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训:眼向高处望,事就平处做,人往宽处行
古训:眼向高处望,事就平处做,人往宽处行
文/儒风君
清代儒将左宗棠曾留有一副对联传世: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上联说得是,要胸怀远大抱负,顺应人生的际遇,享受平淡的生活;
下联说得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事情要脚踏实地,过日子要心态平和。
香港首富李嘉诚十分赞同这两句格言,书写悬挂于办公室中,终身奉行。
1
向高处望
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人的思想一如参差山脉,也有高低层级之别。
很多时候,眼界和格局的高低,决定着你对事物认识的深浅。
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
古时候有位乞丐,机缘巧合救了皇帝的性命。
皇帝问乞丐:“你救驾有功,想要什么赏赐?”
乞丐答道:“求皇上划两条街做我的地盘,以后讨饭就再也不怕被人赶出来啦!”
乞丐的这个请求,暴露了他的眼界和格局。
也正因为如此,注定他一辈子只能混迹于乞丐之间。
一个人总往低处看,很容易被脚下的石子挡住去路,又或被眼前一片树叶遮住眼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个人总往高处望,就不容易被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打扰。正所谓“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看得远固然很重要,但要想看得远,首先要站得高。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你的能力,一定要配得上你的眼界。
2
就平处做
做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能力眼界的提升,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没有谁能一步登天。
人生就像是场马拉松,走得快不算本事,走得稳才算扎实。
人生就像是垒土盖房,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投机取巧瞒得过一时,瞒不了一世。
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迟早要为自己的浮躁付出代价。
左宗棠曾多次科举落榜,然而科考失意并未对他造成打击,反而成为他潜心学习的动力。
他耗费多年时间,阅读了大量经世致用的书籍,最终凭举人身份入朝为官,官至一品大员。
左宗棠也以此来教育子女:“读书应该脚踏实地,扎实认真,识得一字即行一字”。
做人也要踏踏实实,“笃根本,去浮华”。
不求万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3
向宽处行
人生就像一局棋,唯有胸怀开阔,方能落子无悔。
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心宽路就宽。心胸宽广的人,自有大格局。
遇事不会斤斤计较,不过分在意眼前得失。
这样人生才能不被束缚,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人生如路,宽也好,窄也好,自成风景;
人生如茶,浓也好、淡也好,各有味道。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心也舒坦,人也舒坦。
有些人不撞南墙不回头,非要撞得头破血流,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适时调整方向,不钻牛角尖,事才能越做越顺,路也会越走越宽。
坦然的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才是智者所为。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2、人往高处走也需谨慎做决定
人往高处走也需谨慎做决定
对职场人来说,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人往高处走”是古时的老话,自然没有什么错处。但是,看似这么一句轻轻巧巧的话,意味却十分深远。
从事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十余年中,接触过数千个职业经理人跳槽案例,许多人都会困惑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跳槽,在跳槽的过程中,如何才能顺利,从而取得职业的上升?
首先,要确定你跳槽的动机是什么和自己是不是需要跳槽。
在职场中,跳槽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形态。被动的跳槽大多是目前的工作状况遇到了问题,即个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而跳槽。这里或许是对当前人际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的不满,对工作内容、工作岗位的不满,或者对工作待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发展机会等方面的不满意。
这就犹如选股票一样,当你发现它的潜力和走势越来越低或跌到谷底时,还是果断地把它抛掉,另选一支吧。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还有一股没有被开发的潜能,在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大胆将这潜能开发出来,扩展开去,也许能开辟另外一片广阔的天空。
对事业已经比较成功的人来说,放弃已有成就的领域而转投他行确实不易,不但要从头学起、干起,而且还要承担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压力,所以决定前一定要考虑透彻,拿定主张。在原有领域走得越远的人,转做他行的难度也就越大。但对经济有了一定基础,没有太多后顾之忧的人来说,只要认为转换方向是正确的就不要再犹豫,因为观望、等待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主动的跳槽则是期望寻找更好的工作条件或者期望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如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等。
这些人大多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和工作环境,宁愿转换职业角色以谋求更大发展,这种想法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较高的期望值,那么就要打破惯性思维,有敢于放弃的魄力。(创业 )理智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心理状态。把自己的优缺点、性格与职业的适应和不适应之处都如实地摆出来,让理性代替感性。
当你具备了以上跳槽动机的时候,就是你跳槽行动的开始。但是,为了跳得更“高”更“远”,在跳槽之前,你还需要仔细考虑几个问题:是什么让你不满意现在的工作了?跳槽后你会失去什么,又能得到什么?适应新的工作或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需要你付出更多的精力,你有信心吗?你的背景和能力能适应新的工作吗?
如果上面的问题,你都能坚定的给出答案——“是”,那么你可以接着考虑下面的问题:你在即将跳过去的新公司里的职位和薪水怎样?如果比你现在还低你能接受吗?你有从头做起的心理准备吗?
如果这些你也都有一个坚定的答复,那么,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你都可以告诉自己,可以跳槽了。而一旦做出这个决定,你就要大胆地付诸实施了。这时你需要选择恰当的跳槽时机,稳妥地实现过渡。
首先你需要查阅与目前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自己是否受到违约金或竞业壁止等条款影响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尽可能收集新公司的信息以及可能要求自己提供的项目,做到有备无患;接下来就是投递简历,你也可以寻求职业规划顾问的帮助,在有些时候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能力告知猎头存档,拜托猎头公司应聘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最后就是递交辞呈了,你需要向原公司递交辞职信,做好离职过渡期的安排,在这一点上,要提醒诸位,千万在拿到“offerletter”以后再递交辞职信,不然,你很可能竹篮打水两头空。此外,无论是在应聘新公司时,还是在成功入职新公司后,不要过多提及原有公司的太多负面信息。即使你可能“痛恨”原来的公司,但是也不要在背后恶言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