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你为什么不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
你为什么不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
有人爱特我,让我帮忙转发一条微博,我去看了,没看明白,问,给我一个链接,我打开了,是错误页面,又给了一个链接,是一条微博,这回,稍微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没有详细的资料。
原微博是篇非常好的文章,引经据典,恣肆汪洋,才华横溢,我隐约能够感到事情之间的联系,但是不明确,让我花太多时间去查证,我也觉得不值得,所以,在确认基本事实后,我先帮忙。
但这个事例是有点特殊的,更多的时候,我可能不帮忙。
因为我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我遇到过很多求助,有的帮有的不帮。
我自己,也求助过很多人,有的被帮有的不被帮。
不被帮的原因,我也总结过,比如人微言轻、对人无用,这是一种,比如所求助的事和对方的风格不同,不容易出手,这也是一种。
被帮与否的关键原因,我觉得不外乎如此:
1、礼貌
求人帮忙,姿态要低,这是肯定的。所以我写邮件,通常很有礼貌,“拜托”、“可否”、“诚请”都是常用词,末尾,通常是“顺颂春祺”(按季节替换),落款 秋水 上 对方懂不懂这种古式礼仪可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感觉到我的诚恳态度。
礼貌出于真诚,礼仪重在细节。有人请我帮忙时叫我“肖老师”,我虽然本姓不是萧,但无论如何给人改姓是个不够专业的表现。
不管别人是否帮了忙,道谢,这也是个礼貌问题。没有谁贪图那声谢,但这代表了一个人的素质。
2、专业
前述的改姓是其一,如果求助的内容写得就语焉不详,既让别人觉得无从下手,也让别人觉得,此人做事不专业,不可靠——虽然,不成熟才会导致需要很多帮忙,但是帮人,是要看专业与否的,因为这样的人有可能越帮越砸,最终,把帮忙的人也给陷进去。而且,由于不专业,很多时候,这样的人会有依赖性,比如给个简历你看看,你给了意见,最终,他可能让你直接给改。你提议做个ppt进行说明,他做不出来,最终,他希望你来做。
谁都不希望帮忙是个惹火上身的事。
要请别人帮忙,用简短清晰的语句,描述是什么事,为什么需要帮忙,需要别人怎么帮忙,最好把准备工作都做到位,这样别人可以在短时间内衡量要不要帮,而不是别人需要查大量资料才能够确定,很多人也不会愿意去查资料。尤其是有些背景,自己清楚,别人不清楚,而你不能要求别人象你一样清楚。
3、时间管理
其实,在帮忙中的时间管理和礼貌、专业都分不开。
约好了人,但自己晚到甚至不到,这都很失礼。我遇到过朋友十万火急地请我帮忙介绍人,我也很上心,早早约好了时间,到时间后,自己去了,约的介绍的朋友去了,唯独发起人没有到,电话打过去问,说是一早感冒了,出不来了。这事让人没办法不恼火,一早感冒,可以一早电话取消,等人都到了,再道歉也晚了。那件事情,我连续请朋友吃了两顿饭才算了事。至于请我帮忙的朋友,我是不敢再把他当朋友了。
另一种时间管理的误区是:把自己的事情放到第一位,不管别人在忙什么,提要求、催促。
4、功利
用到人的时候,热情。用不到人的时候,冷淡。这样的人,能帮一次,不敢帮第二次。
曾经有人粉我,问我问题,我回答了,对方没有回音。过了一段时间,看到有人转他的微博,我当时直觉是,这个人已经取消对我的关注了,看了一下,果然。也许我的回答不能让他满意,但我也是认真负责地回答了的——我在线下认人不行,但对于数字id的记忆会比较深刻,不过现在我真忘了这个人是谁,只记得这个事,事可做案例,因为有启迪,人可以忘记,因为不重要。
5、带给别人麻烦
提出要求的人往往简单,开口就行了,帮忙的人却往往需要付诸行动。比如从a地到b地,怎么去?可能要花多长时间?人都会衡量投入产出比,如果让我为了帮个忙,需要花四五小时往返两城,这我真不见得做得了,路费是小事,我要衡量这几小时用在其他地方的效果。
6、小利诱之
比如请吃饭小礼品什么的,可能是看多了《影响力》吧,所以会觉得这是技巧,但是忽略了:谁也不缺一顿饭吃,没有情感基础而怀有明确目的性的吃饭,会让人警惕,所谓吃人家的嘴软,如果根本不想帮忙,那不如直接拒绝,何况吃饭还需要花时间。对很多人来说,时间真是比饭值钱多了——这样说显得势利,但时间和金钱的确也是可以类比的。
反过来的情景也有,就是吃饭从不懂得买单。曾经与一位小朋友吃过数次饭,每次都是我买单,唯一一次说要请我客,我点了菜又被对方一直抱怨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好吃,为了避免以后再有机会一起吃饭,我赶紧抢着买单。我年长、收入比小朋友高,买单是正常的,但我也要避免别人对我的依赖。
7、上进
我觉得这个因素非常关键,即: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帮。
一个上进的人,帮他的人并不是想要从他身上获得什么,帮,也可能出于对社会的回馈,谁都乐见上进的年轻人,这是世界的希望,这样的人,是让人愿意赔钱赔时间赔精力来帮忙的,就象《pay it forward》。
有些人看似谦虚,其实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说几句就恼火了,以谦虚的语气反驳,对于这样的人,要的是夸奖和鼓励,不能提意见,提了意见,好意都可能收获反感。
佛渡有缘人,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帮我,我想也是因为我是一个上进的人,知进展,懂分寸,积极、热情,而我帮的很多人也是如此,帮过的人大部分都忘了帮过,但是相信,他们会懂得我的善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一种传递、光和热的发散。
2、帮助别人的名言警句
帮助别人的名言警句
1、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2、只有付出你才能拥有更多。
3、每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4、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5、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
6、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帮助别人。
7、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8、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9、弯下身子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对心灵很好的锻炼。
10、我们靠所得来谋生,但靠给予来创造生活。
11、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12、除了“爱”以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
13、助人为快乐之本。
14、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5、若无任何慈善之心,你将拥有最严重的“心脏病”。
16、我越多地帮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17、当你学会了,尝试去教人;当你获得了,尝试去给予。
18、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19、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20、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21、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2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3、我们无法帮助每个人,但每个人能帮助到某些人。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25、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26、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如果你想快乐一天,去钓鱼;如果你想快乐一年,继承一笔财产;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帮助别人。
27、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28、风大便凉,人多便强。
29、你就会发现别人会回报你的善意,你的快乐也会在别人身上体现出来。
30、即使是一点小小的爱心行为,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帮助别人,把爱洒向生活周围的人,就能把快乐留给自己。
3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2、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33、不要因善小而不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34、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35、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36、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37、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38、如果你对人友善,处处为别人着想,并总是显得很开心,
39、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因为我们所做的善行终会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
40、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41、施比受更有福。()
42、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乃举手之劳,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4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44、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快乐,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令自己感到快乐。
45、成功的人总是找机会帮助别人。而不成功的人总是会问:“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46、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3、陈向东: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陈向东: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当我们对别人特别好的时候,就是我们对自己特别好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我们谁能够离得开谁呢?呼吸着差不多一样的空气,饮用者越来越一样的水,吃着每个人都觉得不那么安全的食物,抱怨着几乎毫无两样的抱怨……我们给予别人最好的,我们最后才会得到更好的。
要想能够帮到别人,我们一定要有帮助的能力和智慧才行,否则就会帮倒忙。“飞蛾扑火,自投罗网”、“蚍蜉撼树,不自量力”、“东施效颦,适得其反”、“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等说的都是能力不够或者智慧不足闹的悲催。所以,我们要真实、学习、坚韧;我们要准备、历练、付出;我们要激情,担当,用心……
条条道路通罗马,同样,帮助别人的方法也有很多。如虎妈、狼爸或“虎妈与熊猫的结合体”的林书豪的妈妈,在影响教育帮助孩子方面目前是成功的,但不一定适合于我们自己。我们看到的只是采访片段,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看不到的却还有“水下世界”。要弄懂的,要修炼的,要前行的,往往在“水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只有一束玫瑰,未免稍显单薄,若有能力培植很多的玫瑰,香味四溢的不仅是那份情,波光魅影的不仅是那场景,姹紫嫣红的还有那浓浓的春色。一朵鲜花伴奏不出孩童们喜欢春天的那份矫情,一份给予演绎不出挚爱们收获秋天的那份憧憬。能力越大,可以、应该、必须的帮助就更多……
帮助了别人,别人不一定会马上帮助你,你可能会很长时间处于困境中。但不能因为身陷囹圄得不到帮助,就不去帮助别人。我们要坚信,帮助也是一种信念,它会赋予力量,赐予信心:今天得不到帮助,明天能够得到;明天得不到,后天能得到;今年得不到,明年能得到;这辈子得不到,下辈子肯定能得到。
帮助别人,别人不一定会感激你,ta可能会认为你是应该的,或认为你的帮助算不上什么,甚至还会认为你是在帮倒忙,更囧的莫过于认为你纯粹是在搞破坏。当然,现在ta不感激你,不代表以后不会懂得你帮了ta,不会为你的帮助而感动,不会感恩于你的付出,很多时候,得到“回报”需要时间。
鹰击长空,鱼跃大海,天空和大海不会总期待着雄鹰和鱼的感谢吧。登高望远,暮然回首,山峰和灯火不会总盼望着诗人和痴情人的感激吧。(个性签名 )如同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的那份感情,如同我们对待自己的眼睛的那份呵护,就是这样的感情和呵护,成就了温情人间,谱写了美的华章。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妈妈有大爱而不语!
得到帮助时,一要多欣赏,勿指责;二要多信赖,勿怀疑;三要多感激,勿冷漠;四要多突破,勿放弃;五要多自信,勿自残;六要多超越,勿懒惰。如果没有母爱的无私,孩子的心灵将会枯萎;如果总没有他人的帮助,我们的灵魂将会惊恐;如果他人的帮助总得不到赞赏,信任的桥梁可能沟壑凸凹,坍塌万里……
既然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那我们为什么要纠结于ta没有对我们感激呢?纠结说明我们不是在无私地帮助,说明我们不是纯粹的帮助,说明我们不是真正的帮助!纠结说明我们还不是特别的开阔,说明我们还不是特别的超脱,说明我们还不是特别能够走出自我!
4、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这几天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个案,从不同的人嘴里,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很简单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在职场上,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都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有些人总是只顾自己,对别人的难处幸灾乐祸,导致他们自己在前进的路上也不会很畅顺,屡屡成为职场败将,常常在网上找工作,这样的例子我见过不少。人们称之为“作茧自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其实在前进的道路上,为别人下绊脚石,也会堵了自己的路,如果搬开别人脚下的石头,自己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一位商人在一团漆黑的路上小心翼翼的走着,心里懊悔自己出门时为什么不带上照明的工具,忽然前面出现了一点灯光,并渐渐的靠近灯光时,才发现提灯的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
商人很奇怪的问那位盲人说:”你本人双目失明,灯笼对于你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你为什么还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
盲人听了他的话,慢条斯理地答道:”我打灯笼不是为给别人照路,而是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便很容易被撞到,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然不能帮助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我就不会被别人撞到了。“
这位盲人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本是漆黑的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他因此保护了自己,正如印度谚语所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互联是可以治疗彼此的伤痛的。
人们得到的时候,总是很快乐,但是快乐转瞬即逝,接着人们会继续追求,没完没了……其实快乐的源泉在于”施“——为别人奉献,关注别人,与别人分享希望,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倾听别人的故事,我们每一天都可以倾听一个朋友,一个同事,一个亲人的诉说,关心安慰别人,也减轻了自己的不悦和伤痛,爱是一种慰藉,爱别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谚语云:授人以花,手留余香。所以说帮助了别人也就是帮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