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倾听大海的声音
倾听大海的声音
文/顾彤
听说,落日很美,海边的落日更美。原本以为我会喜爱落日,却没想到,最后爱上的却是海边的声音。
听,大海的波浪拍打海岸的声音既沉重又清亮,让人渐渐放松下来。看着那无止境的蓝色,朵朵浪花涌向岸边却又不服气的退下,发出阵阵抱怨。不知不觉,我的内心也如同大海一样广阔而又平静。
沙滩上,一个个孩子仿佛有了艺术天分。他们从沙滩上挖起许多沙子,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知道是谁撒了一些沙子在自己的作品上,连忙拿起铲子,修改自己的作品。铲子与沙子的摩擦发出了“沙沙”的声响。“哗——哗——”一阵阵大浪过后,被艺术了的沙滩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听着大海冲刷沙滩的声音,心灵仿佛也变得干净多了。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太阳依旧放射着耀眼的光芒。看!落日!太阳的光辉洒在人们的身上,以至看不清他们的样子,看到的只是那一幅黑白的剪影。隐隐约约中,看到人们手拉着手,站在海边,“哗!哗!”海浪声持续传入我的耳中,人们任凭海浪拍打在自己的身上。有的因海浪的巨大冲击,摔倒在地,再站起来接受大海的洗礼。有的依旧站立,高举双手欢呼,然后一头扑进海中,享受快乐的时光。而我,则在一旁用耳朵静静地倾听海浪的声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此刻,我感觉这声音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乐曲!()
日落,我没有好好欣赏,但却也收获颇多。因为我在海边倾听到了人与大自然共同谱写的一首独一无二的乐曲,让我永生难忘!
2、听听大海的声音作文
听听大海的声音作文(一)
今天,阳光明媚,爸爸、妈妈带着我坐火车到日照第三海水浴场游玩。
到了第三海水浴场,远远望去,蓝蓝的海和天连成一条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到这里游玩的人很多,海面上有很多人在游泳,水面上游艇飞快地奔驰着,溅起一串串浪花。沙滩上人们玩的都疯狂了,有的把身子埋到沙子里。大海热情地欢迎各地人们的到来,发出温和的召唤。
我光着脚丫迫不及待的下海,感觉海水凉丝丝的,慢慢适应后,便拿着救生圈下海游泳去了。我在海里自由自在的漂浮着,像一艘小船在水里游来游去,特别舒服。一股股浪花打来,我特别兴奋,高兴地大叫着和浪花玩耍、嬉戏,巨浪打来,调皮的大海还会让我喝上一口咸水……大海发出欢快、调皮的笑声。
退潮的时候,脚踩在沙滩上,感觉沙子像面粉一样细腻而柔软,就像慈祥的妈妈一样抚摸着我的脚丫。沙滩上有许多寄居蟹和小螃蟹,我们先到沙滩上挖坑,然后分头去抓漂亮的寄居蟹和小螃蟹,一会儿功夫,新搭的小窝里便请来了许多可爱的小精灵。有的寄居蟹很温和;有的则很调皮,看两只正在打架呢;有一只小螃蟹爬得非常快,总是逃跑,我把它翻个身,它就原地装死,几乎纹身不懂。在岩石旁边的浅水滩里,有许许多多的小鱼,仔细看去,小鱼的颜色和海水的颜色差不多,我轻轻的用手一捧,就能捧到一至两条,我和小鱼玩了一会儿就恋恋不舍的把它放回大海里去了,因为我知道鱼儿离不开水,海里的鱼儿更离不开大海妈妈的怀抱。大海用宽阔的胸怀养育着这么多生物,发出慈母般的涓涓细语。
等到晚上看大海的时候,那里已是风号浪吼,此时的大海又展示了它勇猛的一面,像一头大狮子发出吼叫。
听听大海的声音,它是变化多端的,有时发出温和的声音,欢迎人们的到来;有时又像调皮的孩子般发出欢快的笑声;有时似慈母般的涓涓细语;有时又发出勇猛的吼叫……我喜欢这变化多端的大海。
听听大海的声音作文(二)
我喜欢听大海的声音。
有一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去潮州的大海边玩。我们还没到沙滩,哗啦哗啦的歌声就传到我的耳朵边,大海好象在说:“欢迎你们来这里玩!”
在沙滩上,我们垒起城堡。突然,一群唱着歌的水娃娃向我们这边冲来,轰塌了我们做的城堡。我生气地对那群水娃娃说:“你们这群水娃娃真调皮,把我辛辛苦苦垒好的城堡轰塌了!”那群水娃娃好象听懂了我说的话,就哗啦啦地唱了起来,好象在说:“对不起!”
沙滩上的贝壳真漂亮,五颜六色[注: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的贝壳让我眼花缭乱[注: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一不小心,贝壳掉进了海里。我伤心极了,那群水娃娃好像知道我那么难过,就唱着呼啦啦的歌把贝壳送到了我的身旁。我开心地对水娃娃说:“谢谢你们!”水娃娃又呼啦啦地唱,好象在说:“不用谢!”
突然,起了一阵风,水娃娃们变成了朵朵小水花在空中飞舞。我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多美丽的浪花呀!”过了一会,浪花又从空中落了下来,扑通一声掉进了海里,又变成了水娃娃。
大海的声音真美妙。
听听大海的声音作文(三)
无知的人们啊,醒醒吧!听听大海的声音吧!
大海,是广阔无垠的;大海是一望无际的,所以它成了我们当代青少年最向往的地方。而每到海边很多人就会随手把垃圾扔到海里,而有些人则更为残酷——去虐杀动物,获取钱财。
无知的人们啊,醒醒吧!听听大海的声音吧!
“我为人类提供的一切,难道还不够多吗?()我给他们在我的地盘上玩耍,给你们在我的身体上划船,又给你们提供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难道这一切还远远不够吗?难道这一切你们都没有看在眼里吗?难道你们都不会心存感激吗?你们还这样虐杀我的孩子。你们难道就不会体谅体谅我的心情吗?”听啊,这就是大海妈妈发出的哀号,发出的怒吼,难道你们还没有清醒吗?大海不是给人们利用而存在的。
看啊,那鲜红的大海,岸边尽躺满了海豚。那海豚已经死了,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而它们的死,有人会怜惜吗?在它们即将被虐杀的时候,它们不恨人们吗?我想应该不会吧!
我们给大海留下了太多太多不好的印象,留下了一种罪恶,。为什么我们不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向大海妈妈道歉呢?而道歉的方式我想就应该是停止对它孩子的杀害吧!
只有这样,海洋才会永远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啊!让我们一起保护海洋吧!
3、倾听历史的声音作文
倾听历史的声音作文(一)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每件事都是一滴水,无论事件大小,都是这条巨河的一部分,都汇总在这里。水,是生命之源;历史的长河,则是人文之本。我们能在它那儿获取无尽的智慧。那么,我们又从它那儿获知了什么呢?
春秋末年,吴越战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再两国一次交锋中,越王勾践败给了吴王夫差,成了俘虏。勾践服了三年的苦役后,被放回越国。之后他卧薪尝胆,愤发图强,最终做出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
历史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就一蹶不振、自甘坠落。只要信念还在,只要信心犹存,只要勤奋依旧,便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淮阴侯韩信曾经受市井混混的胯下之辱,但后来却成功了,被别人看成懦夫的韩信功成名就,而且名留千古。
历史告诉我们:“忍”是人们的必修课。“忍”是什么?“忍”是心头上的一把刀啊。懂得“忍”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楚霸王项羽戎马一生,身经七十余战,英勇无比,无人能及。可最终在乌江自刎身亡,“江水依旧流,霸王不复返”。为何?
历史告诉我们:“天命”是不可信的东西。听信天命,不会判断,只是自取灭亡罢了。
成吉思汗铁木真,他是蒙古人的骄傲。他的少年时代是悲惨的,但他听了过来。靠着战马与弯刀,荡平了四海,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
历史告诉我们:坚强的人,往往都是成功的人。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本教科书。它告诉我们:为人的成功,就是处事的成功。历史,就是在教我们该如何做人!
倾听历史的声音作文(二)
历史的风铃声,起伏在耳畔,男男吟诵着历史的音色……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你刘邦小儿不知廉耻,过河拆桥,幸我叔伯大义,放你一死。鸿门宴,我那项庄舞剑,竟不致以斩你头颅。况且我项羽生来就是飞龙在天,剑指江山,今日放你刘邦归去,成就了你“大汉起兮云飞扬”,开创了四百年大汉。我项羽自出江东,领兵夺天下,今却栽于你手,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只求血染乌江,看你造福天下。
乌江滚滚流,早已沉淀着霸王血的江水,吟诵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让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岸,霸王情,万籁苍凉的历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只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看那皇冠龙袍,沙场金甲,“五十弦塞外声”,我李世民继承父业,成那贞观文治武功。最是恨那建成元吉,当初不纳我言,而酿玄武门血变。手足情碎,父子情断,为我今生憾事。最是爱那玄龄魏征,宁死相谏,强虏则弹指间灰飞烟灭,然却换来万生来朝。
几百年之后的长安城,依旧是为人们熟知,弹奏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圣人贤言。中华之历史,乃太宗文治武功,太平欢乐的历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这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又能有何作为?是征战沙场“赢得生前身后名”,还是隐居躬耕“悠然见南山”?我杜甫眼见官吏石壕捉人,只能“如闻泣幽咽”。眼见长安首都城破,只能辛酸慨道“国破山河在”。想当年唐玄宗开元盛世,我曾说此繁盛,而今安史之乱,唯有迁居成都,安养垂老天年。我杜甫一生,不能为国尽力,实在是遗憾。回望古贤屈原,魂断汨罗江,与我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又能如何,更不提那“相见时难别亦难”。唯有望汨罗江水,共叙楚国大唐的兴衰更替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我李隆基半生辉煌,半生低落,当我开创了开元盛世,世人赞我“赢得生前身后名”,而当我拥有了杨玉环,我就被唾弃成“可怜白发生”。这就是我矛盾的一声。我又有何错?玉环“一骑红尘妃子笑”,试问谁人不动心?我拥有了属于自我的爱情,何错?可是,爱情的结果,确实那生灵涂炭的安史之乱。就算是这样,人们还取笑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或者,杨玉环确实诶,可她不比其他。越女西施又不是成就了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杨门女将,又何尝不是各各引领巾帼之风?
听听吧!这就是历史的声音。音品中融合着爱国之音、豪情之音、辉煌之音、宫怨之音、战争之音……时间可以磨损历史风铃的表面,却不能改变它的音色。就算是千年之后的我,提笔书写,依旧是义愤填膺、感慨万多。历史的风铃声,起伏在耳畔,喃喃吟诵着历史的音色……
倾听历史的声音作文(三)
我们无法拒绝那些声音,它们总是执拗地穿越时空,黄钟大吕般在我们耳畔喧响。历史的声音遥远而真切,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心灵的启迪。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劳者的不屈。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那深沉而有力的砍木声,历经岁月的磨洗,依然在《诗经》中生动地震响,顺着这涟漪的轻漾,循着这本色的声音,我分明看见一群衣衫褴褛者在躬身而作,那铮亮的斧斤闪着愤怒的光芒,在“君子”们苍白而臃肿的面前划过。“坎坎”,这原始而苍远的斧声,是我所听到的第一声历史的呐喊,在这呐喊声中,跳动着不屈的音符。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无悔的心音。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子,面对浑浊、污秽的社会,虽身陷无助的境地,却依然喊出了这撼山震川的心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伟大与崇高,使屈原伫立为一座不朽的丰碑。于是那飞天一跃,溅湿了历史的天空,更打湿了后来者的眼睛。于是,虽为一支小小支流的汨罗江,使所有的长江大河瞬间失重。“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流不尽的是沅湘之水,淌不完的是屈子的怨愤,但奔腾不止、响遏行云的更是屈子无悔的心音。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智者的责任。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智者的声音总是那么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在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年代,一个一米五六的小个子巨人般的声音,点亮了黑暗的天空。这声巨响饱含着怎样的痛,隐藏着多少的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哀”与“怒”之间洋溢而出的是一腔热血,抛洒而出的是满怀深情,麻木者当醒,不仁者应悟。鲁迅,一个倔强的战士,一个深沉心灵的抒写者。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时代的自豪。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位曾独立寒秋的诗人,以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这自豪而庄严的声音,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漫漫长途,穿越了浓重凄苦的悠悠长夜,它浸透着泪,它饱蘸着血。于是千山肃立,于是万川静流,于是礼炮轰鸣,于是掌声雷动。在东方,激荡的是一声洪响,站立的是一个民族。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伟人的深情。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这种爱,让邓小平成为了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正是这种爱,让他为祖国为人民勾画出了一幅幅醉人的蓝图;也正是这饱含着这爱的声音,为我们传递着富裕的信息,讲述着春天的故事。一九九七年一月七日,一个伟人离我们而去,但一个声音让我们铭记。它继续引领着我们迎接一个又一个绚烂的春天。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逝者的心动,那么,我们该留下怎样的声音,绽放怎样的心声?
4、倾听听不见的声音
倾听听不见的声音
在公元三世纪,某国的国君把王子送到古朴大师处,希望大师收为门下,并教导王子成为一位杰出的国王。当王子抵达古朴大师的寺庙,大师就将他独自的送到大森林中,并要求王子在一年后回到寺庙时,要描述出森林的声音。
冬去春来,王子回到寺庙,滔滔不绝的对大师讲述他再森林中听到的一切声音:「大师,我听到了杜鹃美丽的声音,树叶沙沙的作响,风鸟嗡嗡地啼鸣,蟋蟀唧唧地鸣叫,…」听完王子的话语,大师再让他回到森林中继续倾听。对此王子颇为困惑,难道自己还没完全辨识所有的声音吗?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王子孤独的端坐在森林里,竖着双耳尽力的倾听。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除了已听到的声音外,别无其它的声音。有天清晨,正当在树下默默的坐着,心神安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开始感觉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模糊声音,愈是聚精会神去听,这些声音愈来愈清楚,他立刻茅塞顿开。
回到寺庙,王子恭敬的向大师描述他的收获:「当我集中全力地倾听时,我听到了前所未有听到过的声音,鲜花在缓缓开放着,大地在阳光下苏醒,小草在吸吮着露珠…」大师频频点头赞赏的说:「倾听听不到的声音,是成为杰出君王的基本素质,你可以开始学习如何领导你的国家了。」
领导者继承人的培育与养成,是企业(组织)的一大挑战。尤其,在快速变动的时代中更是重要,这一代领导者所熟悉的经营法则,已不见得适用下一代。甚么是培养领导者不变的基本素质?为甚么在国王请求古朴大师教导王子成为一位杰出的国王,古朴大师只训练王子独处与倾听?为甚么当王子学会倾听“听不到的声音”之后,才能开始学习如何领导国家?这对现代的领导人养成有甚么意义?
把公元三世纪()的故事搬到现代,王子相当于您的组织中的甚么人?在森林中独处相对于您所面对的甚么环境?王子听到森林的各种声音对您而言又代表甚么意义?在您的经营环境中,有哪些声音是您已经非常熟悉的?有哪些您不熟悉的?
您曾如同王子一样认真,去倾听您经营环境的森林中所有的声音吗?「鲜花在缓缓开放着,大地在阳光下苏醒,小草在吸吮着露珠…」那是甚么样的声音?您曾经在工作中听到过“听不到的声音”吗?那是甚么样的时机下发现的?是讨论对话中话语背后的假设?还是批评意见背后的用心?是顾客没有说出的心声?抑是多数沉默不语的员工心声?您是否也发现用“心”来倾听,可以比耳多听到更多的“听不到的声音”了?
也许您已经体会唐太宗「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要诀了,尤其贞观之治十九年能接纳魏征等人谏言背后的用心,难怪有人说领导者胸襟而已!『慎独与倾听』,点出领导者不变的修练:「听那听不见的,看那看不见的!」您已经如此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