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的他,为何只拿毕业三年的工资?

1、工作十年的他,为何只拿毕业三年的工资?

工作十年的他,为何只拿毕业三年的工资?

我有个朋友,简称为z吧,五年前认识他的时候,他是一家小公司的软件程序员,而五年后他还在那家公司,依然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员。(这时候可能很多人会得出一个结论,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过了三十就不值钱了。我非常不同意这个观点,后面会详细阐述),算起来,他工作也有十多年了,但是,他却告诉我,他的工资已经好几年没有涨过了。有大环境的原因,毕竟他所处的传统软件行业普遍效益不是很好,工资没钱赚,自然不会给他们加工资。而具体到个人的情况,虽然很多人不满意待遇纷纷跳槽了,而他虽然也想过跳槽,但是,总感觉自己好像没有底气,再说在这家小公司也习惯了,离家也不远,不知不觉间就这么混过来了。

直到有一天他参加同学聚会,才发现他的待遇和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同龄人了,税前4k,而很多人的待遇已经在这个数字前加上了个1。此时,他才后悔不已,当初不应该贪图安逸,结果工作十年,却只是拿相当于工作三年人的工资。(it行业的工资水平还是不错,只是因为加班多,付出多。我前几天帮忙推荐了一个毕业五年的女孩子,大专,10k多,才87年)

于是,他开始着手找工作了,也不断的翻看人才招聘网。结果发现他现在求职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虽然他看起来有了10年的编程经验,但是代码却写的很糟糕。之所以说很糟一方面是他写代码的时候就像工厂的操作工一样,只注重功能的实现,不注重优化和改进。导致他的代码看上去很粗糙,一点都不精致。经验很保贵,但只靠经验是不够的。(就像下棋一样,假如你用心研究,复习,不断挑战自己,也许可以成为一名大师。但不断用懒散的方式去玩棋,下20年也只是一个"臭棋篓子“。)

其次,他由于最近几年一直在一家公司,而公司的业务内容变化不大,要求的编程语言也没有很大的改进,再加上他自己惰性比较强,空闲的时候没有想过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这就决定了他的知识面和编程能力是一个软肋。工作十多年,只能做一个初级程序员做的事情,只不过比一般人熟练而已,很难称之为核心竞争力。

同时,做it的人都知道,很多项目都是一个团队配合实现,有的做前台开发,有的做后台开发,还有的做dba,这样做下来很容易导致一个人可能只懂某个方面的知识结构,出去以后发现待遇不会有太大的提升。而他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些方面的内容,导致他真正找工作的时候发现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都要懂一些,而他只能望高薪岗位兴叹了。

最后,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如何,不仅仅是会做事,还应该用简练、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别人,而这个朋友他就像《泰囧》里卖葱油饼的王宝强扮演的角色一样,做葱油饼的秘方都在心里,无法很好地传达给别人。这样导致他很难让他的价值最大化,只能做程序员,而不能做项目经理、需求策划或者售前人员。(在这里也是想反驳下说程序员是青春饭的说法,程序员是一个入门岗位,是做好it行业的核心和基础,但是这不代表过程序员是青春饭,只是看他懂的东西是不是在逐渐增加,还是在不断重复而已)

在分析完朋友有这么多问题以后,他似乎没有开始的怨气,因为他明白了,现在的待遇低是由平台小、能力差和不用心等多个原因导致,而他所欠缺的就是他要努力改进的地方。(后面他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已经跳槽成功了,待遇直接翻了2倍,也算是我的辛苦没有白费,自豪ing)

从这个朋友的故事来看,可以带给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1、不管在任何行业,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年纪轻轻就开始想着怎么混日子,迟早有一天要被淘汰,从而在一个相对低端的层次“稳定”下来,看似稳定,不过是饥寒交迫的开始。不相信的话,可以从身边那些30-40岁的人来寻找“成功案例”。

2、不管做什么职位,会做了永远只是最低的标准,如何做的更好,更快才是核心目标。()因为越是容易上手的岗位,更新速度和淘汰率越高。每天都要革自己的命,才算是根本。很多人,常常纵容自己的惰性。纵容自己惰性的人,都是在对自己犯罪。(我承认,我也有时候会犯罪)

3、不管在任何时候,闭关锁国的政策最终只能有一个结果:落后,而落后又带来一个结果:挨打。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不管是对工作,还是人脉积累,都应该多一些留意。知道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知道公司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知道同事离职去了哪里,知道要多结交几个圈内人士。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职业发展上越来越顺利,而不至于成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呆子。

2、学会工作,因为你要工作几十年

学会工作,因为你要工作几十年

终于有一点空去了一趟家乐福,大肆扫荡了一番。家乐福的底楼全都是卖衣服的门店,有一家门店特别热闹,门口一左一右的小姑娘叫得格外的响亮:新款八折,春装半价,大家进来看看吧。店里也有不少的顾客在逛。相比之下,隔壁同样卖衣服的门店就有些冷清。

这个店里的男装和女装,都是韩派风格的居多,我瞄了一下,加上外面的俩个一共有五个销售员。我进去,一个小姑娘围了上来,给我介绍这件给我介绍那件,一会会夸你身材好,一会会说你皮肤白,这件和你很搭,那件穿起来有气质。反正使出了浑身解数,说服你买下店里的衣服。

看见有一个顾客买单,收银员在那边喊了一句:“2点30分,xxx签了今天的第三张单,为她加油,大家加油。”随后,又听见五个姑娘齐声说:“加油,大家加油。”这一喊,让整个店都充满了高昂的士气。

我顿时被这种氛围感染到了。对于她们而言,一个顾客在这里消费,她们就成功了,为之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报酬。有了目标,目标有价值,工作就有价值。

不由地想起前不久收到了一封辞职信,他是公司里的销售员,刚刚工作半年左右。我对他的评价还是可以,他有特别大的潜力有待发掘。就因为看见我在公司群里发的一段话,而递交了辞呈。

我说了这样一些话:“现在办公室内贸的同志们太懒散!上班不按点,行动慢悠悠,业绩蒸蒸下滑毫无起色!工作无任何压力,简直就是国有企业作风!只会简单低级的使用公司平台和资源,毫无将资源转化优势发扬光大的意识!这么好的行业、好不容易才打造出的公司品牌平台、这么好的做事年龄……大家好自为之!!! 我们公司做国内销售的人很少有饥饿感,更何谈去市场抢食!如果惰性不改、思维不改变、不断奶、不奋进,你们将会一事无成!我所观所见你们如此,非常非常气愤!替你们惋惜!本周开始会陆续出台一系例制度,能者多得,无为者且态度傲慢不服从管理钻空者,一律清退!”

当他在辞职报告里说:“这份工作让我感觉非常压抑,压得喘不过气,让我一点心情都没有,时时刻刻都感觉到不安。”

我没有多说什么,我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从学校刚出来的20几岁的人,本来就是一个不安的年龄。我也是由那种状态转变而来的,即便工作很轻松,也会对未能选择的其他工作充满向往。就好像打开一扇窗之后,总会觉得别的窗后面有更好的风景,还会有更好的选择。

在为选择工作苦恼之前,要认清一个事实,不安是所有人成长的必经的过程。许多人获得成就都是靠不安作为动力逐渐实现的。

我们不能因为对前途感到没有希望,就以此为理由在珍贵的青春岁月里选择偷懒和不负责任。同样,在未能发掘自己所具备的才能和潜在的无限的潜力之前,草率的选择辞职作为逃避的手段,是对未来所能创造的无限可能的一种扼杀。所以,在你准备辞职的时候,不要给自己选择一个错误的开始。

大卫·伯恩斯说:先有行动,后有动机。你得先给水泵注水,让它启动起来。如果想等到有心情时再做,那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要投身于做这件事时才会感觉劲头十足。

在这个社会里,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么幸运,选择跟自己能力匹配并且能够让自己快乐的职业。所以,工作本身能够带给你的快乐有多少,都是取决你自己的心态。的确,我偶尔也会厌烦目前这种一成不变没有新鲜感的工作,但是,我想到了那些失业没有工作的人,他们是多么想有一份工作。还有那些即将退休的人,他们在没有工作的日子里该怎么打发时间?

不论你做什么样的工作,如果你想从中获得快乐,就要饱含激情,精力充沛,全心全意地去做。努力工作是不会累死人的,在这个努力的过程里,你会为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当大的满意度,满意自己的表现。学会吸收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和情绪,能将这些消化并转成自身优势的人,会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在某一天一股脑地爆发出来,你最终会成为强者。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个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但是,花期却只有两天,随后花株就枯萎死亡。

之所以想起了这一种花,是因为我们人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我们要生活好几十年,在这好几十年里,有那么几十年你都在工作。

如果你在五年的工作时间里能够一点一点累积工作的养分然后绽放成让大家认可的光芒,那么你的人生就够本了。如果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不小心成为了让人崇拜,让人羡慕嫉妒恨,甚至于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名字你的成就,你的人生就是赚到了。

3、不要一边抱怨工资低,一边工作不努力

不要一边抱怨工资低,一边工作不努力

当你上班迟到了,你说路上堵车,可以理解一下吗?——可以!

当你觉得自己不舒服,想请一天假,可以理解一下吗?——可以!

当你觉得工作累了,想打打游戏,调节一下,可以理解一下吗?——可以!

当你抱怨上班早下班晚,为什么不能朝九晚五,可以理解一下吗?——可以!

好,那我们换个场景!

当你坐飞机迟到一分钟,飞机起飞了,你对着飞机喊:我堵车了,你为什么不理解我?——飞机表示不理解!

当家人生病住院时,没钱治病,却问医生,为什么不理解我们付不起治疗费?——医生表示不理解!

当你看到你的朋友一个个都买车买房的时候,你说现在为什么房价这么贵?开发商为什么这么黑?——房产公司表示不理解!

当你去面试,遭到一次次拒绝时,你说为什么不能给我一次机会?——用人单位表示不理解!

不要一边抱怨工资太低,一边工作不努力!不要一边频频跳槽,一边抱怨老板不重用你!不要抱怨社会太现实,一边工作偷奸耍滑,没有贡献还满腹牢骚!你一直知道你追求什么,你也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甚至很清楚自己的问题很多却从来没想过要如何改变!当你觉得自己辛苦了,累的不行时,停下你的脚步,回过头看看,其实你并没有走多远,你要走的路还很长,你需要加倍努力的奋斗!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4、一个在华为工作十年员工的感悟

一个在华为工作十年员工的感悟

一、“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的道理深刻。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用来形容对it人的要求,最贴切不过了。真正的成功者和专家都是“最不怕学习”的人,啥东西不懂,拿过来学呗。我们it现在有个技术大牛谭博,其实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从外行通过学习成为超级专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说,当年一开始做unix系统管理员时,看到#提示符大吃一惊,因为自己用过多年在unix下搞开发都是%提示符,从未有过管理员权限。看看专家的当初就这水平!当年跟我做备份项目时,我让他研究一下oralce数据库时点回退的备份和恢复方法,他望文生义,以为数据库的回退是象人倒退走路一样的,这很有点幽默的味道了,但他天天早上起来,上班前先看一小时书,多年积累下来,现在在系统、数据库、开发等多个领域已成为没人挑战的超级专家了。但是,学习绝对不是光从书本学习,其实更重要的是从实践工作中学习,向周边学习。比如说我在华为觉得学到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要善于利用逆境”,华为在冬天的时候没有天天强调困难,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机会扭转全球竞争格局”并真的取得成功,如果没有这个冬天,华为可能还要落后业界大腕更多年份;华为在被cisco起诉时没有慌乱,而是积极应对,利用了这次起诉达到了花几亿美金可能达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等等这些,把几乎是灭顶之灾的境遇反而转化为成功的有利条件,对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也对公司高层十分佩服。

三、勇于实践,勇于犯错,善于反思。很多事情知易行难,关键是要有行动,特别是管理类的一些理论、方法、观念。空谈、空规划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实际把它做出来,做出来后不断反思改进,实实在在最有说服力。没有实践中的反复演练和反思,即使是人人皆知的东西要做好都其实不容易,举个小例子,比如做管理者要会倾听,我想华为99。9%的管理者都很懂这一点,但实际做的如何呢?华为有多少管理者做到了不打断别人讲话?不急于下结论给定义?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有多少管理者能够做到自然地引导对方表达?问问对方感受?确认自己明白对方?

四、要有方法、有套路,对问题系统思考、对解决方案有战略性的设计。在前几年的工作中,由于取得了一点成功,技术上也有了一点研究,就开始夜郎自大起来了,后来公司化重金请来了大批顾问,一开始对有些顾问还真不怎么感冒。后来几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it的复杂性越来越增加的情况下,逐渐理解了很多。西方公司职业化的专家,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论、有套路,甚至于如何开一个会都有很多套路,后来我对这些套路的研究有了兴趣,自己总结出了不少套路并给部门的骨干培训和讨论。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就事论事来研究和解决,非常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战略性的眼光。对于一个组织的运作来讲,制度和流程的设计尤其需要这一点。爱恩斯坦说过: 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五、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公司大了,人多了,混日子也容易了。人很容易陷入随波逐流、不深入业务的境地,而看不到问题和危险。专家有过一个研究,雪崩发生时,一般受害者都是一批一批的,很少有单个人的受害者,原因很简单,单个人在雪崩多发地会相当小心和警觉。但一个群体,群体越大,每个个体就会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和人云亦云的判断,但现实是不管群体的力量有多大,雪崩都是不可抵抗的。因此我觉得在大的机构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

六、少抱怨、少空谈、积极主动,多干实事。我曾经是个抱怨很多的愤青,经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得我有所转变,因为知道了抱怨是最无济于事的。世界上永远有不完美的事情,永远有麻烦,唯一的解决之道是面对它,解决它。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改变我们不满的现状,改变我们不满的自己。实际上也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一手搞出来的,比如社会上很常见的是高级干部退下来了,抱怨人心不古、感慨世态炎凉,如果好好去探究一下,原因很可能是他权位在手春风得意时不可一世、视他人如粪土造成的。

七、对职业负责、对目标负责,对自己负责,成功者往往自觉自律、信守承诺、心无旁骛。大企业肯定会有绩效考核、会有论功行赏、会有kpi、会有领导指示、甚至会有一点企业政治,但如果我们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绩、片面追求kpi指标、片面追求权钱利益,片面地对上负责、对别人负责,而不对自己负责、不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热情和好奇心,必将不能达到自己的最佳境界。(励志故事  )而一个企业如何能够成功营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个体尽量发挥到最佳境界,企业也会战无不胜。

八、多点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看起来与工作不怎么相关,其实太相关了。杰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美的境界的追求,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蕴涵着秩序、简洁和美。缺乏一点审美的追求,什么ugly的事情都敢做、不择手段、凡事凑合,一点都不“高雅”,必将不能长久。

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关注人,帮助人,真诚待人,厚道做人。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媒体的作用,过分渲染了人与人之间日益冷漠、诡诈的关系,但实际的社会、社区可能真的不是那么回事,起码我来华为之前,对一个大企业中工作的人事关系开始还有点未知的恐惧,但实际上在这个集体中的感觉几乎人人都能开放、真诚相待,关系融洽和谐。所以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能够真诚对待他人,在与他人互动中将心比心。当然,工作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冲突也是没有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冲突对组织来讲,是大有益处的。就象夫妻吵一架后感情往往更好。只要我们掌握两大原则:1)对事不对人,2)与人为善。就肯定能把适度的冲突引导到对自己、对组织都有利的方向。

十、开放和分享的态度,在一个高科技公司工作,如果报着保守和封闭的心态,成长肯定会受阻。

十一、做好时间管理。在华为工作十年,3650天,工作日3000天左右,这些时间是不是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了,有效的、有产出的工作时间究竟有多少,实在值得怀疑。时间管理是我在华为工作当中最大的教训之一,可能也是公司整体性的问题,工作缺乏计划,经常是面临不断的被打断;或者是不断去打断同事下属;或者是不断的会议、讨论,占去绝大部分的时间;或者是被自己的兴趣所牵引,花大量时间搞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或者是花很多时间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把很难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然后被迫仓促行事。现在回想,如果真的能管理好这十年时间,我觉得成就应该大很多。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