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创新演讲稿
创新演讲稿(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这与大家一同沟通交流。
我是今年刚刚来到北方电力的新成员,当我一走进这个大集体时,我就深深地被我们这个集体的精神所感动,这个精神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精神。它是激励我们年轻人去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创新与发展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什么是创新与发展,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去实践、去贯彻的精神。从战略角度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我们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看创新,当前,党中央在国家建设的新形势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提高个人的科技素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此来增强内蒙古科技实力,提升、发展咱内蒙古的科技支撑力量,从而实现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富民强区的目标。我作为一名刚刚走出学校的毕业生,更应该以身作则,将创新与发展结合起来,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四有”新青年。在此,我提出以下观点,希望与大家沟通和交流。
首先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顾名思义,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厂是在国计民生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经济组织,在电厂工作的我们责任重大,要做到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在工作中做好每一件事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电厂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就是用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的工作思路去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要树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思维观念,具有追求真理和探索未来的决心和勇气。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演讲稿(二)
大家好,我姓姚,叫***,天空的天,宇宙的宇。我来自湖南怀化市,现就读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1133班。
“创新”,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更新;第二层,创造新的东西;第三层,改变。我认为,“创新”这个东西说大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说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实现创新呢?美国宣传奇才哈利才十五六岁的时候,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团内叫卖小食品,但每次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有一天,他脑袋里诞生了一个想法:向每一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老板最初不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后来,哈利用自己的工资做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试。果然,这个“买一送一”的方法吸引了不少观众。观众看到中途时,哈利就开始叫卖饮料,()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后,都会觉得口渴,然后买上一杯饮料。这样一场表演下来,营业额比以前翻了几番。由此可见,善于观察,见微知着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美国有家电力公司遇到电线被积雪压断的问题,要想办法清楚电线上的积雪,工程师开了很多会,都无计可施。有个孩子异想天开的提出用直升机吊扫帚扫雪。最后经过多方论证,这是最可行的方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象是创新的先导,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象。
最后,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创新的机会才会越多!谢谢大家!
创新演讲稿(三)
创新必须基于务实的基础之上,才会是有效的创新。德鲁克先生在书中告诉我们:“创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门学科。”对于我们企业,我们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客户体现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书中德鲁克先生还告诫我们: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它是否能够赢得市场。这就说明企业所倡导的创新应该是实用型的创新,对于我们企业,我们的创新必须是“聚焦客户的信息化的创新”,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立足客户的需求,立足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我们的创新成果才会对企业发展有意义和价值,才是真正有效果。
要想让我们的创新真正做到是基于“实事求是”基础的创新,我想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创新。德鲁克先生在书中谈到,对于“创新”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把“创新”与聪明的创意或发明混为一谈;二是一提到它就想到科学性的创造发明;三是很多人认为凡开创一项新生意或者新事业就是创新。事实上,创新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是看能否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提供新的服务。
创新必须是主观意愿而不是偶然的机遇。书中德鲁克先生告诉我们,创新的机会处处都有,创新的行为人人都可以做到,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是可以学习、可以训练的。这就是说,创新并不是偶然遇到的机遇,不是不可控制的,创新的思维、行为是只要我们有这样的主观意愿就可以学习得会,掌握得了,实践得下去的。因此,面对创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养成正确的心态。
首先是要克服对于创新的畏难情绪,不要因为改变有可能遭受失败就抵触和抗拒;其次要有持续的韧性,创新的过程必然是曲折的,因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对创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要有健康的心理来调整创新实践的思路和步骤;最后要有耐力,就算经历了多次失败,只要坚信方向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推行下去。
创新必须付诸于行动和实践才有现实意义和价值。从创新的思维到付诸创新实践,到取得创新成果,这中间的过程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记得马云在演讲中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创业经历,他说,很多人晚上想得是心潮澎湃,到了第二天早上就一切照旧,从产生思路,到付诸行动,往往需要非常的勇气和决断力。创新也是一样,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付诸到实际的行为中,变成具体的工作思路,并推行下去,这些思路、意识才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产生出创新的成果。
2、开讲啦高福院士演讲稿:合作助推创新
开讲啦高福院士演讲稿:合作助推创新
刚才我的校友,陈校长,我才发现他也是牛津大学来的。我在牛津大学做了三年的博士,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正好大家知道现在比较流行,比较厉害的寨卡。这一类的病毒叫黄病毒,这黄病毒里边,它里边还有它的亲戚,现在也进到中国了,叫黄热病,叫登革热。今天我们在新加坡和校长一起讲,新加坡这个国家在防控登革热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是全世界典范的一个国家。所以这就让我想到了我们在这里来和大家讲,新加坡有关防控登革热的措施和战略,绝对会帮助全世界防控寨卡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果我们不对传染病或者病毒加以限制,对它加以防控,病毒自己会和大家共享。刚才提到的h5n1、h7n9,我经常跟大家讲的还有叫hxny。最近大家听说了h5n6,2009年大流感叫h1n1,这一系列的病。其实呢,看看h7n9的起源都就是从我们这个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包括在新加坡这一地带,把这些病毒带到了上海的崇明岛。然后在咱们国家的这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散播开来,最后到了日本,到了加拿大。然后野鸟,大家看到天上飞的那个大雁,它会带着这些病毒,而这些鸟类你觉得它从新加坡到中国再到日本,然后到了朝鲜,最后肯定还要到俄罗斯到加拿大,需要护照吗?我看它没带护照。需要签证吗?我看它也不需要,它就把数据共享了,把病毒共享了。现在传染病的防控一定要关口,前移新加坡搞的研究,最后的结果也是世界的,中国的研究还是世界的,这种传染病的研究根本就没有国界。你的贡献就是对全世界的贡献。
我们现在国家在强调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我们合作。现在从技术、从科学我们已经在一个大家庭,我们在共享。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呢?是一个全球化,互相依赖的这么一个世界。科学的本质是在找未知,所以科学在求异,找不一样的东西。那么不一样的东西在找的过程中如果你找到了,那它的结果只有一个,是真是假。技术我一直认为在求同,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把科学应用到实践。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把我们的科研成果,把我们的科学研究,把我们的疾病预防控制的研究,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人民的健康事业上。这就是技术。把科学应用到技术,技术一旦发明了是求同的。所以呢科学求异,技术求同。全世界一起做科学,全世界共享技术,全世界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这就是我们不管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是“一带一路”,国家提出这种大战略,也是校长提出来的开放你的思想,我觉得这条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知道2014年,我们大概经历了一场真是轰动全世界的大事,埃博拉在西非肆行,肆虐。大家知道2014年5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这是一次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件,所以呢全世界人民都担心。我本人也是在9月到11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和中国的第一批援非抗埃的()队伍,在塞拉利昂工作了两个月。那么在当时5月份的时候一直到8月份,大家就提出由于我们分离的病毒非常有限,就怀疑埃博拉病毒发生了重要的突变。这个病毒很可能在它的行为上有点像流感病毒了,变化太快。那么从防控的角度,这里边有个什么问题呢?如果这个病毒变得太快,像流感一样变得那么快,那你的疫苗就不管用了。大家都知道季节性流感我们每年都要打,为什么?就因为流感病毒变异太快。如果埃博拉病毒,这时候全世界人民加班加点正在努力地制造疫苗,可是它已经变得像流感一样了,这很可能最后我们的疫苗就不管用了。我们在那儿工作两个月,收集了好多病毒。最后在当地,我们也把它序列测了,测完了以后发现过去认为它变化快是由于数量有限,看它变化快了。等你样本量大了以后,发现变化速率或者变化速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这个时候呢,如果说从一个科研人员,如果你不能开放你的思维,那我们就可以,科研人员们,我为了发表一篇文章,我要当第一,我不共享这个数据。但是我们中国cdc,中国的科研人员把这个数据共享给全世界,在文章发表之前就共享了。
在科技创新这个领域需要和大家一起合作,我们的科技成果需要大家共享。经过这么多年下来,大家逐步地越来越意识到,在国际上目前除了世界卫生组织有相关的数据共享平台以外,还有一些私立机构也做起了这种数据共享的工作。现在我们国家也在科技创新,我们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管是海上还是陆上,我们的目标就是中国的科技成果,科学成果和改革开放的红利和全世界共享。我们也希望吸纳全世界的科学成果帮组我们中国更好地发展。谢谢大家!
3、开讲啦徐冠林演讲稿:创新,新加坡不可抗拒的动力
开讲啦徐冠林演讲稿:创新,新加坡不可抗拒的动力
首先我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几位是(新加坡的)新移民?是(新加坡的)新移民的举手。好,有一个问题:什么叫做新移民?第一代,就是不出生在新加坡,像我这样60多岁,只要在这边不超过我的年龄就是新移民。郑教授您有一个定义吗?他也没有定义。
我觉得,我自己的感觉是,新移民是你心里怎么想。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强的一个文化,对大家影响非常得深,只要你是在别的国家,就算你成为公民,你效忠于这个国家,但是你心里还有一个中国。可能这个就可以算(新加坡)新移民。如果从这个观点来说我也可以说是新移民。
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一群,我觉得可以跟犹太人相比。犹太人拿的诺贝尔奖大概是族群里面最多的,我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这么多。我很欣赏董明珠女士的坦率和创业者的风范,我觉得在场的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生如果有想创业的,她是一个最好的模范。她讲的很多理念都是正确的,尤其是非常执着的那种精神。但是我有一个建议,就是说您想在新加坡推动的时候要做很多的营销工作,因为新加坡过去是认为日本制造是差的水平,然后后来慢慢地日本品质改进了;后来变成韩国制造是比较差的品牌,然后现在韩国是差不多算是中等。在国外普遍来说,大家会觉得中国制造有时候品质有些问题,这不是所有的中国品牌,这个其实只是一部分,那是一部分害群之马。我觉得在政策跟制度方面有一些空间可以做,尤其是在这么大的一个大国要产业转型,产业走向世界的时候,要中国制造成为一个优等品牌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制度创新的做法可以用。
新加坡从1965年独立到今天,到2016年是51年,其实新加坡自主是从1959年开始。1959年,我们成为一个自治邦,在当时就150万人。这150多万人呢能不能够形成一个市场?其实很难,比中国的一个县城还小。所以我们一直在推动,想让新加坡跟马来西亚合并,让马来西亚大市场,说是大市场,其实不大,只有1000万人,还不如中国的半个省份。1963年之后,我们在想利用这个大市场的时候,马来西亚那边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也不太让我们的产品过去。还有更糟糕的是,我们这4个大族群,其中有两个有点冲突,就是马来人跟华人。这个冲突就使得新加坡脱离了马来西亚,我们又回到了一个150万人的小市场。说中国的一句话,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怎么求生呢?我们的求生是一个政策和制度的创新。这个创新就是一个叛逆的想法,就是我们不靠自己的市场。用现在的话,“忽悠”一些企业过来。世界领先的企业,然后我们加入我们的劳工,给他们有很好的政策,让他们在新加坡能够制造出很优质的产品,所以这是一个经济方面的创新。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这么做,但是最后经过这么多年来,到今天我们到处去看,大家都是用招商引资做经济发展的模式。(中国的招商引资)应该可以归功于邓小平先生,他1978年到新加坡来,当时李光耀先生对他说的是这句话:“我们都是苦力劳工的后代,我们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新加坡,中国可以好10倍。”我觉得他觉得这个模式是一个可以试验的模式,所以他才做出这个特区的决定。所以最后赢者我觉得是深圳,可以说如果任何创业公司想要创造出一个原型来试验这个市场,深圳是最好的地方。我觉得中国完全可以制造出全球最强的企业。
我们在讲创新,但是其实创新就是叛逆,其实我觉得所有的人类都有一些叛逆的基因,都有创新的本领,问题是怎么样把它挑出来?怎么样鼓动它?怎么样让它有空间发展?我上任校长之后,大概头一年就有一个我们的创业中心的主任,跟我在讨论怎么样()设立一个课程。因为我们这个措施项目主要是激发他们的热情,激发他们内心。已经有的一些潜能,让他们把这些冒出来。这个方面我觉得习近平主席(倡议)的“一带一路”是一个很好的大方向,让我们都有一个桥梁,能够建立这种关系,跟中国建立这种关系。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在第三国找市场,看世界趋势。中国不单是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市场。最后一句话,是希望新加坡跟中国世世代代都是表亲、都是合作伙伴,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席位。
4、开讲啦董明珠演讲稿:创新,改变中国制造
开讲啦董明珠演讲稿:创新,改变中国制造
回到刚才问我的问题,为什么我到了你们的商场以后,对没有格力空调没有沮丧?新加坡是个很美的城市,但这么美的城市用的产品却不是最美的,因为我看了空调以后,我觉得它是我们十年前的产品。我们生长在这样一个花园式的环境,如果说我在室外比室内还要更美的话,我觉得这就是新加坡的一个遗憾。来了以后还得到一个消息,在新加坡这里80%是华人,我觉得非常亲近。我们很多的理念,我认为是很容易达成一致。那我们今天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一致呢?就是中国要走向世界。那我今天想讲的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制造在世界上人们的心目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中国制造在几年前,我听到最多的,中国制造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因为我到了新加坡,就发现你用的是我十年前的产品。那到底中国制造是不是低质低价呢?这个问题就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去讨论。那我在5年前,我曾经到中东,我们空调在那占到了40%的份额。但是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有一个经销商跟我说,他说董总我跟你提个意见,你能不能采纳。什么意见呢?他说你最好不要打中国制造,你应该打上一个泰国制造,他说我们这里相信泰国制造。那我觉得我就在分析是什么原因,一个是我们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第二个原因,确实我们中国制造业要检讨。中国是全球生产空调的最大基地,所有世界上大品牌80%到90%都来自于中国制造。包括你们现在新加坡卖的产品,可以说几乎清一色在中国制造。但是又为什么不相信中国制造呢?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就是我们中国在制造的过程当中没有自己的技术,是别人给你的标准,你按照他的标准为他生产的产品。所以中国制造能做出好的产品,缺的是自主技术。所以当我们把他的产品生产完以后,我们做一些小的产品,比如说这个工艺品,比如小的这些,什么街边上卖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些小饰品吧,可能都来自于中国,它没有技术含量,所以这又加深了我们很多人对中国制造的理解。就说中国只能生产这个,高科技产品你做不了,这也是一个原因。
第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中国的企业仅仅考虑的是我能否赚钱,为赢家;能否赚钱,为竞争力。那就错了。真正的赢者,不是你大,是因为你能改变这个世界。当然我们认为空调可能就是一个功能性的产品,我只需要它降低温度就可以了。但是错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更加追求一种美的享受。所以当一个企业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它一定要牢牢记住:消费者的需求就是你的追求。而我们经常讲有标准,很多企业说我做了啊。标准,我们有标杆, 某某企业做的什么样子,那我们就跟在后面做。但是我认为那不是标准,那是一个门槛。
一个好的企业,它的标准就是不断地创造出我们消费者想要的,而没有想到的,那就是你的存在。我们过去的15年,我们和中国任何一个企业,家电行业都是一样的,走的也是一条模仿的道路。别人生产什么,我们就跟在后面搞什么,没有真正理解市场的需求,或者我怎么样去赢得市场,恰恰是这样你没有利润。那我们这10年,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就觉得,我们要成为一个创造者。而且我们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大家也知道中国这两年都在讲“万众创新、人人创业”,
是不是开个店就是创业?是不是我自己办个公司,我就是在创业?我觉得不是。我认为创业也好,创新也好,就是我们这些企业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坚持走上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我们自主研发技术,我们自主培养人才,自己创造一套管理模式,让更多的年轻人给他们平台、给他们机会。如果说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的话,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所以讲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而且是人的创新。
我是从一个业务员开始做起的,一年可以挣一百多万,很有钱,背后人家都说我是富婆。到了1994年的时候,我们格力电器做了有4个亿,但是应收款5000万。上游追债,银行追款,就可以用四面楚歌来形容这个企业不为过。但在这时候给你选择就是你回来不?如果不回来,企业没有了。我觉得这时候,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应该放弃你的利益。
当了总经理之后,你知道我干了什么事情?我用一年的时间用制度建设、用管理创新。当时我当副总的时候,经常发现这个公司罢工。要不就是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要不就是零部件不符合要求,要不是我们员工觉得待遇不好,反正就是罢工现象比较多。后来我们就发现原来我们也设了总经理信箱,这个总经理信箱设置在哪里呢?设置在厂长办公室门口。你说那个员工是不是有神经病啊,在你厂长门口能敢投诉吗?你这一投诉,明天就被开除了。所以这总经理信箱是什么啊,形同虚设,等于是零!所以我上任之后,我就干了一件事,把总经理信箱设在厕所里边去,你总不能天天到厕所监督他吧?然后我设在食堂里面,那食堂里面都在那打饭,你没有理由还监督我吧?然后我们把那墙角没人走的地方,都设上总经理信箱。我们那时候最高的一次一天收到700多封,其实我们在这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做一个广告,本来100万就可以,可是他甚至于500万、600万等等,这时候你最大的问题和挑战,就是你必须要把这些人干掉的时候,你想想看,你干掉那么多别人时,别人干什么?一定要干你。可能有时候我经常讲的语言别人都觉得,董明珠你讲的我们都不太接受。这个时代有钱就是成功者,但是我觉得如果这样讲,我今天不该站在这讲台上。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他不是因为自己拥有多少财富,是因为你让更多的人富有起来,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别人说董明珠,你今年已经60多了,你为什么还这么有激情?我说我给别人测试过,我的年龄才25岁。为什么这样说?所以我跟他们年轻人讲,我说一个人年轻不年轻,年龄身体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精神。别人说你这个时代,因为我觉得,我父母那时候也讲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在他们的眼里,你们这些年轻人都不行啊,你看我们原来怎么做,你们现在怎么样。我觉得今天的年轻人他们太有作为了,只是我们怎么去关爱他们,怎么引导他们,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代人要做的事情。
我也听说今天在座的很多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当然我也希望你们留在新加坡,为新加坡的建设做贡献。但是也同样欢迎你们回到祖国去,因为我觉得祖国更需要人才。中国14亿人口,在世界上排名可能是一个大国,但是我们真的不是一个强国。那我们怎么样能成为一个强国?强国并不是霸权,强国并不是欺负别人,强国是因为我们能够给别人带来幸福。就像总书记提出来“一带一路”,是让别人了解中国制造,我们希望走出中国的文化,让更多人来了解中国。因为我们中国制造承担着责任和义务,我们要让世界上的人来了解中国。靠什么?就靠我们的中国制造。我们的产品给别人带去美的享受,中国的形象就会改变。
今天我跟你讲,新加坡我一定要再次来,而且要来多一点。为什么要来?我就让新加坡的人用上无风无声的节能的空调,这就是我要做的。中国走向世界是必然的,我们都应该有这个决心。还有很多中国好的企业,一定用我们的实力,用我们的创造力改变这个世界。你们都()是华人,应该都很清楚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尽管我今天在这里讲,我也有缺点,因为我在上班的时候经常会骂人。所以说每一个人,每个国家可能都有长,都有短。我们不要用偏见的眼光去看它,所以我相信整个世界都会重新认识中国制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