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耻的奖金_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文

1、可耻的奖金

可耻的奖金

结冰的河面上,一个大人带着一队孩子在行进。

大人是老师,孩子则是他的学生。

他们刚刚参加完课外劳动,正要回家。

在离他们二百米的地方,有一座桥。

春、夏、秋三个季节,人们都从桥上过河,但现在是冬天,为了省路,大家都习惯从冰面上穿过去。

刚走到中途,突然一个孩子大叫一声:“不好,冰裂了一道缝!”

老师过去看了看,发现那道冰缝非常细,只有筷子那么细,他不耐烦地说道:“胆小鬼,怕什么?我们走了几十年,冰裂是常有的事!”

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孩子们放心大胆地往下走。

没走几步,就听“咔喳”一声,刚才那道细细的冰缝变得足有二尺宽,刚好走在冰缝上的五个孩子落水了。

见此情景,老师奋不顾身地跳进水里。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奋力打捞,五个学生全部脱险了。

然而老师由于体()力消耗太大,再也没能上来。

这位老师被人们当成了英雄,学校和县上极力宣传他的英雄事迹,还专门为他申请“见义勇为奖金”。

此事遭到了一位老者的反对:“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弥补自己造成的过失,不算见义勇为,那只是一个正常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虽然为救孩子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这五个孩子的生命危险也是由他亲手造成的!”

2、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文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文(一)

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弃它,节约,其实就在一瞬间,在一念之间。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全国每人节约一滴水,那将会有13亿滴水;相反,每人浪费一滴水,那将有13亿滴水被浪费,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节约不是一种约束。古人云:“俭,德之共之;侈,恶之大之。”浪费是不好的,在餐桌上,经常有剩饭剩菜,吃不完的就倒掉了。我们经常说:“浪费是犯罪!”的确,浪费,就是浪费国家的财产,丢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损自己的形象。

因为浪费,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失误一次不要点太多,如果一次性点太多,反而吃不完的话,就会被倒掉。这些倒掉的食物也许能再吃一顿。并且,浪费的也有煤、气、油……

毛主席一生勤俭节约,一身衣服补了七十几次,穿了二十年。这就是最基本的节约: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从小事做起:节约水,合理地使用水资源;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节约用纸、用餐。

世上有一种公式,那就是“小事乘以十三亿就会变成大事;大事除以十三亿就会变成小事。”在你眼里,一滴水、一张纸都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乘以十三亿呢?那结果可想而知。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如果一个国家能节约,那这个国家将会变得强大——灵魂。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文(二)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的本意是:能够不用的资源就尽量不用,能节省的就不要奢侈,但现在的许多人都把这种美德看为吝啬。

在公共场所,我经常看见有些人,洗完手后没关水龙头,我便上前去请他们关掉。可他们却满不在乎,说:“怕什么,反正这水费低,再说了,这水费又不要我出钱。”听了他们的话,我才明白,原来,现在的人看重的是水费,而不是水资源本身。水费贵就节约,水费便宜就浪费,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已渐渐的忘却了勤俭和节约。

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着香;小葱豆腐,意味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会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待!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肉、水果。还有雷锋、格朗台、严监生等这些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皇帝伟人都如此节约,而我们现在呢?现在,有许多餐馆都非常的浪费。客人们为了扩大排场,只有几个人,却要点一满桌子的菜。客人们吃饱后,却有一大堆菜没吃完,没办法,只好全部倒掉。这样,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粮食。

大家都知道,巴西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但当地人民还是很节约,用完水会很自觉的把水龙头关上,也没有人接一盆水,实际只用一半,另一半白白流失的情况,水龙头坏了也会及时的修理。还有,在英国的一些学校新发的课本只准用铅笔写名字,在书上也不能写其他的东西,还要保存完好,如过违反任意一条,都要处罚并买一本新的给学校,这种做发是为了让下一界学生接着用,做到尽量少浪费纸资源。

节约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司空见惯。但是这一点一滴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数字也慢慢增加,不久后,这数字一定大得惊人。任何资源,它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每人都浪费一点,长年累月之后,可能就不复有存在了!

现在的全球变暖就是体现浪费最好的例子,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就我而言,我有以下办法:一、用完水龙头、电器以后及时将其关闭。二、打印机的纸最好把两面都用上,用过的纸还可一留下来打草稿。三、送家人的礼物最好不要买包装华丽的,偶尔还可以自己做。四、浇花时,把花盆放在另一个大盆里,以防外漏。五、水用完了还可以二次利用,比如:洗脸水可以冲厕所、淘米水可以浇花。六、出门时,天不黑又是晴天时尽量少开车。七、吃东西是能吃多少要/做多少。八、不与别人攀比物质上的东西,尽量用物美价廉的。

在我们学习语文时都接触到不少关与勤俭节约的词,比如: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和一些名言佳句: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欲求温饱、勤俭为要。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都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它牢记心头!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文(三)

今天爸爸带我去吃饭,我可高兴了,()心想:每次出去吃饭爸爸都给我点好多菜,让我吃个够,这次吃饭我又要大饱口福了。

到饭店了,爸爸只点了几道小菜,让我很失望,我吃着吃着,忍不住问爸爸:“爸爸,以前你到我吃饭都是鱼呀虾呀,点好多菜,这次带我吃饭怎么才点几道菜呀?”爸爸说:“放心吧,要是不够你吃再点,今天会让你吃饱的。”我发现爸爸变了,以前大方,一点就是一大桌饭菜,今天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么小气,带我吃饭只点几道菜。我还是不太情愿,满脸不高兴,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郑重地说:“我们要杜绝餐桌上的浪费。”我明白了,点点头继续吃,心想爸爸做得对。

要回去了,我很想快回去把作业写完。爸爸不慌不忙地拿袋子打包,我嚷嚷道:“别打包了,快走吧。”“刚才跟你说的什么?!”爸爸一边说着,手里拿着打好包的袋子准备走了。这时我想到了当前提倡的四个字:光盘行动。我点点头,跟爸爸走了。

爸爸今天的做法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要节约食物,去饭店吃饭要打包,因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3、一天连十万字都读不到的人是可耻的

一天连十万字都读不到的人是可耻的

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对一种人的崇拜中,这种人笼统的称呼就是——天才。什么是天才呢,天才就是那些什么都知道的人,或者那些在某个领域极其卓越的人,或者是学习速度极快的人。

我一直都默认为天才的这种能力是不可能被复制的,只能被膜拜。但直到这两年,直到我接连认识好几个各个领域的天才——有的人在世界顶级大学一年拿n次奖学金,有的人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但在17岁时已经玩着几亿的私募本职却是科学家,有人13岁进入中国顶级电竞选手行列,有人似乎“懂一切”堪称人肉维基百科,有人从内蒙古策马而来,即将在帝都架起大投资的电影公司……——直到我真正的认识他们,和他们有了深入的接触而不是在故事里读到他们,并长时间的保持联系甚至互相进入彼此的生活,我才发现一个他们之间一个惊人一致的共同点:阅读。大量的,极快的,从极小就开始的阅读。

直到这时候,我才突然惊讶的发觉,大多数人理解范围里的天才的能力或许正来自于这简单的一个词里,他们再惊人的素质,包括理解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核心技能,都根源于阅读。或者,即使你不同意我的这一项推测,那么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我们普通人和天才的距离真的大到无法追逐,那么至少在一件事情上我们的距离最短,阅读。超乎寻常的阅览量和阅读速度,以及依此产生的各种衍生技能,一个普通人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和训练,确实可以做到和天才差不多的程度。

天才们的思维和判断似乎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对事物极为深度的认知,远超常人的理解能力,对事物发展趋势准确到不可思议的预测……大多数人宁愿相信这些能力是天降的,实际上并不是。天才也需要学习,学习就需要阅读,既然天才们比大多数人懂的多,那么必然读的多,既然读的多,时间也和普通人一样一天24小时,那么天才的阅读速度自然很快。那阅读速度是哪里来的呢?练出来的,天才和大家一样是练出来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长时间的密集阅读之中,天才们练就了无以伦比的速度、效率和记忆力。大脑这台机器的运转速度成倍提高,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成倍增长,甚至达到了万物相通,过目不忘的程度。在这种级别的练习中,他和常人的差距自然无限度的拉开了。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一个人在阅读这件事上的起点和最终能达到的终点的确是有差距的,这一点也就是真正的天才和常人的距离之一。譬如有一个朋友,她每一分钟的阅读数在3000字左右,我问她是怎么看的,她说她是三行一看,又可保证效率。尽管我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了,但很显然,我觉得我有可能永远也达不到这种速度和方式。在很多其他方面,经过练习,我也许永远不能达到和顶级天才一模一样的的水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痛苦的坚持和训练,人可以达到远超之前能力的水平,而且这个提升的幅度和最终的成绩,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人性中一个很大的弱点是恐惧,恐惧严重挤压了人类的发展空间,堵塞了无数种可能。我这不是在鼓吹成功学,成功学是告诉你,人类的潜能无限巨大,跟着我,我就让你轻松加愉快的达到潜能的极限。但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想要超越现在的自己,必须得给自己安排变态的目标然后再痛苦的坚持不可,而且这种坚持会在激情逐渐失去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困难,直到你发怒的放弃这一目标,再老老实实给捡回来。

只有在这种拉锯战中,人的能力才能被逼着飞速提高。当然,如果你不想做什么精英的话,的确是不用这么累的,但是,坚持的过程还是痛苦的。只有当坚持到阅读速度和效率都显着提高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释然。

因为你每天获取的知识远超之前,而且你读起来感觉就像在放松,身心都为之愉悦。而且,很多无所事事的空闲也被塞满了,你不会再在这里点一下那里点一下的时间中浪费生命,浪费完了还抱怨,今天真无聊。

稍微了解一下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人都知道大数据的作用,简单来讲,如果能有一种办法能统筹、归纳和识别互联网上每天爆发的体量极大的数据,就拥有了一个可以“懂一切”的工具,这一工具是如此的强大,可以协助企业和政府做出重大的决策,乃至影响国家的发展。

相对电脑而言,人脑的大数据的重要性是同样重要的。时代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只是无用信息的爆发(有很多读书人只看到了这一点,从而用断网等方式约束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且同样是有益信息的爆发。有益信息通常因为其严肃性、相对乏味性、难以阅读性,隐藏或淹没在无用信息中,难以被挑选和发现。

但是,如果拒绝互联网这个平台,主观缩减自己的视野,导致的将会是无益信息和有益信息的共同缩减。当技术不断发展,可供高效采集的工具不断诞生时,保守派却会因为放弃了平台本身而放弃了快速进步的机会。

人与人根本上竞争的是什么?我觉得是“量”,对于绝大多数社会生活的行业来说,体现出来的就是“阅读量”.即使专业所为和文字、图片无关,需要做其他的功课,那“量”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如科比所言,人们只看到我在场上攻进各种不可思议的进球,却没看到我在场下为投进这种球而做的各种别扭的、痛苦的、千奇百怪的训练。

每一个舒服或扭曲的射篮,背后都是无数个训练,包括一些比赛极端情况的应对技巧,也是一样。这就如同很多人惊叹,哇,他居然可以如此深刻的剖析行业状况,如此深入的解析这个问题,有如此精辟的见解,好像天降的一样……当然很显然,这些干货是不可能天降的,只是背后的付出而已。

为了获得更大的阅读量和更高的阅读速度,人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为了每天挤一点时间阅读,人需要很用力,这一点我感受很深。曾有一段时间我每做一件事情就会用软件记录我做这件事情的时间,等到一个月过去了,我才发现即使我已经很使劲了,但我每天平均做这件事情的时间才刚刚一个小时……我这么用力才做一个小时,如何才能和那些做三个,五个小时的人竞争呢。

如果我们真的想精于一件事情,或者让这件事情随着其积累变得真正有意义,我们就需要完全颠覆我们的生活,重新调整其策略。譬如我的有几个朋友一天的阅读量都在二十到三十万字左右,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他们在所有可能的事情上都是一边做别的一边看书度过的。

我聊qq的时候他也在聊,但他一边聊一边看书。当然,我玩游戏的时候他也在专心玩游戏。我午休的时间在发呆,他在看书。我和女友缠缠绵绵打了一个小时电话,她一边和我聊一边看书,而我所做的只是在床上来回滚动了三十次。我还有个朋友,去他家做客,聊天的时候他就聊天,暂时没话题的时候,他就抱着air刷两眼果壳和知乎。再有一个老师,每天睡前翻一本法学着作,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观点,新观点,翻完睡觉……就这一个又一个的间隙,无数的缺漏补上了,巨大的鸿沟产生了,对于这帮碎片时间高效利用的怪物,普通人怎么可能能在其擅长的领域与之对抗呢?

如果二十万字,三十万字真的是赶不上的目标,那十万字我觉得是一个可以完全可以达到的底线了。十万字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分钟按六百字计算(达到这个速度大多数人都只需要一点儿训练),那么一天只需要读不到三个小时。

事实上在实践中,差不多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了,因为有很多文字其实颇为浅显直白,你阅读他们的时候的速度比一分钟六百字要快多了。有人可能觉得两三个小时都有点长了,我每天可是很忙的啊。

那我只能说,把你每天所有无所事事和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部放到读书上,肯定不止两三个小时。而每天坚持把两三个小时用来阅读绝对是一笔有去有回的高效投资,这笔投资的结果就是未来你会因此节省越来越多的时间,而不是在无聊的荒废中感觉时间被挤压的越来越紧迫。

这篇文章我写作时本来只是想分享一点关于读书的想法,结果按照我写东西的尿性,又整这么老长。当然思绪一点连着一点,牵扯出很多相关的思考,我觉得也是很值得的。

这样一篇文章既是自励,同时也是对在这方面还没有类似思考的朋友的一种参考。显而易见,对于初级新手而言,这类文字属于有效阅读,而对于那些读书无数观念已颇为深刻的大拿来说,这篇就无所谓一读了。

与此相关的一个技巧就是,很多人在阅读初期就要求自己读“非常有用”的文字,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做法。如果你本身读书很少,对阅读没什么兴趣,只是对发觉阅读对自己有用而选择阅读的话,一开始就读一些难度颇高的文字无异于服毒。读书也是分舒适区,学习区,困难区的,对于阅读能力一般的人来说,还是先从简单的文字开始。一开始就直接上困难区,只会让自己最终完全丧失阅读的兴趣。

当然,有那么一部分人天生以自虐为好,这种人无论干什么都会成功的。勇于直接干自己之前完全干不了的事情,这种疯子将在挑战自己极限的同时获取无穷无尽的回报。有多久没有试过挑战自己的极限了?有多长时间没有感受到那种压力即将冲破大脑,集中全部注意力攻克一个难点的紧迫感?去感觉一下吧,突破这种恐惧的瞬间,人将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获得飞跃式的进步。

由于文章是一气呵成写完的,之后又有了一些思考,但已经没有办法插进去原文了,所以这里对有兴趣的朋友增补几点。

1、虽然我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在不断强调阅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将范围框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在文中也提到了,人与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竞争的“量”,而阅读这件事通常是这个“量”中间最为主要和重要的那个部分。有一小部分人的专业和阅读恐怕并无关系或关系不大,比如画家,比如运动员,或者摄影师、电视编辑或投资者。那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并不需要接触太多的文字,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阅读”,但他们所做的事情仍然与“量”有关系。至于阅读这件事本身对一个人思维和精神上的帮助,我想不需要我来写。

2、我很希望表达但在文中并没有表达完的一部分是,一种“可能”对一个人的促进作用。很多人在故事里读到一个人有多厉害时,总是会产生两种自然而然的反应。第一,太厉害了,很崇拜,但和我无关。第二,这不可能吧,太假了,我不信。事实上如果观察大家的反应,也无外乎如此。只有当这些事情真正发生在身边时或以一个写例子而不是写传说的口吻被传达时,才能够对人产生作用。我在之前是无论如何不相信我自己每天能阅读十万字,也不相信我的平均阅读速度能在600字一分以上的(整天),我一个凡夫俗子,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在我身上呢?然后我现在就做到了。当你知道一件事不是传说,不是故事,而是事实,而且就在和你一样的人身上时,你胸中的那种胆怯那种畏惧就会退却,而它退却的空间,就是你进步的空间。

3、不要去抠字眼或分裂的、片段的解读,我不和人争,我只希望当我有所思考的时候,我的表达能够带给大家一点东西,哪怕是一句话,一丁点,也足够了。这也就是我从不从头到尾专写一个主题的原因,我希望一串连着下一串的思维能够表达更广泛的事情,从而更加全面的反映我在一个问题上的思考历程。所以,哪怕是只有一句话能对人有用,我也心满意足了。

好了,就补充到这里,欢迎大家理性评论和推荐,一起阅读、进步吧!

4、难熬的时候,放弃最可耻

难熬的时候,放弃最可耻

文/巫其格

“难熬的时候就放弃吧,反正又不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听到这样所谓的劝告和安慰。人的一生当然有很多选择,但是选择放弃,也毕竟对不起我们自己,也是在间接承认了“年轻就是气盛”这句话。讲真,没有什么是熬不过去的。

01

用祸不单行四个字,来形容此时荣荣一点都夸张。

相恋三年的男友,出轨前台小妹;本以为铁饭碗的工作,部门解散;与她合租的朋友,要回家结婚。

她眼睛哭得红肿,躺在床上三天不吃不喝,整个人看起来油腻腻脏兮兮的。动不动就嚎啕大哭,看到退役的军人和狗狗告别的图也哭,听首情歌也能流半个小时的眼泪。

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

春节见家长的时候,双方还约定年底把婚事办了,结果就在男友微信上看他在撩妹子,一句句亲爱的叫着,还偷偷地看了电影。

而公司呢,上周刚把年假用在厦门旅行,打算换个环境休息一番,可赶上了修地铁,道路尘土飞扬,天气也灰蒙蒙一片,连着两个早上都下着小雨,计划的路线基本都取消了,回到公司就收到了群发邮件。

她坐在房间里抱着电脑,不知道是先找到工作,还是快点换个房子。毕竟这个主卧已经不是她一个人能负责得起的价格了。

她才来上海一年,换了几份工作才趋近稳定,如今丢了工作,连一次性押一付三的房费,对她来说都有些吃力。

想着给家里打电话要钱又怕父母担心,虽然没有和男友摊牌,但是她已经不再相信他了。

这么多事情堆在一起,让她觉得特别难熬,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坚持什么,在偌大的上海,她像尘埃一样无形,男友留不住,工作做不到完美,连高峰期的地铁都挤不上去的菜鸟,还不如卷铺盖回家。

02

这种自我放弃的情绪还在延续,她的微博和朋友圈都被满满的悲伤占据。

荣荣的朋友给她打电话,安慰没几句话,这边就哼哼唧唧地喊着要死要活的。朋友问她回家准备干什么,她就说回家做点什么都比在这里难受好得多,至少眼不见心不烦。

朋友接着问:你确定你回家了就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能够租到合适的房子,能让你男友回心转意,也不让你的父母为你担心吗?

荣荣说不出话,因为她知道她并不能,回家了无非是换个地方舔伤。

朋友继续说:难熬的时候谁都有。初来乍到挤在五平米的房间,五个房间的人时刻挤着上厕所,隔壁的翻身咳嗽声都能听得到,夜晚最怀念的就是校园生活,无忧无虑,然后抱着一份加了荷包蛋的挂面吃,生病的时候,除了不停地哭以外,甚至会怀疑自己会孤独地死掉。

家里人也会说“累了就回来吧”这些贴心的话,可是若我回去了,那么家里的为我辛苦了大半辈子一点福都没享过的父母,和那个读大学坚信社会美好的妹妹又该怎么办。我也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自己能够自由自在的决定在什么地方工作,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去旅游。

如果我想要的这么多,那放弃就太可耻了。

听完,荣荣才发现朋友在说自己的故事。在她眼中,朋友从来都是笑容满面,遇到什么问题都从来不会沮丧,总是说过去就好了,坚持就好了,然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也许朋友说的对。若是遇到点困难就停下来,那“诗和远方”就真的成了再也无法抵达的地方。

她和男朋友谈判,打起精神投了几份简历,也搬进了小区里另一栋比较小的单人居室,房东阿姨还很欣赏她。觉得她一个人在外地工作,这么辛苦还能坚持住,很勇敢。

房东越是夸她,她越是羞愧。因为就在前几天,她差点成了逃兵。

现在所经历的也许是苦难,但说到底,不过就是成功路上的修行而已。

03

昨晚就在编辑完荣荣的故事后,问还在背单词的我姐:“你有没有觉得难熬的时候?”

她和我说现在就很难熬。想想自己也是问了个很蠢的问题。

她毕业快两年,在校学的专业是制药,修的是金融,毕业先是在证券机构工作了几个月,然后来到上海做了一年的行政,如今跨度到财会职位。

这个新行业对于她来说,和应届生区别不大,所以在身边的朋友都领着成手的工资时,她才走过试用阶段。

即将面临的是各种考证和专业知识的补充,还有“职场新手”的各种考验。年龄到了一定程度,还要为家里的事情操劳。不仅仅是来自身体上的疲惫,还有心理的劳累。

我又问她,“熬不下去,你打算怎么办?”

她倒是很淡然:“为什么会熬不下去?只要想到放弃就是回到老家,领着一千多的工资,租在拥挤的房间,口红包包都买不起,最后将就着嫁一个合适的人,生一个和你要玩具,你却买不起的孩子,生活从此变得一塌糊涂,就没什么坚持不住的。”

荣荣的朋友之所以坚持是因为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而我姐的坚持是因为她明白自己不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很佩服我姐有重新再来的勇气,愿意放弃稳定,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即使路上荆棘遍布,也好过还没开始前行,就已经怕了深渊陷阱。

前阵子我处在自我否定期,新书卖得一塌糊涂,文章阅读量一落千丈。夜深人静的时候,连梦里都在想着该写什么,一度自问为什么什么都做不好,却还在坚持着,又或者说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堕落。

我奶奶给我打电话和我聊新书里的角色,觉得每个人物都刻画得不错,然后问我什么时候出第二本,一定要给她寄一本。

然后才发现,我找再多的理由都只是让我在远离梦想的路上,加了一辆滑板而已。

再难熬的时候,都不该忘了自己是为了什么出发。

我在百度搜关于坚持的名句时,看到了这句话。

鲁迅说:“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惜,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难熬是真的难熬,可也是一时的。错误的人终将会挥别,失去的工作还可以重新再找,房子也会找到更合适的。困难来临时,坚持确实很难,放弃却需要一瞬间,可放弃后就真的会开心嘛?

越是如此才越要坚持,唯有这种时候,才能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

坚持的话,总会有得到想要的东西的那一年,但是不坚持,就连做梦的资本都没有,活该永远痛苦,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

每个人都有一段难熬的时光,但是不要轻言放弃,熬过去,一切皆有可能。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