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记得,成为想成为的人,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1、要记得,成为想成为的人,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要记得,成为想成为的人,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文/卷毛维安

朋友送了我一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她在扉页上抄写书中的一句话:

“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深有所感。其实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不可思议,不过奇妙的事情不常常发生,不然就太没劲了。

梦想实现的前提是,你想去做,无关强迫,无关刻意,甚至要带着点虔诚,真真实实地出自内心。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感到失望,因为一直以来活得太“乖”了,换句话说,就像《七月与安生》里的七月站在学校各种社团的招新海报前忽然变得无所适从:“我忽然发现,自己是个很没趣的人。”

初中的时候,每日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没有太多课余活动,没有太多兴趣爱好,同班同学叫我去露营,我觉得晚就拒绝,大家叫我去吃饭,我觉得人多太吵也拒绝,有男同学偷偷塞情书,我面无表情地撕个粉碎。

听到别人讲笑话时会笑得很开心,但是我永远是坐在一边傻笑的那个,轮到我讲笑话的时候,空气都变得冷起来,拼命想让看起来滑稽一些,却习惯性地端着掖着,怎么都和幽默无关。

作风过于主流和乖巧,反而失去了一个豆蔻年华女孩子应有的生动和不安。

如今的我好像不是这样子的,至少别人是这样说的。每当听到有人评价“和你在一起好有趣”或者“你好有意思哦”,听到这些的时候,会感动,在内心偷笑。

虽然仍然说不上幽默,至少,我慢慢从过去的自己脱离出来。这些棱角与温润,都是自己帮自己打磨上色。

学校里常常有文艺演出,每次看到那些弹唱的同学专注的身影,手指灵活地在弦上翻飞,心中除了陶醉,还会止不住的羡慕。我曾经在半夜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不让我学一门乐器,这样我现在就可以多一项技能了。

妈妈说:“你那时候上课已经很累了。”让我无言以对。

我爸是英语翻译,按道理说从小应该就有双语环境,但在我的记忆中,他很少和我说英文。我上小学和初中那几年,是他工作最忙的时候,有时候忙到碰不着面,需要家长签字的时候,就把作业放在桌上,我睡了,他很晚回来给我签好字,第二天早上他走了,我把签好字的作业收进书包里。

小学六年级时的一堂英文课,老师让我们即兴用英文说一下自己周末做了些什么。我眼神飘忽,低着头,却还是倒霉地被点了起来。支支吾吾了半天,头脑一片空白,站了几分钟吧,最后结结巴巴地挤出了一句话。

老师的一句:“你下去吧。”让我的自尊心粉碎。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把自己的无趣,没有出众的技能,怪罪到我的家庭上,埋怨父母没有为我的人生安排详实的计划,就那么让我自己自顾自待着,一不小心就长到这么大了。

因为咽不下那口气,初中的某个假期,厚着脸皮跑到桂林中心广场的英语角。桂林是个旅游城市,也常常有很多外国人选择在这里居住养老,于是每周五晚上都会有很多老外在那里喝啤酒聊天,自发组成了相互交流的english。我和很多高中的哥哥姐姐一样,和那些带着各种口音的老外交朋友。

就是在人堆里结结巴巴,把脸丢完了,然后慢慢进步,把自信又捡了回来。

如今有人问我你口语怎么练的啊?我会冠冕堂皇地说很多网上学来的科学方法,宁愿隐去这一段想起来唏嘘不已的负气时光。

很多东西,先决条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后天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条件。

你现在的样子,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过去的自己塑造出来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观点:“你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花点钱。”在你能够赚钱的基础上,每个月抽出5%用于投资你的未来,虽然看起来没有多少钱,但你永远都预料不到,那点投入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回报。

对于这些年轻的学生来说,每个月若只能剩下100块,该怎么投资自己的未来?

举几个例子吧: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审美上有欠缺,怎么打扮还是很土,那么就每月订阅几本服装杂志学习一下常规配色和服装搭配,学习一下化妆和基本礼仪。一年下来,至少会让你在买衣服这件事上少走很多弯路,在外貌上焕然一新。

如果你觉得自己头脑很空,出口无章,那就去给自己办一张借书卡或者每个月给自己买几本书吧,认真读,仔细分析并有文字产出,并积极与人分享所得。一年下来,你的眼界会比之前宽广不少。

如果在十几岁时,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家庭的影响,那么到了二十几岁,能决定我们变成什么样的那个人,是我们自己。

有的人攒了很久的钱买一把死贵的吉他,天天没命地练,别人说你干嘛买那么贵的,就你这样还想做文艺青年。

等到那天他站上展现一场完美表演的时候,那些质疑的人都会闭嘴的。

我特别喜欢的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在一封写给女儿的信里写: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

高三的时候,因为做电台的事情和我爸吵过一架。那个时候片刻网同意让我做主播,可我爸坚决投了反对票,他觉得我就是小打小闹,没有什么比高考更重要。

现在,我照样做着我喜欢的电台节目,爸爸会准时守着听我的节目,他感慨,我从没想到我的女儿会成为这样的人。

我笑,我会比你期待的活得更好。因为我开始按自己的方式活了。

常常有人提到蔡康永的那段话:

15岁觉得学游泳难,放弃学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学英文很难,放弃学英文,28岁出现了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风景。

天赋这件事情,本身就因人而异,从不会有绝对的公平,出身贫穷或富贵,也都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可是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平等的权利,到了二十多岁,是可以给自己创造机会去改变现状的。

真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再小的阻碍也成为了理由。

不要光顾着羡慕,却无动于衷。

高中的时候,常常对于未来满怀憧憬,毕业留言里也爱写“愿你成为想成为的人。”之类矫情又鸡汤的话。

那个时候只是简单的说说而已,如今已经到了一个可以从新塑造自己的年纪,和过去说拜拜的年纪,我知道你们的内心都有着一个展翅欲飞的,隐隐而动的自己,他就藏在你的身体里,需要你打破这副驱壳,才能翩跹自由。

要记得,成为想成为的人,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2、不要成为实现梦想的机器

不要成为实现梦想的机器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他结婚早,有了个小孩。6年前他出来创业,由于业务方向不错,公司发展很快,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在关键时候有小风险投资进来,让他的公司继续成长。这三年因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他的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业绩增长的难以置信。用他的话说,睡觉的时候都在赚钱了,当然他睡觉的时候也不多。

现在他的公司每年的利润已经有上千万了。公司估值也是好几个亿。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成功者,因为他有事业,他也赚了不少钱。

但他跟我说,他并不快乐,他很孤独。过去6年多,他几乎没有过休息日,绝大部分是在晚上12点以后睡觉,最近体检发现身体很不好了,除了三高,还有腰肌劳损等多种病。这些还不重要,他老婆已经跟他分居很久了,儿子10来岁,现在很不听话,成绩差得一塌糊涂,他现在每天还要去应酬一些朋友,但那些都不是他的朋友。

他说他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在这几年都丢了。他妈因为心肌梗塞动过几次手术,他也没时间去陪陪他妈。说到这里,我看见他流下了眼泪。

我看着他有些憔悴的面容,虽然他年纪跟我差不多,但看上去已经是快四五十多岁的人了。我什么话也没说,静静的给他泡茶。

听了他的故事,我感概很多。有多少人和他一样?每天为了自己的梦想,牺牲了很多很多不应该牺牲的东西。

他成功了,实现了他几年前的创业梦。但他真的成功了吗?他跟我喝茶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在这个社会上都以金钱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时候,只有自己内心才知道是否真的成功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为了实现梦想,为了成功,为了追求以后的幸福,我们愿意放弃很多,也放弃了很多。如果有一天,我们真正成功的那一天,我们环顾四周,才发现一切原本属于自己的,都离自己远去了,婚姻破裂了,小孩学坏了,自己身体垮了,朋友远去了,父母也病倒了。这种梦想的实现,是我们想要的么?虽然实现了梦想,但我们就像一台机器,一台实现梦想的机器。

我们都是在追求成功,但我们把成功定义得太简单。好像成为企业家就是成功,赚了很多钱就是成功。

我们都希望自己幸福,但我们把幸福想像得太遥远。好像几年以后我们买房买车了就会幸福,等功成名就了就会幸福。

有一天我和我老婆聊天,我说我特别羡慕鸟,鸟可以到处飞,找个公园里吧,环境还特好,也没有人来打,每天只要把自己喂饱,然后想去哪就去哪。老婆说如果欲望不变,做了鸟也改变不了什么。

是的,如果有人做了鸟,一定会开始比谁的鸟窝最大,那棵树最漂亮,有些鸟还建多个鸟窝;有的鸟会带上项链,涂个翅膀,身上插几根别的鸟毛;而且让自己的小鸟从小学鸟叫,学不同的鸟叫;有的鸟甚至自己都懒得飞了,雇佣别的鸟飞,自己坐在鸟背上……

这就是人的特点。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温饱,我们绝对不用羡慕鸟儿,因为我们跟鸟儿本来就是一样,但我们会鄙视那种安逸于现状的人。()但人就是这样,我们每天努力奋斗,只有10%是为了生存,而90%是为了攀比。

有人说,人最奇怪的三个特点:

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换取金钱,然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而对未来又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

我们追求的很多事情,等到我们得到以后,会发现并不是那么重要。我们追求幸福,但幸福在我们身边时我们经常视而不见。

我并不是反对创业,我支持过很多朋友创业。我也不反对努力追寻梦想,我鼓励过很多人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我要说的是,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不能成为一台机器,实现梦想的机器。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不要忽略我们的家人、朋友,记得要平衡好生活;试着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不要成为实现梦想的机器。

3、请不要成为求职“奇葩”

请不要成为求职“奇葩”

文/穿过流水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某知名招聘网站举办的微访谈活动。到了在线提问环节,出现了诸如“自己长相不够好看,公司会在意容貌吗”或者“请老板解答,我已经拿到了很多技术证书,能不能来你们公司参加工作”,再就是“听说外企现在业绩普遍不佳,请问贵公司是不是一年才能涨一次工资”之类的问题。

对于提问的同学,我想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答复他们:“能不能好好的呀?”毕业生求职是从应聘准备、投简历、笔试、面试、接收offer到办理入职等各环节的总称。在此过程中,大家能见到不少“奇葩”的公司和“奇葩”的面试官。作为求职者,你不能要求面试官统统表现得很有专业水平,你只能让自己尽可能的正常一些。

在校园招聘过程中,我见过很多简历写得应付了事,一份简历一气投几十家公司的情况。甚至有些简历的照片,赫然是大头贴或者美图秀秀的产物。在笔试中,我也不止一次发现有人偷偷拿手机查答案。面试时,我还见过有毕业生直接拿着简历,让面试官现场指出自己简历有什么问题的。我的同事还见过头上戴着大蝴蝶结发夹来面试的,更有接受offer后,将其作为保底,入职三天就推说生病要离职的。

你觉得这样做真的好吗?

无法界定成功的求职者具有哪些素质,毕竟一同的岗位特点不同,对人的要求也不同。可至少有一点是共通的——请保持专业。具体来说,就是待人接物表现得礼貌有分寸,对应聘职位也有充分的见解,实习经历也能吻合。有分寸的人,能够让人放心;而有相关经验,则能使人在工作中尽快上手。

当然,在通往专业的道路上,往往会有人矫枉过正。

有一次在会计师事务所等朋友下班,恰好遇到几位来面试的应届生。男生西服领带,女生职业套装,脸上带着或精致或尽力精致的妆容。很多人手里提着袋子,里面装着刚换下来的便装。有些女孩一出门,就赶紧把高跟鞋换成平底鞋。其实在面试时保持穿戴整洁并不等于千篇一律和自讨苦吃。昔日我求职时,只是穿了一身比较正式的长裤短袖和平底皮鞋,去参加了东家前后四轮的面试。穿着舒服能让人行动自如,发挥正常,不会显得拘谨和刻意。

另外,在面试正式开始后,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新人回答提问的答案和求职指导书上的如出一辙。问及“职业规划”,答案一定是“要努力工作,不断寻求突破,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问及“大学活动经验”,答案保准是“作为学生会干部,我组织了多少场活动”等。不仅如此,按照所谓职场专家的指导,有人回家后会给面试官写道谢邮件,若得不到回复,则会再发一封邮件询问前一封是否收到。

同学,可以真实且淡定些吗?

于毕业生而言,找工作是件长期准备和积累的事。从高考选择专业起,理应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进入大学后,首先要学好专业课知识,这是一种基础性的准备。如果连专业课都学不好,那么以后的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实在令人担忧。课外时间,我建议大家选择地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无非有三种功能:一是发挥个人特长,提高组织协调查能力;二是提高社交能力;三是让年轻人更早地接触真实的社会。事实上,大学里能满足这类功能的社团数量十分有限。对于社团质量的精选和比较,往往比参与本身更加重要。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期待在一起,会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未来。大三时,利用假期进行实习是上佳之选。在实习过程中,个人对公司运作会有初步的了解,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类别。在大三的下半年,应尝试去听一些企业的校园宣讲会,从中获取企业需要的人才条件——该练英语的练英语,该考专业证书的考专业证书,并对企业的微博、微信和官方网站保持持续性的关注。等到大四时开始全力以赴找工作,做好简历,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位进行投递。以上方法,在研究生时期依然有效。

当然,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的气质和人品吧。因为这不仅决定一个人能进入什么样的公司,还能决定,他在公司将来能走多远。

不过无论是否应聘成功,都不该太被情绪左右。心仪的职位最后没选择你,可能因为你不合适,可能因为招聘名额突然冻结,也可能因为其他因素。常规情况下,既定的结局不会因为你的争取有任何改变。每家公司,每个老板,都有其偏好和选人的侧重点,招聘中还有无法预知的各种突发事件。()不到最后签订合同的那一刻,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落选的话,你只需重新上路,寻找真正适合你的地方。

我听说过一个惊悚的故事。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参加完某知名it公司的校园宣讲会后,想进入该公司,却被对方告知,适合她的岗位今年并无招聘计划。于是她在夜里坐火车到北京,请求hr破例录用她到临时岗位,次年再转岗。

那家公司最后是如何做决定的,我不知道。要换作我,肯定是不敢答应的。这个故事连东家的销售人员听了都害怕——太拼、太认死理的人不好驾驭。说到底,强扭的瓜不强。这么执着的事,我只在老电影里看过,那部片子叫作“秋菊打官司”。

4、不要成为心灵的囚徒

不要成为心灵的囚徒

        在神秘的大海里,章鱼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动物。它没有脊椎,所以能够把自己70磅重的身体自如地缩小,藏在海螺的壳里。一旦有其它鱼类经过,它便能够从自己的完美伪装中出来,用毒液将比自己身体还要庞大的鱼麻醉,然后吃掉它们。这种本领让章鱼成为很多鱼类的克星。

人们为了捕捉章鱼而又不被它的毒液所伤,巧妙地利用了它见到小型物体就钻的这一特性。人们准备了很多瓶子,投到海里它经常出没的地方,很容易地就捕捉了章鱼。而章鱼之所以无法逃脱,是因为人们准备的瓶子口径很小。章鱼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身体缩小,而最终成为人们的猎物。

其实,我们人类也同样如此。一个生性开朗快乐的人当上了飞行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愿望。他十分高兴,逢人便讲。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朋友,便告诉他:“我这些时间正在大草原上练习飞行,真是天苍苍野茫茫,美丽极了。飞在天上的时候,我发现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那会不会有危险?”朋友担心地说。

“当然,飞行当然有一定的危险,但是飞机上设备齐全,安全专家已经把所有可能的意外都想到了,而且我们会选择有益于飞行的天气进行训练。所以,一般来说,还是很安全的。”

“可是,万一,万一那些安全设施失灵了怎么办?”

“不会那么巧。就算安全设施失灵了,还有应急措施呢。即使一切都失灵了,还可以跳伞自救。”

“跳伞也挺让人担心的啊。我们做别的事都允许失败,失败了还可以重新再来嘛,可是这跳伞就不一样了,它只能成功,一旦失败可是以性命为代价啊。你能保证你跳的每一次就一定有把握?”

飞行员觉得这个朋友也太多虑了,就开玩笑地说:“草原上多的是干草垛,就算跳伞失败了,我也会想办法落到干草垛上去的。”

“怎么能够正好落上去呢?天空那么大,草垛那么小。再说了,牧民们都爱用粪叉挑草,如果干草垛上碰巧插了一把粪叉,那可危险了,粪叉都是又尖又利的。”

“草垛那么大,我也不一定就正好落到粪叉上啊。”

“就算是万一,那到时候可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就是有万一,这所有的不幸也不会都让我摊上吧?”飞行员耸耸肩。

人们只是自己心灵的囚徒。如果你不肯把自己从心灵中解放出来,那么谁也不能拯救你。当你的心灵真正无拘无束时,你的生活才变得轻松自如。   

推荐阅读:[励志小故事:一根树枝改变命运] [励志小故事:搬砖会让你长出新手]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