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栏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注释:
1、玉真:晏殊家歌妓名。
2、重头:一首词前后阕字句平仄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如《木兰花》便是。琮:玉声,比喻玉真嗓音脆美如玉声。
3、入破:乐曲中繁声,与“重头”一样为官弦家术语。
4、香阶:飘满落花的石阶。
5、琤琮;玉器撞击之声,形容乐曲声韵铿锵悦耳;琮:玉声,比喻玉真嗓音脆美如玉声。
6、入破;唐宋大曲一个音乐段落的名称(唐、宋大曲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名为散序、中序、破。入破,即为破的第一遍。乐曲中繁声,与“重头”一样为官弦家术语。),这里形节奏开始加快。
7、红乱旋:大曲在中序时多为慢拍,入破后节奏转为急促,舞者的脚步此时亦随之加快,故云。红旋,旋转飞舞的红裙。
8、香阶:飘满落花的石阶。
9、共我赏花人:自己和一同观看玉真歌舞的同伴。
10、点检:检查,细数。“点检”句:言自己如今年纪已老,当年歌舞场上的同伴大都已经不在人世。
译文:
池塘中绿波荡漾微风送暖,记得就在那时我与玉真初次相见。
她甜美的歌声清脆悦耳,穿着红裙的细腰纷乱地旋转。
我躺在玉钩栏下的香阶旁,沉醉后竟然不知道夕阳西下天已晚。
当时与我一同饮宴赏花的旧友,算起来如今健在的人已无一半。
赏析:
本篇为追怀旧日生活之作,全词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词人人生如梦、好景不长的凄然感慨。
上片回忆,词人以感伤的心情描写了当年与友人聚会观看歌女歌舞的情景,渲染欢歌醉舞的热烈气氛。“池塘水绿风微暖”点出此时为春天,在微风送暖的春日,词人漫步园中,看着眼前池塘中绿波荡漾的情景,恍惚回到了过去,想起了与玉真初次相见的情景,并由此引出词人对一个春日赏花宴会上歌舞升平场景的回忆。“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写玉真跳舞的迷人状态。此二句为本词中脍炙人口的工丽俊语,也是晏殊词中的名句。“重头”是指一首词上下二片句式音韵完全相同,回环和覆叠是“重头”的典型特点,故此处的“歌韵”分外“琤琮”,更为动人心弦。入破是唐宋大曲的乐曲阶段名称。()当乐曲演奏至“入破”阶段时,乐曲节奏急促,故言“舞腰红乱旋”。此二句中“响琤琮”写听觉感受,“红乱旋”写视觉感受,虽未直接点评歌舞情态,但赞美之意顿出。
下片抒写世事无常、不胜今昔的深沉感慨,悲凉沉郁。“玉钩阑下香阶畔”承接上片,点明了当时歌舞宴乐的地方。“醉后不知斜日晚”仍写当年的酒宴情事,沉醉后竟然不知道夕阳西下天色已晚。“斜日晚”隐含人生晚景的意思,为下两句抒情做好了铺垫。“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道出词人深深的感慨:当时与我一同饮宴赏花的旧友,算起来如今健在的人已无一半。
整首词充满哀思,尤其是最后两句,让人读来不尽心酸。在结构上,上片怀旧,下片写今,紧凑而又对比强烈。词人以前后互见的手法,将思念之情自然表达出来,婉曲而又意蕴深长。
2、严仁:木兰花
《木兰花》
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照还空,
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
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如月不欺人,
明日归来君试看。
赏析:
本词为一篇闺阁香奁之作,先景后情,轻婉回环。上片写景。以“春风”总领全词,“荠菜花”后,一句一景,以菜花之繁,蝴蝶之乱,冰池之绿,落红之残,组合成一幅暮春风光,而那双双“蝴蝶”翩翩乱飞,繁多而欢闹,反衬出思妇之孤单、冷寂;那残花“落红”,隐喻了思妇青春如落红般消逝,流露出相思无尽的怅惘。下片抒情。以“意长”二句写相思离愁之深长。“恨游丝短”,乃恨游丝不足以形容、表露自己深长的愁绪,看我尽日相思,衣带渐宽便是明证。“宝奁”二句承“罗带缓”而生发容颜憔悴之痛,以“明月”之镜不欺人,暗示思妇每日揽镜自照,眼看着面容日渐消瘦,内心苦况难言,也表现出思妇对其夫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诚挚和专一,只待“明日归来”,让夫君看一个真实无伪的我之心,我之情!
3、晏殊: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位女子的离愁别恨。词中句句是对情人的怨,语意却极柔婉,饱含着无限的爱与思念,上片描述离愁情景。“绿杨”二句写长亭送别,一个“抛”字传达出“年少”者重功利,轻情爱的冷淡与薄情之态度,为下片“无情”做一铺垫。“楼头”二句丽语精工,生动展现“多情”者之离愁。下片写别后相思。“无情”二句以“无情”之重功利,不知离愁之苦反衬“多情人”重情感,善感离愁之苦,强调多情之寸心相思竟会转化为千丝万缕的愁绪,真是情深苦浓愁无涯。最后以宏观的视野概括了相思情的无限与永恒,“天涯地角”如何?其空间广阔渺远,亦有穷尽,拿它与“相思”情相比,“相思无尽”更胜过“天涯地角”,咏叹了“相思”情的永恒。在咏叹“相思无尽”的同时,也便肯定了相思有多深,离愁有多浓,那么“多情苦”也便有多重。此词写多情者相思离愁之苦,语意柔婉,抒情蕴理,真切含蓄。
4、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赏析:
燕过莺归,象征春事衰残,“细算”句反思一生,无限感触。紧接以“春梦”喻其短,以“秋云”状其幻,浮生好比春梦,再长又能有多少岁月,好似秋云倏忽散逝无处寻觅。换头连举两则男女相知相慕故事,愿她像闻琴夜奔的卓文君,解佩相赠的江妃二女,和我结成神仙一样的伴侣,然而挽断她的罗衣,也留不住她的离去。伊人飘然远去,似是为情场伤离、艳遇幻灭而发。收拍以纵情醇酒为解,以“独醒”为戒,劝君不要作独自清醒人,清醒梦破更伤心,应该在有限的浮生,烂醉在花间春梦里。言外颇含愤世嫉俗之意。全词首尾感慨深沉,中间多用比兴,叹春梦短暂、知音不留、好事成空,行间回荡不平之气,岂诗人借芳草美人为载体,而别有寄托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