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班规的制定
班规的制定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班级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些规定才行,如果没有规定约束,那就会象一盘散沙,到处流放。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自由是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的,如果一旦违反了法律,那只能失去自由。所以建立班规,就是为了约束小部分同学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改掉不良行为的。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无法“自律”,只有依靠“他律”,既有自我教育,又有外在的教育,他律和自律的统一,这才是完整的教育。或者说,通过‘他律’最后达到‘自律’――也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最高境界。就制度而言,民主有两个原则:行动上,少数服从多数;精神上,多数尊重少数。
班规制定我觉得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广泛性,也就是说这个班规应该尽可能穷尽同学们和老师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违纪现象。比如,班规没有对迟到作出限制,那么,同学们天天迟到,老师也不能批评你,因为你并没有违反班规!这就需要“依法治班”了!当然,这里“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一个班是没有立法权的。在这里只是从精神实质上打个比方。今后班规就相当于我们班的法律!而法律应该在制定的时候尽量不要有漏洞。
二是可行性,就是说班规制定出来后,要能够落实而不能是一纸空文。要做到可行性,首先是班规的条文应该是对行为的约束,而不是思想道德的提倡。也就是说,班规只管行为,也只有行为我们才能约束。比如,过去有一些班规是这样制定的:“爱祖国爱人民”……请问,你怎样知道别人爱不爱祖国爱不爱人民?像这样的条文毫无可行性!又如不能这样制定:“勤奋学习”,这也不可监督,如果写成“课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之类,就具备可行性了。另外,班规的可行性还体现在所作出的规定要有弹性,不能太绝对,如果没有一点弹性最后是很难实行的。举个例子,可以规定按时交作业,但总有一些时候因为特殊原因――生病呀,或者忘记带作业本呀,有同学可能不能按时交,那么,也可以这样制定:“每期缺作业或不按时交作业不得超过一次”,也可以规定“两次”,但同时要写明,“缺作业必须要向老师作出说明”,这样富有弹性并不是降低要求或迁就不交作业的同学,而是让班规更加符合实际,从而真正能够实施。
第三个原则是制约性,即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相制约。也就是说,这个班规不只是班干部和老师那来管同学的,而应该约束每一个人!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个班规必须有对班主任的制约。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任何一个成员包括老师都必须遵守共同制定的班规。
通过班规的制定,班上的一切事情走上了正轨,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因为有了制度的约束,在学习、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变化。班规并不是约束,而是更好的管理好自己。
附:李镇西的班规
(一)、学习纪律
1.课间即做好下堂课准备,桌面放好有关教材及学习用品;上课音乐一响即保持绝对安静,回忆上节课内容,预习新课。除负责纪律的干部外,任何同学不得以任何理由下方位,找同学说话和讨论问题,也不能问问题。违者扣2分。此项由纪律委员监督执行。
2.早读课提前十分钟为读书时间,所有同学必须听从老师或科代表的要求。违者扣2分。此项由纪律委员和科代表监督执行。
3.上课不得说小话,不得做与当堂课无关的事,违者扣2分。此项由纪律委员监督执行。
4.上课时不得下方位去书柜取学习资料。违者扣2分。此项由纪律委员监督执行。
5.课堂上必须坐端正,违者扣2分。此项由纪律委员监督执行。
6.早晨到校后不得在教室外逗留,应立即进教室作学习准备,并不得说话。违者扣2分。此项由纪律委员和科代表监督执行。
7.早晨进教室即将有关作业放在自己课桌上,由组长来收;预备铃一响,不再收作业,违者扣2分。此项由纪律委员监督执行。
8.不得抄作业和赶作业,违者扣4分;超过三次通报家长配合教育。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罚同此。此项由学习委员监督执行。
9.上课、自习无故迟到全期不超过2次,违者扣2分,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字,记述迟到经过及心理活动。此项由纪律委员监督执行。
10.课堂在被老师点名批评者,扣4分;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字,向同学和老师表示歉意。此项由纪律委员监督执行。
11.上课、自习说话影响他人学习者,扣2分,经提醒一次后仍然说话,罚其当一次值日生。此项由纪律委员监督执行。
12.上课、自习无正当理由睡觉者,扣2分,罚其当一次值日生。此项由纪律委员监督执行。
(二)、清洁卫生
13.在教学区内不得吃任何零食,也不许把任何饮料和面包带进教室。违者扣2分。此项由生活委员监督执行责。
14.每人负责自己方位周围的纸屑脏物,负责周围的保洁。违者扣2分。此项由生活委员监督执行。
15.课堂和课间均不得向垃圾桶远距离扔垃圾。违者扣2分。此项由生活委员监督执行。
16.按时按要求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清洁任务,违者扣2分,并重做卫生。此项由生活委员监督执行。
17.乱扔纸屑脏物、粉笔、墙上乱画、随地吐痰者,一经发现,罚其扫教室。此项由劳动委员监督执行。
18.打扫教室卫生小组,检查分数不得低于10分,如两次低于10分,或年级倒数第一,罚该组重扫一周。此项由劳动委员监督执行。
19.打扫教室卫生脱逃者,罚其独自打扫教室一天。扣4分。此项由劳动委员监督执行。
20.打扫寝室卫生,若不合格被通报者,罚其重扫一天。此项由生活委员监督执行。
(三)、体育锻炼
21.认真上好体育课,违纪者(如课前集合不认真、逃课、活动期间到教室,不按老师要求训练等),扣2分,罚跑200米。此项由体育委员监督执行。
22.认真做好课间操。做课间操不认真者,扣2分,并重做课间操。无故不做课间操者,扣4分,罚跑800米。此项由体育委员监督执行。
23.做眼保健操必须认真,动作标准,违者扣2分,并重做。此项由体育委员监督执行。
24.无故不出早操、课间操者,扣2分,罚其跑操场5圈。此项由体育委员执行。此项由体育委员监督执行。
25.无故早操、课间操迟到者,扣2分,罚其跑操场2圈。此项由体育委员执行。此项由体育委员监督执行。
2、如何制定班规
如何制定班规
班规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依据,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保障,是保证学生学习、克服不良习惯、促其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高一新生入学,面对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学生们难免出现迷茫和混乱,及早及时的制定班规能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熟悉老师、认识同学,从而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那么,如何制定班规呢?
一、制定班规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班规的制定要以国法校纪为依据,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要符合“一范一责”的内容,不可与国法校纪相违背。
2、民主性原则。班规的制定要由全班全体学生讨论通过,不是班主任的个人意见,班主任可以是班规制定的参谋者和指导者,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这样可以保证班规应有普遍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针对的是任何学生甚至是班主任自己。
3、可行性原则。一个班有一个班的具体情况,所以班规的制定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班规,不可依据班主任的经验千篇一律,一贯而行。尤其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最好能依据学生的不断进步班规再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作到行在规先。
4、宽容性原则。班规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但它并不是国法、校纪,班规的出发点仍然是教育和自省。因此,班规在内容和执行中,要有一定的宽容性,要成为道德公约性质的约束力量而不是法律纪律性质的强制力量。
二、现行班规的一般弊端
班规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是班班有规,有的还是一班多规。但是,现行的一些班规有明显的弊端。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详尽繁杂,奴性十足。有的班规从学生一睁眼规定到学生一闭眼,吃喝拉撒睡什么都管,内容详尽到极点。学习、出勤、纪律、上操、住宿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规定,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也使学生成为各项纪律的奴隶。
2、处罚严厉,貌似法纪。有的班规中处罚的很严,动辄扣分、罚款、罚站、叫家长,甚至有的规定了停课、留校察看等内容。超出了班规的处罚范围。
3、以罚代教,突出强制。在班规执行的过程中,突出惩罚的力度,缺少与学生谈话、教育的环节,一罚了之,没有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和错误的原因。更谈不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4、变相体罚,缺少自律。写检查是班规中普遍的处罚方法,但有的规定学生第一次违纪写500字的检查,第二次违纪1000字的检查,第三次写1500字的检查依次类推。写检查成了变相的体罚,学生的自律能力并没有提高。
三、典型班规举例
2007年8月,我又担任了班主任工作。所任班级为高一12班,开学伊始我就颁布了12班班规。包括以下制度:
1、学习方面--学习小组竞赛制度。
(1)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养成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品德,进一步形成团结、协作、竞争、进步的学风和班风。
(2)方法:把全班根据住宿生、走读生分为5个学习小组,其中住宿生四个,走读生一个。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竞赛。各类考试都要进行汇总,哪怕是课堂小测,只要有分数就要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几个方面汇总,各小组按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排队。
(3)处置办法:对第一小组提出表扬,对第五小组提出建议,要求改进。对小组中在平均分以上的同学提出表扬,对平均分以下的同学提出建议,要求改进。对各小组中的最后两名同学要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倡导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4)个案举例:班里的一个男学生,据家长反映初中时学习很好,也很刻苦,但一上高中就感觉不太适应,成绩下降的很快,总是班里的倒数。给人感觉他的精神状态也不好,我找他谈了多次,他才说是因为班里男生太少,一个方面不能讨论问题,另一个方面总觉得女生在歧视他,所以学习就不带劲了。我耐心地向他和家长解释了班里的客观事实,在期中考试后把他分到了最好的学习小组中,并嘱咐小组成员要主动帮助他的学习。这样这个同学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好转,尽管离家很远仍坚持上第三节晚课,最近的小测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2、卫生方面--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1)目的:教室卫生是班风班貌的具体体现,桌椅整齐、窗明几净是我们班的卫生目标,学校对教室、卫生区的检查是对学生、班级卫生的督促。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卫生的工作的协助。
(2)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变为卫生小组,每小组值日一周,进行卫生评比。评比的标准是学校的卫生检查,组织生活委员对每天的丢分情况给以给以登记和通报,每周一利用班会时间公布该小组丢分情况,五周后各小组值日一轮结束,进行评比。丢分越少名次越高。
(3)处置办法:表扬前两名的小组,对最后一组,要问清楚原因,对个别不值日的同学要给以批评教育,并要求其他同学帮助这个同学改正错误。
(4)个案举例:在第一轮评比中,第一组一分没丢,第五组丢了24分,在总结评比中我表扬了前两组,批评了最后一组。在我调查原因的时候,丢分少是因为那一周就有三天值日,丢分多是因为值日7天,更主要的是学校修小操场,经常过车拉土,马路上荡土较多。问明情况后,我只是把第五组组长叫到办公室,嘱咐他以后值日认真就可以了。
3、纪律方面--违纪登记告知制度。
(1)目的:减少班级纪律丢分,增强学生自制能力,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对自己的错误要正确认识,“过则无惮改”,“君子不二过”.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不断进步,人格的不断完善。
(2)方法:制订《学生违纪情况登记表》,贴在班内,以学校纪律考核为依据,每个学生的违纪扣分都由生活委员登记在表内,凡是违纪丢分的学生要利用课间时间,到班主任面前说明丢分的情况,解释丢分的原因。没有原因的要诚恳的承认自己的错误,争取下次改进。
(3)处置办法:对偶尔违纪丢分的学生只要认识到错误,诚恳表示下次改正就不在追究;对于多次违纪,尤其是课上违纪的学生,由于严重影响到班级量化考核的成绩,也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因此要划为重点的帮教对象,尽力帮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上报教育处,请求协助教育。
(4)个案举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诚恳的改正错误。但也有特例,本班一名学生上学期违纪达到13次,累计给班里丢36分,本学期违纪又多次,还发生顶撞老师的恶劣事件,曾多次对他进行说服教育,也曾八次联系其家长,都未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最后交由教育处给与留校查看的处分。
4、出勤方面--出勤请假销假制度。
(1)目的:督促学生出勤、出操,保障学习、锻炼身体,形成勤奋刻苦的作风。
(2)方法:制定《出勤登记表》对学生的迟到、早退、事假、病假等出勤情况进行登记。无论事假、病假都要由家长亲自与班主任电话或当面请假。学生返校后要到班主任处交家长的假条或医院的证明,并说明事假、病假的结果,经班主任同意后可以重新上课。
(3)处置办法:发现学生未到学校和学生中途请假,班主任一定要及时通知家长;对于经常请病假、事假的学生要和家长沟通,问清原委;对于身体有病又经常请假的学生,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可以规劝家长对学生先治病后上学;对于学生懒惰心理,要及时说服教育,督促他刻苦学习。
(4))个案举例:一名学生上学期经常请假,有身体上的病因,也有思想上的娇气、懒惰,我一方面鼓励她要刻苦学习,一方面又和家长沟通,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帮助孩子,尽量克服娇气和懒惰的毛病。经过几次交流,先是家长不好意思再给孩子请假了,并对老师的教育帮助表示感谢了,学生的逃课的毛病也就逐渐的改正。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也说:管是为了不管。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思路制定班规、管理办级。总之,现在的高一12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集体,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学校的量化管理成绩都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同学们都以刻苦学习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遵规守纪为荣,以自由散漫为耻;以关心集体为荣,以损害集体为耻;以帮助同学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已经形成学习勤奋、纪律严明、团结和谐、共同进步的良好的班风。
3、高一班规
高一班规
一、到校
每天穿校服校裤,佩戴校徽、团徽(团徽应佩戴在校徽上方)。
早晨7:00整准时进教室。迟到者第一次罚做当天值日;第二次罚做当周值日;第三次罚做当周值日,并附加周二的大扫除。
因病不能到校者必须事后向班主任书面补交由家长签名的请假条。
上学时,带齐学习用品。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带手机,但自进校到放学必须处于关机状态。一经发现有违反者,没收手机,由家长前来领取。
早上进班时在教室门口把作业交给班长,各课收交情况由课代表进行整理记录,第一节课之前交到任课老师那里。班主任随时检查,连续两次迟交者,罚做一遍当天的作业。若有抄袭情况,该同学该门学科的平时成绩相应扣分。
在校期间,不佩戴任何首饰。如:耳环(钉)、戒指、手链、项链、玉佩挂件等。
做好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若纪检不合格者,打扫教室一天。
二、上课
做好两分钟预备铃,(期间不准上厕所、喝水、吃东西)。由值日班长提醒、并记录下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桌面上不准放食物、水杯、饮料等。
不得在上课时听音乐、发短消息和非讨论时间交头接耳,
离开教室时,关心班级的门窗、电扇、电灯是否关了。
三、考试
考试前把桌子翻过来,邻桌间要空开一条小走廊。老师喊停笔时,立即停笔。收卷时,每排的最后一位同学站起来,由后往前收上来。
测验、考试以诚实为首要准则,不作弊。有此情况,做零分处理,并接受任课老师处罚。
四、两操
升国旗时,要肃立、行注目礼。
上午7:30在走廊上排好队伍,统一下楼,体育委员关灯、关门。
跑步精神饱满、列队整齐、口号响亮。做广播操时要有力度,有节奏感,姿势正确,动作到位。不认真者由体育委员负责在中午监督其操练。
做眼保健操时,关闭所有的日光灯,由值日班长检查。不随意离开座位。
五、课间
下课后,值日生负责开窗、及时清理讲台、擦净黑板。
只有在上午第三节课间允许吃东西,但不准在其他场所游吃。
不随意使用班级电化设施(电视机、音响、投影设备)。
进出办公室喊报告,看到老师主动打招呼,有问题虚心和老师提出,并表示谢意。
在校时间内,未经班主任同意,不得私自离开学校。(特殊情况需要有医务室开出出门条,班主任签名,方可离校)。
4、制定班规
制定班规
大学生活是许多人所向往的。但大学生活远非高中时候那种紧张压迫的生活节奏,相反这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环境,那样的轻松常常会使刚刚从高中压迫式的生活中走过来的同学们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而对于他们来说这个环境似乎也显得陌生。他们总是充满着叛逆的精神,或许一不小心,就踏上了所有人本不希望看到的路途。然而这些对他们而言或许只是想要探寻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可一旦新鲜过后,他们还会保持对所有事物的热诚,还能继续着老师家长和大多数人要求他们做的那样本分的生活吗?
所以作为一个引导者,当同学们踏入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环境的时候,他们还是一个个的个体,想要其在我们所希望或者至少说在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平安、本分的生活学习的话,我们要做的至少首先是让这些个体承认自己是某个集体中的一员。因此,我们有了班级这个集体。
当然的,组成这个集体的人员是复杂的。天南海北,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理想,那么要怎样才能让这些个体都朝着某个相同的目标不断的前进呢?而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了制定班规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制定班规才是最合理的,怎样才算是最可行的呢?
以下是我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逆行的班规制定方案:
一、制定目标
总体目标:使这个集体在一个正常的状况下运转,建立一个平等、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个题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二、制定原则
1、规范性原则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法律去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我们制定的班规一定要以《宪法》为蓝本,在不违背法律,不抵触守则、规范和校规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体现民主管理的细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2、实用性原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也存在不同的问题。所以在制定班规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关注到每一个小问题,不说大话、讲空话,让每一条班规都具有实际操作性。
3、民主性原则
我们说即使再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考虑到方方面面。而且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是需要大家予以关注的时期。所以,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或直接由学生自己拟定,达到知人善用的效果。
4、全面性原则
既然我们说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在制定班规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如何才能达到全面的效果。应该从各个方面听取参考意见,学校、学生、家长甚至社会。
5、创新性原则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摈弃许多陈旧的思想和观念。制定班规也是同样的,其内容应该是不妨碍学生发展的,所以大胆的创新,敢于抛弃以前的陈旧条款也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三、制定程序
1、先由班主任讲明白制定班规的重要性,再由全班同学一起商讨出班规的大致框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每一位学生明确班规的内容和结构布局。
2、分组讨论,各小组分别拟定出草案。要求表述清晰,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字眼,尽量拓展自己的思想,努力创新出更多的班规条例。
3、整理统一。根据各小组的草案,由全班会议讨论表决,四分之三以上人数通过即为通过,整理出最终的实施方案,即班规条例。最后上交班主任处审阅。
4、将初步制定出的方案贴于班级张贴栏中以示公告作用,可规定在3--5天内如有人认为其有不当之处可以加以修改,再经全班4分之三以上人数通过即通过并开始实施。
5、为避免所制定班规可行性较差。因此,此班规实用时间为期1月,如此期间没有不良表现或某种现象频繁发生,此班规正式通过审核,即为本学年最终班规。
6、班规制定后,应严格执行,用奖惩措施保证其实施
7、根据实际情况对班规加以适当的调整、修订或增减。不适合的予以整条废除或局部修正;某些条文过于原则的可作扩充,对新情况没有相应规定的可新增条文。
四、制定效果
1、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通过班规的制定使学生能自觉自律的规范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2、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当下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一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时下的许多年轻人在这一点上的认识已经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而作为一个拥有强烈民族使命感的国家,势必要将集体的荣誉始终的摆放在第一位。所以,在班规的制定中,应该突出集体的观念,增强学生对于集体的认识,以此帮助他们无时无刻都将集体二字放于心中。
3、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这方面应视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使其发散思维,加强自身的整体素质;相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应是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适当的发展他们的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据调查近几年来的额犯罪率呈现年轻化。因此,从小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是很重要的,在大学期间加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树立更加正确的法制观念也是有其重要的。
5、指导学生制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可见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详细的计划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怎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为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然后照着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去实现。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老师除了教书之外更重要的是“育人”二字。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怎样才能教会这些棱角不一的个体在学习好知识的同时学会抹平自己的角或许也是需要一个优秀的老师去不断的摸索的。制定班规的好处在于,人们能有一定的标准参照自己的行为是否超出了这个界限和范围,能够更好的规范大家的言行举止,更好的加强自身的自觉性,在没有老师和引导者的时候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