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戈雅之灵影评
戈雅之灵影评(一)
从艺术家的际遇与蜕变去勾画一个时代的沧桑变迁,是捷克大导演milos forman擅长的手法,《莫扎特传》、《性书大亨》、《月亮上的男人》,再到《戈雅之魂》,他延续着自己冷静敏锐的观察力、对人性与艺术相互纠结美丑善恶的思辨风格,他没有把影片焦点放在主角本身的际遇和逸闻上,而是通过这个载体把风云变幻的历史重现在观众眼前。
宫廷斗争与宗教的思想荼毒一向不是我偏爱的类型,然而milos forman、natalie portman加javier bardem的组合还是彻底征服了我。影片开局流畅脉络清晰,寥寥数笔便把复杂的历史背景、依斯(natalie portman)身上少女独有的纯真、主教洛佐伦(javier bardem)的阴沉虚伪, 宫廷画师戈雅(stellan skarsg?rd)懦弱又充满灵气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轻快的节奏迅速消失,milos forman无意描绘一个美好的艺术世界,它像是一架脱轨的列车,高速坠落无穷的黑暗深渊,natalie portman因为在一次聚会上没有吃猪肉,结果被宗教法庭裁定为信奉伊斯兰的异教徒,所谓的审判只不过是残酷的肉体摧残与折磨,依斯年轻的脸庞与亮丽的笑容被定格在戈雅的画里,青春与灵魂被扼杀,余下的岁月中只有恐惧压抑和无处宣泄的痛苦。
艺术上的天分与敏锐的触觉并未让戈雅称为目空一切、藐视权贵的画家,相反他对于动荡的局势有着极其明哲保身的妥协性,他是西班牙国王的御用画师,也与教会关系密切;他在拿破仑统治时期依然可以为法国国王继续作画,即使在英国军队入侵、红衣主教重掌政权的时候依然能随波逐流,他并非手段圆滑的小人,只是在内心懦弱与冷漠的驱使下无助的蚁民,他的叛逆性则表现在他为宫廷与教会服务以外创作的作品,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默默抗争,对爱,对信仰,对内心的挣扎,戈雅没有期望人们能看到他内心的复杂与痛苦,他只是想告诉我们历史巨浪吞噬下命运的单薄。
其实洛佐伦才是整部电影真正的主角,他被依斯父亲用与宗教法庭同样暴力的手段胁迫,在写满“我是黑猩猩杂种”的“自我宣言”上签字,这是milos forman本片中最尖锐最直白的把矛头直指宗教的虚伪,连充满信仰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父在暴力面前都不堪一击,更别说被施以十倍酷刑的花季少女;而随后当洛佐伦被依斯的美貌所倾倒,又无齿的在监狱中强奸了她,我深深相信这不是milos forman虚构的情节,这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反复上演。
被迫从西班牙逃亡的洛佐伦又回到了故地,不过他带来的是拿破仑的队伍,法国人推翻了宗教统治的西班牙,然而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年代,所有的快乐、屈辱、喜悦、痛苦都显得如此短暂:戈雅聋了;出狱后的依斯忆女成狂,终于精神错乱;洛佐伦在人海中找回了他和依斯的私生女,却因为她妓女的身份把她流放美国;洛佐伦最终也未能逃出历史的漩涡,法国人匆匆撤离,他倒在了英国人的包围圈里,红衣主教重新执政,一切都没有改变,除了涂炭的生灵与反复被暴政凌辱的百姓。
红衣主教意外的宽恕了洛佐伦,条件是他承认所有的罪恶,重新皈依教会。疲惫的洛佐伦拒绝了他的“慈悲”,他已经看透了这个肮脏的尘世,广场上的绞刑让我想起了《香水》开始的那一幕,人类血液中的癫狂性再一次被激发,除了只能用画笔记录一切的戈雅,除了已经疯掉的依斯,除了绝望的洛佐伦,我们找不到正常的人,我们只能看到残酷、贪婪、私欲充满整个画面。
没有圣人,没有正义,milos forman再一次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平实的叙事手法展示了时代的残缺与悲怆,戈雅与洛佐伦的魂其实是依斯,这个美丽的灵魂在戈雅的笔下得以永恒,但在洛佐伦的占有和宗教的压迫下肉身被摧残到了生命的极限,最终只能选择用疯掉的方法去逃避肉体精神上的打击,在特定的时代里,艺术品记录的不再只是瞬间的美丽,还有灵魂迅速凋谢的辛酸。
戈雅之灵影评(二)
电影《戈雅之灵》正是借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著名画家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的视角,以少女伊莱斯人生为线索,在此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关于荒诞、宗教、人性的故事。
在故事主线中,伊莱斯因为不吃猪肉而被作为异教徒被修道院关押,严刑拷打,道貌岸然的神父劳伦佐在向上帝祈祷的同时却在腌臜的囚室里占有了伊莱斯。15年后,废除了宗教裁判所之后,伊莱斯才和其他无数“异教徒”一起,得以重返天日,这时的伊莱斯以不复当年的美丽,而是一个消瘦脱形的女人。当年叛离宗教的劳伦佐作为大革命的领导者重返西班牙,当他得知自已和伊莱斯的私生女竟成为妓女,在将其驱逐出境的过程中却遇上惠灵顿军队,将其送上了断头台,而自己的女儿却是这过程的看客。在清脆的童谣生中,已然疯傻的伊莱斯,跟着拖着劳伦佐尸体的板车,拉着劳伦佐的手,抱着捡来的婴儿,步履轻盈,好像这时正是他幸福的时刻。
狭隘的宗教教义、人性的欲望与贪婪、政权斗争、战乱——这些痛苦的来源,戈雅目睹这一切,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着这个荒诞的世界。伊莱斯作为戈雅眼中美的化身,原应美好的人生,却被荒谬的界定为异教徒,从此万劫不复:严刑拷打、劳伦佐的占有、母女两隔以及长达15年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对于形同枯槁的伊莱斯并不是最后的折磨,出狱之后虽然得到戈雅的帮助,却还是被劳伦佐送到疯人院,最后也精神失常。
讽刺的是,伊莱斯正正感受到的快乐,确是在她疯狂之后,捡到弃婴误当自己的女儿,并拉着劳伦佐的尸体,在孩童的歌谣声中离去的那一刻。一个人在神智清醒的时候,面前的世界充满了荒诞和坎坷,而在疯狂之后,在人们认为应该充满荒唐的世界中,找到了最简单的幸福。伊莱斯的人生本就是荒诞的。
而作为重要角色的劳伦佐与宗教的纠葛也颇具讽刺意味,三次审判作为劳伦佐生命的转折点,劳伦佐在其间的审判者与被审判者的身份转换极致荒唐。首先,劳伦佐在伊莱斯父亲的胁迫下签下荒唐的陈词被主教发现之后叛离宗教,沦为被审判者。戈雅为其画的肖像也被修道院象征性的销毁。15年后,劳伦佐以大革命功臣的形象有法国衣锦还乡,他首先废除了修道院,坐在高高的审判席上审视曾经居高临下的主教,冷冷宣判其死刑。这时的劳伦佐由先前的被审判者转换为审判者。最后,他们的角色在混林顿的军队一举攻入西班牙的时候,再一次发生了调转。这一次,主教再一次穿上鲜红的教服,而之前盛气凌人的劳伦佐只是颓然的跪坐在被审判者的位置上,接受自己绞刑的判决。这样颠来倒去的角色转换,讽刺至极。
戈雅站在那里,目睹了这一切的荒诞与讽刺,试图伸手去挽救去帮助。试图在人与人、人与宗教、人与政治、宗教与政治的疯狂冲突中挽留一丝美好。戈雅沉浸在自己无声的世界里,旁观战火、饥饿、弱肉强食,用画笔去记录与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戈雅同样面对的黑暗的封建政权统治,内心承受着煎熬。
1792年之前的戈雅获得了“宫廷画家”的称号,做了昏庸的查理四世的“宫廷首席画师”,自己却与封建势力有着激烈的冲突,戈雅的作品上反映的问题十分尖锐,戈雅本人内心也是痛苦的。
1792年,由于过多接触铅白,导致戈雅中毒,使他完全失去了听觉。之后的时间里,在自己安静的世界里,戈雅在1803年创出了《狂想曲》,也正因为这一组画,使自己免了受宗教的迫害。
《狂想曲》是戈雅通过自己的画笔,宣泄出的精神。是现实社会在戈雅思想中的投影。()它反映了世界的真实性,画中出现了许多鬼怪形象,涉及的社会面有直接指向宫廷的黑暗、嘲笑那些使西班牙的政治和文化倒退的势力,讽刺封建社会的虚伪腐败。表达人民在宗教统治和封建专制下的痛苦和不幸。这组画可以说是当时西班牙社会的一面镜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1808年至1814年间,西班牙经历了第一次此产阶级革命,西班牙开始了反拿破仑入侵,反贵族和宗教的斗争,戈雅的作品同时也进入了热情战斗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第二部大型铜版组画《战争的灾难》。反映了这场战争中西班牙人民英勇反抗法国侵略者。然而西班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使戈雅的心情极为沉重。
晚年的戈雅于1824年离开西班牙,躲避可能的政治迫害,1828年死于异乡。
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现实生活中,宗教对戈雅的绘画都有这一定的影响。以上帝之名,无辜的人蒙受苦难。宗教裁判所并非天然正义的,但因上帝之故,他们便是正义的,他们有施行审判的权利,可以定人生死。以信仰的名义,异端邪说就可以被处理。电影中正是通过让无辜者充当这场清洁信仰运动的牺牲品,让他们“正义”的面孔遭到颠转。
《戈雅之灵》以一个荒诞的故事浓缩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与人性。
电影中印象最深的镜头,伴着孩童清脆的声音,伊莱斯随着劳伦佐的运尸车缓缓远去,连同注视着他们的戈雅也远远消逝在甬道……是伊莱斯的悲剧,还是劳伦佐的悲剧,还是戈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还是当时整个西班牙社会的悲剧和挣扎?
2、毒战影评
毒战影评(一)
杜琪峰是香港电影最后一位大佬,他是银河映像的“红棍”;韦家辉则是个军师,是银河映像的“白纸扇”。银河映像自96年成立以来,宿命论的基调、浓郁的实验色彩、冰冷刺骨的影像、峰回路转的情节,成为银河映像的风格代表。立足于本土,聚焦边缘,黑色气息,充满宿命的味道同时又有希望的前程,也就是以杜、韦二人为代表银河团队的根本。在香港电影北上内地的10年大潮里,杜琪峰都在苦苦固守香港。此次《毒战》在内地公映,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银河警匪片第一次涉足内地题材。对于杜琪峰而言,他不仅仅北上的淘金大军的一员,这也是一次特殊的“北伐战役”——就像17年前,银河映像成立伊始,他们要在一个全新、困难重重的环境下摸索,如何将这类商业题材和个性风格化完美统一。
比起以往的银河映像出品的警匪片,《毒战》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之处在于片中并没有杜琪峰惯用的风格化元素,如人物站位式调度、高反差的灯光、镜头内外节奏的对比、人物造型特写,这些烘托气氛的元素统统没有了。电影很常规,无论是街头枪战和谈判交易的片段,嘈杂的街头不再阴郁,平缓的自然光有悖冷峻,看不出银河的半点风格,没有了气氛,只有写实。
而《毒战》终究与银河映像有共通之处,针对相对的双雄对峙,双方不同人物的各司其职,这些都是典型的银河风格。举个例子,钟汉良与李光洁饰演的两名警察,他们的职责就是驱车跟踪,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下车,停车之后立刻街边小便,这就是典型的银河风格,群戏中的人物无论主配角都特点鲜明,可以参见《暗战》中许绍雄和《ptu》中的黄浩然。结尾多条线索交汇一处,引出了本片最为精彩的段落,是那么的突如其来,如《非常突然》那般,又是典型银河宿命论。
《毒战》并不是一部很具有银河映像风格的电影,但处处却体现了银河的标签。
而本片真正的特质,就是反传统、反类型化。在以往的香港电影中,无论正邪双方都充满了兄弟义气,比如《英雄本色》和《龙虎风云》。过去港产片的黑帮是这样的,洪兴的陈浩南,东星的乌鸦,和联胜的jimmy仔,《枪火》里的阿鬼。他们要么够帅,要么够狠,要么有钱,要么有心计,而在本片中这一切都没有了。片中所有重义气的全都突入齐来的死亡,反倒是最没有义气的能够活到最后。而香港黑帮呢?以林雪为代表的七人组,是何等狼狈,各个光杆司令,要什么没什么,而作威作福的蔡振标和蔡永昌,反倒是七人的傀儡。对比传统港产片,又是何等讽刺呢?
《毒战》的格局,让人想起了上一部作品《夺命金》,香港黑帮们各个灰头土脸,连小弟的保释金都承担不起,时代已经不是原来的时代,所以过往的原则统统作废。《毒战》最具义气的代表是谁?大聋小聋,号称“喋血双聋”,集胆魄于智慧一身,更有重型火力在手,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像极了以往香港电影中的义气英雄、小马哥、李修贤,可他们却是聋子,一个更大的讽刺。
古天乐的角色,可以说是所有港片中从未出现的,他从头到尾不停的在出卖别人,只求自保,杜琪峰、韦家辉在访谈中就说过:电影来就像探讨一下人心到底有多坏。古天乐放弃了自己原则,只为生存,就像港产片放弃了自己的特质而转投内地一样。而以孙红雷为代表的警察,他们不再高大全,不再脸谱化,也会死亡,也会困倦,也会失败,表面上塑造了警察“有血有肉”的形象,实则也是放弃了自己的传统的“原则”。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在开场不久后孙红雷审讯古天乐的情节,摄像机特别给出了桌上“刑讯逼供”的字样,要知道这些警察修理嫌犯的情节在港产片中很常见。可等到镜头移位时才发现,原来是“禁止刑讯逼供”,意图明显,你香港电影玩的那套,在换了地方之后也就玩不转了。
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坚持过往的原则,换来的就是固守陈规的失败,戏里戏外的宿命论,这是《毒战》中的反传统意义,也是杜、韦二人电影作品中反英雄和英雄主义并存的类型化体现,也暗喻了香港电影“北上”所面临的态势。
而杜琪峰韦家辉再度联手的《毒战》也证明了,“北上”并不意味着港片对内地的妥协,也不代表港片已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这就是突破,也为未来警匪题材电影找准了新的航线。
毒战影评(二)
自古以来,正义与邪恶便不可两立,《毒战》取材自真实案例,讲述了缉毒警察深入狼穴,在短短3天时间内完成了一场惊天奇袭,歼灭一个特大贩毒集团的故事,并由此塑造了一群执掌正义之剑的缉毒警察。首度接手内地题材便涉及缉毒这样既敏感而又严峻的题材,即便是以场面调度和凝练风格独步华语影坛的警匪片专家杜琪峰也不敢怠慢,与编剧搭档韦家辉经过大量深入的调访和素材收集,历经三年筹备,先后转战天津、珠海等多地实景拍摄,才打造出一部绝无半点夸张和卖弄,却又极度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警匪大戏。《毒战》虽然也是集合了犯罪、悬疑、动作等多重商业元素,却并不是像好莱坞的《007》、《虎胆龙威》等著名系列一样打造超现实的特工童话,也不是像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华语警匪片一样追求动作刺激,而是扎根于现实,努力刻画出最真实的中国警察形象。
孙红雷饰演的张雷队长,黄奕饰演的小贝,高云翔饰演的小祥,钟汉良、李光洁饰演的外地缉毒警察,他们有血有肉,有丰沛的感情,对缉毒事业拥有无限的热忱,用生命展现着中国警察的工作、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他们忠于职守,跟踪运毒车,可以两天两夜不眠不食,连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当镜头扫过车座旁一瓶装满黄色液体的矿泉水瓶,观众除了会心的一笑,也会被勾起心底由衷的敬意和怜惜;他们拥有过人的机智,也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张队乔装成毒贩,先后与哈哈哥与昌哥接头,为了获得对方的信任,钓出幕后更大的黑手,他当场吸毒,第一次是假吸,用精彩的表演打消了哈哈哥的疑虑,第二次却是意料之外,形势所迫,不得不吸食昌哥敬上的高纯度毒品,张队吸完之后的痛苦令观众触目惊心,揭示了毒品危害的同时,也充分注解了缉毒工作的危险性质。
他们依法办案,古天乐饰演的香港制毒蔡添明意外落网后,张队没有使用武力或证据使其就范,而是运用智慧和经验使对方得到戴罪立功的机会;而在影片高潮部分的街头围捕段落中,蔡添明已经丧心病狂地杀害了多名警察,张队仍然抑制住巨大的愤怒,没有开枪射杀这个已经举手投降的对手。这些可歌可泣又极具真实感的情节,使《毒战》保留了银河映像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写实主义与商业警匪片的完美结合。
正可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与英雄警察们的浩然正气形成鲜明对比,影片中毒贩们在魔道中失去了灵魂,惶惶不可终日,枉费心机犹作困兽之斗,却无力改变不了被消灭的结局,影片对于毒贩的塑造也是层次分明,人体运毒者为利益变成毒品集团利益链最未端的牺牲品,凶悍狡猾如大聋、小聋兄弟即便能侥幸逃脱一次,最终也难逃横尸街头的下场,如蔡添明这样的制毒高手,也曾自食“毒果”,经历毒锅炉爆炸、妻子当场死亡,还有香港贩毒集团,任凭是怎样组织紧密,小心翼翼,却也只能在贪婪的驱使下蠢蠢欲动,不知不觉间露出了毒蛇的七寸。
毒战影评(三)
导演杜琪峰为内地毒枭量身打造的警匪电影《毒战》,低调凶猛简单粗暴。它没有那么多啰嗦的前缀,也没有大量的花招式,更多的精力用在讲故事本身。比起《夺命金》还有黑帮介入,《毒战》中的角色更像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环境粗糙的客运大巴车、酒后驾车撞入饭店的倒霉司机、“身残志坚”的聋哑人、“灰头土脸”随处可见的警察叔叔。()然而,那些自以为遥不可及的社会新闻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以前在香港“层出不穷”的涉毒警匪剧情,因为杜琪峰转投内地,也开始发生在津海(天津、珠海)地带。作为香港影坛生产力旺盛别具一格的战神级人物,杜琪峰这个外地人拍内地,比内地人拍内地拍得更加通透刺骨。尽管我们每天看的社会新闻,比目前电影审查底线底出无数条歌舞伎町,但电影审查一直在情绪不稳的尽职尽责。《毒战》中所有人都死光(最大剧透),与其说是超强推理的犀利收尾,不如说是审查机构携手杜琪峰为观众提供的巨大惊喜。
《毒战》为缉毒警察提供了巨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可卧底、可吸毒、可被杀(警察也会死?这是数位被我剧透后的朋友第一反应)。孙红雷饰演的津海禁毒大队长张雷就像一只老鷹,紧紧盯住涉毒者的死穴,他敏锐、周密、谨慎、刚正不阿,有着一切皆有我掌控的气魄。事实上,整部影片表面看来的确由他主导。他清楚涉毒的敌人是多么凶残,却没有想到涉毒的敌人根本不是人。
《毒战》参赛第6届罗马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时,有媒体报道说louiskoo(古天乐)是杜琪峰风格的最佳诠释者。影片中古天乐饰演的蔡添明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视他人生命如无物的犯罪分子,这些人在网络上都曾引起热议,更有犯罪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蔡添明亦有着人的弱点,他清楚自己的罪,怕死。古天乐的演技就是蔡添明的演技,想要辨别真假,谈何容易。
对于观众来讲,谁都清楚蔡添明绝非省油的灯,戏一定在他身上,但是,如果不是出人意料精明机敏的大小聋对蔡添明的畏惧,谁也不能预想他有多强。尽管略有预想,结局依旧超越人的理解范畴。一个好人的思维方式,永远同步不到蔡添明的频率。蔡添明,不只是毒枭,毒枭亦有人性,他又不能简单用贪婪、凶残、冷血来形容。曾经看过一本小说讲一个人生病后视觉出现问题,从此看他人都是污秽的生命,而污秽的生命在他眼中才完美。蔡添明眼中,人是以怎样的形象存在,这是一个很有嚼头却无法嚼透的问题。
影片的动作、枪战都很精彩,但最精彩的还在于对人性的探寻。
3、情书影评
情书影评(一)
青春的爱情是场祭奠。
男藤井念着女藤井树,博子念着男藤井树。女藤井树需要的是回忆,而对博子来说,她需要的却是忘记。因为无法忘怀,她会选择向天国投递情书;因为在意,她会嫉妒男友把自己当成另一个人的影子;因为难以忘情,她始终不能接受另一个好友的爱。
但是所有这些,即使藤井树回忆起了那美好时光中藏着的深沉感情,即使博子忘记了短暂时光中的一个影子,有一个悲伤的事实在电影开始时就存在,男主角已然遇难离去。
岩井俊二无疑是唯美的,即使他能够用《莉莉周》来撕裂青春的痴狂,但是他的《情书》始终以纯净的姿态,凝固在白色的世界。
背景的音乐除了一首松田圣子的日文歌,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一个片断一个片断的钢琴曲,修葺着如飞雪和樱花般意象的伤感。直至谢幕,眼睛和耳朵都会轻轻地生疼。然后回忆起来,只有那个午后的图书馆,男孩在窗边看书,女孩在忙碌着整理书目,外面是明朗的好天气。风将白色的窗帘吹得飘起来,在男孩年轻的面庞前飞舞。多年以后,男孩已不在人世,图书馆里依旧阳光明媚,白色的窗帘依旧在风中飞舞。
这便是似水年华,即使很多年后还是一样的风吹到脸上,但是我们依旧能想起多前的那个午后,和那个人。
影片的结尾,一群女藤井树的学妹告诉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秘密。那幅藤井树的侧身素描,藏在最深的角落,也象藏在藤井树的心灵最深处。藤井树不说话,用手揩揩眼睛,倔强地不流泪。
此时碧空如洗,落叶缤纷。
影片《情书》是一个关于爱、记忆的优美故事,情节似乎相当单纯。但是,如果我们细读影片文本,就会发现,在青春剧偶像剧的表象之下,《情书》是一个充满痛楚的青春篇叙述。
这则似乎淡薄而迷人的爱情故事,事实上是一则没有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孤独与里丧的故事。以下的分析将显示,影片看似随意的叙述,事实上有着极为精致、细密的结构于其中。
影片中的每个情节段落,每个细节都相当准确地组织在影片韩而不露的意义结构中,几乎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
一:人与镜
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始终可以视为一个人和一面镜的故事,讲述着一个人绝望地试图获得或达到自己镜中的理想自我的故事:影片中的每个情节段落与影像构成,始终以欲望对象的缺席为前提。
影片序幕,博子独自躺在雪原之上,近景,雪花飘落,博子睁开眼睛,仰望天空,起身,再次如寻找般地仰望天空,而后离去,大远景,消失在景深处。作为影片的开端,它更像是一次假想式的微缩的死亡/殉情和再生的仪式:渴望追随死去的恋人,但终于不能舍弃生命。
博子在雪中假想死亡,投向天国的目光,久久滞留在墓碑前的悲凄,表明拒绝接受爱人已死的事实。
另一个细节,她先要将初中纪念册上的地址写在手掌上,继而改变主意写在手臂内侧:构成可一种写在自己的身体上,写在自己的隐秘中的视觉呈现。
而后,她向这个地址发了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平凡的问候语中透露出巨大的悲痛:拒绝死者已逝的事实。这封信具有双重意义:
(1)博子希望沿着缺席抵达在场。
(2)她真正希望着的是印证缺席,博子需要用这封注定无法送到的信要自己相信,死者已去。
博子拒绝遗忘,这无疑是一份忠贞的爱情,但是在精神分析中,忘我的他恋,同时也是强烈的自恋。当人们坠入情网时,感到自己深深爱着对方,人们也爱连着恋爱中的自己和自己深切、沉醉的爱。同时,恋爱中的人在爱人那里获得的正是某种终于完满的理想自我的镜像。就自恋而言,没有比恋人的目光最好的镜子了。
博子寄给死去恋人的信,事实上寄给了“自己”。藤井树(女)和博子由同一个演员扮演并完满地呈现出一种镜像关系。寄往天国的情书是为了想象死者的生,也是为了印证死者的死;就“哀悼的工作”而言,那在死者身后延续着的不能自已的爱,同时是一种强烈的修复自我、把握住生命的自恋冲动。博子接到“天国”回信,她当然知道这无疑是某种阴差阳错的产物,但她却不去追问,而是沉浸在欣喜之中;但就是在这欣喜地体悦着死者犹在的时刻,她放任秋叶茂推进了他们之间的恋情,
当博子来到小樽发现了藤井树(女),她曾经受困的想象王国因而出现了裂痕,她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爱情或许是他人的投影,同时意识到自己的爱情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般的想象。
故事的主体部分:少年时代的青色初恋中,“藤井树爱藤井树”的故事,是另一次自恋的投影,是少年树对少女树——这个能与自己分享同一能指(即姓名)的异性的、扩张式的自恋。女藤井树则始终对他人投来的爱恋的目光视而不见,当她终于领悟到自己曾经拥有的爱情,那爱人已经故去。她所获得的爱情的证据是画在借书卡背面的一幅素描:是少年树勾勒的她的形象。她在看到了自己的时候,方才体认到曾经被爱。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即他恋的故事,但同时又是一个没有爱情的故事,即自恋的故事。自恋一词:narcissus来自希腊神话中美少年纳喀索斯,他爱上了自己的倒影直到憔悴而死变成水仙花。但这个故事往往被人忽视了前半部分:林中仙女echo(意为回音),她最擅长讲故事,但天后赫拉嫉妒她是她丧失了语言能力,她无法开口说话,除非别人先开口,而后她才能重复别人的字句。遭受咒语禁锢的echo在林中看到了narcissus,情不自禁地爱上他,但她无从表白,必须等对方先开口,但narcissus对她不屑一顾,echo心碎而死,化作了山中的回音。回音——声音的影子,narcissus因此遭到惩罚,让他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影子。于是,这个传说故事表明:纯真的他恋,同时是露骨的自恋。
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故事与《情书》之间的联系。博子所在的位置,是echo的位置,她和她的爱只是一则旧日恋情的回音。她一直一袭黑衣,我们有道理相信这个代表丧服,她固执地一直为恋人服丧。影片结尾处,博子忘情地对着群山呼喊,黑色的大衣滑落下来,就“哀悼的工作”而言她终于获救。
二:记忆与遗忘
从某种意义上说,藤井树才是这部影片的女主角。女藤井树始终是视而不见的,不论是对博子还是少年树。她在初恋故事中扮演的是少年树临水自照的影子,一个永难获取和达到的自我的投影。但影片真正讲述的并非这段初恋故事,而是女藤井树从视而不见到终于看到的心理过程所呈现的丰富的意味。
就这一主题而言,博子是一个记忆之墓的叩击者。她的来信给女藤井树带来的困惑超过了应有的程度。她内心所经历的困扰显然不仅仅由于收到了陌生人的来信,而是这封信启动了她内心中彻底封存了的记忆。那不仅是成长的困窘与尴尬,更是一个被遮蔽但尚未被遗忘和治愈的心理创伤-----骤然间失去父亲的经历。
女藤井树拒绝医院----这无疑是一处关于心理创伤的存在:医院联系着父亲的死亡,未能挽救父亲的生命。影片中藤井树在医院的一幕显示了记忆阻塞的时刻,双重的丧失-----她在骤然失去父亲的同时,失去了她拒绝承认、却未必从未体验到的初恋。
女藤井树的被遮蔽的记忆由于博子的坚持和索取渐次显露。她的记忆处在一种“屏忆”的状态之下,即对伤痛部分的完全遗忘,但对某些事件、细节的记忆依然保留着。
从她与博子的通信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她写给博子的信只是屏忆中允许出现的部分:
初中三年中同学们的嘲笑与哄闹,男藤井树的种种怪诞行为和恶作剧……;但作为画外音并伴随画面所显现的回忆却并非如此:飞扬的樱花、少女们轻盈的身影、图书馆中窗帘下少年若隐若现的身影……
当她从老师那里知道男藤井树的死讯时,父亲的死于少年树的离去重合在一起,男藤井树的死讯再次唤起了父亲骤然辞世的伤痛。两次死亡在她心中重叠在一起。
博子迫使女藤井树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她绝望地试图沿着缺席抵达在场,获取爱人生命中她不曾与之分享的段落。但她的这种努力却只是再一次印证了爱的缺席:不仅她那不曾分享的岁月中的爱之属于女藤井树,甚至她曾经拥有的爱的岁月,也只是作为女藤井树的影子而拥有的幻觉。因此她归还了女藤井树的全部来信,归还了属于她的记忆。
三:拯救与孤独
女藤井树一家看起来平凡温馨,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掩盖起父亲的逝世。影片中,藤井树的感冒终于转换成肺炎(从另一角度看,那是她从不曾明言的、过迟的体认的爱或离丧的伤痛所致——她正是在给博子写信之后起身晕倒。)又是一个同样的暴风雪之夜,爷爷立刻用毛毯裹起树要背她去医院,母亲在这个时刻爆发了:“你还想杀死这个孩子吗?”-----这无疑是一个真情流露的时刻,母亲显露出深埋的怨恨。但这次她获救了。
获救的意义并不在于挽救了女儿的生命,而在于他们终于治愈了心理的创伤:祖父的内疚,母亲的怨恨。于是,母亲放弃了迁入新居的考虑,他们和爷爷一起守着故居,守着岁月和记忆。然而,在表面完美的结局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孤寂的寓言。影片中没有任何一段完美的情缘:秋叶茂爱着博子,博子却无法忘怀藤井树;秋叶茂的女弟子爱着老师,又深知自己没有机会取代博子;少年树试图引起少女树的关注,少女树终于了悟并怀抱着同样的爱时,对方却已经离世;小樽的邮差显然爱着树,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再加上中年丧夫的母亲,年迈的爷爷,这几乎是一个被孤独者所构成的世界。
结尾时,树从爷爷那里得知,庭院里还有一棵和她同名的树,这就显露了另一层含义:如麦卡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中写道的:爱者与被爱者其实置身于两个世界,爱一个人,犹如爱一棵树、一块石。影片《情书》因此书写了一个别致的故事。并完满了一个现代人的自我寓言。所以,永远不要说电影简单,简单的只有你自己。
情书影评(二)
这是一个埋藏了多年的秘密,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回忆。
当片尾的钢琴曲悠悠地响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忧伤渐渐涨满我的心房,漫在空气中,散了一屋,浓得化不开。我想起影片中那个清秀而羞涩的少年,那木讷可爱的少女,那间洒满阳光,飘着白色纱帘的图书馆,那张小小的借书卡背面淡淡的素写,那透着些许伤感的琴声优雅地穿越回忆的冰窖,那青葱岁月,无悔的青春,还有那一句爱到深处,却再简单不过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一段埋藏多年未被揭示的挚爱,一段至死不渝的真情,死亡造成永恒的失去,失去之后带来特殊的怀念,愈怀念愈是回忆。一切从回忆开始,回忆很多时候比现实本身更美丽。让我们再一次跟往事干杯,重睹青春的风华绝代。
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两年前登山遇难,她无法抑制心中的思念,按男友少年时的地址寄出一封去往天国的信。信上写着:“你好吗?我很好。渡边博子。”博子却意外地收到回信,寄来回信的是一个也叫藤井树的女孩,于是她们开始通信。博子渐渐得知,这个女孩藤井和已故的男孩藤井树是中学同学,并且整个中学时期男孩都深爱着女孩。博子按地址赶到,发现一个秘密,女孩藤井竟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随着回忆的不断掀开,博子执意要弄明白的是,这么多年来,藤井树(男)一直深深爱着的,究竟是那个也叫做藤井树的女孩呢?还是貌似那女孩的自己呢?两个容貌酷似的美丽女子,一个深爱而不能得到,一个被爱却并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死亡,她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多年以前那一首无声的恋曲会是如此美丽而忧伤。
故事发生在日本以雪景出名的小樽市,漫天白雪无声地诉说一段深深的爱恋,一次无奈的擦身而过。藤井树(男)的少年之恋,博子对未婚夫的深深眷恋,藤井树(女)渐渐发现以往所不知的爱情真相……直到最后,博子终于放弃了对男孩是否真爱自己的追问和折磨,因为他曾是她深深爱过的人,她爱他,他们有过美好的回忆,那就够了,还需要什么解释呢?她来到他遇难的山上,站在及膝的积雪中仰望黎明时的山顶,向安睡在山那一边的他告别:“你好吗?我很好”寒冬下依然温暖的浓情世界,让人落泪……导演把这两组镜头跳接,暖意也渐渐消融了冬的寒冷,似乎预示着与回忆的了结,季节的新生暗涌着一种生活态度的改变。
或许,这部电影并不算是岩井最优秀的作品。而我却始终对《情书》保持着偏爱。我觉得那里寄托了一份希望,米兰。昆德拉在小说《慢》中,称之为“整个人类乃至宇宙的归宿。”它有个好听的名字——爱。导演对现实与回忆的重新拼接,竟缝合了一片未曾开启就散落的花灵。
同名同姓的男孩女孩,这样的际遇与巧合是否真的隐藏着某种温柔的可能?面对博子的疑问,女孩藤井树则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和男孩藤井同窗三年的回忆都是因为同名而造成很多尴尬和不好的回忆,但真的是如此吗?若真如此,那为何在两个女孩的字里行间我看到的分明只是流连和沉醉呢?
忆起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图书馆内,作为图书委员的男孩和女孩正在整理藏书,女孩抱怨他总是偷懒,而少年藤井却不言不语,安静地捧着书站在窗边,微风轻轻撩起白色纱帘,半掩着清秀少年的侧脸,少女抬眼望去,帘儿摇曳,拂起又落下之间,少年的侧影在金色的流光中若隐若现。在我看来,这或许正影射着少女藤井和少年藤井之间懵懂的爱情,或者,是比爱情更美好,更隽永的一种感情。很久以后,少年转学离去,图书室只剩下少女树一个人,她仍然会凝视那被风吹起的窗帘,只是那窗帘背后,再也没有少年的影子,剩下的,只有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淡淡哀愁。人生百年,光阴荏苒,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当年的纯洁少女已成古稀老妪,在某个似曾相识的明媚晴天,她会想起那些青涩年代,那个清秀少年,恍然间光影重叠,他早已幻化为心头的朱砂痣,那个白纱帘后若隐若现的身影,虽然永远是淡淡的、远远的站在那里,却始终未曾离去。
回忆是一种很炫的东西,它可以抹去悔恨遗憾,记录美好和感动。回忆的时候,人们都爱选择性地回想,在记忆中只挑选幸福的片段,细细地回味和品尝,不自觉地美化,姑息着心底深处那份不舍,让它一点点地蔓延和荡漾开来,明知故犯地拿起却又放不下,让自欺变得浪漫起来,让逃避也变得积极起来。在相聚时被忽略了的细节也都一一想起,并且在心里反复地温习。说过的每一句话在回溯时都有了一层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的变化在回首之时也都有了层更温柔的光泽,回忆,很多时候比现实本身更美丽。女孩树对少年藤井的回忆正是如此,曾经在她看来“不好的记忆”,如今想起也渐渐变得明丽亲切了。那些久远泛黄的年少时光,它们是湿漉漉的树杆上欢笑的花朵,它们是干枯的眼瞳里明媚的太阳,在那么蓝得透明的天空里,回荡着稚气单纯的笑语,少年树忧郁的侧脸在蓝色的摇曳中时隐时现……
“我的爱随风而逝……”,这是男孩藤井树登山遇难时,在弥留之际哼唱的歌。他落入深深的谷底,没有人找得到他,寒冷的白雪渐渐将他吞噬,在生命的边缘,他反复吟唱“我的爱随风而逝……”山谷的回声凭吊他的爱情,凄冽的寒风奏响他最后的恋曲。此时的男孩阿树,你想起的会是谁呢?是温柔清丽的博子,还是多年前那个长发飘飘的同名少女藤井树?《情书》中的爱情虽然陨落了,却又不是完全绝望,爱的感觉刹那会变成过去,但是回忆永远不会消失,盲打误撞中仍会慢慢累积,流离于心间。或许不说的情话,会是最窝心的痛,不曾探知的爱,是不可承受之轻的憾,但含蓄婉约的美丽只有自己才能珍惜和品尝。爱情总在呈现两种可能性,得到或失去。得到的时候教会我们珍惜,失去的时候又逼使我们回忆。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始终有回天乏力的嗟叹,唯有回忆才能教我们振作起来。对两个藤井树和博子如是,对我们也一样——唯有回忆。剔除了酸甜苦辣,沉淀了青春岁月,留下来的必定都是值得珍藏的好时光。
一如那个夏日的夜晚,借着老式手摇灯微弱的光亮,女孩摇着手把摇到手酸,但为了男孩能就着灯光核对试卷,纵然矜持的埋怨,也是带着一点甜蜜的心甘情愿吧!忽明忽灭的灯光,少年认真的表情:“原来break的过去式是broken啊!”女孩翻出了男孩那张从前因为同名同姓而拿错了的英文考卷,他的不及格的考卷,布满灰尘的泛黄的考卷背面那个出于少年藤井树之手的性感女郎手绘图令她不禁哑然失笑:“恶心!”可是,那又是多么可爱多么可爱呵——!曾经的那个人,那些事,无比温柔的往日时光,如一阕晚唐短词,注满长长短短的心情。
想起片中那一处很令人感慨的小细节:少年藤井总喜欢借阅许多罕有人爱看的书籍,在借书卡上乐此不疲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藤井树”,木讷又可爱的少女树觉得“那真是一种怪癖”,多年后博子寄给女孩树信中的一席话“我觉得,他在借书卡上所写的藤井树,是你的名字。”一语点醒梦中人呵!窗外樱花翩翩落下,少年一遍又一遍的写着:藤井树,藤井树,……是心爱的女孩呵,藤井树,藤井树,……是无怨无悔的青春与爱恋,藤井树,藤井树,……是那么甜蜜,那么酸楚;那么喜悦,又那么忧伤,心中那个百转千回的名字,仿佛就这样一遍遍默默地写着就是好的就是好的就是好的啊!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少年藤井默默地爱着少女藤井,她是他心灵深处的秘密花园,盛开馥郁绚烂的鲜花,她的芬芳蔓延他身体的每一寸,她的一切是他小小的甜蜜心事,他总是对她漫不经心,他总会在她面前做些奇怪的事情,他总是找机会欺负她。羞涩腼腆的少年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爱意,那个脑海里日夜思念的身影,然而,当他面对她,奔腾的千言万语都融化为羞涩的笑容与闪烁的眼神。于是,这份暗恋,最终也没有解开。直到多年以后,母校的学妹们送来一本旧藏书,那本少年转学前托女孩代还的书,她打开书的最终页,看着写有“藤井树”的借书卡片,多年以前那张亲手放回书里的卡片,在经历了怎样世事的变迁,岁月的流转,再次拿回手上。却赫然发现卡片背面用铅笔勾勒的素描是怎样一张与自己依稀相似的容颜,卡片上与自己相同的名字又是怎样一种亲切的呼唤。这才知晓这一生曾经拥有过这样不可承受之轻的情感,那许多年前错过了怎样一次被期待地轻轻翻转。这是影片最后结束时的一个经典画面,女孩藤井树望着手里,当年少年曾经夹在书里亲自交还给她的最后一本书的借书卡,也是第87张写有他们共同名字的借书卡,感慨万千,泪盈与睫。整整87张卡片,写着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深爱的少女“藤井树”的名字。虽然迟了很多年,但终于翻到了背面,那远在天国的爱人也会因此而盈泪含笑吧。也许抛弃了所有瑰丽和浮华,爱,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也就是一张小小借书卡背面淡淡的素写,经过这么多年的沉睡,如今看来仍是满载着令人惊心动魄的沉甸甸的思念。而那本以爱作签的书的名字叫——《追忆似水年华》。
清新、淡雅、朴素、隽永,这就是岩井俊二为我们营造的经典《情书》,那是胶附在天边的一抹晚霞;是午后飘过的慵懒的白云;是散得澄明的悠远晴空;是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片净土。这样的一部电影是简约的,像一块怀旧色的牛仔布。每一次观看都会令我伤感得在心里落泪,也许这部电影只留存了对生活点滴的拼凑。()在这样一个感情看似瓦解的年代,这片爱的投映,是导演的精神归属。猛然抬头,天空竟也浸染过红色的痕迹,那是爱的痕迹,斑驳中诉说了某次停留的真实性。
当这个世界寂静无声的时候,
我总是能听到你在我耳边低语。
那使我常常要忘了我们活在凡尘间,
而误以为天地中果真有
无人之境——影片就像这样一段低语,渐近尾声渐不可闻。可是那如泉琴声仍低低回旋,不忍醒来。
那一朵,还没开过就枯萎了的花,和那样仓促的一段韶华;那一张,还没着色就遗忘了的画,和那样不经心的一次别离,追忆似水年华呵——在每一缕温暖的阳光里,在每一个阴霾的雨夜,在开满鲜花的山冈上,在蜿蜒绵长的小径深处……无论我曾经怎样固执地等待过你,也只能给你留下一张小小的卡片,纪念我深深的爱恋,而在蓦然回首的憾叹里,亭亭出现的是你我熙熙的年少时光。
4、影评
影评(一)
——《干娘》影评
在星美国际影城上映的国产影片《干娘》,让观众感动的潸然泪下。在北京这十多年,我有很久没有再看到过反映农村题材的电影了,今天看了电影《干娘》之后,让我不由回忆起儿时的生活,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来!尽管我迟迟快三年不敢写《咱爹咱娘》的第二篇章,但是我对母亲的那份怀念和深爱却始终没有变。《干娘》片中的场景是那么的陌生而又熟悉,乡村的生活仿佛一下子又回到眼前,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以往的片段无法再追忆,失去的也不会再回来,安然无恙的时候,我们才懂得什么是感动和珍惜了。
《干娘》是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内蒙古兴和县政府投资拍摄的电影,导演师跃并没用什么夸张的镜头迎合观众,甚至直接平铺直叙的来讲述这个几近俗套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着两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妇女结为姐妹,对方由于临终前把两个无亲无故的孩子托付给了姐姐夏玉莲。玉莲为了这一句承诺,把两个孩子收养并培育成大学博士生。但她却由于常年的操劳过度营养不良,积劳成疾,她患上了胃癌。临终之时,她还不让正在考博士的干儿干女回家看望,当双双成为博士的小虎和小莉回家向干娘报喜时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裹着黑纱的干娘的遗像,兄妹二人跪倒遗像前痛哭失声。
其实《干娘》的故事情节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甚至有点俗气!没有什么大气的场景和画面,镜头来回对准干娘豆腐坊磨豆腐的情形、崎岖的山路、轻冷的小镇、热情的村长、同情的储蓄员等等。主演王亚军和王刚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尤其夏玉莲的扮演者王亚军,将干娘的角色演绎到了实处,让观众觉得这根本不是电影,而是身边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但正是这实实在在、平实而简单的生活往往更令人感动。
《干娘》是2006年1月获取公益许可证的影片,但是这样的影片在大城市放映,也多少给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一次洗礼,因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是无法感受到这样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的窘迫,更甚至是无法想象。其实那些从农村考学到大城市的莘莘学子们,对这些耳熟能详的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了,在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变得比城市里的孩子更懂事,更成熟。
影片中,干娘是一位连个鸡蛋都舍不得吃的母亲,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所留下的遗产是那块儿八毛的钞票,正是这点滴积累的积蓄,让小虎和小莉双双成为了博士。孩子出息了,还没有来得及报答干娘的时候,干娘却撒手人寰,当小虎和小莉回家向干娘报喜的时候,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裹着黑纱的干娘的遗像。说实话电影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电影该结束了时候,这让我常常想起那些出门在外的为了生计忙碌的人们,他们由于工作或学习等种种原因不能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但当一旦失去的时候,才为生活的种种不如意的借口所愧疚了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其实,我们明明知道这点却做不到的时候,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干娘》,一个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故事,却折射出干娘的勤劳而艰辛的一生!干娘的一生是那么的短暂,干娘的爱是那么的无私和博大!干娘是伟大的,正是母爱的这种默默无闻和无私,才使得干娘在平淡朴实的生活中显得那么的伟大和不平凡。
影评(二)
——《杀生》影评
《杀生》的海报上写的是: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与其说这是本片的主题,不如说是这部个性张扬电影对于大众惴惴不安的观影提醒和总结:其过份繁复、极致癫狂、主流意识之外的非线性、多角度的故事能否让观众梳理出欣赏的主线和快感?万一它实在有high到不知所云的危险,至少还有这句话来道明主旨与价值观。
但《杀生》是不是只意味深长了“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这一点?或者,是再次重申了“为恶有罚恶有恶报”的终极传统价值观,又可能,是申诉了被主流集体悄然扼杀的反制度个体那戏剧式的宿命?总之,这个黑色又喜感的故事以其本身的多意性表达了世界的多意性,寓意了每个人生存方式和看待问题的多角度冲撞,在管虎尽皆癫狂的镜头语言下,电影也意味深长的碎片化了。
和《斗牛》一样,《杀生》的故事背景也是在民国封闭安静的小镇,同样是几近架空的时代和风格舞台式的取景,用湿润的四川山区来贴合影片本身的阴郁,而男主角黄渤饰演的牛结实则更是极端符号化的,他的一切夸张行为都是为了浓缩其反制度、反权威、反主流的个体元素。观众可以看到的是一个烦死人的市井无赖,在平安、祥和又无比团结的封闭小镇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偷窥夫妻做爱、给百岁老人喝酒、偷邻居的东西、抢人家的寡妇、粗暴的欺负小孩,到处惹是生非肆无忌惮,让整整一镇子人都恨得牙根痒痒。
这种个体角色对于同样被符号为社会化的小镇群体而言是异己的存在,电影也特意强调了牛结实父亲就是外来者的身份,某种程度更做实了他宿命性的突兀。所以,或者我们再把牛结实的身份和性质放大到宏观视野里,那他无疑代表的是质疑传统的无政府者,浑身上下抖搂的都是粗砾而张扬的肆无忌惮和自由主义。
而《杀生》的故事就是一场对这种逆端和异己实施驯服+扼杀的死亡设计故事,影片在混乱的开头之后,以另一个外来者任达华充满疑问的视角切入,围观了这个封闭小镇的压抑固执,铺垫抛出了此处略显传统和神秘的不可为人言,进而一步步还原和提炼出牛结实在这里的成长往事,尽管这个段落是欢脱荒诞又充满黑色幽默的,但牛结实一个人对抗、质疑整个群体的宿命悲剧感还是通过他几乎是盲目的癫狂表达出来了,他的没心没肺和毫无逻辑映衬的是长寿镇整体群像的传统、规律、平静自律乃至自抑,管虎对于群像部分的描写同样是黑色欢脱又幽默的,那些鲜生活脱的各怀鬼胎们其实也活得很荒诞,道姑头和老公做爱被偷窥时龇牙咧嘴,百岁老头喝着白酒断气却急不可待,痴傻小孩不合时宜的实话实说、卖肉大叔怕事下的愚蠢毒辣,但无论众生的个性如何,他们在表面都坚持、认可和贯彻着传统的价值观,维护着许多似是而非又光怪陆离的传统:努力出产百岁以上的老人,并以此为最高荣誉和任务,让年轻的寡妇陪葬死去的老者等等。这些仿佛不合理在群体行为下被合理化的贯彻,甚至得以制度和纪律化。
可牛结实貌似盲目的惹是生非却混乱了传统、打破了规则,甚至破坏了宁静,也带来了村民的集体憎恶,这让后半段人们集体除之而后快有了充分的铺垫和理由,于是当苏有朋这个角色出现后,《杀生》正式进入了不寒而栗的迷局推理,他带领群体完成了一场集体洗脑式的杀人计划:别样态度与目光组成了令牛结实自我怀疑的氛围、转换的烈酒摧毁着其生理上的强悍、而最后雨中的狂欢则仿佛是仪式性的洗礼,这所有的过程推进是故事性布局与推理,但同样也是带有符号隐喻感的。
从某个角度讲,此番“杀生”是柔和的、细腻的、团结的,甚至充满牺牲的(镇长因此阵亡),因而看起来是场宗教式的救赎,对于罪的惩治和教诲,对于野性的驯服,如同孙猴子被佛祖降服的过程。但从另个方面来看,这场群体性施暴中诽谤攻心的阴暗感、精细缜密的计划性,堂而皇之的虚伪度,让它又像是众口铄金和铲除异己的隐喻化处理。任达华在最终破局之时,也用一句“您看事情会不会是这样的”传递出了对牛结实这个反制度个体的再鉴定和认同,他给老头喝酒让对方临死而乐,他强抢寡妇是救命与真爱,他使用催情剂戏弄全村带来了生命,还可以被看作荡漾了情欲、自在了空气。无论你认为这是解释或者洗白,但很多时候,世界就是如此多意的,对错也因角度性不同而并非绝对,这世界上,有多少人用自己立场去评点和孤立他人,有多少人犬儒主义的去追随主流寻求庇护?这场杀生也可以被认为是:来自外界充满生机和自我的价值观因被认定野蛮和突兀而遭致集体扼杀,这个尖刻与讽刺的局面,几乎聚合和意味了所有普遍意义上常发常新的社会性悲剧。
总体来讲,《杀生》是部形式感和傲慢感都达到极端的作品,它采用了密室杀人式的惊悚推理做包装、含混、多角+多线穿插做叙事模式、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夸张作为风格,最终在高度浓缩的夸张人物符号身上传达了社会意义层面上的隐喻:关于反制度的个体与高传统群体在社会纬度上的对峙,关于多意性世界在几种价值观和角度下的被争议和被传达。尽管《杀生》的结尾小心翼翼的用煽情表露了慈悲的传统关怀,但这还是一个残酷的故事,管虎对于来自人性之初的恶劣并不是身处高位的分析、抨击和批判,他用“爱谁谁”的态度让观众和自己都浸泡和投入进了极具争议的气氛,手段是凌厉利落的,态度是戏谑嘲弄的,其实最终也是无奈的。
每个人都是对抗他人的异己,每个人都是扼杀异己的凶手——我们都逃不出《杀生》这场浓缩了争议与对抗的黑色寓言,电影的最后,整个镇子的人身着黑色的披风齐整而悲怆的对天嘶吼,地动山摇,仿佛这世界有什么在被动摇、被质问、被哀悼,但又仿佛,最终,什么也没发生。
影评(三)
——《观音山》影评
中国没有成型的艺术院线,所以拍艺术片如果不想成为纯粹的艺术殉道者,就只能一方面苦大仇深地去国外电影节走红毯,一方面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迎合内地电影观众,然后经历鲜花与烂番茄的冰火两重天,《观音山》也不能免俗。范冰冰藉此片在东京电影节封后,她在片中舌吻同性的情节也成为影片最大的炒作点,以至于看电影之前我还以为这一部女版的《蓝宇》。这如同让一个良家少妇要打扮成风尘女色诱观众一样,我觉得这是挺悲哀的一件事。其实《观音山》的戏核是在张艾嘉扮演的常月琴的身上,而对范冰冰角色的突出导致了影片在视角和着力点上的顾此失彼,这是挺遗憾的一件事。这也许不是创作者的错,只能归咎于在中国电影畸形的市场化浪潮的裹挟下,中国的艺术电影只能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像鸡毛一样飞着。
《观音山》是一部走心的电影,而且走得很沉重,这种沉重跟《唐山大地震》那样的泪弹不一样,它始终不给你宣泄情感的机会,沉重得令人绝望。影片中的人物一直在失去,失去尊严,失去工作,失去亲人,失去偶像……地震废墟上破败庙宇中观音像的再塑金身,隐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重建,常月琴被丧子之痛啮噬的心与三个年轻人残酷青春的走近,流淌着世俗的温暖和包容,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死亡之吻的诱惑。这如同现实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人生沦落于寒冷的冬夜,靠火柴取暖是一件很令人绝望的事情,因为你所经历的不过是周而复始的希望破灭而已。()影片最后,常月琴说:“孤独是暂时的,在一起是永恒的。”而这是永恒是只有在天堂才能实现的。江南、丁波、肥皂三人满脸迷惘地仰躺在火车上,火车穿过隧道,阳光下的景象因曝光过度而显得失真,随即火车又进入下一个隧道,黑暗中,身后的光明逐渐远去缩小为一个飘忽的圆点,而在火车即将走出黑暗拥抱光明之际,影片戛然而止。这个无路可逃的结局,往小了说是垮掉的一代迷惘青春的缩影,往大了说是一个丧失了信仰的民族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悲剧宿命。在火柴与天堂之间,所能期待的,只能是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影片这种对现实的关照方式让我震惊,也感佩于创作者的勇气。
《观音山》是导演李玉与范冰冰的第二次合作,第一部是因涉嫌色情而遭禁映的《苹果》,而《观音山》暗含的反社会的阴暗基调比《苹果》更甚。范冰冰其实一直是个很努力的演员,她的努力缘于不甘心做花瓶的企图,所以她顶着偶像明星的光环却几次出现在文艺片制作中。其实在《观音山》中范冰冰的角色虽然戏份重,但人物刻画并不出色,基本都是外在属性的展现,而且她搭救肥皂和劝诫酗酒的父亲两个展现个性的重场戏都是采用自残的方式,在叙事上显得很重复。相比之下张艾嘉的角色则有着更加完整的性格命运展现,张艾嘉在表演上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力,尽量在外形和心理上去接近这个与自己生活很有距离的内地落魄戏曲演员的角色。但即使是一个执着的母亲,已经历经一年的伤痛对其身心的杀伤力到底能否达到影片所预期和展现的摧毁程度,这是让我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的,如果确实有,则剧力还显不足。于是影片最终走进了我的心里,但人物并没有真正打动我。而且让我遗憾的一点是,在这部电影中我依旧看不到正常状态下生存的中国人。现在内地现代题材中的电影人物,不是主旋律电影中的伟光正,就是都市时尚剧中如打了鸡血般的红男绿女,而文艺片中则充斥着被社会边缘化的扭曲人格,而如《三峡好人》中那样走下银幕就能消失在人群中,不矫饰不伪善不装逼的人物,我好久没有见到了。
《观音山》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李玉对影片场面调度的想象力,全片基本上采用手持摄影,而摄影机和演员精到的走位让影片在狂放的风格下体现出准确的镜头表意系统,例如三个年轻人到常月琴家租房子时镜头中所带出的那种局促和压迫感,更能让观众在感官上体会到剧中人的隔膜和心理不适。但影片让我觉得有点崩溃的在于其被刻意拔高的精英姿态和悲悯情怀,过分执着于贩卖所谓的禅意和哲理,而且最后的收官阶段只能用大段的论道式对话来解释关于生死的主题。创作者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是好的,但这种欲望应该隐藏在镜头背后,而不是将自己的思考直白地借人物之口加诸观众。对于文艺片观众来说,电影只是思考的载体而不是思考的结果,适当的留白不仅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给自己藏拙,即使是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库布里克这样的大师,也没有直接在电影里跟观众讨论人生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