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没有一份工作,一开始就是前途光明的
没有一份工作,一开始就是前途光明的
文/树大招疯
1
几年前,在智能手机市场还没有开始普及的时候,有个年轻人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支起一个摊子,卖手机配件,顺便进了一批贴手机屏幕的磨砂膜。
那个时候有人问他,你这样一天能够赚多少钱?
年轻人不好意思回答道:“没有确切的数,好的时候,一天能有一百块的利润,不好的时候可能只有三四十块,不确定。”
“我就假设你一天最好的时候都赚100,一个月30天满打满算下来,也就3000,还不扣除你吃喝的钱,还有交通通信费,这不划算啊。
我闺女在银行一个月最低保障也有4000,一个星期双休还有带薪年假,年轻人,还是找份踏实稳定的工作的好。”
那人用心算的方式得意地算出了年轻人一个月的收入,还充当了好人,给到年轻人建议。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就没有亏本的时候,难道没有破产的时候,难道一天100,哪怕是一天30,以后就一成不变了吗?
2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一个人问你一天赚多少钱,并掏出计算器算你一个月收入多少的时候,实际上他是默认了你未来的收入不会有太大变化的。
现在的收入等于你未来十几年的收入,在他们的思维里面,没有潜力股这个词,也不会有收入持续增长或者有可能破产这种情况。
正如同很多人喜欢以北上广深的房价来计算,你需要150年持续工作、同时不吃不喝才能买得上的道理一样。
在他们眼里,世界是停滞的,没有通货膨胀,没有房价下跌,同样收入不会上涨。
大多数在体制内工作的人都会知道,工作非常稳定同时薪资也不会有太大程度的波动,工资收入的多少,是按照你的工龄和级别来核算的,业绩仅仅占一小部分而已。
而体制内的工作,多数很难产生岗位价值增值,想要增加收入,除非向往上一级管理层岗位攀升。
然而管理层的工资,同样在他们那一层级里面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再想更多的收入就得再继续往上爬。
特别是上一辈人,可能勤勤恳恳几十年,单位估计也就升过一两级工资给他们,在他们的职业观念里面,不管工作多久,数额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
所以,他们比较看重一开始进入单位的那个工资,如果还不错,超过平均水平,他们就会觉得,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然而时代却在变化,时间或多或少总能带来些许改变,而有些,甚至是质的改变。
3
文章一开始那个年轻人,是大我三届的师兄。他一开始也动摇过,但想到既然来摆摊做生意了,就不能苛求有稳定的收入。
后来他发现,很多人都是在别处买了手机之后,来到他的摊位上贴膜,因为在手机店里面,贴个膜再加个手机壳要贵上那么几块钱,大家图便宜就都来他的摊位上面。
他就在想,我能不能也进几部手机来试试。
手机卖了一段时间,好像又发现,大多数外来工来到他的摊位上是没有本地手机卡的,他们需要更换手机sim卡才不至于产生高昂的漫游费。
所以,是不是可以找下中国移动,看看能不能进些手机卡来卖。
渐渐地,摊子摆不上那么多货,他租了个小小的铺面,挂上了招牌。
而随着他能够提供的业务越来越多,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看中他所在的摊位密集的人流量,纷纷上门来跟他谈合作。
而且由于来买的人越来越多,那些顾客的朋友、亲戚、同学、同事也纷纷来光顾他的生意。
再后来,其他的电子产品:路由器、电视盒、无线网卡都可以在他的店里面找得到。
他的收入依然不稳定,然而却比当初最开始的时候要翻上个几十倍,现如今,他已经事三家手机连锁店的老板。
4
有一些毕业生会在知乎上私信给我,问“我看好一个公司,而且也拿到offer了,职位也合适,就是工资太低了,只有2500加绩效奖金,还没有补贴,不知道有没有发展前途,我还纠结,不应该怎么办。”
我想说:“只要觉得公司平台好,职位又合适,就可以去试下,请注意,我说的是试下。
我哪知道公司有没有发展前途,连那家公司的老板有时候都不知道我能否撑过来一年,外人怎么可能知道。
但也有可能,公司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前进也说不定。”
而几乎所有后来成为职场大咖的人都会对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说一句:“第一份工作很重要,非常重要,但请不要太注重第一份工作的工资。
但是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也是唯一我们在入职前能够确定的事情。
于是很多人都只奔着工资去,因为那个是实实在在能够拽在手里的。尽管他们也看中公司的晋升机制,但是在他们看来,远没有放进裤兜里的钱来得实在。
我们总是拥抱确定性,因为我们人类天生就对不确定的东西产生恐惧。
然而,很可惜的是,没有一家公司会在你刚入职的时候,就给你提供他们工资的最高支付金额。
同样的,任何一个行业的生意,你在一开始的时候,仅仅只能拿到远比同行低得多的利润。
相反的,不确定性在我们整个职业生涯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我正在做的码稿的工作,如果我仅仅看中我一篇文章能够得到多少稿酬,那么我很容易看到职业天花板,而在我刚开始码稿的时候,我是没有想到,我的写作面会越来越宽,写作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写作的平台也越来越大。
每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也许一开始可能无人问津;每一门日进斗金的生意,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都不足以养活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2、给自己一份光明
给自己一份光明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题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沧海明月,落崖惊风。静望阑珊月,谁明了月空,答曰:“自我”。
喧嚣的尘世,早已少了画桥流水,余影徘徊的画面,持续升温的世界,满了红灯酒绿,少了弱水三千的柔情杯满月光的豪放。心灵漂泊了浮华,寻找那余音绕梁的真谛。一束光明涌现,划破苍茫的夜空,寻其源头,顿悟自我。给自己一份光明,心漂泊累了也需要休息,寻找一方净土,让灵魂以优美的姿态起舞,去卓然地等待,半世繁华的轮回。给自己一份光明婉约的主宰,自我这种主宰少了炽热少了颠狂,但不失凌傲,依旧龙泽天下,睥睨众生,它是用素雅的笔墨为心灵书画,去点亮心灵的光明。给自己一份光明,给心灵一片世外,换个异样的角度俯视天下,正如火把点亮自己照亮光明的世界。
宙斯对处在黑暗中的火把说:“有多少黑暗是自己造成的。”的确人生路上罗烟广布,充满虚幻,而我们在其中却寄托了真实情感,如果不能以一颗了乐观的心安静的凝视,安静的思远,在缠长的尘世很容易迷失自我落入黑暗,但只要心底有光明存在,总有一天可以横扫阴霾,拨云见日。
也许我们一直在寻找心灵的光明,我们苦苦摸索,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直到疲惫不堪时,暮然回首,光明一直埋藏于心底。
雪莱说,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我,给自己一份光明就可以用其去寻找光明,用未来主宰未来,立于人世让我们笼罩阴霾的事会有很多,但让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更多,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梦里天涯,花开时节,眉间相思染,千年尘烟,醉卧花楼,梦里花间……谁人不想花前月下,观飞花舞明月,悬指,弹一曲人生。(励志名言 )那麽就抓紧时间,在阳光的照耀下去追逐光明。泰戈尔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时,你也将错过群星。背好行囊,待清风掠过心头,乐观的迈出一步又一步。
现实的世界积淀了太多的沉淀,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感伤,人生路上风景依旧,给自己一份光明,放下尘世,佛曰:“放下就是修行。”让光明去指引,在万家灯火中去寻找心灵停泊的港湾。
红尘乱舞,岁月蹉跎,终有一天繁华会落幕,但只要灯光依存,舞台依然。灯火阑珊,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转身。。
碎影醉摇,用微笑去洗涤忧伤,煮酒为自我践行,在在生命的两旁,视沧桑为饮,不问归路。
3、有哪一份工作,没有100次想辞职的冲动?
有哪一份工作,没有100次想辞职的冲动?
1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的公司做得很大,一年光交税就上千万。
说着说着,他突然说:“这日子过得太累,接到生意就开始担心人手不够,接不到生意又发愁公司的下一步。刮风下雨害怕仓库被淹,销售旺季又焦虑钱不够周转。总之没有一天是心安的。心里想过一百次不干了,但是又放不下几百名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兄弟。”
我心里暗忖,没想到做企业做到如此大的规模,也有不想干的时候。
几乎身边所有人,都有过想当逃兵的念头。再完美的工作,也有不顺的时候。当累到无可复加,当遇到重重困境时,你心中是否也涌现过无数次这样的话,老子不干了。
只不过有的人咬着牙坚持下去了,而有些人真的就放弃了。
2
前段时间我高中同学在微信里找我,她说她现在赋闲在家,问我是否有工作介绍给她。我很纳闷,怎么她又辞职了?谈到这个话题,她犹如打开了话匣子。
她说老板很抠门,赚了很多钱,却不给她涨工资。她说老板忘记了当年最困难时,是谁在他身边辅佐他,帮他渡过难关。但是当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后,老板高薪聘请了很多大将,而她却被削权。她不爽,二话不说就辞职了。
我不由叹气。我的这位高中同学毕业于名牌大学。刚毕业时她被一家大型外企聘为管理培训生。那时我真的很羡慕她。我拿1500元工资时,她已经拿5000元工资。她的起点比我们所有人都高。
但是之后就听她频繁地辞职和找工作。第一次辞职是她想从市场转做销售,但是公司没有空缺,她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干脆辞职不干了。第二次是她向老板提出涨薪的要求,老板不同意。她为此愤愤不平,于是辞职。第三次是她想要小孩,但是单位实在太忙,她担心这么忙碌不利于备孕,所以回家专心调养身体。
每一次她都有充足的理由支持她辞职的决定。她想辞就辞了,但是她却从不考虑自己下一步该做如何打算。她活得很任性,但是她的事业发展也一次比一次更差。
生完孩子后,她用了3年才找到新的工作,而且还是靠朋友介绍。
用人单位看见她的简历都摇头,她的每一份工作只有2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而且工作与工作之间总有一段空白时间。用人单位质疑,她为何如此跳跃?为什么工作经历不连贯?她也因此被多数工作机会拒之门外。
她不理解,自己好歹是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大公司工作过,而且能力也不差,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
我对她说:“这世界上哪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呢?你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轻易说放弃。”
3
我曾经招过一名经理。她面试时,无论在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对hr说:“这个人才我势在必得。”但当我看到她原有工资时我惊呆了,低得让人难以置信。很明显前一家公司在待遇上对她不公。
她加入我们公司后,果然不出所料,表现得非常优秀。我们熟了后她对我说,很感恩公司对她的器重,给她公平的待遇。我问她,原公司的工资那么低,为什么还做了4年之久?
她说,她作为管培生从外地来到公司总部,从业务代表做起一步步做到经理的位置,在公司的产品大卖上做出了很杰出的贡献。但是公司鞭打快牛,认可她却一直不给她涨工资,她感到非常委屈,哭了很多回,也曾无数次想过辞职不干。
可是她并没有任性赌气,依然十分努力地工作。她觉得一方面在公司还能学到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她相信当自己羽翼丰满后,一定会找到赏识她的伯乐。所以她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并积极寻找新的机会。最后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4
没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正如没有一种人生是十全十美的一样。你看到的那些无比光鲜的工作背后,都是一部奋斗史。
刚工作那段时间我接触过一些顶级公司的咨询顾问,那时特别羡慕他们可以全国各地飞,住五星酒店,衣着光鲜出入高档场所。我当时想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这样就好了。
深入接触后才发现,他们的工作只可以用“辛苦”两个字来形容。虽然收入颇丰,但是生活的乐趣仿佛已经和他们远离。城市对他们而言只代表着酒店和项目,下班时总是披星戴月。有几个顾问对我说,他们生活的最大乐趣竟然是酒店积分和飞机里程积分。
当我认识越来越多不同的人之后,我深深地意识到,几乎没有容易的工作。员工有员工的艰辛,老板有老板的不易。
有谁不是一边心里哭着辞职不干,一边咬牙坚持的呢? 说放弃很容易,但是那些动不动就放弃的人,真的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
每一份工作经验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只有花时间深入下去,才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当你做出成绩后,相应的人脉就建立起来了。
但是,如果动不动就放弃,你那些所谓的经验都只不过是懂了些皮毛而已,并不会为你带来增值。你的时间在一次次轻易放弃中浪费掉了。
同时,所有用人单位都会很注重员工的稳定性,没有人喜欢招一个动不动就跳槽的人。
对于企业而言,培养一个员工花费大量的成本,新员工在加入公司一年后才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员工过去的经历是工作频繁变动,稍有经验的hr都不会青睐。因为再有能力也不能为他们长期所用。
如果两段工作之间总有空白时间,那自身价值将进一步打折扣。
企业会怀疑你为什么没有找到下家就贸然辞职?是不是有不光彩的原因?如果没有,那你可能心智不成熟或者比较任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企业对这类人都会十分慎重。
5
坚持是一种习惯,放弃也同样是一种习惯。
如果总是一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无论是工作也好,做事也好,都会给自己的放弃找到理由,从而变成一个一上场打仗就逃跑的逃兵。
当你工作不顺,冒出辞职念头时,不妨问问自己,这里真的没有坚持下去的理由了吗?我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离开后我有更好的选择吗?
海明威说过,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要受挫折,有许多人反而在折断的地方长得最结实。
来源:灼见(id:penetratingview)
4、没有一份工作是不麻烦的
没有一份工作是不麻烦的
文/赵晓璃
不论生活还是工作,人生总是一个麻烦接着一个麻烦而来,然而不幸的是,当你试图躲过一个麻烦时,另一个麻烦正在不远处向你招手呢。所以,与其躲避,不如直面,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出应有的努力。等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些曾经让你头疼不已的麻烦,让你终于成为了不二替代的那个你。
1
我小时候巴望着能够迅速长大。
要说做小孩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有个严厉的父亲,动不动给我提要求定目标,我觉得当小孩真心累啊。
于是在我的心目中,还是以后当大人上班了好。我有时候放学后会去我父亲的办公室玩一小会儿,我发现他们上班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好像很优哉游哉的样子。
那个时候父亲是做信访工作的,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去他的办公室,结果发现他的办公室里有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个长者情绪很激动的样子,在他的办公室大吼大叫。父亲对我挤眼睛让我迅速离开。我赶紧离开,依稀能听见办公室里吵嚷的动静。隔壁办公室的叔叔对我说,今天下午有个老干部上访,据说事情很棘手,我父亲正在想尽办法安抚对方情绪,估计照这个情绪,一下午都难以摆平。
我头一回感受到了原来父亲的工作也是很麻烦的啊。
那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父亲每天很晚都还在写材料,常常忙到半夜也不休息。
我是个特别怕麻烦的人,就在想,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可以相对简单一些?于是母亲告诉我,那就学会计吧,至少以后不用看人脸色,只要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结果我发现自己再次犯了个错误。
2
会计首先需要核算精准,光核算这一块儿,就要学一大堆科目和借贷记账法,这个学科的记账、登账、出报表都有一系列的准则要遵守,连装订凭证都要装出三角拐,我真心觉得怕麻烦的我算是入错了行当。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个厂里的小会计,那个时候每天都要跑腿,什么去银行拿回单啦、开票啊、报销啊等,通常是在单位里没人找我,可当我一脚踏出办公室的门,各种电话就纷纷找我,说什么他们有单据要报销,请问赵会计你什么时候回来啊,等等。
我真心一个头两个大,在心里骂了这个专业一万遍。
长此以往,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简直太被动了,每天浑浑噩噩忙活了好久,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我在纸上写上我每个月的例行工作,我发现自己不能再被这些突发事件牵着鼻子走。认真思考后,我有了一个想法。
我壮起胆量和财务部领导沟通,我说我不能天天坐等其他部门的人上门找我办事,我需要自己规划工作时间,将开票和报销时间做个规定,这样我就能安排手上其他事情了。
领导微笑着点了点头,他鼓励我继续说下去。
我说按照目前的工作习惯,每天都有人来财务部报销或者开票,我统计了下,发现每周二周四开票量最大,而周五则是报销的小高峰,所以不妨把开票日设定为每周二周四下午两点到五点,报销日设定为每周一周五下午两点到五点。领导说好呀,你的提议很不错,不过还需要加一点,如果其他部门有特别紧急的情况需要报销或者开票,需要提前和你报备灵活安排。
然后我就出台了财务生涯中的第一份通知,我依然记得那份通知的名字,叫作《统一公司开票时间和报销时间的通知》。
这两件事情规范了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样毫无头绪了,我也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去办公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今天要做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然后每天下班之前检查一下有哪些已经完成,还有哪些是未完成事项,后面又该如何跟进等。
回到如今很多职场新人面临的现实问题,我能想起自己作为新人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日子其实并不快乐,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很多麻烦之所以我们觉得麻烦,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方法不够高效。
3
有好多人都认为,会计是个越老越吃香的工作,所以总会有前人告诉你说,慢慢熬吧,熬过去就好了。
其实熬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应对策略,好多麻烦如果你不去学会面对和解决,你熬到白头也不会有任何有价值的成长。
后来我去到一家民营企业做财务经理,有一年年底公司接到了税务局稽查的通知,我们财务部都炸锅了。
财务部一时间气氛非常紧张,大家脸上的表情都相当严肃,也是啊,税务稽查是每个老板更是财务人员心中的大事。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我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我曾经的师父,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会计人员,当时在另一家公司做财务总监。
我把他约了出来,请他吃了一顿大龙虾。他听了我的困惑后,告诉了我具体的应对方法和策略,我顿时豁然开朗。
我立即和这次税务稽查的专管员取得了联系,鉴于平时和对方关系良好,我了解到了我们企业被稽查的原因。在税务人员正式稽查之前,我组织公司会计进行了一次账务自查。
在这次自查过程中,我发现有些会计为了省事,并没有严格按照仓库收发存数据做账,而是当月购买多少材料全部领出。还有些会计为了图方便,不盘点也不关注库存,直接按照开票确认收入,并不曾体现出企业视同销售或者未开票的情况。
针对这两个情况,我们财务部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进行了账目调整,还特地组织了一次存货盘查。做了这些准备以后,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稽查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加上师父教我的一些招待技巧,他们不到三天就回去了。
经过那次稽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你平时怕麻烦却不曾想办法去解决,总有一天这个麻烦会升级为一个更大的麻烦,朝你扑面而来。
4
当我发现麻烦终究躲不掉之后,我就重新思索究竟能不能避免。如果无法避免,那么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加强学习或者请教他人的办法,将这些麻烦消灭于无形之中。
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或许很多人都觉得应该学习些职场规则。其实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职场锤炼,我渐渐发现,职场规则中首要的一点,莫过于自己尽快熟悉自己工作岗位中的技能。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聪明地工作,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如果可以,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不停地尝试全新的工作内容和挑战。
十多年后,我转型走上了财务培训的道路。
一开始我觉得培训工作相对于具体的会计工作而言是多么简单啊。不用自己去处理那些繁杂的账目,只要站在台上把课上好就可以了。然而做了一段时间之后,领导频频找我谈话。
谈话的主要内容,大致意思是虽然学员反映我上课幽默风趣,但是他们觉得我耐心不足,对学员提出的问题有时候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模样。我当时各种不服,我说领导,有的学员就是领悟能力差,和他说半天都说不通,凭什么要怨我们老师呢?再者说了,老师又不是万金油,确实有些情况连我们自己都没有遇到过,你说要给对方怎样的答案对方才满意呢?
领导笑了笑了说:“赵老师啊,你说这些话我就知道你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老师啊。”
她说的“成熟”,应该是指心态,这也是我后来才体会到的。
5
在职场中拼搏的我们,每个职位都凝结着我们的受众以及同事领导的期许,我们不能视若无睹。
比如作为会计老师,当学员有困难的时候,哪怕其他人对他冷若冰霜,但老师绝对不可以,因为他们也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问你问题的,他们心里也在打鼓,怕老师你拒绝他,怕你嫌弃他的问题简单了,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耐心再耐心,即便自己不懂也可以找人问啊,我们老师比学员的资源多,可以去问更有资历、更有经验的前辈,问出结果后自己先理解,然后尽可能帮助学员渡过难关。
后来我就渐渐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做好就可以了,更不是我觉得自己ok就可以了,大家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也是在培训行业历练了几年后我才渐渐明白,那些看上去让你感到非常头疼的麻烦,其实恰恰就是你自己的软肋或短板所在。
比如让很多职场新人看着头大的规章制度,其实凝结了很多职场前辈的心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留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尽快适应并使用这些制度规则,我们的办事效率将会得到质的提升。
有人说上班很麻烦,于是他们出去创业了,结果发现当老板远比做员工麻烦得多。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麻烦接着一个麻烦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有对应的麻烦,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只是个打工的,就让你的麻烦少一些,也不会因为你当上了老板,就让你的麻烦少一些。
我认为,能够不怕麻烦积极应对,就是一个成熟的职业人。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没有谁比谁轻松地活着,不过,有的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加正确的方法,把目前的麻烦与难题解决掉,在一次又一次解决难题的过程中积累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让自己下一次的决定更加成熟理智。
对任何一个职场新人而言,遇到很多困惑实属正常,有些时候你可以通过观察前辈的言行,学到很多书本没有的经验,当然他们的经验不是万能的,但至少能给你提供可贵的参考。
作为一个在职场中打拼了十几年的财务工作者,我只能告诉你,没有一种工作是不麻烦的,你想要一个离家近做着轻松、薪水还高的工作,你首先应当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价值和能力。
毕竟在职场中,成长是我们一辈子的课题,而麻烦也将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