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梦想的故事
关于梦想的故事
关于梦想的故事:《一个少年的108个梦想》
1939年冬天,美国西部洛杉矶市郊的一间屋子里,一个十五岁的腼腆少年——约翰?葛达德——正在厨房的桌子前做着生物学家庭作业。这时他听到隔壁父母的一位朋友说:“假若再让我回到约翰的年纪,我干的事就大不一样!”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葛达德的心灵。他在活页本新的一页上方端正地写上:“我的终生计划”。葛达德花了五个小时,一口气写下了一百二十七个梦想实现的目标。下面是这些目标中的一部分:
目标第一:探索尼罗河;
目标第二十一:登上珠穆朗玛峰;
目标第四十:驾驶飞机;
目标第五十四:去南、北极;
目标第一百一十一: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等十七位大师的全部名著;
目标第一百二十五:登上遥远、美丽的月球。
为了实现这些梦想,葛拉德在他的小车子上写上了周计划和月计划。他每周都要量体重、清理衣橱、分析食谱和自我检查行动的得失。每天早晨他花六十分钟练习杠铃、拉力器和单杠,以保持优美健康的体型。总之,葛拉德全力以赴地朝着自己订下的目标而努力着。每当他实现了一个目标,他便带着甜美的神情,在一个“目标”旁边画上一个代表成功的红色标记。结果怎么样呢?
到葛拉德六十一岁时,他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原订的一百二十七个目标中的一百零八个。
例如他的第四十个目标是驾驶飞机,他后来驾驶过四十六种飞机,其中包括时速达到一千五百英里的f——111战斗机;他把自己实现第一个目标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名叫《漂下尼罗河的皮划子》的畅销书。
有志者,事竟成。目标高,飞得高!朋友!趁年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长大后才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把你的梦想和目标目标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具体行动,全力以赴,你一定能获得惊人的结果!你有没有为自己订立一个一生的梦想计划?还等什么呢,赶快行动吧!
关于梦想的故事:《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想》
美国某个小学的作文课上,老师给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
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欢这个题目,在他的簿子上,飞快地写下他的梦想。
他希望将来自己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壮阔的土地上植满如茵的绿。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除了自己住在那儿外,还可以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自己的庄园,有住处供他们歇息。
写好的作文经老师过目,这位小朋友的簿子上被划了一个大大的红“x”,发回到他手上,老师要求他重写。
小朋友仔细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并无错误,便拿着作文簿去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我要你们写下自己的志愿,而不是这些如梦呓般的空想,我要实际的志愿,而不是虚无的幻想,你知道吗?”小朋友据理力争:“可是,老师,这真的是我的梦想啊!”老师也坚持:“不,那不可能实现,那只是一堆空想,我要你重写。”小朋友不肯妥协:“我很清楚,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不愿意改掉我梦想的内容。”老师摇头:“如果你不重写,我就不让你及格了,你要想清楚。”小朋友也跟着摇头,不愿重写,而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大大的一个“e”。
事隔三十年之后,这位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在尽情享受无边的绿草,舒适的住宿,及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他望见一名中年人向他走来,并自称曾是他的学生。这位中年人告诉他的老师,他正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小学生,如今,他拥有这片广阔的度假庄园,真的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老师望着这位庄园的主人,想到自己三十余年来,不敢梦想的教师生涯,不禁喟叹:“三十年来为了我自己,不知道用成绩改掉了多少学生的梦想。而你,是唯一保留自己的梦想,没有被我改掉的。”
在现实的冲击之下,梦想或许只是心灵的安慰,使漫漫人生路多了一份光明。梦想永远建立在执着、汗水、努力与泪水之上,遥望过去:伟大的居里夫人造福于人类,艰苦、辛酸地奋斗了一生,终于提炼出了纯净的镭。她的生命虽然因为长期接受放射性物质的刺激而消逝了,可她追逐梦想脚步却永远不会停下来。她用她的梦想,书写下了生命的永恒。而我们呢,是因为无数的阻碍而停下了步伐,还是因为懒惰的内心而放弃了梦想。
不管路有多长,不管前方是不是危险重重,选择好了这样一条路,就必须要走下去,只要心中有“再往前一点点就到了”的信念,难道,梦想实现的喜悦还会远离你吗?梦想真的这么遥远吗?其实,它也许就在前方不远处,正像你招手,翘首盼望你的到来。或者,它在十字路口的转角处,准备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蹦出来吓你一跳,给你一个惊喜。生命永远因为梦想而闪光,而耀眼。
2、励志故事:梦想的力量
励志故事:梦想的力量
2002年11月28日,感恩节前3天,芝加哥一位名叫赛尼。史密斯的中年男子身当地法院递交了一份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的权利。这样的诉求在美国社会,应该说十分普通。然而,该案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起案子的案情十分简单。它发生在40年前,当时赛尼。史密斯6岁,在威灵顿读一年级。有一天,品行老师玛丽。安小姐让他们各说出一个自己的梦想,全班24名同学都非常踊跃,尤其是赛尼,他一口气说出两个:一个是拥有自己的一头小母牛,另一个是去埃及旅行一次。可是当玛丽。安小姐问到一名叫杰米的男孩时,不知为什么他竟然一下子没了梦想。为了让杰米也拥有梦想,她建议杰米向同学购买一个。于是在玛丽。安小姐的见证下,杰米就用3美分向拥有两个梦想的赛尼买了一个。由于赛尼当时太想有一头小牛了,他就让出第二个梦想——去埃及去旅行。
40年过去了,赛尼。史密斯已人到中年,并且在商界小有成就。40年来,也去过很多地方——瑞典、丹麦、希腊、沙特、中国,日本……然而他从来应由有涉足过埃及。难道他没想过去埃及吗?他说,从他卖掉去埃及的梦想之后,他就从来没忘记过这个梦想。然而,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一个诚信的商人,他不能去埃及,因为他把这一行为连同那个梦想一起卖掉了。
2002年感恩节前夕,他和妻子打算到非洲旅行一次,在设计旅行路线时,妻子把埃及的金字塔作为其中的一个观光项目。赛尼。史密斯决定赎回那个梦想,因为他觉得只有那样,他才能坦然地踏上那片土地。
赛尼。史密斯没有能赎回那个梦想,因为经联邦法院审定,那个梦想价值3000万美元,赛尼。史密斯要赎回去,就必须倾家荡产。
杰米的答辩状中是这样说的:在我接到史密斯先生的律师送达的副本时,我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全家一起去埃及。()这好像是我一口回绝史密斯先生要求赎回那个梦想的理由。
其实,真正的理由不是我们正准备去埃及,而是这个梦想的价值。小时候我是个穷孩子。穷到我不敢有自己的梦想。然而,自从我在玛丽小姐的鼓励下,用3美分从史密斯先生那儿购买了一个梦想之后,我彻底心迹了,变得富有了。我不再散漫,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之所以能考上华盛顿大学,我想完全利益于这个梦想。因为我想去埃及。
我之所以能认识我美丽贤惠的妻子,也是得益于这个梦想。她是一个对埃及着迷的人。如果我不是购买了那个梦想,我们绝不会在图书馆里相遇,更不会有一段浪漫迷人的恋爱。我的儿子现在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我想也是得益于这个梦想。因为从小我就告诉他:“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埃及。如果你能获得好的成绩,我就带你去那个美丽的地方。”我想他是在埃及的召唤下,走入斯坦福大学的。
现在,我在芝加哥拥有6家超市,总价值2500万美元左右。我想,如果我没有那个去埃及旅行的梦想,我是绝对不会拥有这些财富的。尊敬的法官,我想假如这个梦想是你们的,你们一定会认为这个梦想已融入你们的生命之中,已经和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一定会认为,这个梦想就是你们的无价之宝。
赎回一个被3美分卖掉的梦想,要花3000万美元,在我们看来,也许没有必要,或者说根本就不值得。然而,据《芝加哥电讯报》报道,前不久,赛尼。史密斯已经上诉到联邦法院,说哪怕花3个亿,把官司打到自己的曾孙那一代,也赎回自己儿时的梦想。
人生哲理:
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读完这个故事后,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梦想有多大,你将来的成就就有多大,你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过你的梦想。
3、5个关于梦想的励志故事
5个关于梦想的励志故事
故事1:一个百岁老人的梦想故事
她出生于1916年的木县,父母做大米生意,童年的生活无忧无虑。20岁以后,她认识了一个男人,结婚半年发现对方是个无赖后选择离婚。她33岁时遇到一个厨师,重新迸发出爱情的火花,再次结婚后开始一段温馨和温暖的俗世生活。后来丈夫死了,她独居。
年轻时,她就喜欢文学,爱好阅读。五六十岁时,又爱上了舞蹈。阅读满足了她精神的需求,独居也成了享受。舞蹈让她有了健康的身体,年龄仅是数字。她爱美,一个人的生活,也要过得有声有色。镜子和口红时刻放在身边,即使不出门,早晨也要化个淡淡的妆。
92岁时,她跳舞扭伤了腰。儿子看她心情特别郁闷,就让她写诗。因为她年轻时就梦想着写诗,儿子的建议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当她看到自己的诗歌在报刊上发表时,格外高兴,同时也给了她继续写诗的动力。她不停地写,也不停地发。
2016年秋天,98岁的她出版了处女诗集《别灰心》,当年销量就超过150万册,并进入日本2016年度畅销书籍前十名。要知道日本的诗歌书籍印量很小,一般只印几百本,她创造了日本诗歌书籍出版的“神话”。
她的诗歌以情爱、梦想和希望为题材,像阳光一样温暖。她快乐地写诗,连诗歌都充满了激情。《产经新闻》“朝之诗”专栏编辑在《不灰心》序言中说:“只要看到柴田婆婆的诗,我就仿佛感受到一丝清爽的风吹拂脸庞。”她的诗歌达到一个高度,生活和生命的高度。
2016年初,她出版了第二本诗集《百岁》,已经售出了几十万册。当记者问她,你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百岁了吗?
百岁诗人柴内丰
她开玩笑说:“写诗时没有在意自己的年龄。看到写好的书,才知道自己已经100岁了。”
她就是这样乐观。一个人寂寞地生活二十多年,耳闻目睹了人间的许多悲喜剧,并眼睁睁看着自己接近死亡,100岁的她依旧充满希望,对自己说:
喂/说什么不幸/有什么好叹气的呢/阳光和微风从不曾偏心/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做梦/我也有过/伤心的事情/但活着真开心/你也别灰心。
她就是柴内丰,一位日本的平常老婆婆。因为有写诗的梦想,90岁之前,她默默无闻,90岁之后,一举成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梦想励志感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有梦想!
故事2:自己先站起来
从前,有个生麻风病的病人,病了近40年,一直躺在路旁,等待有人把他拖到有神奇力量的水池边。然后他躺在那儿40年,仍然没有往水池目标迈进半步。
有一天,天神碰见了他,问道:先生,你要不要医治,解除病魔?
那麻风病人说:当然要,可是人心好险恶,他们只顾自己,绝不会帮我。
天神听了,再问他说:你要不要被医治?
“要,当然要,但是等我爬过去时,水都干涸了。”
天神听了,有点生气,再问他:“你到底要不要被医治?”
他还是说:“要!”
天神回答说:“好,那你现在就站起来自己走到水池边去,不要老是找一些不能完成的理由为自己辩解。”
麻风病人听了,深感羞愧,立即站起身来,走向池水边去,用手心盛着神水喝了几口。刹那间,那纠缠了他40年的麻风病就好了!
【梦想励志感悟】:
梦想每个人都有,成功每个人都想要。但如果今天你的梦想尚未达到,成功遥不可及,你是否曾经问自己:我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多少努力?我是不是经常找一大堆借口为自己的失败而狡辩?其实,我们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而应该为达到成功寻找方法。只要努力去开发,命运之神将永远垂青于你。
故事3:一个感人梦想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休士顿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他同时还在总署旁边的休士顿大学主修电脑。纵然忙于学校睡眠与工作之间,这几乎占据了他一天24小时的全部时间,但中人要有多余的一分钟,他总是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他的音乐创作上。
写歌词不是他的专长,所以在这段日子里,他处处寻找一位善写歌词的搭档,与他一起合作创作。他认识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内芮。就是她在他事业的起步时,给了他最大的鼓励。
年仅19岁的凡内芮在德州的诗词比赛中,不知得过多少奖牌。她的写作总是让他爱不释手,当时他们的确合写了许多很好的作品,一直到今天,他仍然认为这些作品充满了特色与创意。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凡内芮又热情地邀请他到她家晨的牧场烧烤。她的家族是德州有名的石油大亨,拥有庞大的牧场。她的家族虽然极为富有,但她的穿着、所开的车,与她谦诚待人的态度,更让他加倍打心底佩服她。凡内芮知道他对音乐的执着。然而,面对那遥远的音乐界及整个美国陌生的唱片市场,他们一点渠道都没有。此时,他们两个人正在德州的乡下,他们哪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突然间,她冒出一句话:“想像你5年后在做什么?”
他愣了一下。
她转过身来,手指着他说:“嘿,告诉我,你心目中“最希望”5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他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又抢着说:“别急,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好了,确定后再说出来。”他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她:“第一,5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而这张唱片很受欢迎,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第二,我住在一个有很多很多音乐的地方,能天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内芮说:“你确定了吗?”
他慢腾腾地回答说,是的。
凡内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如果第5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你第4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
“那么你的第3年一定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那么你的第2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那么你的第1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准备好。”
“那么你的第6个月,就是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让你自己可以逐一筛选。”
“那么你的第1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
“那么你的第一个礼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好了,我们现在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吗?”凡内芮笑笑说。
“喔,对了。你还说你5年后,要生活在一个有很多音乐的地方,然后与许多一流的乐师一起忙着工作,对吗?”她急忙补充说,“如果,你的第5年已经在与这些人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4年按道理应该有自己的一个工作室或录音室。那么你的第3年,可甬是先跟这个圈子里的人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2年,应该不是住在德州,而是住在纽约或者是洛杉机了。”
次年,他就辞掉了令许多人羡慕的太空总署的工作,离开了休士顿,搬到了洛杉机。
说也奇怪:不敢说是恰好5年,但大约可说是第6年。1983年,他的唱片在亚洲开始畅销起来,他一天24小时几乎全都忙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日出日落地一起工作。
【梦想励志感悟】:
当你对自己的生命经常问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你不妨试着问一下自己,你是否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连你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么爱你的亲人如何帮你安排呢?又岂能无端地怪亲人没有给你开路呢?
故事4:梦想为自己而写
一个梦想是当一名作家的小男孩儿,十分喜欢写作,可是语文课成绩却很糟糕,因为他觉得语法又复杂又枯燥,所以他讨厌冗长的、豪无生趣的写作训练。因此,语文老师并不看他的想象作文。
不过小男孩儿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梦想,他对语文课的态度也没有变,直到有一位叫弗里格的先生担任他的语文老师。一天,弗里格先生给学生们一张家庭作业表,上面列满了想象作文。
小男孩儿发现这个老师好像很不一样,于是他开始选择题目,他看了几行想象作文的标题,都觉得没意思,一点写作的欲望也没有。忽然,他的目标停留在了‘’吃意大利通心粉的艺术‘’这个题目上,生动的记忆便从他脑海中倾泻出来:那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夜晚,窗外圆月高挂,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庭院,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静静地等着姑姑端来意大利通心粉;最然这是姑姑第一次做通心粉,味道怪怪的,可是全家人吃得很认真,还不停地赞美和鼓励姑姑,其乐融融,乐在其中,整个屋子里充满银铃般的笑声。
男孩立刻把它写下来,当然仍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写,而将学校里学的那些想象作文技巧和语法规则统统抛在了脑后。几乎是一比呵成,男孩儿觉得诨身舒畅,那是从来没有的写作经历,他也几乎忘了自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想象作文交上去之后,男孩儿并不报期望会受到表扬,因为这种事从来都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可是出乎男孩的意料,他的文章竟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而同学们也都在认真地听着他的文章,教室只有老师浑厚好听的声音在回荡。老师读完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的掌声。
后来,男孩长大了,在一家地方报当上了记者,由于写作和选材敏感超人,被主编派驻白宫,后又受聘于《纽约时报》,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
他就是罗素贝克,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后来又担任了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委,他的理想真的实现了。
【梦想励志感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美丽的梦想,可是总是出于某种原因,尤其是环境的压力,使我们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罗素背克。他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为了自己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最终走向了成功。
故事5:富兰克林的励志故事,在梦想面前也要学会低头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称为“美国之父”。少年时期的富兰克林曾经去拜访过一位前辈。那时的他年轻气盛,目空一切,挺胸抬头迈着大步,可是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说不出话来。
那位前辈这时才缓缓地走出来,看到富兰克林这副样子,认真的对他说:“很疼吧?可是,这却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
在这之前,富兰克林的确是这样,心高气盛,恃才傲物,以为自己是鸿鹄,别人都是燕雀,眼睛总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围的一切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门框撞了头,才发现门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于是,回到家以后,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梦想励志感悟】:
“要抒写自己梦想的人,反而更应该清醒。”很多年轻的朋友们都有着远大的理想的抱负,但往往也因此变得傲慢起来。而事实上,要想进入一扇门,就必须让自己的头比门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必须低下头弯起腰做好攀登的准备。
4、励志故事:梦想无价
励志故事:梦想无价
从小到大,马克家里一直都很穷——马克有6个兄弟,3个妹妹,还有别人寄养在他家的一个孩子。虽然马克没有什么钱,家里的东西也都很破旧,但是家里充满了爱和关心。
马克是快乐而有朝气的。马克知道不管一个人有多穷,他仍然可以做自己的梦。
马克的梦想就是运动。他16岁的时候,就能够压扁一只橄榄球,能够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扔出一个快球,并且撞中在球场上移动着的任何一件东西。马克的运气也很好,他的教练是奥利·贾维斯,他不仅自己相信马克,而且还教马克怎样相信自己。他让马克知道了拥有一个梦想和足够的自信会使自己的生活有怎样的不同。贾维斯教练改变了马克的生活。
马克升入高中的那年夏天,一个朋友推荐他去做一份暑期工。这是一个挣钱的机会——有钱就可以买一辆自行车和新衣服,就意味着为他的母亲买一座房子的储蓄的开始。这份夏日的工作对马克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
马克意识到如果去做这份工作,自己就必须得放弃暑假的棒球运动,那意味着他必须告诉贾维斯教练自己不能去打球了。马克告诉了教练,他真的像马克预料的一样生气了。( )“你还有一生的时间可以去工作。”他说,“但是,你练球的日子是有限的。你根本浪费不起。”
马克低着头站在他面前,努力想向他解释,为了那个替自己的妈妈买一座房子和口袋里有钱的梦想,即使让他对马克失望马克认为也是值得的。
“你做这份工作能挣多少钱,孩子?”他问道。
“每小时3.25美元。”马克回答。
“噢,”他问道,“你认为,一个梦想就值一小时3.25美元吗?”
这个问题,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它赤裸裸地摆在马克的面前,他恍然大悟。那年暑假,马克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去。同年,马克被匹兹堡海盗队挑去做队员,并与他们签订了一份价值2万美元的契约。后来,马克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里获得了橄榄球奖学金,使他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马克两次被评为全美最佳后卫。去年,马克与丹佛的野马队签署了170万美元的合同。马克终于为自己的母亲买了一座房子,实现了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