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有感_梁家河读后感

1、读梁家河有感

读梁家河有感

文/史景晗

小小的梁家河蕴藏着大智慧,如今,梁家河走进了新时代,梁家河精神也从小山村蔓延了整个中国,也感染了我。

“梁家河精神”是身先士卒,敢想敢干。

“梁家河精神”是攻坚克难,百折不挠。

“梁家河精神”是立根群众,人民至上。

“梁家河精神”是读书修身,学以致用。

习近平干活从不“撒奸儿”,打坝修梯田,带领社员们打甜水井,考察小组赴四川取沼气池真经,治理神车沟先后成立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房、菜园,办扫盲班,习近平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让梁家河的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劳动之余,习近平也从未忘记读书,“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作为一名进厂两年的大学生,此时正是积蓄力量、苦干实干的提升期。在刚刚过去的大检修中,作为设备员的我主要负责1#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系统的检修工作。钻塔入罐、设备鉴定、施工监督、质量验收,每一项工作对我而言都是一种锻炼和机会,在这其中我不断地充实着自己,提升着自己。这两个多月会是我在做设备员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又不可多得的经历,从中我能更加了解设备的结构、工作的思路,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块巨石,而我,愿意选择面对并将其打磨成我前进的阶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要将感知感悟的梁家河精神融入思想,代入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担当,不断学习,鉴定信念,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

2、梁家河读后感

梁家河读后感

文/梁妍婧

读完《梁家河》,深深被习总书记的精神所打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的经历教会我干工作必须扑下身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对人“实”。“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热爱人民,愿意与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打成一片,善于从群众中汲取力量,这是习近平对人“实”的根源。愿意用自己的青春来换取梁家河山乡变换,让梁家河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则是习近平对人“实”的强大动力。

对事“实”。“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我是衷心地希望我那个梁家河村子,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正是这样济世为怀的思想,使得习近平甘愿为了乡亲们而实实在在做事。对事“实”,这是习近平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始终装着老百姓的疾苦哀乐,甘愿为他们的幸福去奋斗,这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

对人“实”,对事“实”,这不就是今天我们党提出的“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吗? “实”就是责任和担当,就是共产党人为了实现神圣使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础。习近平说过:“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人民)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对每一名共产党人的要求,这也是我们每位党员在前行路上庄严的职责和义务。

3、《梁家河》读后感

《梁家河》读后感

文/陆俊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读书修身是立志成长的“根基”。总书记把读书作为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日积月累,逐渐积淀成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实践锤炼是初心不改的“航标”,艰苦环境是实干担当的“动力”,吃苦耐劳是人生奋进的“风帆”。结合现在的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是要持续学习、完善自己。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奉献工作。总书记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习总书记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作为新时代的石化青年,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作为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是要脚踏实地、认真工作。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带头打造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经销社等,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总书记的经历告诉我们,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大地,要脚踏实地、真心实干,奋力投身到“两个三年”“两个十年”的战略部署中去,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三是要坚持初心使命,始终跟党走。作为一名石化青年,我们要坚定信念跟党走,永葆“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初心,肩负“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使命,不怕艰苦、敢于拼搏、扎实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在实干中锤炼党性、提升个人党性修养,彰显石化青年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风采。

4、读《梁家河》有感

读《梁家河》有感

文/张前程

读完《梁家河》,内心却是异常平静,仿佛是听完了一曲悠扬的曲子,乐声绕梁三日,脑中的思绪久久不能散去。

人生七年,从一个刚开始不被大家认同的浪费粮食的城里娃,到最后大家都爱找的公道人;从一个被动融入乡村的下乡青年,到主动扎根农村、团结群众的党员;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到心怀群众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这七年是及其不平凡的七年,习近平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七年,当年我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关于如何选择人生,关于初心,习近平用自己青年时期的这段亲身实践揭示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精神力量。

跟随梁家河的故事,寻找自己的初心。梁家河孕育着大学问,习总书记在年轻的时候下基层,深入群众,撸起袖子,解决群众所需,带领梁家河的群众建淤泥坝,建沼气池,解决群众所需的粮食问题,以及用电问题。作为年轻一代,身处在这样一个蓬勃发展、和谐进步的社会,外部大环境早已远远优渥于原先,但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扎根基层的精神绝不过时,在科技高速化发展的现今,时代召唤着我们。

作为高桥石化的年轻员工,我们更是要扎根基层,现在的我需要好好学习工艺及设备基础知识,在自己的岗位多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岗位,真抓实干,切忌眼高手低,坚持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认真扎实学岗,从小事做起,不忽略任何可能酿成大问题的小问题,这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给自己“省事儿”,也是为企业谋效益为全力打造三个高桥而不懈奋斗。()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