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翻开词集,他给我无限感慨作文
他,是怎样一个人:精书法,善绘画,才华横溢;他,是怎样一个人:身为帝王,却晓诗词,通音律;他,是怎样一个人:沦落为亡国之君,却被后人所传颂……翻开被历史尘封的书页,回首望南唐,追溯“千古词帝”的跌宕人生,领略南唐后主的风流。
身为帝王,他不理国事,一心沉迷于享乐。“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富贵奢华的宫殿内,他歌舞升平,吟诗作对;“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夜色阑珊,他与美人轻歌曼舞,寻欢作乐。国家安定,“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他在皇宫禁苑中饮酒赋诗,何等风流?词风柔美,处处彰显一位年轻君主风流倜傥、豪迈清雅的浓情逸兴。
江山如画,沙场无情。在那个金戈铁马、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身为帝王,他又怎能把酒邀月,看淡战争的残酷,百姓的疾苦?即使他憎恶官场的尔虞我诈,憎恶诸侯的勾心斗角,憎恶敌国的眈眈相向,置身其中,他又能有什么选择?如果说这样一位富有才情的词人,是被身份所累,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又是出自有怎样身世的人之手呢?国家灭亡,他沦为阶下之囚。对于他的命运来说,这可能是最大的不幸,但对于他的文学创作,却是一个极好的转机。经过岁月的洗礼,他的词褪去了昨日的浮华作文,不见了昔日里雪月的温情,留下的是“一纸伤心泪,满眼里乡情”。“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位伤心人,见了自然岁华变迁的情景,又是怎样一番感慨啊!朝雨寒风苦苦相逼,摧残着春意,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联想到自身的境遇,着实令人心痛。“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没有镶金嵌玉的词藻,却无比精确的流露了他的心声,风风雨雨中韶华消尽,诠释得最为传神的便是一句“人生长恨水长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正是这样一首堪称千古绝唱的词作,竟成了他为自己修建的坟墓。“往事”,“故国”,“朱颜”无不寄托了他对旧时江山的怀念,也就是在当时统治者的一念之间,认为他“人还在心不死”,一杯毒酒让他的词作《虞美人》成为了终点。一代能诗善赋的风流帝王,永远定格在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境中。他“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生,也就此终结。
无论他在治国之道上如何,无论他的下场如何,后人总会赞扬他,传颂他。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经千古而不衰,必有其玄妙之处。他,李后主,给我以无限感慨。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娄清 | 作者年龄 | 15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越西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7班 |
性格特点 | 圣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瑜伽 | 平均成绩 | 117分 |
指导老师 | 廖野天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翻开那一页作文1000字
“走,上网去。”好友晶拉着我直往网吧里推。我禁不住诱惑,终于到“网上冲浪”去了。很快,我有了四个网友。不过,交友我还是十分慎重的。晶不是也受过我的严密“审查”吗?这次,当然也马虎不得。
“缘!?”名字挺酷的吗,真不愧是上海大学生,水平不低,不知人怎么样。我们“枪剑来往”,大打出手。
“咦,这个……”寻声望去,一个满脸豆豆的人在念我的题目。“难道……”晶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又折回来,悄声说:“上面有你的代号。”我欲哭无泪,晶不住安慰我:“再来一个吗!”她帮我选了个叫“fish”的人(已不敢轻易称朋友),寒暄几句。“‘蛇眼’……”又是另外一个声音。“啊?”我和晶不约而同地站起来。
一个男孩在读“麻脸”的文件。
又是他!我再也坐不住了,甩开淑女风度,瞧他的电脑,mydear!他竟有五个代号,我气愤地交了钱,离开网吧。
晶对上网是着迷了,动不动就拿那些网上的名字来让我选。我总是很厌烦,可她却津津有味,沉迷于网吧。
一天,晶兴冲冲地告诉我:“舒,我又认识了一个网友,叫‘鸭子’”。
“随你便吧。”我若无其事。
“他挺不错,懂的东西可多啦。”晶说得有声有色,“我和他很谈得来,下午在作文树林那边的小屋见面呢!”我仍是默不作声。
“陪我去吗!求你了!”晶撒娇似的说。
“服你了!”我和晶准备好,下午三时出发。
一路上,晶像只小鸟,不,应该像只青蛙,根本没有安稳的劲儿。
那屋很小,我和晶一进去,便看见七八个孩子趴在地上写字,屋里只有二张床,一个炉子。“哥,快回来了,你们等会儿吧!”一个较大的小姑娘说。
“我回来了,”一个男高音来了,我和晶吓得两眼直瞪——又是那个“麻脸”。我拉起晶,快步向屋外跑。“回来。”那个麻脸叫住我们,“我不是要骗你们,只是想多交几个朋友,可一个都远离我,我好孤独……”听来,他真的很伤感。
“是的,他叫华,”晶也护着他,“他真的很好,一个人养了这么多弟妹。”晶的眼角湿了。虽然这样,我还是对他充满敌意。
一天,华请我们出去玩,半路上,晶突然说:“真正的朋友,是心心相印的,对不?”不知为什么华哭了,而且他一个人跑了……
两个星期过去了,没见到华。小屋里只留下那些孩子。一天晚上,我看到一则电视新闻:一人贩子被警方抓获。那不是……,我呆了。不一会儿,晶也来了,抱着我哭了,说什么:“骗子,骗子,什么朋友!”我明白了,为什么那天他哭了,他又跑了……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聂力 | 作者年龄 | 13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五都镇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7班 |
性格特点 | 热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新闻 | 平均成绩 | 96分 |
指导老师 | 刘小震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翻开那一页作文500字
五千年的历史蕴育出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一个文明古国。翻开历史的一页页,无不让我们自豪与骄傲。
炎黄子孙的共同先祖黄帝,从小机智聪慧,长大后血气方刚,统一部落。面对强大的蚩尤部落,在逐鹿与蚩尤决一死战,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统一了全国。在这之后,又创造了文字、音乐、医学。不得不说,他真的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春秋时期五霸之一,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决战中战败,不得不给吴王夫差当马夫。在当马夫的日子里,吃粗粮,穿粗布,受尽了苦难。而当他回到越国后,亲自下地耕种,鼓励农民积极生产,整顿军队,最重要的是他卧薪尝胆。经过多年作文的休整,最终出兵伐吴,大败吴国,成为新的霸主。在他的身上传递出一种不怕吃苦,忍辱负重的精神。
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时率领着一批勇猛的部下,和他父亲李渊一起向已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的隋朝发起战争,最终灭亡隋朝,建立了唐朝。在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对全国进行了改革,他还虚心听取魏征的建议,最终才有了“贞观之治。”魏征死后,唐太宗十分悲痛,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于他对唐朝做出的贡献,才让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让我们追随着历史的脚步,去领略灿烂而悠久的文化。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葛均波 | 作者年龄 | 11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浮山县城关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5班 |
性格特点 | 羞涩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瑜伽 | 平均成绩 | 109分 |
指导老师 | 明吏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翻开那一页作文800字
翻开那一页,呈现在眼前的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记忆中镌刻着一幅最美好和谐的画面:不大不小的院子里,摆着一张石桌和几张小板凳,门旁蜷缩着懒洋洋的小猫,夕阳下,一长一短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老长,笑声飘过那挂满硕果的葡萄架,那里面饱含着我的天真和外祖母的慈爱。
外祖母的家在乡下,儿时的我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泥土的清香、跳跃的鱼儿和一群“野”孩子们点缀着那些如梦的岁月,外祖母的故事充实了我每一个香甜的夜晚。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外祖母院里的那个葡萄架。一到夏天,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仿佛就要坠落。每到这时,我总是贪婪地抬头望着,垂涎欲滴,这时,外祖母总是笑盈盈地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小馋猫,别看了,给你摘串最大的。”“太好了!”我欢呼雀跃,赶忙给外祖母搬来一张小板凳,外祖母佝偻着腰,踏上板凳,伸手刚好可以摘到葡萄,她摸摸这串,看看那串,太硬的不要,太青的不(nex作文t88)要,挑了熟得刚好的摘,颤颤的双手捧着一大串葡萄从板凳上慢慢下来,我迫不及待地把它们放在石桌上,外祖母一把抱过我,摘下几颗葡萄,仔细地用衣襟把它们擦得发亮,送到我的嘴边,我吃得可甜了,趁外祖母还没注意,一颗大葡萄已经塞到了她的嘴里,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外祖母待人和气,总是那么慈祥,似乎永远也没有生气的时候,可是我就看过一次外祖母的脸由睛转阴。那是我和邻家的小伙伴因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甚至扭打在地上,外祖母用眼神呵斥着我。我不敢再闹了,就是在这样的眼神中我学会了许许多多待人接物的道理。
时光飞逝,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爱吃爱闹的小孩了,外祖母也不再陪伴着我,但我却仍时常感受得到那来自远方的关心和慈爱,仿佛就是昨天。记忆的时针逆转,又浮现出那些美好的时光:和小伙伴去河里抓鱼,在大院里玩捉迷藏,去果园里摘桔子,在玉米地里挑玉米……一老一小,大手牵着小手,恍惚间,我又看到了夕阳下那一长一短的身影……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毛纱 | 作者年龄 | 13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石准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7班 |
性格特点 | 坚韧不拔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杂志 | 平均成绩 | 113分 |
指导老师 | 袁维娅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翻开作文
努力学习是每个学生的职责,可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而在我学习遇到障碍,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本报刊闯入了我的视线,使我饥肠辘辘的心灵得以温饱与升华。
从我记事开始,就喜欢翻看书籍。从看图看画到看文字,乃至现在的古文诗集。我浏览的书目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但一直对教育等书籍不以为然,直到看到《山东教育》这本书,才改变了我的看法,开始关注它的一系列书籍。
翻开这本带着油墨香气的报刊,我惊奇的发现,书不厚,却有着十分充实的内容,可读性非常强。尤其是对我现在的学习,很有针对性,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虽然是老师的教学辅助,却无疑是一位能帮助我学习的好老师。我的英语一直不好,找不到适合我的技巧和方作文法,看了《初中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学会了如何听课,如何把握好课上的每一分钟。我对数学一直不开窍,看了《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数学》,我对数学这门学科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特别喜欢副刊中的美文佳作,我欣赏精彩的名篇佳句,体味故事动人的情节,不仅给了我精神的慰藉,更激发了我对文学的热爱。
翻开这本报刊就像找寻到一位老师,她让我学会学习。它里面的知识很丰富,我也从中汲取了很多课外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成长。
评语:小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叙写了报刊对自己学习上的帮助,文笔自然流畅,娓娓道来。语言清新、淡雅、朴实,不刻意追求华辞丽句,文风朴实,也是本文的特色。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于学伟 | 作者年龄 | 13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列治文山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4班 |
性格特点 | 古怪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乒乓球 | 平均成绩 | 105分 |
指导老师 | 黄宝吉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