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战胜年龄_人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扔掉这四样东西

1、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战胜年龄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战胜年龄

文/麦家

奥地利作家托马斯·贝雷·阿尔德里奇有一句广为人捧的名言:抚平心灵皱纹,等于青春永驻。40岁后,这句话荣登我日记本扉页,我以最真诚的态度和最醒目的标示,指引自己尽可能抚平心绪的波澜,压缩身躯的欲望,自感“受益匪浅”。因之,我时常以“智慧”和“经验”,嘲笑那些付出昂贵代价从美容院买来曲线、仰仗冬虫夏草或羊胎素养出满面红光的“青春崇拜者”,视他们为“迷途羔羊”。每天,我打开日记本,总是虔诚地告诫自己:要放下全部忧思,战胜消逝的光阴,注入不老的信念。

然而,这个夏天,有个莫可名状的阴影顽强摇晃在我眼前、心底,有些曾经紧紧抓在手里的东西忽然变得沉默而遥远,就像冬日的薄雾。我突然感到有些厌倦,我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让青春不逝?阿尔德里奇的名言真的就是鲜花和掌声的祝福?我镇定的大脑发出惊慌无措的信号,坚定的下巴猛然决定远走他乡。我知道,我必须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如同我在出门前必须整理好褶皱的衣领。

问题其实很简单,却又因简单而复杂。

青春易逝,人要老去,是谁也无法抵御的自然之力,是任何哲人也辩驳不了的真理和纪律,人类的渺小与无奈被时间一点一点抽丝剥茧,明明白白地横陈在历史做作的姿态里,化妆品、染发剂、假牙、羊胎素的荒诞和可悲一览无余。不论是追求年轻的外表,抑或追求年轻的心,归根结底都一样,都是在不遗余力地和时间作战,与自然抗拒。然而,这是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更何况,难道青春真的那么有价吗?年轻真的那么美好吗?彼之熊掌,此之砒霜。我们的人生在不断地更易状态,心灵的皱纹和身体的皱纹一样,无法抚平,也没必要去抚平,因为那其实是我们的财富,它在黑暗和误解中默默地改善着我们生存的选择和人生的际遇。它也许并不尽善尽美,但它像春华秋实一样,自然而然。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花香。

是的,20岁有20岁的青春和诗意,40岁有40岁的皱纹和诗意。追求年轻外表固不可取,追求年轻的心也一样,年轻的心再美好,也照亮不了不再年轻的生命。生命是一道时间算术题,生老病死是一个公式,我们无须对光阴之足怀有太大的恐惧,并因为恐惧而改变自己足下的步伐,让20岁的诗意覆盖40岁的诗意。

2、人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扔掉这四样东西

人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扔掉这四样东西

有怎样的年龄,就有怎样的人生使命;有怎样的年龄,就有怎样的处世心境;有怎样的年龄,就有怎样的办事思维和方法。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势必要放弃一些东西。

1、丢掉无效的社交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许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总不忘到处留电话、要电话。曾几何时,不少人把要到别人电话或合影当成炫耀的资本。

但是却很少有人明白:

人脉这种东西,本应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不是强求所能得来的。

酒局多,不代表人脉就广。不要为了无意义的酒局,喝垮了自己的身体,也失去了很多能真正愉悦身心的机会。

真正的朋友,是不必靠饭局和聚会维系的。与其这样,不如多陪陪妻儿老小,享受天伦之乐。

2、丢掉习惯性的抱怨

遇到烦心事,很多人爱抱怨。虽然明知道抱怨无用,却还是忍不住。

习惯性抱怨而不求改变的人,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怨气生活多年,这股怨气会长年累月积淀在心里,表现在话语里,渗透到脸蛋上、眼神里。

这样的模样,只能说一点都不美好。

泰戈尔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很多时候,如果你因为一点不顺心而抱怨,那么你也将继续不顺心。

而当你努力逃离充满怨怼的情绪时,你才会发现,没有什么坎过不去,只有抱怨在和自己过不去。

与其抱怨,不如习惯性地去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

3、丢掉虚情假意的朋友

虚情假意的朋友,会在你混得风生水起时,凑过来套近乎;可当你失意落败时,你却会发现:他总是变得很忙。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时候是建立在价值之上的,你价值越高,“朋友”越多,但这种虚情假意的朋友只是一时的,那些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欢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需要日久见人心。

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容不下虚伪的感情。

交一个欣赏你的朋友,在你穷困潦倒的时候安慰你帮你。

交一个有正能量的朋友,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陪伴你鼓励你。

交一个为你领路的朋友,自愿做你的垫脚石,带你走过泥泞迷雾。

交一个肯批评你的朋友,时刻提醒你、监督你,让你时刻发现自己的不足。

4、丢掉不爱你的人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

感情是最不可强求的,既然得不到,不如就洒脱放手,别让一个不爱你的人耗费了你最珍贵的热情。

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丢掉了快乐,要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活着。这才是最好的态度。

不同年龄,不同心态,人生的路上,越往后走就越要学会“做减法”。

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学会了妥协,不再争强好胜,我们从棱角分明变得圆润灵活,你会明白好多人,好多事,都不是必要的。

取悦别人远不如快乐自己,自己可以健康地活着,真实地爱着,幸福地过着,这一生就足矣。

3、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