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清明作文900字_家乡的清明节作文900字

1、又逢清明作文900字

清明节,这个略显深沉的节日一直都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的显现出它的韵味与古色古香。在被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这些西方节日淹没的新新社会中,清明节却以一种独特的脱俗的姿态屹立不倒……多少度春秋过后,人们还能保持着最原始的信仰,在这一天里卸下尘嚣,静静地拜祭祖先,缅怀先人,为先人献上一炷香,这难道不是清明节的魅力吗?

古人曾说“清明节雨纷纷”,仿佛只有这昏昏沉沉的天气才能衬托出节日的风韵,只可惜,今年的清明节没能见到这番景象了。站在山上,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排又一排的墓碑,那是每一个安息的灵魂,每一段沉睡的过往,亦是每一位后辈对自己先人的尊敬与怀念啊。时间过去了,人们终于学会了坚强地面对一切。生老病死,是世间上最悲哀也是最无奈的事情了。改变不了结局的人们,只好学着去承担,去面对……清明节,总能轻易地使人的悲伤洋溢眼底……

儿时的记忆在时间的推移下,一点一点被遗忘,被新的记忆取代然后消失,但我却忘不了,忘不了外公去世时,外婆的悲痛欲绝,妈妈的伤心无助。也许是因为太深刻了,才会使那时对于作文死亡毫无概念的我产生了如此大的恐惧,排斥。外公,记忆模糊却感到格外亲切。还记得在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外公总是第一个出现在课室门外,笑眯眯地看着我,用他那双温暖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回家。在那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放学就是一件足以在小朋友面前炫耀的事了。如今,不禁怀念起外公那双粗糙却异常温暖的手了。

现在,我站在外公的墓前,看着外婆已不再会失控流泪,只是静静地端详着那张黑白照片。我想外婆在那段以为失去了外公就会活不下去的痛苦日子中挺下来了,坚强地生活着。外婆跪在墓前,跟外公絮絮叨叨地说着我们一家人的近况,把所有的思念化成对家人的祝福。整整十年,伤痛过后,外婆也学会了更好地照顾自己了。

原来,时间真的能让伤口愈合,也许不是痊愈,也许还会留下一道淡淡的伤疤,但最码的是再也不会是鲜血淋淋的了,不是吗?时间让我们缓冲,让我们坚强,时间冲淡了一切的痛苦,我们总该明白,总该长大,总该面对一切要面对的事情。

清明节,一个引人深思的节日。站在墓前,庄严而肃穆,逝去的亲人啊,我们一定会带着你们那份对生活的热情精彩地活着。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袁本朴 作者年龄16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广州市第41中学 在读班级高二5班
性格特点寡言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单机游戏 平均成绩117分
指导老师吴丹妮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2、家乡的清明节作文900字

家乡清明节的主旋律就是挂青。挂青的内容有打纸钱,做挂青糍粑,上坟山祭祀,吃挂青酒。

打纸钱

纸钱是挂青的主要祭祀品,在坟头纸钱烧得越多,老祖先们就越有钱用,也表示子孙们越孝敬。所以有的人家在准备挂清的前几天就开始打纸钱了。打纸钱也很有讲究的:纸一定要是土纸,折叠后再用钱锉打空,每一张的钱挫印只能是单数,打纸钱一定要男丁动手,因此我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纸钱,这一件事做好了,其他事才好按顺序做起来。

做糍粑

清明节做的糍粑主要用作挂青,所以也叫做挂青糍粑。做糍粑就是女人的活儿了。做糍粑的主要用料是糯米和结米,如果要做成黑糍粑,还得加上野菜水牛花。所有原料都要磨成粉状,用水搅拌均匀后,揉成团,再包上白沙糖或肉团,在火上蒸上一个小时就可以食用了,但刚出锅的糍粑不能吃的,要祭祀完以后才能食用,否则是对祖宗的不敬。

上坟山祭祀

家乡的挂青有着严格的风俗礼仪的,选取时间有规定,则二月清明挂后,三月清明挂前。挂青的人员通常是家庭的男丁,嫁出的女儿不允许去挂青的现场的。来到祖先的作文墓地后,先摆供品如燎熟的猪肉,农家米酒,农家茶,新鲜糖果,再装好红烛,点好香火,接着大哥跪于坟前,手执钱纸,边向祖先告慰边焚烧钱纸,殷请祖先对后人加以庇佑,告慰完成后,便是安排鸣炮,顿时炮声响彻云霄,惊动山谷。最后,众人修整祖坟、清除杂草、树枝、掘取较好的草皮覆盖于祖坟之上,完成后大家便一起品尝祭品,由年长者讲些先人事迹,激励一番后人,就一同下山。

吃挂青酒

男丁们挂青回来后,女眷们早就把各种佳肴准备好了。有鸡肉、鸭肉、鹅肉、都有是家养的土鸡、土鸭,还有自己捉的泥鳅,时令小菜,这时谁有炒菜的好手艺都可以露一手,我也不推迟,下厨炒了鸭肉和鹅肉,这时整个堂屋飘荡着菜香味,逗得大家垂涎欲滴。这时,二哥也不示弱,争着要炒泥鳅,我也乐呵呵地退出的厨房,因为呛人厨房实在让人受不了,再呆下去满桌的好饭菜就无法吃下去了。

觥筹交错中还是二哥炒的泥鳅最受欢迎了,没有谁提到我炒的鸡和鸭,我有一点失落,但我想今后会练好功夫,把菜炒得更好。饭后一家人一起谈家常,说心事,其乐融融。

家乡的清明令人难忘。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游蛇 作者年龄10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大孤家子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8班
性格特点急躁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韩剧 平均成绩97分
指导老师李北岳 老师职务班主任

3、清明节更需清净心灵作文9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人们便会祭奠逝者,归认祖先。但其意义远不在此形式,更重其内涵。

于是,有人便悲恸大哭,宣泄心中的悲痛思念;有人将其化为沉思,变为沉默的思想去感悟生活……

万点星光中我看到了他,一声令下,万乘追击,浓烟滚滚被撕破了一个大口,将士如离弦之箭般射向敌军,呐喊,厮杀,奋力一博!勇者必将胜利,蚩尤败北,那轩辕的战旗挥舞在中原大地!轩辕大帝这个伟大神圣的祖先,已在炎黄子孙的心中闪耀光芒。正因如此“轩辕祭祖大会”人们来寻找祖先的影子,追溯渊源的根。海内外同胞共赴陕西,是寻根,是祭祖,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无论是否有这个仪式,他的子孙定会带走一抔黄土,让自己不再飘摇,厚重的根会把自己系牵。

这才是清明应有的思考,但有些人似乎已将这些抛弃,追寻蝇营私利,迷乱的流俗文化不仅蒙蔽了他们的双眼,更熏染了他们的心。

看不到祭奠的鲜花,听不到寂静的沉思,抬眼望去,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一片喧闹。但这种欢乐竟然出现在“冀宝斋”博物馆门前,政府为了经济利作文益,索性让小商贩在馆前摆摊,建起游乐设施。那座被喧嚣与吵闹包围的“空壳”除了空有余地,其他一无用处。本该被纪念的馆藏却被掉包,本该被严肃敬重的土地却被当成玩乐的工具。这个清明,不仅仅应为那些逝者哭泣,更应为那高洁的文化,崇高的敬畏的消逝而悲伤。从众,让我们看不到那衰落的民族意识,清明的怀念,反思的意义离我们的社会渐行渐远。

但就这样悲哀吗?从众吗?不,我分明看到了那大祭奠者手捧鲜花前往陵园,看到了那盛大的队伍在追寻祖先的足迹,我们更需让“清明”真正的清净内心。

清明节不在于贪图享乐,而是对历史的反思,对自己人生的审视,从中获取前进的力量。追思过往,是为了尊崇与传承,缅怀终究是为了面向未来,只有珍视当下,把握当下,传承那日渐式微的文化习俗,那悠远的历史意义,在先人的墓前便可获得满足与宁静。

清明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也许不同,或寻根、或盈利、或休息,也或许仅仅只是个形式上的过场。但请不要忘记,审视自己位置,感悟先人的哲思,把握当下,反思自己,让心灵获得宁静,让未来更加清朗。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雷到 作者年龄17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济阳县第十中学 在读班级高二2班
性格特点宽容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睡觉 平均成绩107分
指导老师许立 老师职务班主任

4、记我的清明节作文900字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路上,有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有最亲的人。

每一年,似乎只有一个时候能够一家人聚在一起——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前一句话的确是对每年清明节天气最好的写照,但后一句对我们家来说似乎并没有那么贴切,一个几十人口的大家庭,同时来到我们先祖曾经居住生活的地方,除去祭拜先人,亦有许多事情可做。

前一天本是天气晴好,我还在感叹着今年清明终于不会下雨了,但上天似乎并不遂人愿,当天晚上就电闪雷鸣,刷刷的雨声渗过墙壁,透进屋来,直到第二天早上,天气稍晴后,我们才动身去那始终令我魂牵梦萦的乡村。在路上,我看见水牛犁着田地,稻草人头上的塑料袋在风中飞舞,各种各样的蔬菜静静的躺在土地里,静候着成熟……

在路的尽头,我看见了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路的尽头,我看见了那一个个即使多年未见也无法忘却的人……

收拾好祭祀用品后,几十口人“浩浩荡荡”地上山,刚下过雨,路上十分泥泞,泥土松松软软的,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树头的雨滴不时滴落下来,流到后颈里,引起阵阵凉意。或许人们现在都觉得去墓地献上一束花才是作文最环保的方式,但我们家却始终“固执”地坚持这最原始的祭拜方法。几捆纸钱几匝香,几十个人,奉上我们对先祖的怀念以及对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最美好的祝福。每当看见其他家里只有几个人扫墓,而我们家里总有几十个人时,心底总没有由来的一阵暖意,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回去时,在路边看见他们在采摘许多绿中带白的“杂草”,走近一看,原来是许多地菜花。农历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鸡蛋,似乎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习俗呢!长长的一条上连着几根分枝,上面长着心形的绿叶,最顶端是一簇白色的小花,把它凑到鼻前,它独有的清香里混杂着些许泥土的芳香。这东西据说有许多功效,难怪姑姑说,这时候在乡下,什么都是宝贝。最平凡朴实的乡村,却总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饭后,走在田埂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通向那棵几百年的老树,很小的时候去过一次,不知它现在又长成什么样了?更高了些吗?更粗了些吗?一代一代,我们的长辈们都在那树上长大,那棵树根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需要几个人才能将它环绕的参天古树,承载了多少人青春的回忆?

在路上,赏景,赏人;在路上,迎着春风,欣赏自然界最美丽最和谐的一笔。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宋钟浩 作者年龄15岁零6个月
在读学校加州私立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7班
性格特点随波逐流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打扑克 平均成绩92分
指导老师有屁村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5、清明纸鸢作文900字

天明地清之时,我轻轻放飞一尾纸鸢,送去对已故之人的思念,以表达我对生的敬畏。

——题记

儿时的我不懂得清明的庄重,只凭着一颗颗玩心在这祭奠亡灵的日子里,约了三五伙伴,顺着和煦的风,撒着欢儿的奔跑,偶尔停下折一段刚发了嫩芽的细柳,算作挥舞的马鞭,有继续向大堤奔去了。有风时,便飞起一尾纸鸢,又是一阵的奔跑。终于累了,坐在高高的大堤上,看着堤下近处的墓地里有人铲起一掊新土,撒向了褐色的坟头,显出几分新黄。那时不懂这一简单的仪式的意义,只有一份新奇和无法名状的敬畏,似乎是生命的使然。

在以后是多年的成长之中,一次次的体味着生死离别所带给我的怅然。看着生命一个个逝去,只留下活着的人有时间将他们从痛苦带向释然,思念也只简单到用撒一掊新土向坟头表达。弯腰铲土是拾起对往昔的怀念,而抛洒出的何止是人类卑微的感情,更是对那神圣的生命的敬畏。黄土落地,连接起坟里坟外,跨越过生死,逝去的人已忘记,活着的人已看破,孟婆桥处又是一次生的起点。

简单的仪式完毕,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竖起手里的铁锹撒几根香烟,在烟雾缭绕中,看清墓碑上的作文文字,侃侃而谈起这曾经是多么了不得的人物,或是平凡无奇的庸农,可既已逝去,无论是好是坏,地位是高是低,言语中总带有几分敬意,不敢有丝毫鄙视之意,生怕触怒了坟下的生灵,坏了一年的好运气。兴起时,或有爽朗的笑声,与这安静的墓地似有些不称。可又有多少不称呢?一群已年不惑之人在笑谈着生死,脸上是似乎已把一切都看开了的宁静。不是不称,而是万般相称。突然想起来了一句话:“人,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是啊!若将这一幅清明扫墓图跃然纸上,生与死的完美交融,不是诗意的,又是怎样的呢!

从墓地归来的路上,父亲淡淡地说:“清明这天,再远的人们也设法赶回来的。”一次上升到生命意义的话,缺席了岂不可惜?到了家中,急忙取出那位纸鸢,带的三两孩童,去那高高的大堤上,轻轻放飞。那高高的飞起的纸鸢啊!是否看得见已逝去的人远去的背影,能否顺便带上我的一丝问候,以表达我对生命的敬畏。

古人说若此时将风筝的线剪断,便会带走一切不顺心的事,有一年的好运气。我未敢尝试,也不想去剪断它。何不看开点呢?既然生命该有困苦,何不勇敢的承受。留得这一纸鸢,也留得对生的敬畏。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陈文铸 作者年龄17岁零9个月
在读学校育贤中学 在读班级高二5班
性格特点木讷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做饭 平均成绩114分
指导老师东方优播 老师职务班主任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