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无论何人,诚勤二字不能忘_高中生励志文章:谁也不能替你走青春

1、励志文章:无论何人,诚勤二字不能忘

励志文章:无论何人,诚勤二字不能忘

上世纪40年代初,一位贫困的广东小伙子来到澳门一家金铺里当学徒,他和其他几位学徒一样,负责一些扫地、倒痰盂等杂活,根本接触不到手艺和生意。

另外那几位学徒非常失望,干活也一点不积极,只有这位小伙子努力地干着这一切,不仅如此,每次干完后就去问老板有没有别的忙可以帮,但每次都失望而回。尽管如此,他还是在老板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有一天,店面里生意非常忙,老板就很自然地想起了他,于是让他来到店面里帮忙,接待一些小生意。

小伙子成了真正的学徒,而那几位师兄弟却依旧在原来的岗位上唉声叹气。在店面里,小伙子非常好学,把每件事都做得妥妥当当。每天都是最早一个来到店里,最晚一个离开,甚至连吃饭的时候也是站在后门口往店面里看,他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他这个人爱动脑筋,不仅观察自己店的人,是怎么样做生意的,而且还经常假扮顾客,观察别的珠宝行,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勤恳的小伙子生意能力,已经超过了所有的老员工。老板看他能干,为人又忠厚老实,不仅把他升为主管,甚至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那几年,正是澳门经济大发展时期,金铺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家,那些竞争对手使尽各种不良手段,一时间把这家金铺的老板搞得手足无措,经过商议后老板决定也随波逐流,出钱买关系找“保护伞”赚黑心钱。小伙子不假思索地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做人要堂堂正正,做商人也是,只有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顾客的信赖就是最好的竞争优势!

小伙子的这番话,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他们决定就按小伙子说的办。没多久,顾客们就看穿了那些不良金商们的“真面目”,纷纷回到了他们的金店。这让那些不良金商非常不舒服,有一家金铺甚至还制造了一些假金器投向市场,冒充是他们生产的。小伙子报警后,警察很快抓到了那位不良金商,而且要把他关进监狱,但小伙子却上门求情,说人家肯定也是一时糊涂,给他一个机会,就这样,那位商人又出来了。

没有一个人理解小伙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可小伙子却说:一个商人最好永远不要有敌人,做生意要胸襟广阔,大事过得去,小事不计较!

果然,没几天后那位商人竟然上门来负荆请罪,而且还成了小伙子的朋友。他有做不完的生意时,甚至还会介绍到小伙子的金店里去。

就在这种经营中,小伙子的店发展很快。1946年,他来到香港经营起了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金店,当时香港的金饰业竞争十分激烈,市场上的一般金器成色都是百分之九十九,小伙子决定,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首创推出含金量99.99%的足金,然而这却意味着每卖出一两金就都要亏几十块。

这种做法就连他的员工都说简直是犯傻,小伙子却说:拿出最大的诚意对待顾客,顾客也一定会用最大的诚信对待我们的!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这种亏本成了一种免费的广告,顾客纷纷来这里购买黄金珠宝,经销商们也争相来这里取货,小伙子在这时进行了适当提价,果然,没有任何人提出抗议!

就在这种“勤于做事,诚以待人”的经营中,小伙子的金铺也最终发展成了现在的“周大福珠宝”,这位小伙子,就是如今个人资产排名全球富豪第132位的周大福创始人:郑裕彤!

经营珠宝业的成功,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的知名人物。然而,当人们还在把他看作一个珠宝商的时候,郑裕彤已经不动声色地杀进了房地产业。

郑裕彤第一次投资房地产,是1952年在跑马场建造蓝扩别墅;此后又在香港闹市区的铜锣湾建造了香港大厦。六十年代中期,香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发生动乱,许多富人都将土地、房产低价抛售,而当时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机收购的人,后来都成了超级富豪。1968年,郑裕彤购置的地产最多。他说,他对香港的前景充满信心,他相信所有行业的兴衰都是有周期性的,在低潮时购进,总不会错到哪里去。事实证明他果然没有做错。

进入七十年代,随着金饰生意的兴隆,郑裕彤已经不满足在地产业上小打小闹,而是要大干一场。

1970年,郑裕彤与何善衡、郭得胜等人组成“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他占百分之五十七做大股东,全面向地产进军。不久,新世界斥资一亿三千万,向太古集团买入尖沙咀海傍蓝烟囱地皮,1982年,全世界超一流的豪华建筑新世界中心竣工了。(  )这个被称为“城中之城”的宏伟建筑,包括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几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数千个商业单位、办公楼和豪华住宅。当年郑裕彤购下这块地皮时,付出的是香港最高的地价,而今随着房地产价格的飞涨,仅这块地就已值十亿港元!而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都进入了世界十大酒店的行列,每年都要为他赚数亿港元!

郑裕彤很为自己的这一杰作得意,他常常独自在这里徘徊,流连忘返。他说:当时我想,这个地方代表香港,船一到维多利亚港就看到,怎么都要把它搞漂亮。

这幢美奂美轮的欧式建筑,现已成为新世界集团的标志。

如何用小资金控制大资产,公司上市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1972年,香港正逢开埠以来的最大牛市,新世界趁机上市,赢利可观。同年11月,新世界瞅准机会,以每股面值一元、认购价两元,集资一亿六千万港元,幸运地避过1973年股灾危机。

但是郑裕彤是不会轻易满足的,继建成新世界中心之后,他又亲自策划、完成了“碧瑶湾”高级住宅区的力作。这一规模的住宅工程占地八十万平方英尺,兴建大小楼宇五十幢,而且配套设施齐全,有儿童游乐场、游泳池、网球场等,依山傍海,成为香港有名的高级住宅区。

如果说新世界、碧瑶湾还不令人惊奇的话,那么香港会展中心则彻底地让人们对郑裕彤刮目相看。

1984年,郑裕彤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达成协议,投资十八亿港元,在港岛湾仔兴建“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这个中心将是亚洲同类设施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全、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会议展览场所,总面积约四十一万平方米,包括一座五十五米高的会议展览中心、一幢豪华住宅大楼、两幢酒店。它将是八十年代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建筑之一!

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图纸却没有变成现实,郑裕彤迟迟没有动工,周围的人都为之迷惑不解,但郑裕彤却自有打算。1986年10月,一条重大新闻传遍了世界各地:英国女王将出访香港,就在人们想着这会对中英关系产生什么影响的时候,郑裕彤出人意料地宣布,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将在英国女王抵达香港的那一天,破土动工!而就在动工仪式上,英女王出现了,将郑裕彤和他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推到了全世界的面前!

郑裕彤成为大赢家,由于他每每大胆投资,从此外界冠以“鲨胆彤”(大胆)称号。

1989年,郑裕彤与林百欣合作,购入亚洲电视大部分股权,使得新世界集团成为亚视两个股东之一。此后,又斥资二十七亿港元收购辖有八百二十五家酒店的美国华美达酒店管理集团。1993年5月,还收购了瑞士一家拥有四十间酒店的集团,使新世界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

可以说,郑裕彤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成为港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超级富豪。

成为亿万富豪的郑裕彤,在别人问起他的致富之道时,郑裕彤说:我认为,“幸运”可能光临你一两次,但她不可能终生都陪伴你。其实,人的一生,“勤”字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是“诚”字,只要有了这两点,你的事业就基本上奠定了。

纵观郑裕彤的发迹史,没有一个时期、没有一项业务不是靠“勤”和“诚”发展起来的。他总结自己在生意上和生活上的“二十三字处世箴言”是: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奋,处世谨慎,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勤”是郑裕彤最核心的。在他一生中,差不多每天工作都在十二小时以上。其余“守信用、重诺言”,“处世谨慎、饮水思源、不见利忘义”,其实都是讲的“诚”字。郑裕彤认为,摒弃投机手段,掌握有利时机,脚踏实地地做买卖,才是发家致富的根本。

因此,郑裕彤做生意赚钱,摒弃各样投机手段,研究供求关系,以创新为特色,他常常教育下属职工:做生意要有一定的利润,但不能只顾追求利润,降低质量,欺骗顾客,欺骗得来的利润,不叫利润,是“断肠痧”;脚踏实地做买卖才是致富的根本。

他不允许雇员投机,一经发现,立刻解雇。

当别人说他是“鲨胆彤”,是靠投机才做成大事的,他却说:投资与投机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买空卖空才完全属于投机的做法。所以说,凡事不要过头,不要博尽。一个商人最好永远不要有敌人,不用视对手为敌人,做生意要胸襟广阔,不够阔做不了大事,当然,这个未必每个人都做得到。我的原则是:大事过得去,小事决不斤斤计较,所以我的长期合作的伙伴很多。

他还把中国人特有的人情带进了公司。在周大福打工20多年的中国业务经理罗国兴说:公司从来都不炒人,彤哥好有人情味。

服务周大福满十年就可获得“老人牌”。周大福当中有五十人,已拿到服务四十年的服务奖牌。郑裕彤特别会带挈乡里,除了在顺德设厂铸造金饰外,亦安排不少顺德同乡,到香港周大福打工。

改革开放之后,郑裕彤不忘故土,加大了对内地的支援和投资。1977年,他和香港证券巨头冯景禧两个人把二百五十万港元捐献给中山大学;他和胡应湘在广州投资建设了豪华的中国大酒店;他的酒店业务陆续扩展到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他在广州投资数十亿港元兴建发电厂和高速公路。在故乡顺德,郑裕彤更是多次捐款,建造医院,扩建中学……据统计,他在大陆的总投资已超过八十亿港元,占他的新世界集团总资产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但他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计划近几年要陆续投资四十个亿!

尽管他拥有巨额财富,却不奢华,也不自夸。很长一段时间,港人包括传媒为郑裕彤在香港富豪榜上的确切位置颇费了些口舌,他本人不以为然,却说:大哥三怎么样,大哥四又如何?财富多了这么过,少也这么过。只要是够子女读书,够家中大小两餐,足矣。就算是你今天许诺将把个汇丰银行给我,又有什么用呢?得个‘看’罢了。

这就是郑裕彤,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做午饭,不喜欢穿名牌,有自己的小车,却偏好一个人踱出来,时不时去过过“地铁瘾”。有人说,他是不折不扣的顺德人,相识满天下,人缘最佳。

我觉得这位郑裕彤,应该是属于大鳄类人物,但是他一不自夸,二不自满,更不自傲。单凭这点就可以做我们大家的榜样。当然现实情况是,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大富豪,每一个人都有你自己的梦想,紧紧抓住这两点,成功一样会在前面向我们招手。你信不信?

2、高中生励志文章:谁也不能替你走青春

高中生励志文章:谁也不能替你走青春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像文中的“弟弟”一样徘徊于高二的同胞们,相信自己,有付出必有回报!

亲爱的弟弟,不知我走的时候,放在你床头的那封信,你究竟是漫不经心地看过便丢在一旁,还是在一丝丝愧疚

的牵绊下,拿起床头的书,认真地读上几页?我已经远在北京,看不见此刻的你,是否又回到昔日散漫不羁的生活,怀着那么一点点的侥幸,继续在高考前的时间里清闲游走。

或许你会认为,我熬夜写出的五千字的信,于你,不过是一堆于是无补的说教,你有你混日子的理由。你会像讲给没有文化的父母那样,讲给我这个即将出国留学的姐姐,说,你们学校不过是所不入流的高中,有最纨绔的子弟,几乎是每天,都有人打架,甚至你这样中规中距的学生,毫无理由地,就会被校园里的痞子们截住,挨一通嘲弄。或许你也会让我上网查询去年你们学校的高考升学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是通过艺考,走进了大学。而我当初阻止了你读艺术,也就基本上阻止了你通往大学的路。因为,基本上,除去艺考生,只有十个左右的学生能够考上大学,而排在二十名之后的你,当然是希望渺茫。况且,你们学校的传统是,在高考来临之前,便将考学无望的学生,像残次品一样,全部处理掉,要么去学技术,要么去进工厂,要么自己寻出路。

在这样差的高中里,你除 了一天一天地熬下去,熬到高考过去,那一张薄薄的毕业证发下来,还能去做什么?

更让你理直气壮地将学业荒废掉的,是而今实行的素质教育,你们终于可以不用补课,不用上晚自习,不用在漆黑的夜晚,飞快朝家中赶,遇上雨雪天气。还要溅一身晦气的泥浆。而今,你们只需在夕阳下,背起书包,说说笑笑地走回家去。书包很轻,有同学间彼此交流的时尚玩意儿,也有给女孩子写了一半的情书,但惟独没有老师留的累赘的作业。这样一身轻松地回到家中,若饭还没有做好,恰 好可以打开电视,看一段娱乐新闻,或者欣赏半集电视剧:再或者,偷偷溜出去,在网吧里跟新交的网友说几句话。这样的夜晚,再不像往昔那样度日如年,一本杂志,两本小说,三四句闲话,五六个哈欠,便轻而易举地打发掉了,没有老师的监督,你,完全是一只自由的鸟儿,可以放任自己在大把的时间里,幸福地遨游。

可是,亲爱的弟弟,这样的幸福,于高二已经快要结束的你,究竟还能有多少?你所谓的理由,不过是为你想要逃避这一段艰若学习的岁月,所做的最拙劣的注脚。而我想要说的是,即便你们学校差到只有一个人能够考上,你也有为之奋斗最后一年的理由。再好的学校,也有神色黯然的落榜生,再差的学校,也有站在领奖台上的杨功者,而你,又为何过早地将自已打入毫无希望的深渊?我并不是认定,高考是你惟一的出路。可是假若一个人连青春里这第一场战争,都不愿意迎接,那么,你所谓的毕业后去独闯天下,岂不是一句可笑的空谈?我所要求的,不是你能考上哪一所大学,我只是希望,在你十八岁之前,能有那么一段意气风发、勇于拼搏的岁月,而这一段时光,不管结局是美好还是黯淡,在坐你人生的长河里,都必定会熠熠生辉。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段埋头苦读的青春,回望的时候,会绽放出最璀璨的花朵。

请你尝试着,一点点地改变。哪怕,只是在放学的路上,边欣赏两边的风景,边记下卡片上的几个单词;哪怕,你将电视,自觉地换到英语学习的频道;哪怕,你克服掉自己心中的障碍,开口向比你成绩好的同学求教;哪怕,你能把起床后洗漱的时间,节约上短短的五分钟,而后将这些零敲碎打的时日,换成朗诵一篇散文,读解一道习题,探究一种生物,或者,只是给父母说一句安慰的话。

是的,因为你一直以来的不上进,父母几乎对你完全失望,他们不知道如此游荡到毕业的你,究竟能够有怎样的未来。当我因为对你荒废光阴的气愤,而在母亲面前脱口而出,不要指望我能够为你提供怎样的便利时,她竟是背过脸去,哭了。父母一直都希望,走出小镇的我,能够在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时候,亦能顺便,为你遮一小片绿荫。()我无法说服他们,无论我飞得如何的高,都始终无法代你,走一生的路途。但我依然要在这里,无情地提醒于你,此生,我是你的姐姐,但你永远都不要奢望,走出去的我,会像父母一样,为你二十岁以后的人生,奔走前后,筋疲力尽。我只会站在最关键的十字路口处,为你指明那最通达的一条,就像此刻,我尽着一个姐姐所应该尽的职责,写这封信给你。

亲爱的弟弟,其实,你和我,是一样的孩子,曾经在父母的唠叨里,有想要离家出走的冲动;也曾经为买不起一件衣服,而羞于在体育课上张扬;又曾经在十八岁的路口上,犹豫且失落。但,不同的是,我的每一步,都走得结实且稳健,我知道自己惟有走出小镇,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未来,我知道大学能够提供给我,更明亮的一扇窗户,从这里,我可以看得更远,视线,亦可以飞得更高。

而你,亲爱的弟弟,能否像曾经的我一样,背负起行囊,执著地向前,只为这一程,璀璨的光阴?

3、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