终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党依靠敏锐的分析判断和及时正确的战略措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解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科技教育作为支点,打开国门拥抱世界,正是由于我们党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放后才解决了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才能使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被誉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和“中国奇迹”。

第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凝聚人民的力量,得到人民的支持。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建立了新中国,在犯过错误后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没有发生苏联式的土崩瓦解,实行了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的繁荣与稳定,赢得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高效抗震救灾并成功举办奥运会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也是将来成功应对社会稳定和谐、党的自身建设、国家统一和民族宗教问题等挑战的重大法宝。

作为我们党的一名年轻同志,()一直以来既感身份光荣,又知责任重大,要努力做到在传承中学习,在坚守中发展。首先要继承我党的优良传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其次要学习好党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虚心学习,勇于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最后要搞好党内团结和发展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党员,更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心态,不骄不躁,不夜郎自大,不妄自菲薄,脚踏实地的对待工作中的每一项任务,在平凡中进步,在点滴中成长。

3、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一)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

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气势雄伟,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古朴典雅,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银装素裹,云气缭绕的巍峨泰山。它们让我知道,它们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遗产,却绝不仅仅是因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却应该是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的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因为我知道是历史选择了中国。

正是这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了如此深远的文化。其实,不是每道风景都是珍贵的文化,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一种有着生命力的文化,是历史粹取的结晶,是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顽强的精神的结晶,无穷的力量感动着历史,让历史的选择成为悠久。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迹被中国所创造,甚至成为绝响,但也有太多本不该被散化的而被散化为烟尘,我们文明的精髓,我们人民的劳动成果,却被英法联军一把火毁去,我们的“万园之园”就这样随风而去,它是被历史所淘汰了吗?中国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你!历史!中国!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

历史选择了你,中国,永远的中国,我爱你!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当我听到这首歌时,就想起了前段时间阅读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骋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社会一片黑暗,民族处在危亡之中。面对这种险恶形势,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战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失败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雄鸡一唱天下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现代中国为世界所瞩目,展示了无限魅力。

正是这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了如此深远的文化。中国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

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永远的中国。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三)

老师推荐我们看《历史的选择》,我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看了几页,我就爱不释手了。

《历史的选择》主要讲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其中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井冈山会师、改革开放等等,书里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让我感动,比如:被称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在危难时刻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启安全道路的董存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

历史选择了中国,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英雄的中国共产党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付出了他们的一生,他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只为了革命事业而努力。如今,我们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东方,正一步步走向富强,一步步地成为世界强国!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我们应该把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创造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4、近代历史读后感

近代历史读后感(一)

在读完李侃版的《中国近代史》后,我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了下来。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这是一本很值得思考的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扞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近代历史读后感(二)

读完这本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扞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近代历史读后感(三)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