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避免徒劳的努力
避免徒劳的努力
文/杨芮
有些努力,注定是徒劳的。比如有始无终的的空想,方向错误的梦想,选错时机的狂想。
那些与“想”有关的活,既是最简易的,又是最辛劳的。很多人寄希望于外力、横财、贵人来实现心底的奢求、欲望。所以,他们很忙碌--忙着找关系、拉人脉。可惜,他们忘记了,真正的好梦实现,还需要手里有“两把刷子”,那些没有傍身之术的人,终究会在半途中发觉功夫不够,伎俩低劣,最终还是会被时局淘汰,被后人追超。
那些励志的、鼓舞人心的话语,不用我多说,富有煽动或深省的字句文眼就如同定格般,唰地一下就能让你在脑海中取得联想。只是去读去看这些字句是收效甚微的,我们需要的是,去做。
很多时候,想要健身保健,但却每天狂饮滥食;想要节省时间修炼本事,但却每日闲游网络,无所事事;想要追求某位心怡对象,但却从不主动出击,甚至连碰面微笑的机会都不懂创造……如果,我们果真成了想象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想要实现一件事,你首先要有“已然开始”的状态。比如,要写一篇文章,那现在我最该做的事情,就是马上打开纸笔或电脑,马上去写;比如,要每日跑步,那这会儿最该做的事情,就是穿上跑鞋,打开房门跑起来。所有的事情,必须去做,才会有结果。
当然,在执行之前,必须要认真思考我们所走的方向与路径是否正确,是否只是一条“想当然”的错误导航。其实,即使错了一半,都不足以后悔莫及,毕竟,还有希望折回来从新开始。最怕的,是那种“不撞南墙不死心”的执着者,他们不信建议,不听意见,不看方向,只顾内心那份教条的想法。(励志文章 )结果,即便发现有误,他们仍旧一错到底,死不回头。最终,时间逝去,精力淡去,容颜老去,而留下来给自己的,就只有一道哀怨的叹息。
为了杜绝徒劳的努力,从今天起,要站定角度,从长计议。不要被徒劳拖累,更不要让自己踩到地雷。趁着年轻的岁月,将这份努力,用在刀刃上。
2、为什么你也曾努力改变,却常常徒劳无功?
为什么你也曾努力改变,却常常徒劳无功?
文/野和尚
“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改变隔膜,改变消极,要一直努力努力,永不放弃,才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自己……”但是,改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哦!且不说“改变世界”那么宏大的工程,“改变自己”就够让很多人头疼了,有时候我们下了不少功夫,却依然成果微微,甚至原地踏步,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如何自内而外地推开改变之门,并最终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你是真的在改变吗之:实改变vs虚改变
实改变的特征:
1.明确知道并认同自己需要改变的“点”
2.有具体可行的计划
3.使用适合自己的方式
4.持之以恒地身体力行
虚改变的特征:
1.心血来潮,三分钟热度
2.雷声大雨点小,计划措施不实用
3.想法很多,却迟迟迈不出步子
4.为了改变而改变,忽视了其实质意义
你只是“想要”改变,却并不“认同”改变
“我不想再这样懒下去,拖延症太误事了。”小q又嚷嚷了。每次公司最晚交报告的是他,说好的跑步计划、专业学习目标也都被拖成纸上谈兵……小q已经第n次决心改变拖延的坏习惯了,却总在实行时动力欠佳,得过且过,最后连“改变”本身都一并被拖延没了。然后又缩回自己舒适的“懒窝”里无法自拔,继续安慰自己“何必那么辛苦,反正这样日子也能过”。
tips:保持痛感,去医院看一看,你会更加懂得健康的含义;去敬老院看一看,你会更加懂得衰老意味着什么;去孤儿院看一看,你会更加明白亲情的可贵;去更牛的公司看一看,你会更加明白优秀意味着什么……保持痛感,才会让你不再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从而保持清醒、诱发改变。
你只是急于改变,却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
曾看过一期电视节目,讲的是一个普通小伙想要成为明星的故事:小赵家境一般,人长得也不帅,但却有一个想成为像梁朝伟、陈道明一样有名的明星的灿烂梦想。他没有找一份固定工作,长期漂在横店当群众演员。节目进行了一项职业技能测试,小赵也并未表现出过人的表演天分和潜力。小赵的母亲哭着求他,希望他回归到正常生活,但小赵那无动于衷的表情,让人心惊,更让人心碎。我丝毫都不怀疑小赵想要通过表演来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心,我担心的是他从未真正去了解过自己。
tips:让别人来帮助你认识自己。当然,这事儿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比如找专业的生涯规划师或者你信得过也靠谱的前辈,让他们来给你一些建议。如果你不想麻烦别人,网上也有很多关于性格和职业能力倾向的一些测试,它们未必准确,但却可以在你对自己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为你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从而减少盲目。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当你去做一些重要事情之前,提前写下预期的结果,等事情结束以后,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反馈分析,从中发现哪一部分做得好,你的长处在哪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接下来还需要学习些什么,以及有哪些习惯需要改。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认知自我的方法。
你只是没有足够坚持
r前阵子兴奋地说“发现一家很棒的瑜伽馆,我要把线条练得美美哒,以后不许叫我小胖”,“我最近爱上画画了,感觉自己很有这方面的天赋呢,我决定把自己的艺术细胞扩散到全身”……没过多久r就有气无力地说:“我太高估自己了,被‘打回原形’了。”我不解,问她怎么了。原来瑜伽班是报了名,可是练了半个月她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就没再去了;素描教材、画夹也买齐了,刚开始照着画册还画得不错,但一画实物就不行了,渐渐地就放弃了。其实改变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当你量的积累达不到,就很难实现彻底改变。
tips:将长期目标和短期刺激相结合。比如你想让你女儿坚持跳舞,你不能只是跟她说“坚持练习你长大就可以成为舞蹈家”这样的长期目标来画饼,而是要告诉她“你练到熟练,下周就给你买你喜欢的那条裙子”,结合短期刺激来激励她,这样她才更容易坚持。
不要把自己当成超人。有些人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根本不给自己留空间,那阵势好像要把自己变成超人一样,但这里面矛盾的地方在于: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永远是无限的,我们的精力却是有限的,而当你耗干你的精力以后,你在你想要改变的事情上就未必有足够的精力去坚持了。管好自己的精力分配,才能更容易坚持。
你只是没有用对方法
高中有段时间我特别害怕上历史课,原因是我真的记不住那些年代、人物、事件、意义……尽管我也曾努力地去改变,比如花更长的时间去背书、把重点部分抄下来等等,但仍旧没有什么起色,所以发展到后面,历史课我干脆就不听了,有点自暴自弃的意思。
后来历史老师换成了一位姓赵的漂亮女老师,情况就不一样了,赵老师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她漂亮,而在于她能够给每个同学找到适合他的记忆方法:比如a同学,她会推荐他使用“歌诀记忆法”,换作b同学,她就会推荐他使用“年代记忆法”,而到了c同学,她则会推荐他使用“联想记忆法”……就这样,我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由此爱上了历史课,而且在一次会考中,百分制的试卷,我竟然得了98分。
tips:确保你在用对的方法改变;在那些改变过程中出现连续性失败的节点上,更要去反问自己:我有没有用对方法?当你没办法找到正确方法的时候,求助是你的最佳选择,不管你是通过咨询别人还是通过报培训班充电,或者采用其他形式,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在前方等着你。
或许你并不需要那么多改变
小侄女彤彤起床刷牙的时候,我发现她笨拙地用左手刷牙,回想了下,印象中彤彤并不是个左撇子呀。洗漱完,我问她:“你怎么用左手刷牙呢?”彤彤稚气地对我说:“妈妈对我说,我要改变,用左手刷牙,这样我就会变得更聪明啦!”听彤彤说完,我突然想到这种方法到底会不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就算有用,又该有多少用?在尊重孩子的本性和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之间,到底哪个更重要?
tips:重新审视你的那些改变:有哪些改变其实根本毫无意义?有哪些改变其实就算停止也对你毫无影响?有哪些改变其实可以变得更简单?删减无关的改变,保留重要的,生命会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改变是很重要,但改变并不是万能药,因为跟改变一样重要的还有:自我认知、坚持行动、懂得取舍,以及知道自己要什么等等,我们只有在平衡这些的基础上,然后用对的方法去改变,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成长。
3、徒劳无功造句
徒劳无功造句
1、这是因为这趟奔走肯定徒劳无功而感到发冷吧。
2、忙了半小时[徒劳无功地买直达票之后,很明显我只能选别的路线了。
3、没有明确目标的会议多半是徒劳无功。
4、通常,对有技巧的经理的搜寻最终都是徒劳无功。
5、这家人数度看到这只头卡著罐头的猫,试图抓? 但都徒劳无功。
6、试图以公投去改变人大常委会决定,都只会是徒劳无功。
7、我在外交上所进行的拖延其实是徒劳无功的。
8、虽然天文学家其后展开全面的搜寻,但是却徒劳无功。
9、他们想查出那陌生人的姓名职业,但徒劳无功。
10、数月努力,徒劳无功,科学家突发奇想,问题迎刃而解。
11、你便成了求道的观光客,()忙得徒劳无功。
12、盖瑞试著从地上抬起一只笨重的箱子,不过只是徒劳无功。
13、他们全副武装地偷偷溜出寨子但事实证明这次行动是徒劳无功的。
14、不承认政制发展须要三方面推进,一切最后都徒劳无功。
15、索科尔斯基认为,事实上该机构所坚信的一些保障措施根本就是必然徒劳无功的。
16、从马路上一路走进四合院,我总会产生一种深切的徒劳无功的感觉。
17、我正在徒劳无功地维持秩序,忽然听到一声可怕的喊叫。
18、不过迄今为止,他们仍然徒劳无功。
19、想象我们现在会怎样或可能会怎样也是徒劳无功。
20、回忆过去没有意义,想象我们现在会怎样或可能会怎样也是徒劳无功。
4、努力避免成为最失败的十种人
努力避免成为最失败的十种人
挫折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就是拒绝成功。失败让人深刻。不经历失败也不会有大的成功。做人无一点真肯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处世无一点圆活的机趣,便成个木人,处处有碍。
第一种:高智商低情商的人
这种人往往具有很高的才华,却总是哀叹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类人的不成功,往往不是缺少慧眼识才的伯乐,而是自己刺伤了伯乐的眼睛。
智商是一种纵向的能力,情商是一种横向的能力。就如同圆锥的底盘和高度。圆锥的底盘决定圆锥的高度。底盘相当于一个人的交际处世能力;高度如同一个人的才华。一个人才华的施展必须以底盘为基础。适应大气候,创造小气候,自己为自己才华的施展去积极主动地创造好外部条件,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感言: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底盘”做基础,就成了一根“棍子”,就会成为别人手中之器,任人随意丢弃。
第二种:鼠肚鸡肠的人
刚参加工作时,笔者曾经经历过一个这样的故事。顾客刚买了我们的洗衣机,打电话来投诉:“你们的洗衣机进不去我家的卫生间”.我反复询问,他家住得是什么房子?什么型号的洗衣机(当时在卖场的售货记录还没有反馈回来)?我心想,怎么可能呢?对方非常不耐烦,只是说,必须上门服务,要不就退货,然后就把电话挂了。于是,我就跟着我们的一位售后服务的师傅上门了,我想亲眼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去了以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欢迎关注人人网大学生民间互助共享平台「如果你不想虚度大学这四年」原来这位顾客买的是我们半自动的双筒洗衣机,由于这个型号的洗衣机的轮子不是万向轮,只能横向滚动,所以,如果是横向推的话,确实是“推”不进去。于是,我们的服务人员就把洗衣机给这位顾客“搬”进了卫生间,顾客说:“行了,没事了”.
后来得知了该顾客信息:男45岁某单位科长。难怪啊,45岁才干到了科长。
这个故事,后来一直成为我们的笑谈。
感言:我果为烘炉大冶,何患顽铜钝铁之不能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毒物之不能容纳?
第三种:不自信的人
自信是快乐的源泉。自信的人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自信有三个层面。
首先,自信是对自己的了解和欣赏。在他我、自我和本我的层面上,你是最本我的,最了解自己的。对自己的长相、个性、气质与能力,始终都抱有肯定的态度。
其次,自信是面对别人否定与讥讽的坦然。自信的人不怕别人否定自己,真正的尊严是不怕被践踏的。所以,自信的人能够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相反,不自信的人总是把别人善意的批评视为一种攻击,对外界的人和事物敏感而脆弱,非常容易做出过激的反应。
第三,自信是对面对变化的乐观与勇气。自信者把所有的变化视为机遇迎接,把挫折当作成长的舞台与空间,把苦难当作锻造自己的大学。自信,是首歌。
感言:自信不是说有就有的。自信是一种长期的锤炼、积淀和修为。
第四种:不识人情世故的人
今年正月,一位远方的朋友来访,我在家热情款待。朋友走后,夫人问我:“你的朋友是什么人呐?初次登人家家门,而且还是大正月,咱倒不是说当叔叔的该给孩子压岁钱吧(其实要是真的给,我们也绝对不会要),居然两手空空,就连几斤水果都买不起吗”?我知道夫人的话有道理,她绝不是在乎几斤水果,而是感觉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我解释说,我这个朋友就是这么个怪人,他不是小气,而是真的不懂这些人情世故。你看他现在,不是又刚刚失去工作吗?正因为我知道他不在乎这些细节,我才会把他领到家里来住。否则,大正月的让人家来家住,咱不是明白着让人家作难吗?夫人听后,也就释然了。
但是,我想,作为我这个朋友来说,他需要面对和交往的人很多很多,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理解他这种风格的。
感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五种:坐井且不观天的人
一次,参加一个营销培训,席间,有位参加培训的听众和培训老师谈起了中国营销界谁最厉害这个话题,该听众顺便列举了几位中国颇有代表性的人物。谁知,该老师却颇不以为然,甚至对这几位着名的老师嗤之以鼻。
这种人往往比较敬业,然而性格却天生执拗。要么,只顾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要么孤芳自赏、自囿一隅却仍然自我陶醉。坐井且不观天!
感言: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第六种:内心封闭的人
这种人平时看起来左右逢源,和周围同事的关系打得一片火热。然而,当你和他(她)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你会发现,很难有深入的交流。因为,他(她)心灵的大门是紧闭的,几乎从来不向别人敞开。
这样人并不能说是城府很深,而往往是对别人缺少信任或者受过什么伤害。所以,看起来性格非常外向,其实却是一种外延型的外向,而非内涵型外向。无法敞开心扉与人交流的人,不但无法了解和认知别人,而且也无法让别人了解和认知他(她)自己,这样的人几乎没有朋友。
感言:成功者,一定有一颗鲜活而丰富的心灵。
第七种:一毛不拔的人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哪怕是同在一个城市,可他(她)给你打电话的时候,总是响一声就挂断了——等着你给他(她)打过去。或者是几个同事上街,从来不会主动去买几瓶矿泉水,哪怕他(她)是最渴的,也会强忍着等着别人去买。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经销商,一年做几千万的生意,经销着十多个全国知名品牌。欢迎关注人人网大学生民间互助共享平台「如果你不想虚度大学这四年」然而,这位仁兄如果要是请了哪个厂家的经理或者业务人员吃顿饭的话,立刻就会成为圈里的新闻广为传播。他家给商超的送货车,除了喇叭不响,哪个地方都响,别说买新车了,就是修一次他都心疼的要命。
感言:如果你长时间地和一只铁公鸡相处,aa制是最佳选择,或者在他(她)面前,你也可以变成一只琉璃公鸡。
第八种:曲意逢迎的人
见风使舵、虚溜拍马、阿谀奉承、曲意逢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是形容这类人的。
曲意逢迎者,自古有之。此类人往往不学无术,抑或是学而无术,误把拍马屁当作了一种术。在官场之上,马屁术大有市场。那是因为被拍者好之,拍马者乐之。然而,在商场上,马匹术就不见得有那么灵验了,即使能够赢得初一,也很难过了十五。
感言:做人无一点真肯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处世无一点圆活的机趣,便成个木人,处处有碍。
第九种:不顾及别人感受的人
a和b是同城市非常要好的朋友。a是某报社的编辑,b是某杂志的编辑。一天,a到了b的单位,b递过来一本杂志,说:“这是我们最新一期的,多提点意见”!不料,a却说:“你们的杂志,我从来不看”,说着,啪的一下,扔到了一边。当着办公室那么多同事的面,b嗖一下就脸红了,她一下子不知道自己的脸该往哪里搁了。
还有,我遇到过一个网友,看了我的文章后主动加了我qq.第一句话就说:“你是王瑞东吗?”我说:“我是王瑞东,你为什么要加我呢?”哪知对方答道:“因为你对我有用!”我一时无语。
这类人做事待人从来我行我素,以自我利益和自我快感为准则,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感言:这类人很可能是平时动物类食物摄取太多,出现了同质化反应。
第十种:经不起挫折的人
挫折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就是拒绝成功。失败让人深刻。不经历失败也不会有大的成功。史玉柱说:“作为我们曾经失败过,至少有过失败经历的人,应该经常从里面学点东西。人在成功的时候是学不到东西的,人在顺境的时候,在成功的时候,沉不下心来,总结的东西自然是很虚的东西。只有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才是深刻的,才是真的”.
感言:如果你的胸怀是一盆水,那么挫折就是一碗水;如果你的胸怀是大海,那么挫折就是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