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厚道的力量
厚道的力量
1
厚道,是无为而为
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
“别去看他”和“别去讥笑他”是一种做人风范,在中国叫做“厚道”。
厚道是人的本性之一。
厚道之于人,是在什么也没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诃夫称之为“教养”。
2
厚道,是看不见的道德
如果美德分为显性与隐性,厚道则具有隐性特征。
厚道不是愚钝,很多时候像愚钝。
所谓“贵人话语迟”,迟在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评价沉着,君子讷于言。
尤其在别人蒙羞之际,“迟”的评价保全了别人的面子。
真正的愚钝是不明曲直,而厚道乃是明白而又心存善良,以宽怀给别人一个补救的机会。
厚道者能沉得住气。
厚道不一定得到厚道的回报,但厚道之为厚道,就在不图回报,随他去。
急功近利的人远离厚道。
3
厚道,是人格的回味
在人际交往上,厚道是基石,它并非一时一事的犀利,是别人经过回味的赞赏。
处世本无方法,也总有一些高明超越方法,那就是品格,品格可以发光,方法只是工具,厚道是经得起考验的高尚品格。
厚道是河水深层的劲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
4
厚德载物,厚道的人有主张。
和稀泥、老好人,是乖巧之表现,与“厚”无关。
无准则,无界限,是糊涂之表现,与“道”无关。
厚道的人可能倔强,也有可能不入俗流,宁可憨,而不巧。
厚,是长麦子的土壤之厚,墙体挡风之厚。
厚德而后载物,做人达到这样的境界,已然逍遥。
2、人生的所有福报,都藏在厚道里
人生的所有福报,都藏在厚道里
文/白小姐
1
上周部门来了一位新同事,周末的时候,我特意安排了一次聚餐,打算让她和大家熟悉一下,好融入团队,地点选在了一家我们常去的火锅店。
新同事是个自来熟,饭桌上大家很快熟络起来,聊得热火朝天。
酒足饭饱,不料结账的时候却出了点问题。因为饭点人多,服务员结账时出了差错,多算了几瓶饮料的钱。值班经理知道后,马上过来道歉,承诺这一餐酒水打八折。
这家餐馆我们常来,而且服务员工作不容易,出点差错在所难免,我们就同意了。新同事却说:“本来就是你们服务员的失误,现在打折就完了?我们几个可是常客,你们要是不免单,我们就再也不来了!”
经理一个劲儿地赔不是,服务员是个小姑娘,大概刚工作不久,听了新同事的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拼命忍着没掉下来。
最后,经理同意免单,并且每人送一张8折优惠券,这才作罢。事后,新同事得意洋洋地说:“今天这顿饭没吃好,不过没关系。下次我请大家!”几个同事不自然地笑笑,沉默着离开了。
自以为精明的人,会让人感觉少了几分亲近。初识他们时,我们可能会被他们的甜言蜜语迷惑,但共事几次你就会明白:精明过头的人不可交。
2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锁匠年纪大了,就挑了两名年轻人做徒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两个年轻人学到了不少本领。但老锁匠技艺精湛,还有一些压箱底的绝活没教。两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学会了这些,才算一名合格的锁匠,于是老锁匠打算做一次测试。
他准备了两个复杂的盒子,分别放在两个房间,两人分别去开。谁用时最短,谁就是胜者。
大徒弟进去十分钟后就出来了,二徒弟却足足用了半小时才满头大汗地出来。胜负看似不言而喻,老锁匠问道:“盒子里有什么?”
大徒弟兴高采烈地答:“师父,里面全是金条和珠宝,堆得满满当当!”二徒弟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老锁匠一再追问,他才答道:“您只说让我开锁,可没让我打开,所以里面的东西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老锁匠非常高兴,当众宣布:“我选择二徒弟做自己的传人”。大徒弟不服气,老锁匠说:“我们做锁匠的,开锁时心里要有锁,而且只能有锁。做这一行,人得厚道。”
厚道之人,必有福报。厚道的人天生带着三分福气,不管和谁打交道,都是最受欢迎的那一个。
有人说厚道的人傻,其实不然。厚道的人放弃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得到的却是别人的尊重和敬仰。
厚道不是懦弱与退让,而是谦让和仁慈。那些伤害过他们的人,厚道的人未必会记仇;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厚道的人一定铭记在心。
3
俗话说:“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不厚道的人,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他们和人相处的目标往往只有一个:从对方身上获得价值。故而,他们总是交不到真心朋友,更别说得到贵人的提拔和帮助了。
越算计,内心就越闭塞。
而厚道是一种建立在明辨是非基础上的包容与宽厚。厚道之人并非毫无底线的老好人,遇事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底线和本心做出选择,他们很清楚什么是能够容忍的,什么是无法原谅的。
厚道的人,内心纯良,心怀感恩,对人没有恶意,对事坦诚宽厚。朋友落难时,他们挺身而出;朋友失意时,他们温言陪伴。没有花言巧语的弯弯绕绕,有的是一颗温柔待人的赤诚之心。
与精于算计的人相比,厚道之人修来的福报不仅让自己幸福快乐,还能将这份福源传递给亲人和孩子。一人厚道,家门有福,所谓的“家风“,就藏在这份厚道中。
做个厚道的人,人生的好福气,自会来到你身边。
来源:白兰花michelia(id:nvrendds)
3、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台北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着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没有起色,最后还以破产告终。
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里,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想破脑壳也找寻不到答案。
论才智,论勤奋,论计谋,他都不逊于别人,为什么有人成功了,而他离成功越来越远呢?
百无聊赖的时候,他来到街头漫无目的地闲转,路过一家书报亭,就买了一份报纸随便翻看。
看着看着,他的眼前豁然一亮,报纸上的一段话如电光石火般击中他的心灵。后来,他以一万元为本金,再战商场。
这次,他的生意好像被施加了魔法,从杂质铺到水泥厂,从包工头到建筑商,一路顺风顺水,合作伙伴趋之若鹜。短短几年内,他的资产就突飞猛进到一亿元,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有很多记者追问他东山再起的秘诀,他只透露四个字:只拿六分。又过了几年,他的资产如滚雪般越来越大,达到一百亿元。
有一次,他来到大学演讲,期间不断有学生提问,问他从一万元变成一百亿元到底有何秘诀。他笑着回答,因为我一直坚持少拿两分。学生们听得如坠云里雾里。
望着学生们渴望成功的眼神,他终于说出一段往事。他说,当年在街头看见一篇采访李泽楷的文章,读后很有感触。
记者问李泽楷:“你的父亲李嘉诚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李泽楷说:“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记者大惊,不信。
李泽楷又说:“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动情地说,这段采访我看了不下一百遍,终于弄明白一个道理:做人最高的境界是厚道,所以精明的最高境界也是厚道。
细想一下就知道,李嘉诚总是让别人多赚两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他合作会占便宜,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
如此一来,虽然他只拿六分,生意却多了一百个,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会变成五个。()到底哪个更赚呢?奥秘就在其中。
我最初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过于精明,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对方身上多赚钱,以为赚得越多,就越成功,结果是,多赚了眼前,输掉了未来。
演讲结束后,他从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报纸,正是报道李泽楷的那张,多年来,他一直珍藏着。报纸的空白处,有一行毛笔书写的小楷: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
这位建筑商就是台北全盛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林正家。他说,这就是一百亿的起点。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厚积薄发,气势如虹。只懂追逐利润,是常人所为;更懂分享利润,是超人所作。人生百年,不可享尽世间所有荣华;惠及百人,能够得到人间更多真爱。
人的一生给别人借过时实际是在给自己修路,厚道的人,你的人生路总是很宽很长……
4、厚道,就是最好的生意经
厚道,就是最好的生意经
文/郑锦凤
1
朋友楠楠在县城开了家经营女装的服装店,不过,她的店开在街道的拐角隐蔽处,店面装修得也很简单。但是,每次我到她店里去,都会看到她店里的人气很旺,生意的成交量也很高。
周六的晚上,我看天在下雨,猜想上街买衣服的人不多,就约楠楠吃火锅,她欣然而至。在我的大力相邀下,曾经与楠楠在同一条街开服装店的朋友晓雅也赏脸来赴约。
我们三个老朋友时隔半年后,终于又聚在一起,还没闲聊几句,我就听到晓雅一本正经地对楠楠说:“楠姐,我的服装店已经转让了,我也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之间已不存在‘竞争’之说,那你能不能分享一下你最好的生意经?想当初,你可是经常来我店里拿衣服去救急出售的!”
稍稍年长的楠楠微笑着对晓雅说:“我哪有什么最好的生意经呀,我只不过是:在价格上,生人与熟人一个价;在款式上,给胖子与瘦子推荐适合的款;在质量上,不反对所有顾客去货比三家。总之,价格上,让买家没闲话说,在款式与质量上,让买家没毛病挑。”楠楠的话刚说完,我看到开服装店失败的小晓雅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我也顺势地总结了楠楠最好的生意经,其实就是:厚道。她的厚道在于:不欺生,不杀熟,不坑胖,不骗瘦。
2
我认识一个老人,大伙都叫他李叔,他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听长辈说过,李叔从三十多年前就开始开油坊了。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几十年如一日,他油坊的生意红红火火。
综合长辈的言说,以及我自己对李叔的了解,他油坊生意红火的原因,是因为他人特别厚道。
乡邻把油菜籽卖给李叔,李叔用自己家秤称出来的重量,与乡邻事先称过的重量相符合。而且,李叔在算账时,给装菜籽的袋子去皮,总是尽量最小化,从而使卖菜籽的人收入最大化。
方圆好几公里的乡下人,习惯在早上把油菜籽带到李叔的油坊榨油,晚上下班后,直接来取油回家。大家都相信李叔不会以次充好。对于在油坊守着菜籽榨油的人,到了饭点,李叔会安排家人招待人家吃一餐免费的热饭。
春耕夏种时,种田人家到李叔油坊买饼回家当底肥用,李叔从来不会拿榨芝麻油的饼冒充榨菜籽油的饼来卖。
小孩子帮父母代劳买指定价格的菜油回家烧菜用,大人从来没有发现过李叔给小孩灌装的是低价油,反而发现孩子的小手里会拿着李叔给的零售。
其实,三十多年间,李叔的街坊邻居看到他生意很好,就跟着大张旗鼓地开油坊。只是,这些油坊的主人,相比起李叔,品行就差劲得很。他们小伎俩使得太多,致使自家油坊没挺过二三年,就关门歇业了。
只有李叔,几十年来,在生意上厚道不减,他从来不短斤缺两,不以次充好,不偷梁换柱;他童叟无欺,待顾客如家人,如朋友。像李叔这样的人做生意,不红红火火,才怪!
3
按大多数人的想法,将生意做得如此红火的李叔,肯定会给自己的油坊做一块光鲜亮丽的门头牌,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照顾生意。可是,李叔的做法真让人“大失所望”,他的油坊几十年来从没竖过一块牌子。
说实话,像李叔这样的人,还用得着竖牌子吗?他的厚道就是最好的广告,他的好口碑就是最好的推广。以至于,他就像一块大磁铁一样,将老顾客们牢牢吸引住,老顾客自愿一传十、十传百地给他带来新的生意。
好多人问李叔,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请人?李叔说:“我请人来帮忙,就要付工资。就会增加榨油的加工费,也会提高菜油零售的价格。不如自己多辛苦一些,这样,就能把付工资的钱省出来,让利给大家。”将厚道根植于心的李叔,用这番话,又深深地笼络了人心,也更加广结了人缘。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如果把德分成显性与隐性的,厚道就是隐性的美德。胸怀隐性美德的李叔,在几十年里,将油坊生意做得经久不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会有这样的体会:与厚道之人做朋友,如沐春风;与厚道之人做生意,让人信赖;与厚道之人搭档工作,会少了勾心斗角。
从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得知,厚道的人,能深得人心,能广结善缘,能聚集人气。那么,厚道用于生意场上,就会:得人心者,得人气;得人气者,得财气。
作者:郑锦凤,已有三百多篇文章见诸报刊与文学杂志,在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来源:若蝶翩翩(id:tym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