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场生涯最重要的8小时
职场生涯最重要的8小时
有人将上班第一天称为职场生涯中“最重要的八小时”。刚刚脱去校服的毕业生们是否感到了一些彷徨――怎样开始职场生涯中的第一天?怎样才能从象牙塔中的学子蜕变为一个职业人?在新同事面前,又该作一次怎样的亮相?
大四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打着“实习”的旗号进入一家咨询公司,希望能有“晋级”的机会。可我的美梦破产了。实习结束,回到学校,我不得不投身到找工作的大潮。8月的一天,我突然听说,这家公司发生了高层变动,一位合伙人带着自己的人马突然离开公司,一时间,办公室里接电话的人手都不够。本能告诉我:机会来了。我给部门经理打电话,表明自己的诚意,可能当时公司真的很困难吧,经理很快便同意了,“下周一吧,你来上班。”
哇噻!我要去上班了!第一天上班,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惊喜。周一早上8点半,我准时来到经理办公室报到。一推门,“孙老师,我来了。”以前实习的时候,我见谁都叫老师的。经理抬起头,皱着眉:“小宋啊,第一天,你就学习一下《员工手册》吧。”
从经理室出来,暗自揣测经理奇怪的表情,难道他是在怪我没有喊他“经理”?可以前实习的时候,我也喊他“孙老师”啊!我所在的部门同事大多没有离开,看见熟人,我挨个儿上去打招呼,一口一个“老师”,一副虚心学习的好学生模样。同事们拍拍我的脑袋,“真像个孩子。”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正准备熟悉业务,却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宋莲,你帮我复印这几张资料吧。”“好的,张老师。”实习的时候,帮大家复印、传真都是我分内的活儿。从复印室出来,看见休息室的饮水机没水了,我又赶紧给水站打电话。刚放下电话,又有同事让我去通知前台给会议室送份资料。(励志名言 )我见前台正忙着,便主动提出帮她去送。推开会议室的门,只见经理正跟几位同事开会,“小宋,看样子我交代给你的《员工手册》,你看得不好啊!你准备一下瑞姿公司的资料,下午我们一起去见见他们……”没等我表态,一位“老师”便开玩笑似的说道:“她还是个孩子呢,客户肯定以为是个实习生……”我心里咯噔一下,做咨询这一行就是要学会和客户打交道,我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呢。经理看了我几秒钟,而我也尽力做出成熟状,“那你就下次再去吧,下午跟着老王他们开个策划会。”
我失望极了。一个上午,我什么业务也没来得及做,净顾着给各位同事干杂活儿了。等到下午参加策划会的时候,因为没有准备好,组长还很不高兴呢。这时便有老师说:“没事,还是小孩子嘛!”哎,“小孩子”!
回家后,我翻开《员工手册》,上面明确写着:在公司内同事间一律互称名字。哎,怪不得经理不高兴我喊他“老师”。由这件事情,我更得到启发:从第一天上班起,自己就已经不是个学生,而是职场中人了。上班时间只做与自己职位相称的事情,因为我已经不是那个“人叫必应”的实习生了。如果还被看作是“小孩子”,就意味着你可以不承担责任,也就意味着你失去独当一面的机会。没有机会给你,在专业上,也就意味着你没有长进。在我看来,第一天上班,克服“学生气”塑造职业气质是最为重要的功课。
2、职场生涯规划要找准三个支点
职场生涯规划要找准三个支点
在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先要确立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我为什么工作。
当年比尔-盖次大学没读完就去闯荡江湖,结果以他独特的才智获得成功,显示了自身价值。比尔-盖茨的职业规划支点就是事业的发展。
邻居家的工程师老夏,退了休还整天去郊区合资厂发挥余热。每周五我见他回来就要劝他:“看穿一点,退休享享福,出去旅游旅游。”而老夏总是回答:“工作就是享受,不工作我就会生病。”老夏的工作支点是寻找快乐。
职业生涯规划有三个层次的支点:生存支点、发展支点和兴趣支点
如果立足生存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把薪酬作为主要导向。总是在想明天能不能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一有获取高薪的机会就会跳槽,而常常忽略自身成长。待到遇上职业瓶颈,薪酬没了增长空间,而技能又没学到多少,身价便会每况愈下。在如今这个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在为现在的高薪得意时,更要想想如何保持高薪。所以,如果一直以生存为支点来做职业规划,是一种只重现在不看将来的短视行为,不会感到工作的快乐,也不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
如果立足发展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以自身的进步作为导向。即使所从事的职业并不特别喜欢,薪酬也并不特别高,也会努力做好。对你来说,从中获取的经验和技能最为重要。这些收获让你增值,帮助你实现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有物质上的收获外,还有精神上的收获,如荣誉、地位等,最终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不过,这种职业修炼过程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鞭策自己向前迈进,可能会承受工作压力的考验。
如果是立足兴趣支点来规划职业生涯,会以快乐作为导向。并不一定在乎眼前的薪酬多少,也不在乎将来能获得什么地位与荣誉,能找到喜欢的职业,能享受工作的过程,就会对工作投入极大热情,忘却疲倦,甚至感到生命变得灿烂多彩。就像邻居老夏那样,工作成为享受,成为娱乐,不知不觉中就出了成绩。(创业梦想 )喜欢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兴趣是成功的最大驱动力。
不过,现在职场竞争激烈,你有兴趣的工作常常别人也感兴趣,你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采取合适的策略去获取。
结合内外部因素确定支点
职业规划既要考虑外部因素,诸如就业环境、家庭状况、自身发展情况等,又要考虑内部因素,诸如能力、专业知识、爱好、性格等。
根据外部因素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支点。如果目前知识、经验及能力储备丰厚,可以以发展支点或快乐支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场选择有潜力的职业或感兴趣的职业。如果初出茅庐,经济拮据,不妨以生存支点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一些简单的职业做起,不要好高骛远,等待职场修炼到某种程度后,再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根据内部因素来确定一个合适的职业。职业选错会影响成功概率,美国专家曾做过统计,内向型的人从事销售职业,成功的概率低,且比外向型的人付出更多的代价。可通过专业的人才测评,实现对自身特质的系统了解。
我们在做职业规划时,还要根据自己的职场修炼程度适时改变职业规划支点。当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要将原来的生存支点转移到发展支点上来,重新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即使目前的工作能获取高薪,但知识及技术含量不高,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也不该多留恋。或者以兴趣支点来重新规划,找一份原来梦寐以求的工作,也许薪酬并不一定比原来高,但只要足以维持体面的生活即可,这是职业的最高层次。这时,工作就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在这个人才、行业、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转移职业规划的支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上述单一支点以外,在做职业规划时也可以采用多支点策略,如将生存支点与发展支点结合考虑,或者将发展支点与兴趣支点结合考虑等等。支点复合越多,职业规划的难度也就越大。一般说来,职业规划应该先从单一支点起步,随着知识、技能、经验等的积累,再逐步采用复合支点。职业规划应该一直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即使是在一个你认为值得终身从事的职业上,也还存在着是继续努力,还是满足现状的选择——是将职业生涯放在生存的支点上呢,还是放在继续发展的支点上呢?
人生的目标在于追求生活的快乐。快乐地工作是我们的追求,而这种快乐并非贫穷的快乐,而是建立在无衣食之忧的基础之上。老夏还在工作,比尔。盖茨的钱多得用不完也还在工作。工作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一种快乐,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目标。
愿大家都能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3、30年职场生涯的感悟
30年职场生涯的感悟
最终成功与否,在多大程度上成功,也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做正确的事情,并且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
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场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得的仅仅是初赛,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
最终的决赛来了,大家都是高手,这个时候的输赢或许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不快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
你工作快乐么?有没有觉得干了一段时间以后工作很不开心?有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有没有觉得工作像一团乱麻每天上班都是一种痛苦?有没有觉得其实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你从工作中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了么?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不快乐?
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你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你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你什么也得不到。
我总觉得,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
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天下没有轻松的成功,成功,要付代价。请先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想想这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什么是好工作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欢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认为外企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的工作?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找工作究竟是考虑你想要什么,还是考虑别人想看什么?
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都到美国了,我有几个表亲也去了国外了,他们的父母独自在国内,没有人照顾,有好几次人在家里昏倒都没人知道。出国,真那么好?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说他是最好的?即使他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自己做的决定,至少到最后,自己没什么可后悔。
我想,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跳槽与积累
我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
要跳槽肯定是有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发生了,躲是躲不开的,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你必须相信,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励志 )换个环境你都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一般来说,工作到2-3年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工作不顺利,好像到了一个瓶颈,心情烦闷,就想辞职,乃至换一个行业,觉得这样所有一切烦恼都可以抛开,会好很多。其实这样做只是让你从头开始,到了时候还是会发生和原来行业一样的困难,熬过去就向上跨了一大步,要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碰到几个瓶颈,你熬过去了而别人没有熬过去你就领先了。
一份工作到两三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变成熟手,这个时候往往会陷入不断的重复,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已经搞懂了一切,从而懒得去寻求进步了,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比赛了。可以肯定地说,一定不是,这个时候,还是要拿出前两年的干劲来,稳扎稳打,积累才刚刚开始,比赛才刚刚开始。
你足够了解你的客户吗?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老板么?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手下么?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如果你不知道,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够了?如果你都不了解,你怎么能让他们帮你的忙,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你又何来的成功?
等待
并不是每次穿红灯都会被汽车撞,并不是每个罪犯都会被抓到,并不是每个错误都会被惩罚,并不是每个贪官都会被枪毙,并不是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次坚持都会有人看到,并不是你每一点付出都能得到公正的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个善意都能被理解……这个,就是世道。有很多时候,人需要一点耐心,一点信心。每个人总会轮到几次不公平的事情,而通常,安心等待是最好的办法。
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属于你的那一刻。周润发等待过,刘德华等待过,周星驰等待过……看到了他们如今的功成名就的人,你可曾看到当初他们的等待和耐心?你可曾看到金马奖影帝在街边摆地摊?你可曾看到德云社一群人在剧场里给一位观众说相声?你可曾看到周星驰的角色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段低沉苦闷的日子。在他们一生中最灿烂美好的日子里,他们渴望成功,但却两手空空,一如现在的你。没有人保证他们将来一定会成功,而他们的选择是耐住寂寞。
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低潮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的,人总是有要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满怀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机会总会来的。至少,你还年轻,你没有坐牢,没有生治不了的病,没有欠还不起的债。比你不幸的人远远多过比你幸运的人,你还怕什么?路要一步步走,虽然到达终点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但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没有这些脚步,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你终归是无法迎来最后的那些激动人心。
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要知道,你不好受,别人也不好受,你坚持不下去了,别人也一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坚持不住了,那只能让别人获得坚持的信心,让竞争者看着你微笑的面孔,失去信心,退出比赛。胜利属于那些有耐心的人。
入对行,跟对人
第一份工作有两件事情格外重要,第一件是入行,第二件事情是跟人。第一份工作对人最大的影响就是入行,现代的职业分工已经很细,我们基本上只能在一个行业里成为专家。其实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好,也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差。看上去很美的行业一旦进入才发现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那么完美,只是外人看不见。
我认为选择什么行业并没有太大关系,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个行业不行了,问题是,再不行的行业,做的人少了也变成了好行业,当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往往却是最好的时候。
国美苏宁其实是贸易型企业,也能上市,卖茶的一茶一座、卖衣服的海澜之家都能上市……其实选什么行业真的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做。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关键是人。
有一点是需要记住的,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直到我们能够预见得到的未来,成功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一般的,普通的,不太成功的。因此,大多数人的做法和看法,往往都不是距离成功最近的做法和看法。因此大多数人说好的东西不见得好,大多数人说不好的东西不见得不好。有些东西即使一时运气好得到了,还是会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失去的。
跟对人是说,入行后要跟个好领导好老师,刚进社会的人做事情往往没有经验,需要有人言传身教。所谓“好”的标准,不是他让你少干活多拿钱,而是以下三个:
首先,好领导要有宽广的心胸。能发脾气的时候却不发脾气的领导,多半是非常厉害的领导。中国人当领导最大的毛病是容忍不了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所以常常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领导很有能力,手下一群庸才或者手下一群闲人。如果看到这样的环境,还是不要去的好。
其次,领导要愿意从下属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下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不代表同意下属的说法,但他必须了解下属的立场,下属为什么要这么想,然后他才有办法说服你,只关心自己怎么想的领导往往难以获得下属的信服。
第三,领导敢于承担责任。选择领导,要选择关键时刻能扛得住的领导,能够为下属的错误买单的领导,因为这是他作为领导的责任。
多认识一些人,多和比自己强的人打交道,同样能找到好的老师,不要和一群同样郁闷的人一起控诉社会,控诉老板,这帮不上你,只会让你更消极。和那些比你强的人打交道,看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习他们,然后跟更强的人打交道。
选择
我始终认为,在很大的范围内,我们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每天,每一刻我们都在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我们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万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就决定了最终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每天你都可以选择是否为客户服务更周到一些,是否对同事更耐心一些,是否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是否把不清楚的问题再弄清楚一些……
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每天都在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你永远都有选择。有些选择不是立杆见影的,需要累积,比如农民可以选择自己常常去浇地,也可以选择让老天去浇地,诚然你今天浇水下去苗不见得今天马上就长出来,但常常浇水,大部分苗终究会长出来的,如果你不浇,收成一定很糟糕。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决定在你的每个小小的选择之间。
你选择相信什么?你选择和谁交朋友?你选择做什么?你选择怎么做?……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比如选择做什么产品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而选择怎么做才重要。选择用什么人并不重要,而选择怎么带这些人才重要。大多数时候选择客观条件并不要紧,大多数关于客观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要紧的是选择怎么做。
我不敢说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选择,但是绝大部分事情你有选择,只是往往你不把这当作一种选择。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
点滴感悟:
万科王石登珠穆朗玛峰的体验给我很多启发,虽然在出发时携带大量的物资,但是登顶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减轻负荷,最终只有一个氧气瓶和他登上峰顶。登山如此,漫长的人生又何尝不是。
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掌握机会,采取行动。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但我也相信很多人最终只是把这些理想当成是幻想,然后不断地为自己寻找不能实现的藉口。
我的人生观是:完美的演出来自充分的准备;勇于改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机会将不断出现;快乐及有意义的人生来自于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而非外在的掌声。
我总结人生有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为现实找一份工作,一个阶段是为现实,但可以选择一份自己愿意投入的工作,一个阶段是为理想去做一些事情。
4、职场生涯解密
职场生涯解密
你今天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需要的是昨天的努力,而你明天需要什么样的成就,那就靠今天的把握!
现代作为职场中的人,现实的残酷不得不使你自己要进行职场生涯的设想与规划,因为你不这样做,那么,你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庸碌者、一个失败者和一个后悔者,也就无法到达职场的最巅峰成为众人瞩目的成功人士。即便职场人把自己的职场生涯前程设计得非常渺,并不是多么高远,也同样需要进行对自己职场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否则也同样无法逾越鸿沟,到达即将到达眼前的成功或明天的成功。
因此,对自己职场生涯规划对于职场人而言,自己如何把握分寸,如何能够使自己的生活不至于一团糕,使自己的未来充满迷人的色彩而非空中楼阁,必须进行科学的职场生涯规划。
据科学家对25—35岁职场的中坚后续力量这个人群调查得知:27%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长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而这种调查统计的数据导致的结果是:3%的人,后来成为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后来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的人,后来是生活不如意,常常失业,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这种结果看起来是水到渠成和顺理成章的事,实际上,在这个学历贬值、经验饱和、能力褪化、精神压抑、健康透支和许多人前途渺茫的现实世界当中,如果作为职场中的你不进行有效合理的职场生涯设计与规划,没有明确的规划目标,看不见的危机,步步紧逼,那么,最后的归宿可以毫无悬念的可以归结到上组数据中那60%的群当中。
学历贬值:在我们经历学历贬值的时期时,应清醒的看清,各类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及联合办学等方式而组建的高校不仅成规模、成气候的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导致大量的高学历人群的陡然扩大,靠一纸大学文凭就高枕无忧的日子,早已经一去不复返!!
经验饱和:根据职场调查人群所得到的数据与结果显示,28-32年龄段的职场人最缺乏安全感,在竞争中缺乏优势。原因是:工作8年和工作5年,在从业经验上已无区别,并且这个年龄阶层处于经验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境之下,而后来者在学历、知识更新以及上进心方面都更胜一筹。经验优势越来越小,人却越来越老使得这部分年龄段的职场人所处的现状相当尴尬。
能力褪化:许多的职场人,由于“重复、机械的劳动导致能力下降”的原因而选择跳槽的占48%,位居第二,仅次于占52.5%的“不满薪酬”。重复性的工作或劳动不仅扼杀前途,也在吞噬生命,许多职场人在一个岗位或职位上一干就是短的几年,长的十几年,从事的工作在这期间几乎没什么变化,相对于日新月异不断更新的社会与职场而言,既便对于那些学历较高,知识扎实的职场人而言,其能力也处于褪化之中。
精神压抑:现实的激烈竞争与繁忙紧张的工作以及无休无止的工作、巨大的压力、无时不在的电子邮件、7天24小时全天候待命使职场人倍感精神萎靡、感觉疲倦、经常失眠、心情郁闷。有数据显示:城市中25%的人存在显性或隐性心理障碍。其中一半人又是占社会少数的白领阶层、骨干阶层和精英阶层,这部分中约有70%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在高血压人群中,约20%是35岁左右的这部分人。
对此,我们不止一次的也许会告慰自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许多职场人总是不能很好的调节与改变这些现状,使自己的职场生涯尽量的避免这些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以及危机因素的困扰,还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这也是许多人所苦闷和头痛的一件大事。
那么,仅仅是想着这些问题,做在温水中被煮的青蛙而逐渐丧失自我,丧失未来的职场愿与目标吗?也许你对自己的回答坚决是——不。对,是需要改变,改变—才能更好地生存和更好的发挥,更好的发展! 虽然许多职场人所面对的,是迅速成长的群体,是整个新生代的挑战!但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把握好机遇,落实好行动,强化好执行,我想,更多的职场普通人士也会成长为精英,成就一番创业与就业的传奇,有着迎来无数鲜花、掌声与微笑的职场未来生涯。
对于此,我曾经看到身边许许多多渴望成功的职场人,他们总是眼高手低,不善于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而导致人到了35岁以后的中年,仍然到处奔波的去找工作,再重新定位自己,用豪言壮语对自己说自己的人生座标在哪里,未来如何如何?可就是不去执行与实施,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中。
后来,我告诫这部职场人,如果他们不够努力和不懂得科学的职场行动,可以用另一组数字说话:普通员工晋升至经理的比率为45%,经理至总监的晋升率13%,总监至副总经理的晋升率3%,副总经理晋升至总经理不足0.2%。
在很多时候,职场人不得不为自己画一个“饼”,一个未来能够衣食无忧,有着高品质生活的“饼”,而这个“饼”也许会脱离当时的现实情况,但也不是没有理由不实现的,如查很好的去实践与实现,也很快和很有可能会达到的。这个“饼”就是我们的职场生涯规划,需要科学的去把握:
一、运用突破性思维丈量未来
职场人的生涯是完全可以实现颠覆循规蹈矩和传统的现实,可以说是很大意义上是思想决定行为,行动决定命运的。如果一个职场没有这种突破自己、跨越自己的思维,连明天和未来的职场是怎么样的想都不敢去想,也不敢大胆的去设想,那么未来的职场生涯如何能够谈得上丈量呢?
因此,职场人要树立“相信好,而且会更好”的信念,不断的充实自我的同时,也要认清自己否定自己,有了好的解决方案,立刻打破它,并思考更好的解决之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确认目标并进行科学细分
为什么在职场中,许多人的职位不断得以晋升,薪酬待遇以及个人能力不断能够提高,个人价值不断得以实现?而另一些人则是相反的停滞不前甚至在退步?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明确的和得到职场人自己确认的目标。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或许对于一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而言”他们只求的是学佛学道,只尽义务而无视责任,并没有用心参禅悟道,他们就永远当不了“住持或方丈”。
职场人也是如此,如果能够树立一个要成为“得道高僧”的目标,然后去将佛学禅道努力的悟透,那么心中就会充满殷实和厚重,而未来也变得不再遥远和更加清晰。
但职场人在设立和确认职场目标时,尽可能把握好,给自己的行为设定明确的方向,使自己充分了解每一个行为的目的。使自己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助于合理安排时间。迫使自己未雨绸缪,把握今天。(创业 )使自己能清晰地评估每一个行为的进展,正面检讨每一个行为的效率,能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成果上来,使自己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就能看到结果,从而产生持续的信心、热情和动力。
三、学习,是改变的最佳途径
我不止一次的在给许多企业讲课和与职场人探讨时提出:“一个人的学历只能代表过去,而二十一世纪一个人的能力在于后天的学习力”。职场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能够时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可以弥补知识的缺陷,而且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专业水平,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也是符合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学习,不仅是个人的提升,也是团队绩效得以提升,学习型个人,学习型团队与组织的形成就是许多企业为职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以便职场人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四、要有源源不断的激情
许多职场人或许都看过《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电视剧,作为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和激情主义的主角石光荣,自始至终在自己一生的军人职业生涯中都有饱满的激情贯穿其中,这就是他能够吸引无数人喜爱和观看这部影片的最大魅力所在。无论是哪种职业,都需要激情,都需要一种通过激情而迸发和衍生出来的斗志。从而,使职场人能够不断的走向成功。
但是,职场中的激情或许不是时时处处都会夸张的得以显露的,但只要职场人士能够掌握一个激情的度,时时心中装有激情,并且不要表现出心血来潮的激情时有时无,也就是很难能可贵的了。
五、把握机缘活在当下
许多职场人总是喜欢做“白日梦”,心存侥幸的设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没有把未来职场的成功归寄于今天或明天的努力。就象许多人想着某天会发大财而去购买有奖的大额彩票一样,幻想着如果我怎么样,就会怎么样?如果那件事不是因为如何,我就会如何……
而职场人如果能够不要过多的把精力与时间花费在想这些问题上面,结果耗费了许多的财、物、时间、精力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职场人要的不是这些,而是应去很好的把握好身边的机缘,不要让这些机缘随便轻易的从身边和自己的职场与生活中溜走,那就是万幸的事了。愚者等待机缘,智者把握和创造机缘,职场人在对自己的职场生涯进行有目标的规划与设计后,做好今天和当下的活,想明天的事,看好胳膊上的手表,不要让时间再白白溜走,你的未来在职场也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