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藻:点绛唇_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1、汪藻:点绛唇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

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

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兴浓如酒。

注释:

1、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2、“闲却”句:与末句相应。言无意饮酒。

翻译:

一轮圆月明媚新秀,

秋夜寒、江流静、远山衔着北斗。

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

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

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

却无心饮酒,闲置了传杯把盏手。

君知否?

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

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

赏析:

冬夜,天上一弯新月,地下江静无声,山头北斗横斜。词人睡不着,看着映在窗纸上的梅树的影子,且搔首且静思。霜天何以好?好在接到调令,再用不出席官场的宴会、传杯应酬了。好在不用理会小人们的谣言中伤,就权当它乱鸦聒噪一阵罢了。好在赴任之前,可以归家探视亲人了。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写的是静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结句“梅影横窗瘦”,静中见动,要月影西斜才看得出梅影横窗。“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打霜天气,本来正是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传杯”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不是独饮或对饮。此处“闲却传杯会了。联系词人身世,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时。末二句,作者”归兴“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并且这番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鸦前冠以”乱“,足见鸦之多,聒噪之甚。

2、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作者: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

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

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

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

破梦午鸡啼一声。

翻译:

整个春日大概都没有连续十天清明无雨的日子,

到处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携带着雨水漂浮而行。

野外田里的一潭绿油油的春水比镜子还要碧绿光亮,

古渡口边人经过时水边的鸥鹭却自在不受惊吓。

篱笆外探头伸出了将开未开的桃花,

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草屋边烟雨靡靡,

打湿了行客的衣裳,

午后鸡鸣一声将人从闲梦中唤引回了现实。

赏析:

这是汪藻的成名作,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此篇一出,便为诗社诸公所称。”清新明快,与同时张耒相近。作者最慢由此出名。桃花出篱,红杏出墙,皆为农村中常见之景。而此处却以清丽之笔写出一个宛如开卷有益人似的桃花。它始而嫣然一笑,令人魂飞;再一细看,花蕊半绽,又似含情脉脉少女。诗虽咏物,却事有作者本人的少年心性,其中跃动着青春的脉搏,决不能说它风格轻俏。

3、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