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以爱情的名义,让一条鱼忘记游泳
经典语录:不要以爱情的名义,让一条鱼忘记游泳
1、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
2、只有你尽力了,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3、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4、人就像个陀螺,擦肩而过的人越多,转得越洒脱。只怕之后,无法控制旋转的惯性,遇见了谁,又是习惯性的错过。
5、“回忆”就是“静虑”,是禅最原始的意涵,也是返观自心的初步功夫。观世音菩萨有另一个名号叫“观自在”,一个人若不能清楚自己成长的历程,如何能观自在呢?你首先要看懂的就是你自己。
6、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
7、感情不破裂需要点运气,挽回破裂感情就需要神迹了。也不是我散布消极论调,只是感情的事就是这样令人无奈。一个人能够持续爱另外一个人很多年,也可能一念之间就不爱他。感情并无逻辑可讲,也没道理可循,更接近宿命中的安排,也能用缘分因果来解释,唯独科学和逻辑解释不了它。
8、当爱情缺席的时候,学着过自己的生活。过自己的生活,就是跟自己谈恋爱,把自己当成自己的情人那样,好好宠自己。
9、我不知道这世界上会有多少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但我知道,如果你还不曾做出任何努力,只是假想将会遇到的困难,便会茫然,那么,这份感情一定不够真挚。
10、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11、爱情,有一种形式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忘”字。他在面前时,忘我地爱他,珍惜相处的好时间;他不在跟前,“忘他”地享用自己的个人时间。无包袱,不依赖,能独立。
12、真正的内心强大,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中和嘴上。人生在世,无非是笑笑别人,然后再让别人笑笑自己。
13、爱情,是女人生命中最璀璨的烟花。因为爱情,她们成长和成熟,寻找到幸福和安宁。没有一个幸福的女人是不相信爱情的,即使爱人来了又去,但爱情会依稀安在。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如果你期待自由,那么女人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而在于拥有多少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且同时还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居住,并且享有创造和尊严。
16、你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读懂你,理解你,那样会显得你是一件廉价品。
1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至慢境界。太多情侣双双,容易相看两厌,将慢字蹉跎成麻木。很多人是不会慢的,急急切切地速战速决,不懂得舞步蹁跹,必须后退。
18、不要等到黑夜降临才注意到星星的光芒,其实它们一直在那儿。不要等到孤独才想起真正对你好的人,其实她们一直在那儿。
19、月光很美,薄薄的,像糖霜,洒在你脸上。如果时间一直可以这样下去,也不错。
20、爱情之舟在风平浪静时,可以很轻松地载起两个人,在波涛汹涌时,却往往只能担起一个人。所以,不要以爱情的名义让一条鱼忘记游泳,这是善始的开始,也使善终有了可能。
2、白岩松: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白岩松: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文/白岩松
有这样三个画面:西北有一位老乡在墙根底下晒太阳,成都的茶园里有人在打麻将,上海街头上是匆匆的脚步。有人问我,这三个画面对照,哪个更幸福?我说,我如果是上海匆匆忙忙的那个人,如果我不仅是为自己的衣食谋,我很多努力或者我信仰的一部分,是与西北的那个晒太阳但很贫穷的人有关的话,虽然我的脚步匆匆但我不会觉得太累。
但是我如果只为自己忙,那就会有很多让我担心的地方。成都是一种态度,它富裕的和不富裕的都会找到自己的幸福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我觉得更多忙碌的人的心里,要想着西北那些不富裕的人,他们会让你再忙碌也会幸福一点。有的时候当你出生在贫穷落后地区,一出生就落后几十年了,个人是很难弥补的,这需要社会去弥补。你不能跟在那个地方出生的人说“你要勤奋,你要努力”,有时越勤奋越糟糕,越勤奋对水土的破坏越大,越可能荒漠化。
这三个画面总的来说会形成另一种平衡。但是我不太赞同一个晒太阳的乞丐嘲笑一个晒太阳的财富拥有者,说你不也在晒太阳吗?不一样。我们这个社会还没到可以站在乞丐的一列去嘲笑财富拥有者晒太阳的时候。我估计短期也到不了。
虽然我是外行,但我觉得中国的gdp是不能低于预期的,否则就业等会一塌糊涂。我一直形容中国是辆自行车,只有骑它才不倒,一旦哪天不动了自行车准倒。
龙永图先生说,要平衡,就跟踢球一样,快慢有节奏。我们现在提慢是我们快得到了离谱的地步,甚至冒进,因此要重新返回来明白“慢”中的含义。我经常提到一个墨西哥的谚语,说一群人在快速地走,突然一个人停下来,他说,我得等等,我灵魂扔在后面了。
我们以前的一个制片人叫陈虻,他已经去世了,但他有一句话我总在念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因此,成都值得借鉴,但是在没达到某种程度之前大家不能都开始晒太阳打麻将,肯定不行,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不是哪个最好的问题。
有一年4月初我去西班牙,我们看到西班牙满大街都是晒太阳的。那天晚上跟西班牙一个非常棒的记者一块吃饭,我们说真羡慕西班牙阳光这么好,到处都是晒太阳的人。
没想到这个记者拍桌子跟我们急了。西班牙人其实很随意不会很严肃的,但是他真的急了,他说:“你们都在说晒太阳,晒太阳,晒太阳,你们知道西班牙的失业率是多少吗?”他说西班牙的总体失业率是24%,青年人超过40%,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晒太阳,他说“我们现在都在等待你们中国”。因为西班牙总理正好要来中国访问,中国要买西班牙的国债,从那一刻起我再也不去谈论这个,但是我们还会去羡慕晒太阳,因为现在我们完全没机会晒太阳,所以这需要一种平衡。(摘自《龙永图 白岩松:中国,再启动》)
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一)
最早知道陈虻,是在柴静的《看见》这本书中,从柴静的笔下,我只觉得陈虻应该是一位做事顶真的新闻工作者而已,但当看到“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句话之后,我又对陈虻产生了好奇。而《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本书以陈虻的经典语录作为主要内容骨干,展示了一个激情昂扬、敬业执着、专注忘我、尽职尽责的制片狂人。到47岁去世时,陈虻却从事了23年的电视生涯,在这期间以自己为中心,通过阅读和刻苦钻研大量书本知识,无数次用心的实践,逐渐建立起一个他特有的“坐标系”。而激情和执着是他建立坐标系的尺子。
“生命需要保持一种激情,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的,并能够改变生活。”特别喜欢他说得这句话。陈虻对“电视”倾注了他大部分的激情和梦想。大学毕业后,心怀电视梦的陈虻放弃了航天工业部团委分派的工作,他自主选择进入中央电视台。他做了三年的打杂工,边卖力打杂,边用心学艺。为了学习拍摄照片,陈虻变卖结婚戒指和收音机,买来了一台照相机。他沉浸在书库里,是当时中央电视台书库的借阅书本数量做多的读者之一。陈虻对于知识的执着和偏爱,正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媒体人的基础。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于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知识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却离知识越来越远。有多少未来的媒体人懂得老老实实钻研书本里的知识呢?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大多数未来媒体人把青春和激情用在网络上,却很少用于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于我而言,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对眼前的一切都很迷茫,总感觉自己很渺小,而通过熟读这本书,我发现陈虻的事情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力量。其实我们要大胆的去做想做的事情,并且认真对待每件事情,事情最后的结果就会达到我们预想的那样。也许当有一天,我们学有所成,且成为了很多人羡慕的人,此时还应该记住陈忙的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自己最开始的信念不要变,要做最真的自己。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二)
我承认,当初是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大致能够猜到文章谈的是什么,是一份事业的初心,是过来人对生活的感悟,或许也是对迷惘的当局者的一种警示。
这本书主要是介绍了央视制片人陈虻的生平,在他去世之后,以记录他的经典语录以及为人处世点点滴滴的方式纪念他的一生,肯定他为央视纪录片带来一个新的时代。我不能够完整地概括出整本书的内容,因为太多的经历仿佛让我穿越到属于他的时代,从学生时代到东方时空制片人再到生活空间的制片人。传记往往是这样,总是戏剧性地记录着这个人所开创的一切,却不能全面地去展现开创时筚路蓝缕那种艰辛,尽管本书也有这样的倾向,但仍然提到了刚毕业那时候的和普通人一样会有的放弃与抉择,这让陈虻更加真实,更有魅力。
说点体会吧:
1、陈虻是个对自己很有规划的人。可以勇敢放弃第一份工作,投入到他钟爱的新闻事业当中。当然或许普通人咬咬牙也能如此,但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即便是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很喜欢,他也能投入百分百的热情把工作做好,然后说服上司和同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当然也包括我,遥想自己第一份工作不如意,就破罐破摔了,既然要放弃就不必花心思去经营,当时是这么幼稚地想,但现在回过头来,我不能百分百地说自己是对的,没必要浪费精力,但其实我辜负了那一段时光,本来可以有更好的体验,对生活,对当时的自我成长。
2、思维决定命运,有一定道理。陈虻从一个小学徒成长到一个精神领袖,贯穿始终的是他那份激情。()在他审片的时候,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气就这么出来了。无时无处不在保持学习,无时无处不在积累准备,直到有一天机会降临。他的经历似乎是偶然中透着必然。
3、我常常在想,人的魅力来自于哪里。工作之后思考的更多了,因为我也遇到过很有人格魅力的领导,想要成为那样的人。或许从陈虻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些魅力的来源,执着、负责、幽默。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和一帮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同事在一起工作,让我这个事业心淡薄的人也变得有追求起来了,不甘平庸后回归平庸,这并不是什么失败的事情。相反,我相信我会为这种心路历程感到自豪,因为这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重经历而轻结局。
在书的最后提到陈虻常常说的话,大致意思是,对于认识各种事物这件事,你建立了多少个框架,有多少个坐标去考虑,角度在哪里,维度是什么。这种对思维的要求也拷问着每一个人,无论在哪行哪业,所学的东西的价值或许也就在于一个思维的框架。所以,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对未来的担忧也少了些,因为即使那一天我无法在现有的岗位做下去了,我也知道去处是何方,因为思维的掌握可以让人去适应不同的位置。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三)
刚刚接触此书时,便注意到了这充满哲学色彩的标题。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或者,退一步,问现在的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究竟能否确定是为了什么出发。
对于工科出身的陈虻来说,便是这爱好文学的梦想催使他接触新闻并且走上了电视节目制作的道路。终其20年华,他从一个行外人的学习,蜕变为一个能够指导新人传播自己经验的老师。全书共20篇博文,都是他语录的分类整理。每阅一章,对我都有新的启发,究其细节,最深刻的我想有三点:
追求自己的理想,并尝试着拥抱它。还记得有句话“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不错的,书中指出,陈虻原来的单位,她是重点培养对象,而他为了调入中央电视台,自己努力做出成绩,取得向领导请求的话语权,最终到了央视最初三年都是“打杂”。他认了,并且没有抱怨这天上地下的工作转变,反而在打杂中学到了关于取景拍摄等更多的专业技巧。而我,我的新闻理想是否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我想这值得我思考。
陈虻的电视节目制作知识为我的新闻学习做了补充。比如,陈虻说:“三段式创作方法,在开拍前决定关注的方面,在剪辑中发现主题,在观众收看时产生结论”,这对于我们制作电视新闻是极有提示作用的。再比如,新闻内核,陈虻认为它是对新闻事件做自内而外的发散,从单极道多极的扩张。这种报道模式是围绕事件中一个最具牵动力的兴趣点,由兴趣的参与者从新闻事件爱你的内部(而不是由记者从外部)完成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这种模式的被采访对象来自事件内部的第一讲述人。除此之外,电视的表现手法、电视纪实、栏目化运作等等都是对我很有用的指导。
我们所做的事情重要,但是做这些事情的我们更重要。陈虻很注重培养新人,包括后来他经常到大学和地方台进行讲座的。而他自己更是十分严格,这里从他审片就能看出来。陈虻审片,总是看完了以后进行总结,但不提出自己的看法,给编导空间自己去完善。在他所工作的圈子里,于大家,真的是亦师亦友。无论是白岩松、柴静,还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孙玉胜,对他的追思中真切可见。在这里,他告诉我们团队的力量是重要的,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重要的。我们学习中所结成的小组,我无法去说谁做的多谁做的少,谁做的差谁做的好,只有我们都齐心协力去完成这份作业时,我们才感受到这份力量,而结果,预料之中罢了。陈虻说过“我不是在改片子,我是在改人”,由此,从新闻评论部走出去一大批优秀的记者、主持人以及编导等等。
或许我们很多选择都未必有确定的目标,但是我们总是需要面对选择,并记住不管走多远,勿忘初心。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找到这样的力量,迫你前行。
4、不要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的感受
不要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的感受
(一)
我的爸爸小时候,五六十年代,正是缺吃缺穿物质匮乏的时期。
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家里孩子多粮食少,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所以我爸一直到二三十岁,也只有一米五几。这真不是遗传,我爷爷一米七八的大个,几个叔叔伯伯们最矮的也有一米七。综上所述,从小到大,我记忆中关于爸爸个头矮的原因就是——吃不饱,吃不好。
五六十年代长大的孩子们,后来当上了别的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时间久不见孩子,见了后第一句话总会问:“在那里吃的怎么样啊?”
像我爸,从我十六岁出来上学,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怕我吃不好。
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对于“饥饿”能有什么理解?更别说九十年代零零年代出生的孩子们,物质丰富到了一种富足的状态,哪个孩子缺吃少穿?哪家孩子不是吃的溜圆溜圆的?为什么老一辈人仍旧在担心孩子吃不饱吃不好?
以前觉得因为我爸对我好啊,因为他担心闺女的温饱,这不是很正常么。
后来我恍惚明白过来一个道理,小时候爸爸对于饥饿的感受太过深刻,在他的童年体验里,“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他不想重演小时候的饥饿感受,所以想方设法让孩子们不再忍受他小时候的感受。他儿时对饥饿的理解,沿袭到了我的身上。
大人的童年经历过什么样的体验,很容易把这种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
说“强加”有一些残忍,却非常客观。
经常会见到爷爷奶奶们带孩子,总把几个月大的婴儿里三层外三层,裹的像个巨大的蚕蛹。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孩子真的冷吗?
奶奶们说:“小孩子受不住冻的,别看这个暖和天,风一吹就会生病,感冒的就不得了了。”
奶奶们小时候那个年代衣不遮体屋不遮冷,对于寒冷的感受太过深刻。这种对于“寒冷”的理解,同样沿袭到了孙子孙女的身上。事实是,温暖的天气里婴儿需要穿那么多吗?孩子们的处境真的像她们以为的那样吗?
(二)
朵朵六岁时刚来南京,我总担心孩子心里会受到什么打击,担心她会受到伤害。
我认为她自尊心很脆弱,总是刻意去保护她那“脆弱的小心灵”。事实上是把我小时候接收到对自己的认知,强加到了朵朵的身上。小时候身边人总用同情的眼光看我,他们认为我很脆弱很可怜。从而让我童年时对自己的认知,一直停留在“我很脆弱很可怜”上。
长大以后,很自然的把这种对自我的认知,映射到了孩子的身上。
我在处处保护朵朵的同时,其实是在内心深处保护自己儿时的需求。又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她的身上,以为那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在父母强大不可逆的影响下,不从自己身上认识自己,而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最终自然而然的迷失了自己。
在此后的一生中,她将要用漫长的时间去纠正错误的自我认知,寻找迷失了的自我。
问问自己,二三十岁,三四十岁,有多少人还在寻找自我的路途中不知所云。
话说,朵朵真的像我眼中那样脆弱吗?
当我看清楚问题的根源后,收回了对孩子莫名的怜悯之后。事实证明,她走出了妈妈笼罩在她身上的阴影,她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三)
“妈妈,我想要草莓味的果酱。”
“上次不是吃过草莓味的了吗?这次买蓝莓的吧。”
“我不想吃蓝莓的,我就想吃草莓的。”
“每次都吃草莓的,你不腻吗?换一种口味吧。”
“不要换,我不想吃蓝莓的,我就想吃草莓的。”
“买草莓的你每次都吃不完,我是为你好。买蓝莓的,不买草莓的。”
孩子已经不开心的撅起了嘴巴。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就买蓝莓的。”
以上熟悉的对话,在朵朵四五岁时常常上演。
我常常不自觉的以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孩子的想法。潜意识里认为“我是对她好”,所以我帮她做的选择,我为她做任何事都是正确的。
实际上,这样爱孩子的背后,是不由分说的剥夺了她自主选择的机会。
替她做选择,剥夺了她选择的机会?当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我不仅仅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为她选择果酱,同时,又对她“明明想要草莓味”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是真的视而不见。
我利用自己爱孩子的借口和理由,替她做了多少她并不需要的糟糕的选择啊。
再回头看,多么可怕的、被蒙蔽的、自圆其说的养孩子的逻辑。
爱孩子,就像一个温柔的陷阱。
溺爱孩子的大人,表面上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实际上却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
而这种爱孩子的行为,却以“爱的名义”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朵朵平时的学习时间里,我常常压制住自己想要上前指导一番的欲望。
因为我慢慢看得清楚,父母之所以喜欢为孩子做决定,实际上是在寻求一种存在感,而证明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一种“喜欢替孩子做选择”的养孩子理念,养出了无数个父母愿望的复制品,养出了满足父母自私需求的衍生品,而那个新生的、独立的“人”呢?
将来等到孩子十几岁长成一个被动的,懦弱的,不敢表达内心想法的半成品之后,再来头疼孩子的性格问题,晚了。
都说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期,所以做出点过火的,自私的,叛逆的事情是正常的,父母一边头疼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边又拿“青春叛逆期”来安慰自己。
孩子之所以成长的不健康,根本原因都是早些年亲手种下的根啊。而将来结下的苦果,还得孩子自己亲自去品尝。
这是不是人生中一件非常过分的事情?!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每一件小事,背后却映射了整个漫长的成长历程。
父母的光环太强大,孩子要用多少年的时间才能走出来?
(四)
前几天在朵朵的强烈推荐下,看了《冰雪奇缘》,对一个母亲和孩子的对话记忆犹新。
母亲要给孩子穿上一件孩子认为很丑的外套,孩子拒绝穿:“我为什么非要穿这个?”母亲说:“因为今天女王要加冕。”孩子说:“可那又不是我的错。”
最后,在孩子极其反对的情况下,母亲坚决的给孩子套上了那件衣服。
孩子的天真让我莞尔一笑,但是这个“蛮横强大的母亲不由分说的拉着一个不愿服输却无奈服从的弱小的孩子”的镜头却让我内心受到冲击。
剧中的母亲是不是对孩子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她在逼迫孩子屈服的同时,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需要。
这是多么自私的一种爱啊。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小到穿衣服扣几颗扣子,大到选择上哪个兴趣班,孩子长大后在选择对象时,选择工作时,选择前途时,无底线的去干涉。()有多少父母在刻意的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塑造孩子,含辛茹苦的说:“我是在为你好。”,从来不会也不懂得尊重孩子真实的意愿。
《死亡诗社》中,十七岁的高材生尼尔热爱表演,在父亲强烈的反对下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不愿意让父亲对自己失望。
在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出大获成功后,严厉的父亲将他带回家并强行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
尼尔从小到大一直活在父母的愿望中,活在父母为自己编织的未来规划中,即便是在极其痛苦中仍旧无法对父亲倾诉内心真实的想法,当晚在痛苦的折磨下选择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
尼尔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对生命无望。
他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选择权和探索权。活着于他来说,不过是父母手中的一枚棋子。
他的父亲爱他吗?当然很爱。但是,有多少孩子的一生都是这样被“父母之爱”断送的。
(五)
父母总喜欢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让孩子在自己的保护伞下安然无恙的长大。
而在这样的一种俯视孩子的姿态下,子如何能够一往无前的向前冲呢?她知道抛开掉父母的大伞后,外面都是狂风暴雨。这样的孩子在受保护的状态下成长,将来无一例外选择逃避现实。
常常会听到身边的很多母亲这样讲:“我知道这样爱孩子不好,但实在太爱孩子了。”
什么是真爱?也许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但是不要把自己内心的需要强加到孩子身上,不要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的感受,不要过度操纵她的生命选择——这是身为父母的责任。
即便是暂时被蒙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的根源。
没有人教给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如何去表达爱?如何去正确的给予爱?如何让孩子健康正常的长大?
教育孩子的漫长之路从来没有尽头,也只有在失败之后才会反思是不是错了。
养孩子正确的一种姿态,应该是蹲下来和她一起并肩看世界。
看着她去走自己的路,即便踉踉跄跄受了伤又有什么关系?她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证明自己的力量,才能有信心在更大的世界里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