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蝴蝶的种子_蝴蝶

1、林清玄:蝴蝶的种子

林清玄:蝴蝶的种子

我在院子里,观察一只蛹,如何变成蝴蝶。

那只蛹咬破了壳,全身湿软地从壳中钻了出来,它的翅膀卷曲皱缩成一团,它站在枝桠上休息晒太阳,好像钻出壳已经用了很大的力气。

它慢慢地、慢慢地,伸直翅膀,飞了起来。

它在空中盘桓了一下子,很快地找寻到一朵花,它停在花上,专注、忘情地吸着花蜜。

我感到非常吃惊,这只蝴蝶从来没有被教育怎么飞翔,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吸花蜜,没有爸爸妈妈教过它,这些都是它的第一次,它的第一次就做得多么精确而完美呀!

我想到,这只蝴蝶将来还会交配、繁衍、产卵、死亡,这些也都不必经由学习和教育。

然后,它繁衍的子()孙,一代一代,也不必教育和学习,就会飞翔和采花了。

一只蝴蝶是依赖什么来安排它的一生呢?未经教育与学习,它又是如何来完成像飞翔或采蜜如此复杂的事呢?

这个世界不是有很多未经教育与学习就完美展现的事吗?鸟的筑巢、蜘蛛的结网多么完美!孔雀想谈恋爱时,就开屏跳舞!云雀有了爱意,就放怀唱歌;天鹅和娃鱼历经千里也不迷路;印度豹与鸵鸟天生就是赛跑高手。

这些都使我相信轮回是真实的。

一只蝴蝶乃是带着前世的种子投生到这个世界,在它的种子里,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

“我将飞翔!我将采蜜!我将繁衍子孙!”

在那只美丽的蝴蝶身上,我看到空间的无限与时间的流动,深深地感动了。

2、蝴蝶

蝴蝶

我经常去朋友家,一见我来,他们就忙上忙下,张罗着给我做菜。

这样麻烦人家,我也不好意思。

这天,我去的时候特意买了一条鲤鱼,我想给他们做个自己最拿手的酸菜鱼。

平时做鱼,我习惯把鱼切成段儿,把鱼尾巴扔掉,因为尾巴上没什么肉,而且刺多,吃起来很是费事。

我在厨房里把鱼切好,刚想扔掉鱼尾,朋友的女儿拦住了我:“叔叔别扔,给我留着!”

我说:“你要鱼尾巴干嘛?你爱吃?”

她说:“那不是鱼尾巴,那是一只漂亮的蝴蝶!”

说着,她一边把我带到客厅,她的手向窗户上指了指,我发现窗玻璃上贴着几只鱼尾巴做成的蝴蝶,它们五颜六色、姿态各异。

虽然现在还是寒气逼人的隆冬,但看到那些翩然飞翔的蝴蝶,我仿佛置身于阳春三月。

当繁忙的生活麻木了()我们的神经,使我们对于身边的美视若无睹的时候,真该好好向孩子学习,他们的眼睛比我们大人更容易发现美,他们的双手也比我们大人更容易创造美。

3、生命的种子

生命的种子

每场雨后,总习惯跑到野外站一站,有时被潮湿的泥土气息陶醉,有时被朵朵盛开的花儿吸引,大多时间还是特意观望刚刚露头的小草。那可爱的样子总能引起我许多想法,有时竟然忘记了手头的事。每场雨后,就有幼小的苗子脱身,似乎是一种必然,尽管在深秋的那场细雨后,依然可以看见嫩嫩的小芽。看到它们永不言败的样子,敬佩幼苗坚忍不拔的精神油然而生。除过敬佩而外,就想不明白幼苗的种子是从哪里来,即使知道了它的母亲或者说父母亲,而父母亲又是哪里来的?

一颗有生命的种子,或者说有了生命的种子展现的样子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若把一颗再美丽,再有魅力的种子放在手中,它就是一颗普普通通的种子,谁都无法看出它将来会怎么样,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一颗种子看似非常简单,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一旦它长出枝叶来,慢慢开出花儿,它带给人类就不是一颗种子的样子或者一种力量。一颗种子可以长出一枝美丽的叶子,可以开出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可以结出一个个丰硕的果子,可以给为大自然添加一件锦衣,可以给人类一缕缕清香。

种子的生命是寄托于大自然的。微风的吹拂,细雨的滋润,阳光的普照,它们便有了活力。从深深的土壤里的颗粒慢慢发出芽,从破土而出到长出枝干,长出叶子,他们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才有了新的成就,要开出鲜花,孕育出新的种子,没有断定何时才能走出尽头。(人生感悟 )没有生命的种子没有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一切荣誉。有生命的种子无人阻拦它享受阳光与雨露的权利。一粒生命力极强的种子在雨水充沛,阳光与温度适宜的沃土里生根发芽是符合规律的,而被肆无忌惮的狂风吹到陡峭的山崖,或者乱石林里,他们依然在风雨的洗礼下发出细细的长芽,弯弯曲曲,白里透黄,七扭八歪地露出头,无论其它小草如何看待,怎么嘲讽,怎么狂妄,它们坚强地挺着腰板。

也许有人会嘲笑那些曲曲折折的嫩苗子,可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几许人能克服劈头而来的所有困难。走宽敞无阻的道路,三岁的小孩子都会颤颤抖抖走几步,在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上,能走到尽头的人寥寥无几。

找一颗种子容易,找一颗有生命的种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没有生命的种子是孤独的,即使落在广沃的田地,阳光与雨露费劲一切力气挽救它,可它失去奋斗的信心,拖着僵硬的身子,疲惫地躺在地上,保持着原有的样子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少数种子耐不住风吹雨淋,慢慢腐朽,直至找不到一点踪影,享受不到大自然的阳光与雨露。

找到一颗有生命的种子,真心呵护它的生命,为自己与他人长出一枝枝可爱的叶子,开出一朵朵鲜艳的花朵。

4、林清玄:海边的白蝴蝶

林清玄:海边的白蝴蝶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海边拍照、写生,朋友中一位是摄影家,一位是画家,他们同时为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惊叹而感动了,白净绵长的沙滩反而被忽视,我看到他们拿出相机和素描簿,坐在废船头工作,那样深情而专注,我想到,通常我们都为有生机的事物感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机早已断丧,为什么还会觉得美呢?恐怕我们感受到的是时间,以及无常,孤寂的美吧!

然后,我得到一个结论: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灵、感觉,乃至眼睛。

正在思维的时候,摄影家惊呼起来:“呀!蝴蝶!一群白蝴蝶。”他一边叫着,一边立刻跳起来,往海岸奔去。

往他奔跑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七八只白影在沙滩上追逐,这也使我感到讶异,海边哪来的蝴蝶呢?既没有植物,也没有花,风势又如此狂乱。但那些白蝴蝶上下翻转的飞舞,确实是纷常美的,怪不得摄影家跑那么快,如果能拍到一张白蝴蝶在海浪上飞的照片,就不枉此行了。

我看到摄影家站在白蝴蝶边凝视,并未举起相机,他扑上去抓住其中的一只,那些画面仿佛是默片里,无声、慢动作的剪影。

接着,摄影家用慢动作走回来了,海边的白蝴蝶还在他的后面飞。

“拍到了没?”我问他。

他颓然地张开右手,是他刚刚抓到的蝴蝶。我们三人同时大笑起来,原来他抓到的不是白蝴蝶,而是一片白色的纸片。纸片原是沙滩上的垃圾,被海风吹舞,远远看,就像一群白蝴蝶在海面飞。

真相往往是这样无情的。

我对摄影家说:“你如果不跑过去看,到现在我们都还以为是白蝴蝶呢!”

确实,在视觉上,垃圾纸片与白蝴蝶是一模一样,无法分别的,我们的美的感应,与其说来自视觉,还不如说来自想像,当我们看到“白蝴蝶在海上飞”和“垃圾纸在海上飞”,不论画面或视觉是等同的,差异的是我们的想像。

这更使我想到感官的党受原是非实的,我们许多时候是受着感官的蒙骗。

其实在生活里,把纸片看成白蝴蝶也是常有的事呀!

结婚前,女朋友都是白蝴蝶,结婚后,发现不过是一张纸片。

好朋友原来都是白蝴蝶,在断交反目时,才看清是纸片。

未写完的诗、没有结局的恋情、被惊醒的梦、在对山看不清楚的庄园、缘尽情未了的故事,都是在生命大海边飞舞的白蝴蝶,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只要表达了,有结局了,不再流动思慕了,那时便立刻停格,成为纸片。

我回到家里,坐在()书房远望着北海的方向,想想,就在今天的午后,我还坐在北海的海岸吹海风,看到白色的蝴蝶——喔,不!白色的纸片——随风飞舞,现在,这些好像真实经验过的,都随风成为幻影。或者,会在某一个梦里飞来,或者,在某一个海边,在某一世,也会有蝴蝶的感觉。

唉唉!一只真的白蝴蝶,现在就在我种的一盆紫茉莉上吸花蜜哩!你信不信?

你信!恭喜你,你是有美感的人,在人生的大海边,你会时常看见白蝴蝶飞进飞出。

你不信?也恭喜你,你是重实际的人,在人生的大海边,你会时常快步疾行,去找到纸片与蝴蝶的真相。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