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可口可乐收购,这位“农民”靠卖果汁身价超过100亿

1、差点被可口可乐收购,这位“农民”靠卖果汁身价超过100亿

差点被可口可乐收购,这位“农民”靠卖果汁身价超过100亿

文/清如

【人物名片】朱新礼,汇源集团创始人。

从农民到创业者,朱新礼勇于创新,坚韧前行,带领汇源集团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家喻户晓的“果汁大王”。

辞掉公职创业

朱新礼是农民出身,曾经担任山东省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常年在基层工作的他心系农村发展,并且非常关注“三农”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要致富,种果树”一度成为沂蒙山区的发展之路。但是由于交通、信息、加工业滞后,果农“丰产不丰收”现象严重。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开了商品经济的大潮。朱新礼深受触动,毅然扔掉“铁饭碗”,决心为广大果农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我当时接手的是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多年、已经倒闭的县办水果罐头厂。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因为人家看不起你,不信任你。”

但是朱新礼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深思熟虑,决定“用补偿贸易的方法,买外国人的设备,加工产品卖给外国人,去挣外国人的钱。”

当第一批浓缩果汁生产出来时,朱新礼带着样品、背着煎饼,只身前往德国参加食品展。凭借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态度,他终于打动了瑞士的一家贸易公司。

朱新礼成功拿下了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赚到第一桶金。此后,汇源浓缩果汁相继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北上开拓市场

初战告捷,朱新礼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决定挥师北上,开拓市场。“风险肯定有,但怕风险,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

他带领不到30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这个期间,他们夜间是车间工人,白天是营销人员,几辆老掉牙的破旧面包车,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虽然困难重重,我却信心百倍。因为我坚信我的选择,坚信我的产品。”

不到三年时间,朱新礼就在北京站稳了脚跟。除了顺义的基地外,还先后在北京怀柔等地建立了纯净水厂、康乐纸箱厂。

1996年,朱新礼斥资7000万拿下1997年央视新闻联播5秒标版广告权,而当时汇源全年的总收入都还不够7000万。

这支“天价”广告让“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广告语家喻户晓,大大提升了汇源在全国的知名度。

此后,汇源一路高歌猛进。2007年2月,汇源果汁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筹集资金24亿港元,创造了当年港交所最大规模的ipo。

2008年,可口可乐宣布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引发热议。不过这桩交易最终未能获得商务部批准。

虽然和可口可乐“联姻”失败,但是朱新礼依然没有放弃创业梦。

让汇源“年轻化”

随着90后、0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传统行业面临挑战,朱新礼结合新的消费者需求,实施“年轻化”战略。

2016年4月,汇源竞标papi酱的贴片广告失败。但朱新礼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迅速在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组“很遗憾”图片,让公司四大事业部领导出镜,吐露错过papi酱的遗憾心声。

第二天,他再次在微博上发布类似的组图,配上“没什么大不了,坚持与初心最重要”等文案,微博转发量过万。这一波借势营销令业界对汇源果汁刮目相看。

2017年,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朱新礼陆续推出了常温nfc果汁鲜果原汁、包装升级的梦幻盖利乐钻100%果汁,还有高颜值果汁饮料òu新柑等多款产品。

“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品质化等方面的饮用需求,培育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将是寻求新利润增长点及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汇源市场部负责人说。

通过营销创新和产品创新,汇源的市场业绩不断回暖。汇源2016年报显示,汇源果汁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7.6%。

而尼尔森报告显示,按销量计算,汇源果汁连续十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朱新礼是当之无愧的“果汁大王”。

来源:南财专访

2、可口可乐经典广告词大全

可口可乐经典广告词大全

1927 在任何一个角落。

1929 世界上最好的饮料。

1932 太阳下的冰凉。

1933 一扫疲惫,饥渴。

1937 美国的欢乐时光。

1938 口渴不需要其它

1939 只有可口可乐。

1940 最易解你渴。

1942 只有可口可乐才是可口可乐,永远只买最好的。

1945 充满友谊的生活,幸福的象征。

1947 可口可乐的品质,是你永远信赖的朋友。哪里好客,哪里就有可乐。

1950 口渴同样追求品质。

1951 好客与家的选择。

1952 你想要的就是可乐。

1955 就像阳光一样带来振奋。

1957 好品质的象征。

1958 清凉,轻松喝可乐。

1959 可口可乐的欢欣人生,真正的活力。

1961 可口可乐,给你带来最佳状态。

1963 有可乐相伴你会事事如意。

1964 可口可乐给你虎虎生气,特别的活力。

1965 充分享受可口可乐。喝了可口可乐,你再也不会感到疲倦。

1968 一波又一波,一杯又一杯。

1970 这才是真正的,这才是地道货,可口可乐真正令你心旷神怡。

1971 我愿拥有可乐的世界。

1975 俯瞰美国,看我们得到了什么?

1976 可乐加生活。()

1980 一杯可乐,一个微笑。

1982 这就是可口可乐。

1985 一踢;一击;可口可乐。

1989 挡不住的感觉!

1993 永远是可口可乐。

2000 心在跳!我们努力活出真精彩!

2003 激情在此燃烧

3、釜底抽薪击败可口可乐

釜底抽薪击败可口可乐

1993年,世界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决定进军伊朗市场,这顿时让伊朗的本土饮料龙头企业扎姆扎姆可乐如临大敌。

为保住市场,扎姆扎姆公司立即召开部门经理以上层会议,商讨如何有效阻击可口可乐的大举来犯。有人提议打价格战,实施全面降价;有人建议进一步细化可乐市场,研发新品类;还有人则认为扎姆扎姆不可能是可口可乐的对手,不如主动投怀送抱,让它来兼并自己……这些方法都无法让扎姆扎姆的高管们满意,迫不得已,高管们决定重金向公司所有员工征集阻击的好点子。

很快,高管们就收到了上千份建议,其中,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灌装工的建议,让他们不约而同眼前一亮。

该建议是这样的:甭管可口可乐有多强,我们只要让它的可乐无“瓶”可装便可!他解释说,可口可乐在伊朗出售可乐,就必须需要大量的可乐瓶,可口可乐公司又不可能从美国本土运可乐瓶过来,因为裸瓶的关税很高,他们只能找伊朗本地的制瓶厂,让他们来帮自己制造。(励志故事  )而伊朗只有两家大型的专门制瓶厂,只要让他们不帮可口可乐公司制造裸瓶,就等于掐住了可口可乐的咽喉。

此建议让扎姆扎姆的高管们兴奋不已,他们立即出巨资将那两家制瓶厂收购了过来。

果然,不久后,可口可乐便派来专门的团队来伊朗寻找制瓶合作商,结果无功而返。因为没有装可乐的瓶子,可口可乐最后只得无奈地暂时放弃了伊朗市场,而这一切仅仅是一名普通的灌装工拿走了它的一只瓶子。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不应该紧紧盯着对方的优势,而应该转换一个视角,瓦解与之相关的其他薄弱因素,以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

4、可口可乐的故事营销

可口可乐的故事营销

近日,网上传出了可口可乐的配方表,更有些人已经根据这份配方表配出了可口可乐,而据一些品尝过的人介绍,根据网上配方配制的可乐味道和可口可乐公司的可乐相差无二。

作为全球品牌价值第一的大公司,可口可乐的配方可以说是可口可乐公司最高的机密,据说可口可乐的配方是在亚特兰大的一家银行保险柜里,要打开这个保险柜,只有公司董事长、市长、可口可乐的指定继承人三个人同时到场才能打开,如果时间不对则不能打开。

流传最广的传闻是掌握配方的三个人,他们分别掌握了配方的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必须签署协议,绝不能将手中的配方泄露给其他人,更不允许乘坐同一架飞机,以防意外发生而导致配方失传。

而在2006年,则更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可口可乐配方失窃案”,可口可乐总部的一名工作人员盗窃了配方,可是这个案子很快就被破获了。(励志电影  )对于这次事件的真实性,人们大都是一笑了之:可口可乐的配方哪有那么容易被人盗窃呢!

从可口可乐屡次配方泄密的事件来看,作为全球第一的大公司,可口可乐公司似乎对自己的绝密信息保护得并不是太好。其实配方泄密正是可口可乐公司营销手段的高明之处,这完全可以从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上看出。

1979年,可口可乐公司获准向中国出售第一批瓶装可乐,但仅仅是在一些涉外饭店和旅游商店。这时候,可口可乐公司开始在媒体上做一些广告,广告并没有讲可口可乐多么好喝或者有营养,而是绘声绘色地讲了可口可乐配方的故事,尤其是夸大了一些在保护配方方面的手段。

由于当时在报纸上做广告还是很少见的事,因此可口可乐神秘配方的故事很快就在人们之间传开了,人们开始以能喝到可口可乐为时尚。随着配方故事的广为传播,不到几年,可口可乐就成了中国市场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从可口可乐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就可以看出,人们对可口可乐的喜欢并不仅仅是它的口感,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带给人们的神秘感和配方背后的故事。

一种饮料,无论如何宣传,如果仅仅是靠口感来营销,难免有一天会被厌倦,毕竟众口难调,可是如果用故事来吸引人们,则会长久不衰,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是永恒的。

可口可乐显然很明白这个道理,它用配方的故事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可以说故事营销是可口可乐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大公司的秘诀之一。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