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派影评
少年派影评(一)
我童年时曾经在山野间有一次神秘经历,直到中学时我才说服自己,那只是一场梦境,并未真实发生过。不过每次回到故乡,我都会不无期待地重返现场,试图看看童话崩解后的现场是否留有遗蜕。《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显然存在两个故事,一个是童话,印度少年与一只猛虎在太平洋上漂流;一个是真相,少年靠吃人肉熬过两百多天的海难。李安用一个纯美童话完成了一次献祭,观影者——比如本人——的私人童话都借助李安的镜头得以解脱,童年记忆由此超越了真伪,变成了残酷世界的一个备用注脚;谁相信,谁就得着。
什么是好电影?什么是李安式好电影?李安偏好从背面解读故事,他拍的同性恋不是纽约的酷男,是西部牧场的牛仔;他的绿巨人不是英雄,而是慈悲心泛滥的病人;他的间谍也不是杀伐决断,而是立场游移的弱女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按照好莱坞的逻辑应该拍成人与猛虎的三段式关系——从对立到和解再到合作,我一直期待老虎跟派一起抓鱼的场景;但李安把它拍成“人即猛虎、猛虎即人”的故事,少年驯服猛虎,但猛虎最终也没拿少年当朋友,头也不回返回密林。
海难后的一艘小船,救出了斑马、猩猩、鬣狗、猛虎和少年派。猛虎实际上意味着派的自我,在太平洋漂流绝境中,他终于放弃了吃素的信条,放出心中的猛虎,开始杀戮、打渔以及(结尾暗示)吃人肉。然而在人性与兽性的争夺中,他终于决心驯服猛虎,即让自己重返文明。获救后的派,目送猛虎重返密林——还记得初恋女友告诉他:莲花要深藏在丛林中。换一个视角来看——回到丛林的猛虎如果有空写回忆录,肯定会坚称:自己是单独完成了太平洋漂流227天的壮举,一路上屡屡自我怀疑,在上岸时差点要决心当一只吃素的斋虎了。
这部形而上的电影,借助3d变得形而下。壮丽的飞鱼群,撒娇的巨鲸,奔涌的海豚,一座只存在于幻想中的漂浮海岛,太平洋像一个童话乐园。宇宙原本藏在大神黑天的口中,这么微小的派,何其有幸见到了宇宙的壮丽。李安用镜头完成了献祭,他献出了一个孩子的漂流梦,对大人世界的无趣、无弹性、无厘头强行拔毒。这是一部奥斯卡级别的大作,在李安作品序列里也是上乘之作。
片尾,人到中年的派问记者,你到底相信哪个版本的故事?是事故报告里少年派吃人肉熬过海难,还是自己记忆中少年派与猛虎共同漂流?大多数人愿意相信猛虎的版本,是啊,少年派的历险就像我们的第一道社会阅历伤痕,谁不曾找个童话包裹自己,熬过人海里的漫漫漂流呢?
少年派影评(二)
“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鲁滨逊漂流记》——另一部我们耳熟能详的冒险传奇。在“漂流”开始之前,两位主人公似乎有着相同的境遇:身处本国社会上层、与父亲有价值观冲突、与母亲相对亲近却得不到实质的精神支持、有朋友但不足以让自己坚定下来。
于是,“心理逃离”这个词跳跃出来,这个词也是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疑问的第一把钥匙——为何狂风骤雨、惊涛骇浪之后,只有“派”一个人活了下来?(鲁滨逊也是如此)——当人无法在周遭的世界被认同,便会从人群中“心理逃离”出来,独享自己的精神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给了“派”一次机会,让他得以尽情折腾。
既然是内心世界的畅游,对于这个终日奇思妙想的“派”,对于我们所能承受的抽象,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他的出发也许根本就没有他的父母、兄长这回事!——这根本就不重要。
相反,当“派”被大浪卷入水底看到货船下沉的那一刻,伴随着惊恐,他的内心却应当是一种获取自由、远离束缚的快感,那沉坠的货船如牢笼般把“现实的冲突和一切阻碍、否定”全部拽入海底。
当然,“派”在海洋上的哭泣,对父母和兄长的呐喊,也是对远离亲人——发自肺腑,真的思念。
就这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了。
海洋之大,像人的内心世界没边没沿,一旦逃离束缚被释放出来,方觉慌了手脚,丢了航向。“派”就这样开始了浮萍般的随波逐流——无法预知终点,于是恐惧来了。
知惧的人,大多是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派”的“多元思维”,让他脑海中一切天马行空的构想和情绪得以在海洋中尽情上演:那种情绪如电掣雷鸣般的“挣扎”、如乘风破浪般的“反抗”、如止水似镜的“稍许安静”、如荧光世界的“诸多离奇”、如闲逛食人岛的“忘我的疯狂”……这“挣扎”、“反抗”、“稍许安静”、“诸多离奇”、“忘我的疯狂”全部来自于激情,这激情全部来自于青春,于是有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那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漂流记”。所以,那些青春年少即能出发的人,“不幸”的背面又充满了世人的艳羡。
现实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每一次唯美画面的出现,在给我们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都一次次加剧了“派”的恐惧。
你可曾想着他是在一个上不触天、下不接地的幽谧的海洋中。
越是恐惧越需要找个伙伴,于是斑马跳到船上摔断了腿、大猩猩坐着香蕉抑郁而来、鬣狗鬼使神差的躲在帐篷下、“派”在情愿与不情愿当中把老虎拉上了船……好吧,权且不想这些装在货船底层并且被笼子紧锁的动物为何会逃离出来,这只能佩服“派”的想象力了。
接下来,在这些“小伙伴”之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跟我们讲了血淋淋的“社会生存”法则:混乱的场面中,来自不同世界的伙伴,很难达成有效的共识,即便包括“派”在内的幸存者,本性和利益纷争让它们除了在心底残留一点同情之外,别无他法。于是,猎狗趁人之危主动攻击、各个击破,斑马心有不甘含恨而去,猩猩愤怒中透露出绝望。“派”则逃离现场,隔岸观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老虎最后的突袭,一招毙命的手法,让鬣狗猝不及防,很显然,这场战斗最终的胜利者是老虎。到此为止,船上只剩下了老虎和“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亦真亦幻的讲述了两个故事版本,老虎也好,厨子也罢,真正的“强者”与暂时的“弱者”开始了对峙,境遇让他们容忍彼此的存在,渐渐发展为相互依存,更甚在老虎奄奄一息的时候,“派”和它相互依偎。若虎为人,心肠也该软了,若虎为虎,奄奄一息的它也当觉着点点温暖,一如它刚刚降临到世界上依偎着虎妈妈,那应当是一种熟悉的味道。
泊岸后,老虎驻足了一会,头也不回的钻入树林中。多少人颇有遗憾。可老虎为什么要回头呢?如果老虎抽象成一个“坏人的品质”,纵然他感受到人情的温暖,他也未必会放下凶残的本性,而对他而言,没有对派下手,已然是心灵感恩了;如果老虎抽象成“恐惧”,“派”已然在“漂流”中战胜恐惧,此时已经登岸,恐惧岂有再回头的道理。
作家yannmartel曾经说他写作《lifeofpi》是为了给人生寻找方向和目的。而正是这一点——关于生命意义的终极探寻——将pi的故事从其他鲁滨逊类故事中区分开来。而整个故事中对于个人信仰体系的象征化表达,则将其升华为一则朝圣者的宗教寓言、一段个人内心世界的孤独苦旅。
整个故事的根基,在于强烈的宿命感。于混乱中存在的秩序,或者无限可能中得到的巧合,也许就是证明上帝存在的最佳证据。成年后的pi说他的故事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也是基于串联起他生命历程的无限巧合:他的名字piscine取自貌似毫无关联的一处法国泳池,只因他的叔叔认为这个名字可以带给他“纯净的灵魂”;而正由于这个名字太过接近英文中的“pissing(小便)”,饱受嘲弄的piscine才自作主张更名为pi,最终他在海上漂流了227天,恰好暗合通常用来估算pi的分式:22/7。在这样的命运安排中,宿命感油然而生。故事中孟加拉虎的名字richardparker,不仅是爱伦坡小说中沉船事件的幸存者,而且还是多起真实海难事件中水手的姓名,最不可思议的是,这诸多不同时空中的richardparker最终都惨遭其余幸存者分食。yannmartel使用了这个名字,正是因为他推测“这么多的richardparker一定说明了什么”。pi的父亲曾经劝告他用自己的理智和推理思考上帝,这恰是很多人面对信仰最先采用的方式。但是以人类之有限去思索造物主之无限,理智在这条路上究竟可以走多远?从无限偶然的可能性中剥离出的必然性,也许就是人类得以窥探上帝的唯一方式。
在此之上,情节设定中对于宗教典籍的暗示,则加重了故事的宗教意味。比如pi在漂流中经历的暴风雨,让人不免联想到《新约。马太福音》十四章中耶稣在海上行走的章节。pi长久积蓄的情感在这场暴风雨中爆发,他将风暴视为上帝(透过乌云射下的宛若来自天堂的光束将风暴与上帝统一在一起),在怒吼中责问其带给他的不幸。对比马太福音的故事中,门徒们起先靠着耶稣的神力得以在海面上行走,只因望见风浪甚急,就惧怕而坠入海中。这里的寓意是:信仰可以帮助人们渡过灾难,但是如果定睛于灾难本身的恐怖,则只会被灾难吞噬。pi有如马太福音中的门徒,在长期漂流的折磨中对上帝产生了怀疑。
但“上帝行事神秘。”成年的pi在开始讲述漂流之旅前曾引用这样一句话。在那场夺去他家人生命的事故到来之前,pi曾祈祷上帝向他显示其全能。上帝回应了他的祷言,却是以这样残酷而不可思议的方式。而这一点只有pi回想这一切时,才能像旁观者般感受上帝对一切的掌控。从最初坐在小木筏上面对被richardparker独占的救生船哭泣,直至pi意识到richardparker的共存不仅不是灾难,恰恰是一种恩赐;从pi抱着奄奄一息的richardparker,绝望地仰天流泪祈求生命的终结,直至上帝将他的小舟推上孤岛,再至上帝用果实中包裹的一颗牙齿让pi意识到只有离开这座食人岛才能重返真正的人类社会……pi像是旧约圣经中饱受磨难的先知,在荒野中流浪,因为这正是上帝对他的拣选和历练。而最终,pi的信仰在经历了整个宗教仪式般的试炼后得以完满。
一切尽在上帝掌握,生命的获得与失去都尽在上帝掌控。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一点,如果上帝不能保守我的平安,那信仰的价值在哪里?如果上帝是至善,为何要让无辜的人们失去生命?pi的故事用寓言回答了这些问题。正如yannmartel曾经描述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如漂泊于苍茫海上的pi,孤独而缺少方向。也许你可以让自己”保持忙碌“,但是如果你失去了希望,那肉体的生命只会成为心灵的负担。信仰的价值不在于肉体上的平安和安逸,而在于填补心灵的空洞。pi的孤独漂泊,其实是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的心灵苦旅。
如果把pi的漂流看做对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那么孟加拉虎richardparker的存在则加重了这一层象征意义。同样因为意外获得了名字,并同样受困其中,作者似乎从一开始就暗示着richardparker与pi之间的联系。一方面,richardparker代表了pi心中的恐惧。而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正阐明了宗教徒们经常引用的信仰的作用。pi起初畏惧richardparker,但正是这种畏惧使他保持警惕,帮助他度过了漂流的日子;而最终pi消除了对richardparker的恐惧,这种变化恰如赞美诗《奇异恩典》中的歌词所言:“奇异恩典,令我敬畏;如斯恩典,免我忧惧。”(英文中此处的“敬畏”和“忧惧”其实是一个词)信仰可以带给人敬畏神的心,而最终信仰可以消除人对世界——更重要的,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另一方面,richardparker具象化了pi人格中原始的、动物性的一面,即弗洛伊德称之为“本我”的那部分。动物本能帮助pi在救生船上活了下来,但是他也需要随时保持警惕不被richardparker代表的本我吞食。同样的挣扎也发生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当pi的小舟被推上孤岛,他本来可以同众多的猫鼬一样,在动物本能的支配中渡过余生(我们注意到,此时的richardparker仍然和pi在一起);而很多人的生命,最终正是沦落为像猫鼬一样庸庸碌碌,在同样的生活轨迹中往复。但是上帝再一次显示了他对pi命运的掌控,孤岛让pi活了下来,但却远不是他旅途的终点。在暴风雨的一场戏中,pi面对风暴中如神明般的光束激动欢呼,而richardparker则只是惧怕躲藏。这种对比实际上强调了,将人性与动物本能区别开来的,是每个人心中对于上帝朴素的信仰。最终richardparker与pi永远的分离,不仅代表着动物本能让位于人的文明属性,也表征着pi信仰的升格。
得益于导演李安极具独创性的镜头语言与匠心独运的特效,pi的内心探索获得了震撼的视觉化表达。李安的电影中素来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但不同于以往作品中写实的手法,本片中李安创造性地将“魔幻现实主义”融入到对自然景色的捕捉中,使pi的漂流之旅如一场醒着做的梦。无论是金色夕阳下静谧如镜的水面,或者是与星空融为一体的碧蓝海水,抑或是飘着小雨的灰色雾霭,这些景致始终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具象化表达。这种处理方式更加深了故事关于自我探寻这层意义的解读。
pi的信仰是”兼容并包“的——他即接受多神论的印度教,同时信仰一神论的天主教(虽然他幼年接受了伊斯兰教,但他最终受洗成为了天主教徒)——而李安将这种对宗教的宽容进一步深化为泛神论的基调。电影一开始便是一组美到令人唏嘘的镜头,而配乐中的摇篮曲哼唱着这样的歌词:“……你是孔雀?羽翼华丽的孔雀?……你是月亮?月亮温暖的柔光?……你是花朵?甘露般甜美的花蜜?……”自然之美是相通的。这里的每一帧镜头都是高度提炼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将自然界统一于这样的美感之中。全片中,李安有意隐去了杀戮、死亡、腐朽等自然界丑陋的一面,始终保守着镜头中流溢的美感。而通过自然风光折射人物内心的手法,又将自然与人类融合为一。而在代表着pi情感高潮的那场暴风雨中,镜头又将大自然与上帝联系在一起。至此,影片完成了对于人类、自然、上帝的统一。暴风雨来临前的月夜中,pi于深邃的海水中望见鲸鱼被揉碎的身体幻化出陆上百兽,继而化作千万鱼群成为他母亲的笑容,继而于他母亲眉间的朱砂痣中显现无数星云,这段诗意的镜头不仅呼应了影片第一部分中,关于从印度教神灵克里希那嘴中看到整个宇宙的典故,同时也可以看做李安个人信仰的表达。我们不难理解李安流露出的泛神化信仰,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地日月的崇拜,其实东方神秘主义哲学中自然与神灵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等的。
从对故事结局的处理中,我们则可以窥见李安对待信仰的态度。pi曾经多次指出这个故事可以让人信仰上帝,但影片结尾处pi讲出故事的另一个现实化版本时,观众却如片中的作家一样忍不住思索究竟哪一个版本才是事实真相?这重新将我们带回理智与信仰角力的赛场。无论电影开始时的pi多么的信心满满,也不管pi的故事(有老虎的那一个)如何清晰的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对于这两个版本的最终选择权在每位观者自己手中,而pi能做的,也只是在作家选择了老虎的故事后无力地说一句”谢谢“。pi接着点明:“上帝也是这样的。”你是选择相信宗教经典中难以置信的神迹奇事,还是只相信逻辑和理智接受的事物,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宗教信仰与自由意志难以调和的矛盾。pi的故事再有力,在别人的自由意志面前也是苍白无力的。人们的理智宁愿将richardparker的故事理解为pi的想象;恰是这一点,将很多人阻挡在宗教神圣的殿堂之外。但是李安对故事第二个版本的处理中,朴素的镜头与简单的独白式叙事与第一个版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相较原作小说中利用叙事结构增强第二个版本的可信性,李安此处似乎通过弱化第二个版本的真实性而将个人的选择融入其中。但是如影片结尾pi所言:“这个故事现在是你的了。”李安只是将故事讲给了我们,故事的结局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毕竟信仰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孤独面对的心灵之旅。可是,人,是不是应当去畅快一回?
少年派影评(三)
回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在国内引发的解读热潮,你会发现两大脉络:一是对于人生的感悟,譬如那句“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我却从来都没有好好的道别”,就被人不断的当作名言警句提起;而老虎不回头的唏嘘,一时间也充盈互联网——理查德·帕克执拗的盯着陌生的墨西哥丛林,然后不管不顾的纵身跃入,只留下身后的派徒然长叹。第二,就是对于“真相”的索引、探求,也就是所谓“第二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那些动物到底代表着谁,谁杀了谁,谁又吃了谁,以及食人岛、果实里的牙齿、狐獴等意象到底“隐喻”着什么具体事物,国内观众乐此不疲。
这其实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某些特质:在我看来,就是由于宗教背景的阙如,导致国人重情感伦理,以及对超验思维的不自觉排斥——一定要找一个“坚实”的现实主义土壤才肯罢休,不然,整部《少年派》就是一个不可理喻、无所依归的故事——对于有着五千年“文以载道”传统的中国人来说,那意味着《少年派》根本无法走完编码-解码的大众文化消费流程。
当然,在一个“后现代”的语境中,想树立一元化的文本解读权威是徒劳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接受美学思想已经被庸俗化为某种反智的口号,每一个解读者都不得不事先做一番“政治正确”式的声明:“这只是一家之言”——笔者也概莫能外。
回到影片的文本,笔者认为,这是一部基本忠于原著小说的电影,原作者扬·马特尔也参与了编剧,套用“作者论”的观点,电影《少年派》其实应看作是马特尔-李安作品,要“理解”电影,免不了要不断的回溯到小说,二者相互结合,可能更利于思路的爬梳。
电影基本照搬了小说的基本结构,首先是一个倒叙的叙事大套层,由作者马特尔“本人”去采访有着传奇经历的成年派;然后,在派的讲述下,一个三段论的故事就此展开:派的儿时经历,派所经历的奇幻式的海上漂流,最后是“第二个版本”的展露。之前一直好奇李安会怎么改编这个小说文本,后来发现,李安采取了大巧若拙的改变方式:“不改编”——当然有大量的细节调整,但基本故事结构纹丝不动,对书中那些奇幻场景的描述,李安也采取了近乎“狭路相逢勇者胜”式的啃硬骨头的表现方式——通过3d特效场景还原出来,打了一场结结实实的文字—影像的符号遭遇战,挑战着读者的想象力。现在看来,经历了孩子、动物、水、3d等诸多技术难关后,李安取得了难以置信的胜利,在李安之前,3d、cg特效等手段还停留在视觉杂耍的手段,用于营造奇观化的视觉场景,因而常常被知识阶层贬低为“形而下者”,经过李安的淬火,这些新兴电影科技已经可以为更深邃的主题和富含哲理意义的影片服务了——“文艺片”和“商业片”的二分法是粗暴的,但日常语言的粗糙本性已然反证了这种二分法的合理性,所以我们似乎可以充满逻辑漏洞的说一句:从李安开始,3d、cg等新兴特效技术,终于开始为“文艺片”服务了。俗常的理解,所谓“画鬼容易画狗难”,在《阿凡达》里营造一个完全异想的世界其实并不难,在《少年派》里搞出老虎、狐獴、大海来,才是金刚钻(此处绝无贬低前者的意思)。
《少年派》的原著曾经在2002年获得布克奖,就欧美图书市场而言,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布克奖有点像奥斯卡,诺贝尔文学奖反而类似于金棕榈。所以,《少年派》在欧美早就是畅销书,七年前就已被翻译引入内地,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现在看起来,电影的营销宣传作用居功至伟。
小说里的前三分之一不厌其烦的交待了派的成长历程,他的出生地位于印度南部的“本地治理”,相较于受到英国殖民者影响、普遍信仰印度教、本土通用语言主要是梵语和印地语的印度其他地区而言,本地治理地区长期被法国殖民,穆斯林、基督教徒、耆那教徒为数众多,泰米尔族人口比例较高,泰米尔语较为流行——事实上,派的本名就来自于巴黎的一所游泳池,可见其中产阶级家庭与法国文化的勾连。
派的父亲之所以决定要移民,历史背景就是英迪拉·甘地总理统治时期,实行了短时期的“紧急状态”,建立了短期的个人专权,大幅削减了地方政府的自治权,这段历史甚至被成为“印度独立后最黑暗的时期”,受到法式西方民主思想深刻影响的派一家,想移民也不难理解。
有趣的是,“派”这个名字是派自取的,就是对应着圆周率的希腊字母π,在电影中,李安加入了派神童般背诵圆周率的桥段,而究其本意,π可能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无理数——回顾西方历史,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主义者甚至会为了一个无理数杀人,拉夫乔伊在《存在巨链》中总结古希腊哲学思想时,曾把“丰盈”、“充沛”作为其主要特质,对于一个认为宇宙是“圆满”的人来说,跟“最完美”的图形圆形紧密连接的π居然在小数点以后无限不循环,委实有几分“无理”。
“无理”成为一个重要的潜伏线索,李安在论及《少年派》时曾说过,“我们需要叙事,不然我们的生活就会像π一样继续下去”——我想,这里说的意思是,叙事成为人类把世界化为“可知”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手段,有某种类似康德所说的“人为自然界立法”的隐藏含义——叙事必定建立因果逻辑,同时将外部世界伦理化。
于是我们看到,小说和电影都不厌其烦的交待了派同时皈依三大宗教——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历程。对于一部“奇幻”电影来说,这些看似无趣的说教显然不是闲笔——不过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这些交待可能无足轻重。
印度教是派一出生就信仰的宗教,历史造就了派的印度教信仰,无须赘述,而他对其他宗教的看法,其实也应和着印度源远流长的宗教融合脉络。早在古印度的“沙门思潮”时期,带有抵抗种姓制度和反婆罗门教色彩的耆那教、佛教的诞生,就有一些宗教融合的底蕴,到了印度的近现代时期,巴乌尔文化的勃兴,巴哈依教、克利须那教派的迅速传播,以及罗摩克里希那、甘地等思想家的论述,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宗教融合思想。“诸神皆一神”的想法,放在派成长的语境中,并不稀奇——小说中有一段派同时与三教智者神父、伊玛目和梵学家辩论的描写,在引用了甘地关于宗教并存、融合的语录后,这场辩论立马告一段落;此外,考虑到教派冲突引发的千年惨剧,印度小伙派的宗教“兼容并包”思想,显然也有某种普世人道主义思想的质地。
关键是,不论什么宗教,派都是笃信不疑的——坦率的说,派已经对制度化的教义做了内心修订,不然他同时信仰三教本身的行为本身就是抵触三教教义的。而经历了惨绝人寰的海难之后,派内心的宗教信仰依然坚定——这里不得不做一下解释:老虎的名字“理查德·帕克”在西方文化中常常与海难、食人联系在一起,1884年在一场英国的海难后,一位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孤儿被人分食;而在艾伦·坡的小说里,这个名字也与同样的事件相连。更重要的是,在小说中,派自述海上漂流时出现了短暂的失明,失明期间他居然偶遇了另一位漂流难民,而那位难民被老虎吃掉,复明后的派只看到圆圆的人头盖骨,虽然后面的情节在电影中被删掉了,但从这些草蛇灰线中我们不难推知,“第二个故事”就是一个极端“重口味”的人吃人事件,只是细节如何,已经无法厘清。
小说中交待了派与动物的特别是老虎的交流,一来与后文的与虎同船构成逻辑对应(派掌握驯虎技能);二来,则可以看做是某种生态主义思潮的回响——二战以后西方世界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生态神学思潮,作为在西方大众文化中广泛传播的《少年派》(电影和小说),笃信三教的派其实也很容易被当做一个生态神学信徒走入万千受众心中。更重要的是,小说中作者借派之口说了一段话:“我并不是要为动物园辩护。要是你愿意,你可以把所有动物园都关闭……我知道动物园已经不被人们喜欢。宗教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关于自由的某些错误观念使两者都遭了秧。”由此可见,出生在动物园世家的派,其背景跟宗教、神学的主题不无联系。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祛魅”(韦伯语)过程,米兰?昆德拉曾在《被背叛的遗嘱》里引用了海德格尔的悲观谶语:“诸神就这样终于离去”,来说明在祛魅后的世界里,人类那刻骨铭心的迷惘与孤独。而对派来说,这一问题始终是个伪命题,那段不堪回首、把人置于空前极端境遇的经历,其实可以被看作其内心的试炼。从伊壁鸠鲁、约伯到现代无神论者,神义论的抗辩始终在西方宗教文化史中存续。西方世界一直有一个终极的存在——神(目的论意义上的),而被赋予了道德属性的“善”神,似乎总在挑战信众的心灵:既有神的荫庇,世间为何还有苦难?具体到《少年派》里,我们不难发问:那个心存善念的素食主义者少年,为何要遭遇如此苦难?
耶稣在《马太福音》里“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的凄厉呼告,似乎从未在“信教者”耳旁销声匿迹,派只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重启了这一议题。众所周知,西方世界在现代化的历程中,有一场在社会生活中表征为“政教分离”的思想启蒙大潮,经过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斯宾诺莎、卢梭等先贤的持续“掘墓”,宗教的神圣性被彻底解构,宗教作为目的论的最高代表,最终完全退缩到私人领域(或者作为“公民宗教”、“理性宗教”等心灵鸡汤式的理想形态获得合法性)——马克·里拉用“夭折的上帝”来命名这一历程,可见其对西方文化脉络的撕裂性影响之深。
问题是,去宗教化的努力在21世纪似乎不得不回潮,罗尔斯也在《政治自由主义》中修正了其在《正义论》里过于“极端”的论述,道德目的论被重新置于公共生活的价值谱系中,“公器”一直在被警惕并妖魔化着(国家成为“利维坦”怪兽),现代科技的发展似乎不断证明着原子式个人“自然权利”的合法性,按照施特劳斯的说法,我们在一片低俗但坚实的地基上委身于“第二层洞穴”(对柏拉图洞穴譬喻的谑用),虚无主义思想盛行,“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此情此景,神何处藏身?
2、少年派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奇幻漂流影评(一)
似乎从人类诞生以来,科学思考与宗教信仰、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人性中的高尚和凶残就处在不断的斗争之中。即使在科学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这种斗争也一直没有停止,就像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望到宇宙边缘,最先进的原子力显微镜可以看到实际分子,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却依旧无法洞悉;也如一个人可以坐拥全世界的财富,可以一呼百应,却依旧遭逢生老病死,经历悲欢离合;实验室可以合成自然界中的物质,甚至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却依旧在最简单的生命面前都望洋兴叹;放眼望去,慷慨、怜悯、奉献、牺牲等等美德遍地开花,但是在某些角落,又不乏凶杀、欺诈、怀疑、残害等等人性的黑暗面。这些斗争经常在此消彼长,甚为没有规律,也正像“π”这个无理数一样,没有公式可以表达,又无穷延伸。
或许这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主人公命名为pi的隐藏含义之一吧。幼年时的pi也真可以算得上是各种矛盾的一个集合体了:父亲因为西医而非宗教,摆脱了小儿麻痹症的痛苦,因此而偏向科学,母亲是印度那个年代社会里难得大学生(而且植物学应该是理科专业),却虔信宗教。印度种姓制度复杂,观念保守,他的父母却抛弃家庭背景自由恋爱,又因着父亲的经商才能至少挤入了富裕中产阶级的行列。更要命的是幼年pi居然可以同时拥有印度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信仰,这一点连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有些不以为然了,父亲说“什么宗教都信就等于什么都不信”,而哥哥更是拿他打算接受洗礼开起了教宗庇护(pius,也翻译为比约,pi和pius相近)的玩笑。像很多孩子一样,幼年pi天真无邪,在一次试图喂食家里经营动物园里所饲养的老虎“理查德帕克”时,被理性的父亲严肃地上了一课,也从此对老虎避而远之。
随着剧情的发展,pi一家因为动物园生意不景气,父亲决定举家迁往加拿大,而动物则必须带到别国才能卖个好价钱,在载着他们一家的轮船驶入太平洋之后,突逢风暴,只有pi一人落到救生艇上才得逃脱,家人则不幸随船沉入大海。之后分别有斑马、土狼、猩猩和老虎以各种方式登上了救生艇,而随后的时间里,土狼分别咬死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咬死了土狼,pi无力制服船上仅存的老虎,他与老虎的一段奇幻漂流也就此展开。
迅速跳至片尾,当获救后的pi在医院里向前来调查的日本轮船公司代表描述时,分别说了两个版本的故事,前一个如影片里所描述的那样,离奇到让人不敢相信。应代表要求,pi又描述了后一个则颇为血腥的版本:pi与母亲、轮船厨师和中国海员四人登艇逃生,厨师杀死了海员和pi的母亲,而pi又杀死了厨师,自己经历千辛万苦最终生还。惊异的日方代表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前者写入调查报告。前去他家听故事的作家也颇为不解,但最后同样选择了愿意相信前者,pi此时对作家说“那么你选择了上帝”。于是,直到真正的点睛之笔出现,才让所有观众都恍然大悟。倘若没有最后神来之笔的片段,相信前面的描写再隽永、再温情、再壮美、再文艺范,那么也只是空洞而荒诞的记叙而已。于是带着最后的一些启示,再回到前面,很多有趣的细节就浮现出来了:
第一个有细节发生在pi的幼年时期,哥哥打赌他不敢进教堂去喝圣水,而pi真的就跑进了教堂,随后见到神父后,神父说的第一句话被很多细心的人发现,原来伏笔早在这里就已经埋下“you must be thirsty”。在我看来这是一语三关的一句话,字面意义已经很明显了,神父也非常友善地拿来水杯让pi喝,同时这一举动也吸引了pi接触天主教信仰;第二层意义似乎和福音有关,即真正的信仰才能满足人们的渴求,耶稣也曾说过赐给人们喝了永不再渴的水;第三层其实也是最有意思的一层,如此直白却又如此隐蔽,原来老虎“理查德帕克”之前的名字就叫“thirsty”,正好点明后来的老虎其实就是pi自己。
第二个细节是人物和动物的对应关系,其实在电影里也早就有潜台词:放下救生艇时,厨师是已经坐在里面的,而海员在跳船前曾经大喊“斑马!斑马!”,猩猩登船后pi曾经问过关于她孩子的话,直到看完最后pi在病床上的描述,才能够恍然大悟。
第三个细节是圣经的痕迹。比如与圣经出谷纪类似的片段。当以色列人在梅瑟(又译为摩西)的带领下逃离埃及进入旷野之后,以民因久尝不到肉食频发怨言,称宁愿在埃及受奴役也不愿再出逃,之后天主(上帝)应允了百姓的请求,以大风将漫天的鹌鹑刮到了以色列人营地,供百姓享用。电影里同样有在最窘迫时,大批飞鱼降落到载有pi和老虎的救生艇中的片段。此外,幼年pi提到要接受洗礼后就没有进一步的下文描写,而此次海难却可以视同洗礼了,因为以色列人出逃时跨越红海的奇迹,在后来圣保禄所写的格林多人书中也明确地认为是洗礼的象征。此外风暴中,老虎被吓得畏缩不动,而pi却毫无惧意,反而指示老虎去看风暴中美丽的光束,这就恰如马尔谷福音中,耶稣平息风浪的描写。导演在这里也高明地加上了pi在风雨中对上天的抱怨,使得这段电影看起来多了一分人性,少了一些绝对的虔诚,殊不知圣经中约伯、梅瑟、厄里亚甚至耶稣本人也在遭受苦难时因为身上人性的软弱说过害怕或抱怨的话,恰恰又回到了最初pi对神父关于天主为什么派儿子变成人来受苦的问题上了。
第四个细节是食人岛。看似美丽而富足的岛屿却潜藏了无尽的危险。在这里,pi差点以为找到了自己永久的栖身之所,甚至还将女友给自己的绳子栓在了树上。半夜惊醒时,pi摘下的那个像桔子又像莲花的东西,恰恰和前面女友的舞蹈结束动作——树林里的莲花相对应。岛屿远看像个躺卧着的人,似乎和某位神祗有关,大概隐喻某些事物看起来是美好的,而实际上又是虚幻甚至让人沉沦的?老虎一上岛就将遍地都是的土拨鼠饱餐一顿,而土拨鼠却丝毫不知道害怕,是不是同样也在和前面的中国海员随喜虽然信佛吃素,可是到了船上吃肉汁拌饭,就认为肉汁只是一种taste相对应?
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一个关于信仰与人性的讨论似乎初具雏形了。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很多过去坚持的东西都变得无关紧要,于是我们可以看见,平时是素食主义者的pi为了生存,也需要从海里捞鱼,甚至为了一条大鱼和老虎争个你死我活。再结合第二段关于漂流的叙述来看则更为耸人听闻,pi为了活命吃过一同逃生人的肉也不无可能,于彼时彼刻,人性——更确切地说是兽性,已然占据上风,而老虎恰恰是潜藏在人性中那些暴戾的代表。正是这些阴暗面的存在,让人类互相之间仇恨、猜疑甚至是残杀,救生艇上的事情则是世间所发生一切的缩影而已。
如果现实中pi真的靠吃人肉生存下去,我个人就会将食人岛那段遭遇与他最初迫于生存被迫吃人肉转而到过了一段时间在艇上离不开吃人肉,并自我开脱、自我麻醉联系到一起。长期海上封闭的漂泊,加上粮尽水绝,就很有可能让人有了自暴自弃的念头,此时兽性更是绝对凌驾于人性之上,直到某一天pi因为神的指引(或是内心善的一面真正被发觉出来),离开了同类相食的兽性一面,获得了真正的救赎。
纵观全篇,相信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前一个故事,看来荒诞,却更容易相信,这也是宗教信仰为什么存在的根本原因。你可以去质询天主为什么派他的儿子来拯救毫不相干的人类,你可以凭借一切理性一切科学知识将宗教的世界观打得体无完肤,可是你还是愿意相信一个更美好却更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所有的质问,可以放在一边,只需要记住,“神爱了我们”。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质疑不断,却依旧没有撼动它们在人心中的地位,反对宗教的有千言万语,耶稣却只用了六个字就平息了信者心中的一切不安:“不要怕,只管信”。可以说,信仰是在人性中牢牢生根的,人性中的善良会给信仰不停地灌注着养分,而信仰则在不停地引导着人类朝着摆脱野蛮状态的方向前进,就像奇幻漂流版本中pi之于救生艇上的老虎。然而兽性始终是人性中恶的一部分,它也确确实实帮助pi活了下来,以至于pi在和老虎分别后大哭起来,此时,pi父亲的话再现,这番话依旧正确,人性中的善与恶本无法调和,善却可以主导人的行为,如同逐渐驯化过程中,审视老虎的眼睛,却不只是仅有自己的影子,在朝着真正信仰所描绘的善良和理性接近时,野蛮和蒙昧也可以逐步地被脱去,换来的是一个完全没有过的自己。
最后,我想说电影的英文直译相比现在的中文译名,虽然朴实却更能传达电影的含义。pi的生活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浓缩,总有一个信仰、一个善念在引导着我们前进,而终点,更是需要我们穷自己一生来寻找。
找寻的路途中,哪怕遇上风暴困难,以虔敬和善良坚持到底,待得平静处,水天一色,佳境可及。
少年派奇幻漂流影评(二)
几乎用了整整12个小时,才能在继续深化理解这部电影的基础上,平静下来。
李安毫不掩饰对原著的热爱:“我深爱这个故事,我也曾经觉得它没法拍成电影,因为书的内容是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而在原作者扬·马特尔则认为,自己写下的,是一个关于信念、信仰、毅力、鼓舞与希望的故事,关于人如何在近乎绝境下生存的故事,更关于人的内心如何寻找勇气,让自己坚强活下去的故事。
我真心感谢这两位伟大的精神导师。当然,我最高的精神导师是上帝。
起初,我在看到派相信三种信仰时,多少会产生一些不解,甚至不快。但是当我看完电影,回想起影片开始,派的哥哥让他去饮用圣水时,神父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you must be thirsty”。由此,我终于能理解。“饥渴”指的并不是口中的饥渴,而是精神信仰上的空虚与危机感;是对信仰的不信任和不确定。
此时,派对上帝的存在,提出很多疑问,神父回答他,上帝之子代人类承受苦难,派又问既然上帝那么公平正直,为什么让一个无辜的人去承受他人苦难,但是为什么派不信而有人会相信而且深信不疑,对于这一点,成年派自己说过,我把故事讲给你听,相不相信上帝你自己选择。
关于这两个疑问,其实又回到了信仰为何存在,信仰是什么的最初问题。原因很简单,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永远不会知晓信仰、信仰之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不经过考验不知道信仰的力量。
“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那些东西并不牢固,你必须依靠!”这是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也是对信仰的一种解释,当派不愿意相信而必须去相信时,信仰就存在了。
因此,身为基督徒的我,对本片的理解或许会有更深的一层理解和更为感动的情怀。
少年派奇幻漂流影评(三)
我们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
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
坦白说,到pi开讲第二个故事之前,我的观影情绪一直在下降,如果说我对整部电影有什么不满的话,就是作为通俗故事的“我与老虎海上历险记”,有些松散和寡淡,备受推崇的3d冲击,效果也完全在预期内。看完全片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昆汀来拍这个故事,会怎么拍海上逃生部分,恐怕会有鞭打老虎、和老虎一起捕鱼等更飞扬的段落。不过,既然除了讨好普通观众的功能,海上历险记更多任务是展现导演的审美追求,那只能感叹李安的梦太内敛、太乖巧、充满了东方式的工整静谧。
当pi缓缓讲出第二个厨子版海上逃生故事的时候,之于我而言,仿佛是从沉睡中一点一点被噩梦惊醒,这时候你才发现之前似有似无的铺垫,全都不是闲笔。吃肉汁饭的王柏杰、不尊重信仰的德帕蒂约、虔诚包容的pi妈,与斑马、猩猩登船后的遭遇一一对号入座,现实故事版的残酷,让人有如坠深渊的恐惧。最残酷的残酷,是你自己依靠想象力一一重组,自我还原出来的,这比某些电影哭天抢地撒狗血的方式,可真是高明多了。
除了最简单的角色对应还原,回头细琢磨,《pi》在文本上真是处处小心,比如在救生艇落海前,王柏杰大喊:“斑马、斑马”,事实上,他就是那匹斑马。还有那句问猩猩的“你的孩子呐?”。比如那个食人岛,“恰好”是人的形状。再比如介绍印度教的三种佛时,讲到在河上淌着的三面佛,世间万事万物都不过是他的梦境。真是没有比这句话更能解释pi是如何建筑第一个故事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你主宰不了当下,但你主宰得了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幻想。
当两个故事都摆在你面前,就是选择来临的时候。
日本人不肯相信童话的梦幻,但更不愿相信现实的残酷,而记者则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选择了第一个梦幻故事,“你跟随了上帝”,pi的回答,给出了关于真实性暧昧又明确的回答。
我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的孟加拉虎,一种容易的解读是pi自己的另一面,但用兽性来解释恐怕太草率,pi的父亲给出过一个解释——和它你没有感情,你从他的眼里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所以海上漂流记,讲的也是多宗教信奉者、素食者——pi与自己相处的故事。pi对虎经历了恐惧、共生、驯化、依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也是人在兽性和理性平衡的过程。最后,老虎头也不回向丛林奔去——“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当人步入社会丛林时,何尝不是决绝忘了回头?
我好奇的,是李安的选择是什么?
就我的理解而言,我认为虎是恐惧的化身。这种恐惧来自对自然的敬畏、生存的挑战,以及由此而生的内心的孤独。人的这些恐惧,恐怕是持久而绝望的。成年pi的选择,恐怕就是李安的选择——经历他、面对他、接受他。
影片的中段都是与自己独处,但影片的开始和结束,pi的生活中都有两样东西陪伴——家庭和宗教。家庭和宗教,对人来说,这都是逃避恐惧的最佳方式。宗教,提供了解释世界的一种猜想,对于个体来说,他永远是我们面对未知的一种安慰。而家庭,让我们觉得对这个世界有责任、有联系、有贡献,它证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这两样在出世和入世方面,给了我们面对自己的勇气。()
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这不是李安电影里的选择,这恐怕也是拧巴界第一名李安,人生里的选择。
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一)
我和橙子观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很精彩,3d立体效果不错,画面和音乐非常唯美,电影讲述的故事也很有内涵。影片内容是成年派向作家讲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中海难幸存者是少年派和动物们,鬣狗先后杀了断腿的斑马和母猩猩,老虎又杀了鬣狗,派和老虎共存并最后获救;第二个故事也是我认为的事实真相,幸存者是船上的几个人,凶残的厨师杀了并吃了断腿的水手,后来又杀了派的母亲,派杀了并吃了厨师并独自漂流直到获救。
我觉得整部电影所探讨的是关于宗教和信仰的问题,这也是电影的主线,印度教毗湿奴神更是主线中的线索。派最开始信仰的是印度教,后来逐渐接受了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但他内心最深处的根应该还是印度教。影片开始,派介绍了躺着的三面神毗湿奴神,世间的一切只是他的梦境;在接受基督教后,他向毗湿奴神祈祷,感激毗湿奴神介绍基督教给他认识;他在海上把一条鱼杀了后非常悲伤,跪着感谢毗湿奴神化身成鱼来帮助他;中途给他希望、给他补给的海上食人浮岛是睡着的毗湿奴神形象;甚至于派讲述的第一个动物故事也是在模仿毗湿奴神,把原本发生的海难幸存者杀人、食人的残忍事实幻化成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就如同毗湿奴神做了一梦,人世万物都来源于他这一梦。
派在漂流中也曾质问神,已经失去一切,还要怎样。除了原始、本能、生存欲望的支撑,信仰如同一根救命稻草给他生存的希望。派故事里的老虎就代表了他另一个自己,脱离了文明世界后所剩下的原始、本能、凶残、兽性、欲望等等,派和老虎之间经历了从恐惧、对抗、试图驯服到共存、依赖、相依为命的过程,中间的转折点是在一场大风暴中,派和文明相连接的日记本被风刮走,生存工具尽失,派被折磨的精疲力尽,在这种绝境下和老虎形成了依存关系,在以后更加艰难的漂流生活中,支持他生存下去的就是这种最原始动物性的本能。无论漂流生活多么艰辛,有老虎与他为伴、神给他指引,他内心始终有生的希望。当他重回文明世界后,老虎也同时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或许人们在面对非人的痛苦和折磨时,即使有质疑,心里都会不自主地产生并跟随信仰。日本海难调查员尽管觉得动物的故事很傻,但听完第二个故事后,他们仍然在报告里写上第一个故事。作家回答派说他喜欢第一个故事,派说所以你跟随了上帝。到这里,派似乎扮演了毗湿奴神的角色,他幻化了一个带给人们希望,英雄的、传奇的精彩世界,听故事的人或许质疑哪一个故事是真相,但他们都喜欢第一个故事,并把第一个故事作为真相传递给别人。就像派说的,怀疑是信仰的一部分。信仰带给人们希望以及更多,人们理性的思考,使信仰更加有力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二)
看了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我触动很深,深深地为少年“派”的这次奇幻旅行感到敬佩和惊讶。影片用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童话般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凶残的现实,如此绚烂的奇幻之旅,色彩美得令人窒息,幻境变得奇妙无常。
派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他由最初的与理查德·帕克相互提防,想要杀死对方的心理逐渐变为相互依赖,也变成了派生存下去的一种动力。在他们历尽各种挑战和磨难后,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而那只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很有感触,老虎因为饥饿而跳下海中,准备攻击派,但派敏捷地爬上小船,而老虎挣扎着却无法爬上去。本来派可以乘机铲除这个隐患,但他做了一个令我震惊的决定,他选择救老虎,并把船留给老虎。或许,这就是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吧!派的善良让我很感动,特别是他为老虎的食物杀了一条鱼时流下的眼泪,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
而最让我疑惑的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派,让他有如此坚强的求生欲望?如果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或许我支持不了几天,但派却顽强地在海上漂泊了227天。但当看到派高呼“god”时,我或许明白了,那种力量就是信仰。就如西格里夫·萨松的那句诗说的:“我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人性的两面,信仰,都是活下去的手段。”
关于片末少年派给出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漂流故事”孰是孰非的激烈讨论更是引人思考。看完电影后,我问同学:两个故事你们更相信哪一个?当时同学略微迟疑了一下后回答是第一个,而另一个同学的答案也是第一个。的确,第一个故事是那么美好,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似乎又给人不太真实的感觉,特别是那个小岛上发光的树、莲花中的人牙、岛下涌起的酸潮都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其实我相信无论是电影中的角色还是观众们内心深处都是知道第二个故事才更真实合理,但是这个故事却真实的过于残酷,让人觉得人类在某些情况下还不如野兽,这让身受文明社会教育长大的人们从内心感到抗拒。
本片只有到最后才是高潮,而且只有最平淡才是高潮。如果影片只是普通的奇幻漂流,那就只是一个简单的视觉绚丽的冒险片,但是最后出现了第二个版本的故事,过程无比残酷而又无比现实,由此,将普通的奇幻漂流升华到生命的挣扎。你是愿意选择相信神,还是选择相信现实?
有时候,把故事说得太完整了反而不是一件津津乐道的事,让观众思考的空间已经被导演陈述完毕,口有余香但不持久。导演李安将争议留给观众,让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仍有无尽的遐想,这也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原因之一。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评(三)
昨天半夜,和好友临时起兴去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除了让人惊叹的精美画面,本片更大的看点在于各种鲜明的意象、丰富的隐喻,可以猜想,每位观众们都能从影片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更有趣的是,本片花费了大量心思去勾勒一个少年的幻想、意象,最后才用短短几分钟时间抛出了一个简单、血腥的现实,少年派的主观世界成了本片的主角,这是一段真正的精神之路,也可以看成个体发展过程中的自性整合之旅。
所谓自性,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概念,是指心灵的中心和整体;心灵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整合而成为独具特色的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合的人。影片中的少年派跟随父母要离开家乡和爱人,在驶向未知的旅途中发生了海难,失去了他的家人,这个内向、纤细的大男孩被彻底抛向了一个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在派的眼里正如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危险重重,随时可能被暴风雨吞没。也正是在这样的绝望与未知里,孕育着自性发展的可能,当鬣狗咬死了猩猩时,派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时,痛苦与绝望逼出了一只纵身跃出的孟加拉虎,这只老虎是派的另一面,它狂暴、凶猛、难以控制,可以象征着本能和欲望,也可以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兽性,它与那个敏感、纤细、笃信宗教、只肯吃素的少年派如此不一样,却又如此真实的共处在同一只小船上。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住着这样一只孟加拉虎,只是常规的生活无法让它一跃而出,而派在无常的绝境里真正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孟加拉虎。
影片接下来更加惊悚,少年派与他内心的孟加拉虎展开了斗智斗勇,其中一段驯兽的画面尤其让人看到这激烈的内心冲突,驯服本我、驾驭兽性,与自己的对立面整合正是每个人想要完整的必由之路。当毁灭一切的暴风雨过后,派看到了神光,跪地长啸:“你带走了我的所有,你还想要什么?!”,而象征着兽性的老虎却在这样的暴风雨里瑟瑟发抖,遍体鳞伤。影片进行到这里,少年派第一次见到了他“心中的上帝”,也意味着他与自己的对立面达成了平衡与统一。暴风雨过后,少年派抱着受伤的老虎,他们在彼此的眼睛里归于了宁静,也重新获得了秩序。
如果自性的整合之路只走到这里,也许,少年派将成为一个与自己妥协的普通成年人,也会获得暂时的宁静与满足。在影片里,少年派和他的孟加拉虎来到了一个类似仙境的岛上,白天有着无穷的食物,干净的淡水足以让他在这里生活下去,他也的确钟情于这个小岛,不想离开,甚至将女朋友送给他的红绳也系到了那棵树上。()在岛上有无数狐獴便是这样生活着,他们警觉、弱小,生存力极强,却对同伴的死视而不见,对夜晚来临的危险只知道尽一切可能躲避。在这个岛上,你可以在白天尽可能享受物质的充裕,在夜晚尽可能躲避残忍的危险,苟延残喘的活着,这也正是大多数人类的生活。他们选择了逃避死亡,逃避痛苦,纵情享受生命短暂的欢愉,却忘记了这座岛本身正是吞噬生命的食人岛。
少年派之所以能从这样短暂的欢愉中猛醒,得益于他看到了那个仿佛莲花的树叶,一层层剥开后看到了人类的牙齿。这里有许多可能的隐喻,甚至也与印度教的教义有关,但从自性的发展来说,一个人唯有敢于面对死亡的真相,才可能真正走向有意义的人生。岛上的狐獴其实来自沙漠,却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也许只是因为贪婪这里白天的富足,宁可忘记黑暗来临时的残酷。少年派看到了人生的终极真相后毅然决定离开这里,最终来到了彼岸,完成了艰难的自性整合之旅。这离开岛屿的一步隐喻着自性的成长在象征性的死亡中获得圆满。正如荣格所说,当一个人,经过了愚昧、无知、迷信,对自然的恐惧、盲目地崇拜,在无数无谓的抗争和追求中的迷失,获得了必要的对自身和外在世界的认识之后,从而有能力而且敢于承担自己的一切时,就没有必要再将自己的希望和恐惧“交付”给外在的“神仙、皇帝、救世主”,没有必要再在外在的偶然性中寻找自己立身行事的依据。这样的人才可能真正获得意识境界的提升,才真正可能回归精神的家园,才真正敢于享有渴望已久的自由。少年派也的确在来到了彼岸之后与自己内心的孟加拉虎分开了,没有一点留恋。自性成长之路进行到这里,兽性、本能、欲望与理性、节制等对立面真正融合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旧的碎片消解了,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少年派完成了自我救赎,到达了精神的彼岸,换句话说,自性是一颗潜在的、具有神性的种子,蕴含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少年派的这一路奇幻之旅正是寻求自性发展的心灵之路,是一条走向神性的精神之旅,我们每个人都和他一样,正在路上。
毫无疑问,少年派的故事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简单的心理分析,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这些意象,去体会这个故事,体察隐喻的过程本身足以让人愉悦。这是一场无意识的对话,少年派的名字本身代表的便是没有穷尽的圆周率,愿这没有穷尽的心灵之旅回响在每个人心里。
4、少年毛泽东影评
少年毛泽东影评(一)
在写这篇影评之前,我再次回味了一段已经看过100遍的视频,就是苏珊大妈在《英国达人秀》上的初赛视频。未经任何修饰和雕琢的她,演绎了一曲《idreamedadream》,以富有才华的嗓音和朴实无华的表演,让所有观众为之喝彩。但其实最最关键的不是她的嗓音有多么好,而是评委在点评时所说出的那些更能触动人心的话。
piers说:“毫无疑问,这是我身为评审三年以来最大的一个惊喜。你刚刚站在舞台,傻笑着说你想成为eliane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嘲笑你。
但现在,没有人再笑了。这是一场令人震惊和超高水准的演出。”amanda说:“我非常的感动。诚实地讲,我想刚开始时,没有人看好你的表演。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以貌取人’的。而您的表演犹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另外我也要向您表达,能在此听您唱歌,是我无上的荣幸。”
之所以要回味这段视频和这些点评,是因为《少年毛泽东》给了我和初看苏珊大妈表演时几乎完全相同的震惊。同样是一个完全不被看好的题材,一张看上去有点粗制滥造、甚至和《雷锋的故事》档次有一拼的海报,一个几乎名不见经传的团队,让我们所有人都仿佛在事先就戴上了一个有色眼镜,没有人看好它,都等着嘲笑它。
但在看过这部影片以后,我不再笑了。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表演,是我近三年来看国产动画最大的一个惊喜。我非常的感动——甚至落了泪,这部影片对“以貌取人”的价值观同样犹如暮鼓晨钟一样发人深省。诚然,它的人物建模、三维渲染,无法与昆塔、龙之谷、秦时明月这些影片相比,但在内容上,它却显示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富有才华。它刷新了我对主旋律题材可能性的新认知,把我从美国大片那种一成不变的编剧模式中解放出来。
当我们对各种诡异造型、奇观场面、挑战巨型终极boss的动画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少年毛泽东》告诉我们接地气的现实主义题材,有时候反倒能够走心。当我们对魔幻、科幻、玄幻、二次元这些流行中立文化习以为常的时候,《少年毛泽东》却用一片农村的稻田,几个农民孩子,以及抓野牛、斗母鸡、战蝗灾这些朴实的农家事,让我们的双脚切实踏上了中国这片广袤大地。一切都像是乡野路边的那一尊地藏菩萨像一样,让人感到和谐舒适,不突兀,不做作。
在第一次战蝗灾的过程中,少年毛泽东初步显露了军事才华;在为小女孩解除裹脚布的情节中,他又体现出破旧革新的思想;在分粮的动人剧情中,他对农民的无私关爱与阶级情感得以彰显;而在不信菩萨的阐述中,他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被传递出来……当然,还有房梁上回答小诸葛问题时的机智,抓野牛时的勇敢,作诗时的文采,站上高树、眺望远方、饲养雄鹰、渴望走出韶山的志存高远,再加上属于孩子的那一点点小顽皮,影片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性格十分丰富、却又十分可信的少年毛泽东。
最可贵的是,影片在表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并非用以往主旋律片中那种教条式的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而是用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个小情节,把这些内容融进去。当小女孩解下裹脚布时,她高兴地说“一下子轻松了,好自由啊”;当毛泽东被要求以院中天井作诗的时候,他言道“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些台词无疑都是话里有话,有嚼头。小朋友可能只是看到情节的有趣,大人们看了或许能理解更多的东西。大部分动画片的台词都太直白,太干涩,太低估观众的智商,我一直在寻找一部在台词上能体现中国文化“含蓄”特点的动画,《少年毛泽东》还真有这个味道。
《少年毛泽东》对于主旋律动画片来说是一种很难得的成功,因为它切实让我们离伟人更近,而不是更远;切实让伟人生活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高高在上。在看片的时候,我在便签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我们这一代对毛泽东真的知之甚少。”这是看片时我记录的第一感受,但事后想来,或许它正是所谓主旋律影片所应带给观众的积极感受,不一定要让观众立马认可什么,至少要让观众要对什么感兴趣,萌生想要了解它的欲望。
从人物上说,影片中几乎所有的配角都出彩,毛泽东的父亲母亲、老师同学、相亲士绅,每一个都通过寥寥几句话体现出性格。甚至连鸡、狗、鹰这些动物,寥寥几笔都塑造得生动有趣,颇有中国传统水墨那种写意的风格。
从剧情上说,影片没有终极反派,最终的难题其实是一场人与人心理的争斗。这和普通的动画片最终靠武力挑战终极boss的惯常剧情大相径庭,矛盾冲突感更加深入,让观众为剧中人物心理的改变感到更加动容。影片在每段剧情的衔接上十分流畅,既不会让你感到拖沓,也没有丝毫的阐释不清,节奏的拿捏让人迷醉。在我观影的时候,影院里还有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小孩子,上座率很低。但是无论是我们三个中的谁,都一直被情节所吸引着,主动地观看着影片,而不是被动地被剧情拉着走。这种感觉在看国产动画的时候已经许久没有了。
所以,我决定不吝对本片的任何赞美之词,向大家推荐这部影片。开篇时所引用的话,我也要向本片的创作团队表达,能在此看到这部电影,是我的荣幸。
少年毛泽东影评(二)
2015年五一档电影大战已初现端倪,同为畅销小说改编的青春题材电影《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等,虽然早早闯进五一档,但题材的严重“撞车”,不能完全满足广大观影人群的需求,而作为唯一一部动画电影,《少年毛泽东》无疑丰富了五一档的电影类型,也让影迷观众更多了些选择。
《少年毛泽东》作为中国第一部伟人题材的红色励志动画电影,第一次将毛泽东的形象以动画的形式搬上了大银幕,真正还原了19世纪末湖南农村纯正的湘韵湘味,影片从孩子的视角讲述少年毛泽东“成长的烦恼”,从而也为当代的亲子教育带来了深刻启示。
五一档小说改编电影扎堆,《少年毛泽东》作为唯一一部动画电影,不仅避免了跟其他影片有观影类型上的冲突,对于广大影迷来说也多了种选择。另外本片虽然是伟人题材,但电影通过大胆创新,以轻松活泼的动画形式演绎,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吸引他们了解伟人童年和成长经历的有趣形式,因此是一部极为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的动画电影,选择在4月30日五一档上映正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影片中少年毛泽东聪明好学,他是小伙伴们心中有勇有谋的孩子王,也是父亲与老师心目中的淘气鬼,对未来拥有这与常人不一样的想法,在经历过多场意外后,少年毛泽东决定改变自己所处的困境。电影《少年毛泽东》因题材形式比较抢眼,备受瞩目,此次曝光的角色海报中包含了影片中各大主要人物,每个人物不管是从面貌,造型,服装,还是饰品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既符合当代的环境背景,又符合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像毛泽东石伢子的形象设计就是淘气中带点睿智,牛伢子那满身补丁的形象设计就非常的朴实稳重,胖胖的小少爷秋满则设计的形象是非常具有喜感的,而作为这帮小伙伴们唯一的一个女孩幺妹则设计的形象是一身红色,看起来非常的活泼开朗,但又有当时那个年代女孩的质朴矜持,整个影片的角色设计都是非常惟妙惟肖,一边让观众们感受剧情的精彩之外也能达到视觉上的享受。
最萌励志成长动画电影《少年毛泽东》,4月30日上映,力争五一档最具特色的“黑马”。
日前片方发布了电影的首款梦想版预告,伴随着激情昂扬的音乐,短短的41秒里多个场面便显示电影超高的质量,趣味还原的毛泽东少年时期的真人事迹一定会让观众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