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努力的人,才会觉得努力没用_看了日本女人卖房的故事,才知道自己的努力为什么总是没用

1、不努力的人,才会觉得努力没用

不努力的人,才会觉得努力没用

文/二次元猫小姐

1

几个月前,有一位读者妹妹跟我诉苦说,准备了三个月的英语六级考试考砸了。

不仅如此,她还遭到了室友的嘲笑:“看,那么努力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没过!”

因为经常早起晚归,从不参与室友的集体活动,她成了“异类”。她越努力,越是被室友看不起,似乎大家都等着看她出丑。这一次挂科,让她的委屈爆发了。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小姑娘的挫败,她问:“你说我努力有什么意思?不仅考试没考好,还让我一个朋友都没有。”

我反问:“那你以后就不努力了吗?”

她坚决地回我说:“不。”

因为这一次的考试离通过只差五分,她相信只要自己好好备考,下一次一定会通过的。

而且,这三个月来,词汇量和语法的掌握程度都有大幅提升,更可喜的是,原来一直处于“哑巴英语”水平的她,经过这段时间听力的反复训练,也渐渐找到了一些语感,敢开口说了,偶尔做梦还会蹦出几句英语梦话。

这一切变化,都让她觉得离自己想从事外贸行业的目标更近了些。

这就对了。努力的人,总知道自己收获了些什么。只有那些不愿意努力的人,才会觉得努力没用。

2

我在前一家公司上班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嘲笑。

办公室的工作氛围比较随意,只要不出什么大岔子,大家都是得过且过。我常常是办公室里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同事们常对我议论纷纷,觉得我是做给老板看的。

他们可能不知道,每当我探索到一种新的工作技巧,我都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那种喜悦不是老板的夸奖能媲美的。

曾有个很会“打混“的同事阿玲,别人要花两三天去生产线上盯流程的开发工作,她只做开单和收样品两个动作就完了。她的偷懒哲学是:不管你盯不盯,样品都会如期出来,何必白费力气呢?

她可能没有想到,就是少了这个参与的过程,她错过了多少技术干货。我们认识十来年了,她始终只是在同一个岗位上追逐着眼前的“悠闲”而已。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所有人铆足了劲前行,只有你一个人原地踏步,你就会成为那个最容易被淘汰的人。

我们往往并不是觉得努力没用才不想努力,而是因为不想努力才觉得努力没用。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只有60分,当一个难度80分的机遇来临,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把它拿下。

不努力,就只能过着不努力的生活。

3

总有一些人,在你挥洒汗水时高唱着“努力无用”。

在学校里,他们认为,学习的意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职场上,他们认为,工作的意义只是为了拿工资。如果考试能过、工资不少,多出来的每一分心血都是浪费的。

可是,努力的意义不仅仅是眼前的成败得失,它更是我们未来的能量储备。如果你没有感受到这种能量,多半是因为你并没有付出过多少努力。

我的表弟阿路,很早就帮着家里干活,寒暑假去工地挣学费。毕业以后,阿路第一份工作是销售,在陌生的城市里走街串巷拉生意。他把一段段无人问津的孤独期当成了自己的增值期,即使是在最贫寒的时候也没忘记给自己充电。

正因为从小就见证过用汗水改变命运的力量,所以阿路坚信每一个努力的瞬间都是对未来的投资。

如今的阿路早已成为企业高管,却依然在自我提升的路上奋力奔跑。

我常用他的故事激励自己:即使是起点很低,即使是眼下困难,只要你不害怕努力,一切都不足为惧。

别人休息的时候,你多跑一会儿;别人想放弃的时候,你再坚持一会儿。终有一天,你会得到命运的犒赏。

愿你不负光阴,不负野心,用努力成全一个更好的自己。

来源:猫姐能量圈(id:tqq1214cat)

2、看了日本女人卖房的故事,才知道自己的努力为什么总是没用

看了日本女人卖房的故事,才知道自己的努力为什么总是没用

文/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三轩家的每一次卖房,寻找一种完美人生匹配。她总是在告诉客户:你的人生为什么需要这套房子?

前段用了一周末,看了一部我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看的日剧《卖房子的女人》,作为励志系的日剧,《卖房子的女人》不仅充满了燃点,还有深深的感动,眼泪掉了好几次。以前看日本的纪录片,会被主人公兢兢业业的各种精神所打动,想不到一部简单的职业日剧,燃起的不仅仅是正能量,还有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整个行业和职场的新认识。

01.

房产中介所负责的,不是一套房子,而是客户的整个人生。

《卖房子的女人》讲的主要是一个叫三轩家房产中介的故事。作为一个房产中介,她总会有各种办法,把各种奇怪的,看起来卖不出去的房子卖出去。在她看来,没有她卖不出去的房子。而她卖房子的秘诀仅仅是,她所负责的,不是卖出去一套房子,而是客户的整个人生。用这样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卖房子,她总能设身处地的考虑到客户内心深处,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并将合适的房子推荐给客户。

有一对工作忙碌,只能把儿子托付给奶奶养育的客户,当奶奶去世后,医生夫妇为了不让儿子难过,执意要求搬到更远的一处大房子里,以为这样就能过上让儿子不再思念奶奶的新生活里。但可惜,儿子不仅无法忘记奶奶,甚至不愿意离开旧房子。三轩家得知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后,主动提出在夫妻两值夜班的一晚,陪伴儿子过夜。在那一夜里,她仔细观察了旧房子,并将一颗象征着奶奶回忆的石榴树枝摘断一节做成盆栽。

她给医生夫妇找了一间小但离医院很近的二手房子,并将房子装饰城旧房子的格局,再加上一颗石榴树枝盆栽。她直言道:“你们需要的不是一所大房子,而是一个离儿子不远,每天挥挥手能相互看见,并且让孩子感觉到奶奶还在的地方。”果然,一直倔强不已的孩子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所小房子,夫妻两也恍然大悟般明白了自己长期对孩子的疏离,并感动的留下眼泪。

在中国,房地产一直都是每个家庭心中最重要的事。很大一部分家庭,要用一生的积蓄和努力,去换一套希望能让自己安定幸福的房子。以前我不太喜欢房产中介,但看完这部片子以后,被深深的感动。就像三轩家在最后两集中所说的那样:“我负责的是客户的整个人生。”

现在房价节节攀升,对于大部分的中国家庭来说,结婚,生子,养老,买房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买卖行为,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幸福的向往。每一个小家庭大家庭,买房的时候都憧憬着未来如何打扮这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并在里面过上十年,二十年,一辈子。而房产中介所肩负的,就是这样一种沉甸甸的希望,甚至是一个家庭一辈子的最重要的梦想。

02.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走心和思考。

当然,如果从职业角度来说,三轩家之所以敢说“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除了对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努力,更重要的是走心。对于大部分的房产中介来讲,他们关心的是把手上的房子推给客户,告诉客户这个房子怎么值得买,怎么性价比高,为何潜力大,升值空间大,但似乎没人关心过,客户内心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她是否真的需要你推荐的这个房子?

三轩家不一样,通过思考,她把一所卖不出去人人害怕的凶宅,卖给见惯了死亡的医院护士;她把两套正对门的房子,卖给为无法独立生活的儿子担忧的老人,并为他们计划好买下对门收租金好让儿子一辈子衣食无忧的计划。三轩家的每一次卖房,寻找一种完美人生匹配。她总是在告诉客户:你的人生为什么需要这套房子?

没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会把一个人的成败简单的归结于努力两个字。但在片子里,三轩家的同事们个个都很努力,但为什么没有三轩家一半的业绩高呢?

因为大部分人做工作,都是表面功夫一抹净,以为做过了,就是会做了,做好了。从来没有走心,也没有认真的思考过。

看别人的故事的时候,特别是这部剧,这是最让我自省的一部分。

这年头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挺努力的,有些人努力的还特别辛苦特别累,但总是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百思不得其解。我刚上班的时候,有一次老板让我整理一份资料,我洋洋洒洒收集了几万字丢给老板。

老板问我:“这些信息你以为我找不到么?我要的是你的见解和洞察,通过这些资料你觉得对客户来讲最重要的是哪些?为什么重要?面对这些资料,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内容?记住:信息不值钱,见解和洞察才值钱。”

其实我们未尝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呢?只不过是懒罢了。反正就是一份工作,能交代了老板和客户就好了,何必思考那么多呢?有什么事儿都丢给客户和老板决定,自己就是个传话筒,反正领一样的薪水,差不多就行了。日子久了,大部分人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每天像个机器人一样早出晚归上班吃饭下班睡觉,就觉得自己的日子百无聊赖,抱怨起无趣的工作造成了自己木偶般的人生。

以为自己很努力,但总看不到效果,可谁说这样的人生,不是你自己造成的呢?

那些你看上去聪明能干机敏又赚钱的人,哪一个不是思考和走心一起努力,才换来的呢?

3、最怕你放弃努力,还觉得理所当然

最怕你放弃努力,还觉得理所当然

文/陶瓷兔子

1

跟一个姑娘聊天,她抱怨起收入太少,买不起车买不起房,单身的时候尚好,一谈婚论嫁顿显窘迫,双方父母合力付了全款,小两口却得承担装修和添置家具的支出。

她工作四年,工资月月不剩,信用卡上的账单总是负数,她忧愁地问我:“有没有什么赚钱的好方法?”

她说自己在一家国企,贵在轻松随意且从不加班。我顺口就问:“那有没有考虑过下班做个兼职?”

想过啊,但做什么呢?她说:“开快车太累,刷单又太low,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才华与技能,这两年跟风开了个网店,也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那就在本职上谋求突破?虽然不可能一飞冲天,但工资能涨一点是一点。”我又说。

她回我长长的一声叹息:“你不知道,我们公司能破格提拔的都是技术岗,像我这种文职类工作,前头还有大把入职了十几年的老前辈还压在头上,哪儿那么容易突破啊?”

那就..……跳槽?我使出杀手锏。

就我们这种岗位,哪有那么容易跳?她立刻反驳:“在这儿待着好歹还能落下个轻松不累,到其他公司,干的活比这儿多,福利还越来越少,也不划算的,况且到了我这个年龄,又还没有小孩,一般公司也不要……”

“那你就没考虑过学点什么其他技能?”我继续问。

“以前静不下心,现在结了婚马上准备要宝宝,更没有时间学了。”她继续抱怨着现实的困境和腰包的窘迫,末了用一句话结尾:“我就是个普通人,活成这个样子,我也没办法。”

她显然属于我们都很熟悉的那群人:将生活的种种艰难一股脑地诉苦给你,十分不甘心,又好像很虚心求教,可无论你给出什么建议,他们都会用一千一万个理由驳倒你,努力让你认同她的观点:

看哪,我的生活就是这样,我没办法,你也没有,所以只能这样了。

就这样吧,带着不甘心的忧郁上床睡觉,第二天醒来,却依旧重复着前一天的生活。

2

我其实很能理解这样的无力感,无论多么努力的人,总会有被被现实的照妖镜晃晕双眼的时刻,在某个绝望而又使不上力的时刻,谁不想两手一摊,回报生活一个充满了无奈的葛优躺?

我头一次感觉到努力的无力,是在买车的时候,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省吃俭用攒够了一辆车的首付,兴冲冲地逛了好几个车展,泡在4s店里一待就是一下午。

正准备拍板付款的时候,店里来了个姑娘,看起来最多比我大两三岁的样子,径直绕过我所在的中低端车系,直奔后排的高端跑车而去。

当我还在为两千块的折扣跟销售小哥磨破嘴皮子的时候,姑娘早已潇洒地签完字,刷卡的神情那么轻松,好像在便利店买下一碗关东煮。

我瞄了一眼手边那张单子上一眼数不完的零,从没有一刻觉得生活那样无望过。

好无力啊。

我懂得如何用心理学和经济学来跟销售小哥议价,懂得如何向上汇报向下管理才能拿到不错的机会,懂得克制延迟懂得开源节流才能攒够首付的存款。

可是我依然买不起那辆车,现在买不起,十年以后,可能也买不起。

我很丧地回来,跟朋友聊起这一天的见闻,她隔了两个小时才回复我:“不好意思呀,刚去学日语了,所以关了手机。”

我以为她会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套路安慰我,可她连套路都懒得用,劈头就是一句:“你试卷做完了吗?下周就要开始报名了。”

“你不觉得,我们这样的努力根本就没有意义吗?再努力,也不过就是个普通人而已。”我有点恶毒地回复她。

“我知道啊,可生而为普通人,是我们的错吗?我之所以努力,并不是为了超越那些生来就不普通的人,只是不想让自己所有的不甘心,几年之后都成了无能为力。”

两年后的她,跳了槽,从可有可无的行政到日资企业的翻译,为了配合团队的需要,每天没日没夜地研究产品图纸,了解产品市场,分析竞品特征,逐渐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主干。

她原先的那家公司由于结构重组,进行了大量裁员,看到昔日的同事毫无准备地被一脚踢出安乐窝,拿些微薄的失业保险惶惶寻找行政工作,被挑剔年龄大,被挑剔未生育,被挑剔没技能,跟刚毕业的大学生抢饭碗的时候,她心有余悸。

或许我一辈子也成不了那个买跑车的女孩,但我也很自豪啊,毕竟一双赤手空拳,也能打拼出个像样一点的世界。

她说:“改变生活是很难的,而我们面对那些艰难时刻的选择,会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有个读者曾经气哼哼地给我留言,说:“你们这些鸡汤文作者就是会胡说,说什么学个语言就能飞黄腾达待遇翻番,参加个聚会被男神一见倾心,哪有那么容易啊,我学英语都学了三个月了,单词背了几百个,除了课文之外,还是一句都说不出来。”

我看得失笑,却没有回复她的这句话。

是啊,哪有那么简单。

3

你只看到别人一夕逆袭,却看不到这一夕的背后,又藏着多少个日日夜夜。

进入瓶颈时的焦头烂额,进步甚微时的心灰意冷,看着别人追剧打游戏心向往之却不能做时的烦躁犹豫,辛辛苦苦学了好久却毫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和懊丧。

这是我们笔下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会遇到过的事。

只是这些细节,不能与人言,也不足与人言。

而你以为他们真的是幸运的遇到了那一天吗,撞到了那个机会吗?

并不是的。

是那一天终于等到了他们。

等他们宝剑藏锋,大步流星,勇往直前之时,那一天才会出现在生命的岔口向他们招手。

而对于永远庸庸碌碌的大多数人,它跟从前的每一天一样,也跟今后的每一天一样。

20岁与30岁,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分别。

一个人失去光芒是在什么时刻呢?

并不是遭遇惨败被摔了个狗啃泥,不是姿势难看挣扎着起身。

不是咬着牙淌着汗向上赶路,也不是童话泡泡破灭,发现自己没有魔法也没有内力加持,只是个普通人。

而是在两手一摊,说出“就这样吧”的时候。

那被湮没于人潮,被时光推着向前,毫无还手之力的背影啊,才最最难看。

4、后进生的郁闷:努力了,没用

后进生的郁闷:努力了,没用

 

      你也是主动找老师谈的,最苦闷的是:努力了,没用。

      寒假我是不用功,可我开学到现在很努力,这次还是没考好。努力和不努力,考出来都一样。

      我说,你的努力的参照物是什么呀?是你自己吗?你说是的。

      所以只能说,你和寒假中的你比,是努力了。那么和其他人比呢?和寒假努力现在也努力的人比呢?即使同一时期,和你周围的人比呢?比如那些这次都能考400多分的同学相比,你有他们努力吗?

      即使和某些同学一样的情况,你考虑过为什么人家有大进步,你只是原地踏步?比如说xky。

      对啊,你说她就坐你旁边,你们经常讨论问题,她文科比你强,所以就好了。你在文科上花了最多的时间,结果文科没上去,理科却也被拉下来了。

      老师明白了:你的时间分配不当,或者说学习没有讲究策略。跟你们说过很多遍,平时以数理化为主,零星时间用来学语文和外语,语言的学习用整段时间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好,但每天要花点时间,坚持积累,效果自然会出现。理科哪里经得起一段时间不接触?不接触手就生,做题就没感觉,即使你数学经过竞赛魔鬼式的训练,长期不训练,思维也就僵化了。所以,你的问题不严重,只要调整学习策略,就可以避免。

      但是你的学习要避免急功近利:努力了就一定要有收获?这种想法要不得!班上最努力的不是你,是ply,她都从不言放弃,你有什么资格?再说,量变到质变有个过程,要尊重学科规律,学习才有效!

      另外,你现在没有以前自信,是因为南大强化班考试失利,是吧?

      没想到这句话惹得你几次掉眼泪。老师知道了,你被它伤着了。“人家都说南大强化班超级容易考,我倒不是为了要提前进入大学,但我规定自己一定要考上,证明自己的实力。”早知道你这么承受不起,也不会让你去考。但是你回来就告诉我说你没戏了,因为你的强项数学物理没派上用场,但是薄弱的化学遭遇到的确是竞赛试题。( https://)当时你是安慰老师怕老师对你失望,只是没想到这个结果对你打击这么大。其实,自主招生和高考完全两码事,走的不是一条线路,有它只是多了一段经历。去年连南大自主招生都没考上的,不最后以极高分考上北大了?咱们班小珠珠,上海交大就差面试,还给刷下了,气得她干脆不要交大,直接考北大了。这不,她就全力以赴,比你用功多了!

      遇到挫折,你可以顺势趴下,也可以就此崛起。你要选择后者!

      你把眼泪收起,目光中多了闪亮和准备战斗的勇气,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

      上次你考了个高分,你说你什么都没想,也没有一定要什么好的结果,就把它当作练习了,结果真的出乎意料的好。你自己都意外,你还请了客呢。可这次怎么啦?

      “考试的时候,我总在想,考砸了怎么办?”结果真的给你考砸了。真是如愿以偿!看着你委屈的泪水汩汩而下,老师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你给老师的小纸条天天在我的口袋揣着呢。

      考试,到最后,考的是一个人的心态。你显然把上次的结果当成了一种负担,有了很多的期望,开始患得患失,心里失去了平衡。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你不用害怕的,它无法证明你所有的才华和曾经付出的努力。只要你没有虚度,你每天都有钻研的乐趣,你就问心无愧。考试时候确实需要点运气,只是我们要用勤奋的砝码为自己多增添点好运。

      在奔向高考的过程中,你要学会欣赏路边的风景:看窗外樱花美丽绽放,听树梢鸟儿婉转歌唱,而你们风华正茂,当你为过程;乐此不疲的时候,结果只是副产品,你迟早有回报,而这回报会以多种方式呈现,融进你的血液里,让你坚强,无畏,再不会在考试的时候,去考虑这样无聊的问题。

      孩子们,加油吧!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梦想必须自己努力争取] [写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后进生]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