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续写

1、伤仲永续写

伤仲永续写(一)

因为仲永的父亲目光短浅,贪图一时小利,把仲永当成一棵“摇钱树”,不让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最后“泯然众人矣”。

一日,仲永在田间耕地,脑海里浮现了小时候“指物作诗立就”的才能,不由哀上心头,因为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现在这些才能都消失了,我和我的子孙后代恐怕只能”世隶耕“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

正当仲永感伤之时,却看见了东吴的将军吕蒙从田边走来。

”年轻人,你在愁什么呢?"吕蒙似乎看出了仲永的心思,又道:“我吕蒙原来也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可是在朋友孙权的劝说下发奋读书,现在终于学友所成”。

仲永望着吕蒙,眼中满是哀伤,叹了一口气,说道:“小时候没有珍惜上天给予的天赋,没有接受好的后天教育,现在我已经是二三十岁的人了,这时候再学习,还来得及吗?”

“当然来得及”!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你不学习,过了十年后你也三四十岁,依旧靠耕地过着清苦的日子,你如果从今天开始学习,过了十年你虽然是三四十岁,可等待你的前途便会一片光明啊!“

”谢谢您,吕蒙将军!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成为一个勤奋好问为自己奋斗的人!“

从此以后,仲永下定决心要在文学的世界闯出一番天地。白天仲永一刻也不停息地学习,学到忘吃三餐的地步,饿了就喝几口米糊,困了就用冷水洗脸;晚上点起油灯,继续学习,右手握笔的地方起了一层老茧。

就这样过了十年,仲永不仅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终于考上了状元,成为学富五车的人。

伤仲永续写(二)

在宋朝的江西省金溪县的朴实老百姓中。有一位曾经脱颖而出。名曰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生计。转眼间。方仲永长成了五岁的小baby了。但是他还没有认识中华文化的精髓--文房四宝。忽然有一天。他无故在家里大声哭泣。惊坏了他的爸爸。细查原因。原来是他想要文房四宝。父亲听后大吃一惊。不知这个小毛丫头又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于是当即就借到了这些东西给了他。他也毫不含糊。大笔一挥。四句诗便在纸上赫然醒目的出现了。并且自己刻上自己的尊姓大名。他的诗。把赡养父母。团结同宗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曾被一乡的秀才观看。口碑甚佳。

从此之后。只要你指到哪里。一篇美诗便会源源不断的从他嘴里脱口而出。而且诗的文采道理。都是数一数二的。

同县的人。对这个天才。感到非常吃惊。于是乎渐渐以宾客之理对待他的父亲。或者给他父亲重金。让仲永题诗。他的父亲正愁没钱花。见到他的儿子简直是一颗[摇钱树".高兴得几天没睡好觉。天天拉着仲永的手。奔忙于家家户户之间。根本不给他喘息之机学习。

王安石听说了这件事情后。也感到很惊奇。于是在明道年间。跟着已逝去的父亲的遗体。到了舅舅家。恰巧碰见了他。那时他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小伙子了。我想到了前期之闻。便让他对着某一物体。即兴作诗。却发现。他根本不能与前时之闻相当。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了舅舅家。问他的情况。却听到了这样的回答:[已经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不忍心亲眼看到这个人才就这样白白的流失。于是亲自出马。手把手的教育他。有时。我让他重温旧时功课。让他记住前时的写作灵感。有时。让他披盔带甲。模仿千里征战的那份豪迈。有时。让他披星戴月地劳耕。体味农民的艰辛。有时--有时--

过了几个月。他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终于能自己写出一首打油诗来了。而且在思想与哲理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转变。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孩了。

我趁热打铁。把自己寒窗苦读十年的所有功课都传授给了他。没想到。他的进步越来越快。甚至能说出[天下唯我独尊"的豪言壮语。把十几时岁的阴影甩得无影无踪。

又过了几年。我鼓励他参加一年一度的诗赋擂台赛。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以李白的豪爽。杜甫的个性。王维的遐想。孟浩然的朦胧。以及苏轼。陆游。甚至包括我的特点都融为一体。创作了一曲大快人心的<欢乐颂>.并且用着绰绰有余的时间。当堂创作出了<杂诗>.以乐府诗的格式。写出了上至尧舜禹时期。下至岳飞抗金时期的民风民俗。字字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眷恋和对自由的向往。

当之无愧。方仲永蝉联了桂冠。荣获了[诗王"的称号。受到了世人的尊重。原来已经坠落的方仲永。正以惊人的速度。向诗赋界发起了最具危险性质的挑战。

后来。他实在看不下去世间的腐败。激昂愤慨地写下了<正气歌>.后来被卖国老贼秦烩看到。和岳飞一样。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狱中。

后来在民间。方仲永的故事广为流传。从此他的名字与他的诗篇一样。千古流传。经久不衰。

伤仲永续写(三)

却道仲永卒之为众人,心里实为不爽,却又不之何去何从。整日在家游手好闲,甚是让父母为难,父亲也很是自责。仲永很怨恨父亲,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却又不想表露出来,虽未曾就学,但也懂得百善孝为先,怕说出来伤了父亲之心。于是乎,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爹,娘!儿子走了,恕儿不孝,我走后望你们不必担心,孩儿一心求学,必有金榜题名时,孩儿不夺它个一级甲子誓不还乡!”

仲永书

父忙完归之,见信,阅之,即刻大哭不止,晕倒在地,从此卧床不起。母见况,问何事如此惊慌,父指仲永信,不语!()母阅信,泪如断线之珠。

数日之后,却还不见仲永回来,母亲自己一人劳作,积劳成疾,再加生活压力甚大,承受不住,便寻了短见,邻居父亲无人照料,便将父亲收留多日。父亲不就病就痊愈了,但是生活的种种压力压得他喘不上气来,心想:“儿已出走,妻已亡阴,活已经无义也。“但又想到儿子还活着,自己不能死,于是削发为僧,与那残烛古佛相伴余生,但万事万物都讲一缘字,都是命数啊!

仲永进京,盘缠甚是不多,又有许多不便,所以无法买书或就学。他准备先赚到足够的钱再读书也不迟,于是卖身到一家做管家,主人答应待他与他人不同,每月发他定量工资,并且愿意什么时候离开便可离开,他当然甚是愿意。

来到那人家中,殊不知那正是安石老人的家,王安石曾经见过他,那是他十三岁,现在已经三十五岁,却还可看出几分幼时的模样,安石老人一下便认出了他,一段寒暄之后,安石老人答应他让他和世子们一起学习,仲永高兴之极,连忙道谢。

一晃多年过去了,仲永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这十年来仲永头悬梁,锥刺股,吃了不少的苦,但是极有天分,有过目不忘之本领,深得王安石的喜欢。

仲永果然不负众望,得了个状元高高兴兴的回到王府,拜别王安石,皇上任命他为金溪知县,回乡任官。到了家乡路遇其父,正沿街乞讨,忙扶起,问了经过,原来金溪在闹旱灾,和尚们都出来要饭,尽管这样,听说儿子状元及第,也甚是高兴。从此便退出佛门,还俗人间,仲永公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人称“方青天”。

2、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