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远方作文1500字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当我们都即将老去的时候,才突然发现那个始终把我们放在心尖上的人,竟然被我们遗忘了多年。
今晚,我早早地躲进了被窝,很暖和,很暖和。可不知为何,突然那么一瞬间我想起了母亲消瘦的背影和父亲黝黑的面庞,一向睡眠质量超好的我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眠。窗外,风拼命地呐喊着,没有一丝要投降的意思。平常我最害怕的就是呼呼的风声,却不想今天听着这呼啸的北风我的内心却是如此的平静,没有一丝丝涟漪。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读过几天书。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喜欢读书,写文章,可是在那个连解决温饱都困难的年代,读书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父亲最大的梦想就是想去远方看一看,可是迫于生活的重负他的愿望却无从实现,于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两个孩子的身上,希望我们有一天会走的很远很远。他常常开玩笑般地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哦,能行多远就行多远,就算是替爸爸多出去看看了。”
可是他不知道,当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他的步伐却没有了当年的矫健,再也跟不上我们的节奏了,而我们和他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了。我很想问问父亲,当他看着我渐行渐远的背影时,他是否想过让我慢下脚步等等他。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我们跑的更快走的更远,这不正是他的期望吗?也许在他看来我们走的越快就会更早到达“远方”——那个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他并不在乎你沿途忘我地欣赏风景时忘记了叫上他,也并不在乎你在旅行的途中遇见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而把他丢了。他在乎的是你能否顺利到达“远方”,能否看到你从未见过的风景,路上你是否过的开心……他所在乎的仅仅只是你的感受。
从初中住校开始算起,这几年回家的次数真是寥寥无几。就算是周天回家,哪一次不是把所有的“甜言蜜语”都说给了手机和电脑。平心而论,你是否有过那么一瞬间想跟那两位鬓角已有些斑白的人说句心里话作文呢?没有吧?对啊!因为我们是高中生,学业紧张繁重,所以回家次数少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我们回家一次不容易,所以玩玩电脑玩手机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你是否注意过,你所谓的不经意的、不稀罕的回家,在他们看来却像是过节一样隆重。我们一次次为自己的少回家找理由找借口,甚至为了躲避他们的啰里啰嗦而不回家,而你却永远不知道,当你为成功躲开他们的啰嗦而庆幸时,他们找不到孩子该是有多么的着急,为了你他们可以放弃整个世界。
两年之后,也许我们就会到更远的地方,会离他们远远的,再也听不到他们像唐憎似的罗嗦,心里难免会有些小激动吧。我们憧憬着未来,有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有一位漂亮贤惠的伴侣,有一所房子,有一部车子……唯独在幻想中没有他们的影子。
我很喜欢刘墉先生文章,文字虽不华丽却可以打动人心。他在《爱,就注定了一生漂泊》中曾说过,“哪里有爱,哪里有牵挂,放不下,就是家。”对啊,父母给予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的牵挂是无声的,不管多大只要父母还在,我们就是个孩子。远方确实有迷人的风景,也确实有让你一生迷恋的伙伴,可是不管你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唯一心疼你,宠着你,想替你心甘情愿地承担所有苦难的人只有父母。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所以,父母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亲爱的朋友们,即使你走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即使你已经到达了梦寐以求的“远方”,请你一定要慢下脚步,停下来等等他们,因为我们在一点点地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地老去。也许有一天他们拿不起筷子,系不上扣子,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作为儿女的我们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抱怨,即使走到了远方也不要把他们丢掉,带着他们,带着家。就像当初他们耐心地教会我们呀呀学语,教会我们如何用筷子,系扣子一样。
远方的风景确实很美,所以请你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圆了父母心中的那个梦,带他们去远方看看。多远无所谓,用心就好。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郭开朗 | 作者年龄 | 15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郑州市第八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1班 |
性格特点 | 毅力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饭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李云景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那个远方作文
她静静地站在河对岸,深邃的瞳孔中映射着那个她一直守着一直望着的却已不存在的远方。
被埋没在高耸的钢筋混凝土下,灯红酒绿,熙熙攘攘,各种乐曲杂乱无章地充斥着耳膜,似乎有些纸醉金迷,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将一切虚化,再无童年的真实。这一个个不夜的角落,还有什么值得去守候?
逃离,我心中只有这一个念头。
独自坐上大巴车,满怀期待地去寻找那些残留的,值得守候的东西。
一路越过高速,穿过街道,攀入山中,又绕下山,在山脚,古镇映入眼帘,这古镇果真名副其实:古色古香的石质门柱,参天的古树,小桥流水……,心中暗暗窃喜,呵!果真来对了地方!
当我满怀憧憬跨入门槛,这所谓古镇给了我沉重的一击:各种食品混杂着汗水的气味顿时侵袭全身,再次把我包裹进那个熟悉的氛围:大大小小的店铺兜售着所谓的特色食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劣质小玩意也成了特产,普普通通的水盆竟也成了泡脚养生神器,餐饮店煮着熟食散发出的烟雾袅袅上升,将原本青涩的黛瓦熏成了“煤脸姑娘”,但似乎并没有人发现这一细节,也是,被喧嚣利益迷了耳朵眼睛的人,又如何在意这“小小的”损失?门槛上的“灯笼”,花花绿绿的广告牌,熄灭了原本属于这里的光彩,掩没了曾经的安宁。
被骗了,我攥紧双拳,咬着牙关,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逃进巷子,绕过大大小小的店铺,跨过一块又一块的青石板,喧闹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耳畔。我放慢脚步,环顾四周,大大小小碎石遍铺,似乎是个施工场地,只是,为什么施工的场地上没有挖掘机、拖拉机的轰响?为什么尘土像是被驯服了乖乖地躺在地上?
我踏着碎石,朝工地边缘走去,这是一条小河,岸边破损的石槛在倾诉它的悠长,抬头眺望,对岸似乎有一户人家?青砖白墙,亦或是因为时隔长远,白墙上作文抹上一层黯淡的灰,青瓦失色,稀稀落落布在脆弱的屋顶,木制的窗框似乎已朽败,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门似乎因为开开闭闭依旧灵活。不远的河的那边有所老房子,青砖黛瓦,只是屋顶瓦已稀稀落落,墙边爬上了青苔。
老妪踏出房门,时代久远的木质门已“吱嘎”出声,她抱着素色床单,头发整整齐齐地用梳子梳起,她走向架在门口的竹竿,将床单向上一抛,晒在门前支起的竹竿上,拉住被沿,收手、伸手、再一展开,床单整整齐齐地铺在竹竿上,一切动作行云流水,她拍拍被单,迈着步子,踱踱悠悠地走向一旁的竹制摇椅,安详地躺在椅子上,凝视这小河。
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事,她一骨碌从椅子上翻起来,踱着步子像是要跑起来,她进了屋子,拿出一杆捞网,又踱着步子跑到河边,将长长的杆伸入河中,捞着河面上的垃圾,无奈地摇摇头。
怎么只有一户人家?
“哎,这工地嘛时候才好开工?都这么长时间了。”
“我咋晓得,我也想问啊,河对岸的老婆子倔的要命,就是不搬,周围的人都搬走了她一个人还有嘛意思,她不搬,我们就不能动工哎。那破屋子有啥呀,难不成有金子?成天守着。以前的居民也全走了。”
“哎,那么咱的工资也不晓得什么时候才有着落。”
……
视线转向老妪,她已再次回到摇椅上,隔着狭窄的小河,她脸上的皱纹深深凹陷,褐色的皮肤衬在洗得发白的布衣上,她深邃的瞳孔映射着小河的模样和她那坚守的阵地,守着那片清静,微风拂过,素色的床单像旌旗飘扬,她的长杆网兜是她坚韧的矛,坚守的意志是她的枪,她在向喧嚣宣战,她在向恶劣的环境宣战,这是她的阵地!这是属于她的安宁!
就好像老农守望麦田,老渔夫守望浪潮,她守望着她的清静,不再让它成为那个远方。
那个远方,她一直在守望。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骆尚志 | 作者年龄 | 15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淄川育才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2班 |
性格特点 | 坚韧不拔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剪纸 | 平均成绩 | 90分 |
指导老师 | 伊组词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有你就有远方作文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题记
风透过窗缓缓轻抚着你,那藏于草中的匿笑,使我渐渐地向你靠近。我一次又一次吟诵着你赠予的文字,寻找着你我间的乐趣。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时的春正好奇地探过头来,你我共倚于窗前,感其暖风拂面,闻其鸟语虫鸣。早树冒新绿,春色满枝头。我时而颔首轻抚你,时而观望春优哉游哉地从我们身边掠过,拂开你的衣袖,带来一卷“珠帘”。我凝视着你,两行小字隐现于珠帘之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我伸手抚弄珠帘,双眼却望向雨中的朦胧。万物复苏,温润的雨儿洒在我的脸上,无言的美。
春的诗,淡雅悠然。有你,我懂得了审美。
热情似火的夏,着一身红色唐装,雍容华贵。你拉着我,热情地迎上去向他打招呼。太阳烘烤着大地,“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我便扯着你躲到树荫下乘凉。你不肯迁就我,独自一人暴露在阳光下,嚷嚷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你是期盼我化身蜻蜓,还是小荷?我舒展开自己的身躯,和你一起享受阳光。可你并不满足,一直陪着我,等到“映日荷花别样红” 。那时的你和我,学着荷花随风摇曳,似舞于水间。
夏的诗,热烈艳丽。有你,我渐渐愿意展现自作文己。
不知不觉间,秋姑娘翩翩而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你我伫立山间,望那像被血染红的枫叶,飘落于你的身旁。等待着,等待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我携你走向田野,那阵阵的蛙鸣藏匿于水田间,淡淡的稻香萦绕于鼻尖。见老农头戴草帽,肩搭毛巾,手握镰刀,脸朝黄土背朝天,我感慨,秋,总是如此忙碌。加入收割的队伍吧,你在一旁吟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带来不断翻涌的金涛,让我们流连于田间。
秋的诗,欢快丰硕。有你,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猝不及防地来了,你我蜷缩于被窝之中,打着寒战,听窗外北风呼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无情地拍打着矗立在冻土之上的老树,雪埋葬了枯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你笑了。那娇小的五片花瓣,每片都透出淡雅的紫红,透出淡雅的气息。雪还在下,点点雪花压在梅的枝头,她直着腰——不动摇!你靠在我的身旁吟诵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赶紧钻出被窝,去挥毫泼墨。
冬的诗,纯洁坚韧。有你,我开始变得坚强。
我每每捧你于怀中,你便悠然吟诵着小诗,激励着我前行,慢慢走向远方。停留于笔下的是文字,而停留于心间的是情感——我爱你,《唐诗三百首》。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金雨菲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张港初级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5班 |
性格特点 | 情绪化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饭 | 平均成绩 | 93分 |
指导老师 | 益宝汤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远方作文
你若问我,远方在哪?我只能沉默以对。
你若问我,未来在哪?我只能泪眼相与。
我向往远方,却也惧怕着未知的远方。我不知道在空间的远方,我会经历什么?或欢喜,或忧愁。我不知道在时间的远方,我会经历什么?或努力奋斗,或消极怠慢。
我的未来会怎样?雾朦朦一片,如水中探月,雾里看花。我默默彳亍着,流荡着,渴望着——会有一个永远在远方等我的人。
记得每次看书的时候,最害怕的便是“多年以后”。因为这样一句话后,总会接着句“他再也没回来过,去了未知的远方,或许死在无人的角落,或许活在茫茫人海中”。只因一句“多年以后”便已物是人非。人散了,就再也追不回来了;心散了,就再也聚不起来了。
可有时细细思量,或许分离才是最好的谢幕。分离和远方可以改变许多,改变的不仅仅是样貌,更是人心和情感。偶尔,我走在路上,邂逅一位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迎面走来,想开口说声“好久不见”。话到嘴边却徒留一句苍白无力的“再见”。明明当初是形影不离的闺蜜,可如今也只剩下擦肩而过、点头示意了。
多少次在梦里,总会梦见自己走在小巷子里,打量着琉璃般的天空和潮湿的青苔,脚轻踏在青石板上,“嘀嗒”作响,一步一个脚印就像打在心上的节拍。这条巷子悠长又寂寥,只有我一人踽踽前行着,途中看见了儿时的小院,紫藤依旧;看见年轻时候的奶奶,亭亭玉立;也看见了母亲深夜为我织毛衣的画面,温馨永恒……
眼角渐渐湿润,鼻子略微发酸,眼泪悄悄打转,接着听到了肝肠寸断的哭声,看到了一片惨白的衣服和一副黑沉的棺材,是谁哭的如此悲痛?棺中的人又是谁呢?我走近,企图看清棺中人的面貌,却被一层又一层的迷雾遮挡。我拼命撕扯,却怎么也挣不开。渐渐的雾大了,我眼中一片白雾,看不清脚下,只能一步一摸索的随心而走。我一直向前走,没有停下,因为我知道作文我没有退路,只能向前!
视线逐渐明朗起来,前方是一个岔路口。向左,还是向右?我徘徊在路口,踌躇着,思考着,迷惘着,前方会有什么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必须选择。无论前方是荆棘小路还是康庄大道,我都义无反顾。
我选择了左边的那条路。那条路很长,很长,似乎永远止尽。我不顾一切的走着,走着,抛开繁琐,忘记时间,走到最深处,才发现荆棘密布,但中间却盛开着一簇簇玫瑰。我不贪心,我只想采下其中一朵,把它别在我的心上,让我时刻铭记——即使前路漫漫,荆棘丛生,也要固执的相信前方有为我开出的花。
可是,一路的荆棘,刺得我生疼。它深深刺入我的皮肉中,竭力让我的灵魂被撕扯,让我的意志崩塌。我好想停下脚步,就此放弃。但前方的一抹红,就像一团火一般,灼烧了我的眼,让我的眼里只有它,只有远方。
我开始奔跑,即使头破血流也要奔跑,即使血肉模糊也要奔跑。因为只有不放弃,我才会有一点希望。失败,就还没有到来;成功,说不定就在下一秒来临。我还有一口气,还苟延残喘着,就不应该停止,不应该放弃对远方的向往与执着。受伤了又怎样,我会用尽我所有的爱与思念,为我舔舐伤口,为我疗伤。哪怕我死在梦的彼方,死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我也心甘情愿——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日夜兼程。
于是,我又走在荆棘路上,不管前方的道路是否一片黑暗。因为我知道黎明迟早会到来,我心中的火花也会将前方照亮。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而言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不顾一切的向远方走去。我从来没有过太阳,所以不害怕失去。接着,我将攀过高山,越过溪流,穿过闹市,踏过红尘……
像孤独的旅行家,这人生一路风沙,却固执望着远方。
你若问我,未来在哪?我只能微笑以对。
你若问我,远方在哪?我只能说——自在心中。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钊 | 作者年龄 | 15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平塘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7班 |
性格特点 | 知足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写字 | 平均成绩 | 119分 |
指导老师 | 唐立淇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远方的你作文
流年似水,当年情景似乎还近在咫尺。物是人非,今朝却已是咫尺天涯。
——题记
你已经离开我多久了?有三年了吧。这三年,每次我想起你,都只有一个隐约的轮廓,却勾勒不出明确的线条。听人说,当你越熟悉、越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就越记不清他的模样,可他留下的一切都那样深刻地印在脑海里。
记忆中的你,温和,朴实,心地善良。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你为了多添份收入,在车站门口摆摊卖起了白粥。每天天不亮,你就起来忙活着,就连最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各式各样的咸菜都是自己腌制的,特别好吃,生意似乎还行。每天早晨都有学生来摊上吃早饭,善良如你,每次都会给那些看起来条件不好的学生盛上满满一大碗,收的钱却少很多。这样一来,本就不多的收入变得更加微薄,而你却一直坚持这么做。直到后来,家里条件渐渐改善,你才收起了摊子。我长大以后,每当父母提起这件事,才越发清楚为何那么多人如此尊敬你。
你离开以后,经常会有一些事,如同一把钥匙打开漆迹斑驳的门,让我又那样清晰地看见了曾经陪伴在我身边那么多年的你。
一天早晨,我站在厨房里剥鸡蛋,初生的阳光透过窗户倾洒进来,那年初夏的午后,就这样措不及防地闯入我的记忆。
那一次,不记得你为什么煮了那么多鸡蛋,满满一大盆。你倒了冷水进去,然后搬了一个小凳子,乐呵呵地唤我。我安安分分地坐在凳子上,看你剥鸡蛋的示范动作,之后便埋头照做。我年岁小,力道掌握不好,剥烂了一个又一作文个。每当这时,一旁择菜的你就会腾出手来刮刮我的鼻子或轻点我的额头,然后把剥下来的蛋白送到我的嘴里,看我吃得欢快。那天下午,一盆鸡蛋被我折腾得“惨不忍睹”,你却并不怪我,只是轻笑着问我是不是故意的;那天下午,我把手插在清凉的水里,拂去了午后的燥热,惬意无比;那天下午,小小的院子里阳光那样好,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那样安静而亲昵地坐地一起享受着平淡的幸福。院内,微风袭来,花影婆娑……
你知道吗?你离开后的多少次,这样的情景总是不经意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它是如此让人难以忘怀。
是啊,我怎么会想到那个总是去理发店把头发染得乌黑的你,那样不服老的你,却在最后的日子被病痛折磨得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一直认为,就算生命只是个过程,死亡只是必然的结果,这样好的你,最后能安祥地离开。而我又怎么会想得到……
现如今的你,已经离开我好久了。天堂人间,我们的距离是这样远,而我所能用心守护的只有那些近在咫尺的记忆。奶奶,在远方的你,会不会想念曾经的那个臭丫头呢?我想说的是亲爱的奶奶,每当我想起远方的你,都会觉得你离开我是那么近、那么近……
曾听说,有一种树木,秋日里,叶子纷纷飘落在深埋着树根的土地上;有一种蝴蝶,死时要飞回破茧而出的地方;有一种风,固执地吹向北方,终有一天却沿着路途吹回原处。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最亲爱的奶奶,有一天您会重新回到我的身边吗?因为在您离开之后,我总是如此真切地想念。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黄建军 | 作者年龄 | 17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山东省昌乐县实验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三9班 |
性格特点 | 幽默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钢琴 | 平均成绩 | 96分 |
指导老师 | 汪自力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