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成为大佬?知道大佬们起的有多早么!
想成为大佬?知道大佬们起的有多早么!
华尔街见闻认为,必须提醒的是,尽管早起可能吃到更多的虫子,但更大的前提在于:早起的鸟儿必须拥有足够强壮的翅膀,以及鲜活旺盛的生命力。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大佬们到底起多早,以及,早起后他们在做什么。
1、美国在线公司(aol)首席执行官tim armstrong
这位前谷歌执行官并不是一位“爱好睡觉”的人,他每天都在清晨5点或5:15醒来。之后要么工作,要么阅读,或者看看自家公司的产品,回复电子邮件。
为了保证更多的思考时间,tim armstrong通常不会自己开车,而是请专职司机。
2、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tim cook
这位科技巨擘在业界正是以早起出名。苹果的员工会在清晨、或者说接近黎明时分的4:30就收到tim cook的电子邮件,且每日如此,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当然,tim cook会在5点钟的时候准时出现在健身房。
3、通用电气(ge)首席执行官jeff immelt
通用电气(ge)首席执行官jeff immelt每一天的5:30,jeff immelt都会起床做有氧运动。期间,他还会读报纸,看cnbc。他曾经提起,自己已经连续24年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了。这就是说,按照7天的时间计算,他每天的工作时长为14个小时以上……
4、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
早起大概成了通用公司的传统,现任ceo mary barra就像其前任daniel akerson一样,日日早起。她每天准时准点地在清晨6点出现在办公室。在这一点上,她比前任做的还要出色。
5、富士施乐(xerox)首席执行官ursula burns
回复电邮是ursula burns每日清晨的习惯,为此,她会在5:15起床。不过,尽管经常会工作到深夜,但ursula burns会保证自己每周两次的个人健康训练,这个时间定在6:00,每次一个小时。
7、菲亚特(fiat)和克莱斯勒(chrysler)首席执行官sergio marchionne
这位具有加拿大和意大利双重国籍的商人起床的时候,恐怕大部分人都还在梦乡中——3:30。公司有位高管曾表示:“sergio创造出了(一周里的)第八天,我们来实现它。”还有一位高管曾在60 minutes节目中这样说:“当意大利放假的时候,他回美国工作;当美国放假的时候,他再回意大利工作。”
8、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创始人bill gross
bill gross的早起如同他那糟糕的君王脾气,以及职业二十一点玩家的身份一样出名。他会在4:30就起床,查看全球市场行情和消息,并在6点钟准时坐在办公桌前。
9、twitter创始人、移动支付公司square首席执行官jack dorsey
jack dorsey曾对媒体透露,他一般会在5:30起床,然后就开始做早课——冥想,以及一个小时的慢跑。这样的生活方式他持续了很久,尤其是同时在twitter和square之间来回奔波工作的时候。
10、维珍集团(virgin group)创始人及董事局主席richard branson
richard branson自曝起床时间是5:45,甚至在他的私人岛屿上度假时也是如此。他会拉开窗帘睡觉,这样,第二天的阳光就会叫醒自己。
11、百事集团(pepsico)首席执行官indra nooyi
这位这位印度裔女执行官最早的起床时间是清晨4点。她曾称:“人们说,睡眠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这份礼物我从未得到过。”她透露自己每天到公司的时间不会晚于7点。
12、维珍美国首席执行官david cush
他曾向媒体表示,自己每天会在4:15起床,然后发邮件、致电东海岸的商业伙伴。不过,每天清晨的达拉斯体育广播是他不会错过的节目,当然,还包括读报纸和健身。
13、迪斯尼集团首席执行官bob iger
bob iger曾对纽约时报表示,他一般在4:30起床,利用上班前这段安静的时光读报纸、看电视。这段时间无人打扰,他能同时处理多项事情。
14、hain celestial group首席执行官irwin simon
美国天然日用品制造商hain celestial集团ceo irwin simon会在5点钟起床。之后的习惯就像上述几个ceo们一样,回复邮件、与欧洲和亚洲的商业伙伴通话。不同的是,他还会在孩子们起来之前祈祷、遛狗、做运动。而且,他还能在进入长岛办公室之前在曼哈顿开个早餐会。
15、前百事可乐ceo steve reinemund
现任wake forest大学商学院院长steve reinemund曾经告诉雅虎财经,他在5:30起床,再读报纸。他会在工作前浏览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达拉斯晨报。
16、星巴克ceo howard schultz
howard schultz以晨练开始新的一天,一般是与妻子一同骑车。即便如此,他也会保证自己在6点之前赶到办公室。
17、aurora fashions首席执行官mike shearwood
作为一家英国时尚领域的先锋公司,aurora fashions首席执行官mike shearwood忙碌的一天开始于清晨5点。他从诺丁汉赶到伦敦差不多是7:45了。他对这种长距离的上下班路途乐此不疲:“我会赶复邮件、赶工作,还能与团队通电话。”
18、布鲁克林篮网队首席执行官brett yormark
布鲁克林篮网队(brooklyn nets)在更名前为新泽西篮网队。brett yormark是全美nba界最年轻的ceo。他的起床时间也许会让很多人汗颜——3点半。而且他在4:30就会出现在办公室了。然后他再开始一天的工作,发邮件什么的。
不过,他并非铁人。周末是他放松自己的时间——7点钟才到办公室工作。
19、前氧气媒体公司 (oxygen channel)首席执行官gerry laybourne
作为二十世纪80年代有线电视界先锋人物,gerry laybourne总是在6点起床,半小时以后离家赶赴公司。如果你起的够早,她可能还会带上你。她曾对雅虎财经说:“每周一到两次,我都会在中央公园步行,并与一名寻求我的建议的年轻人同行。这是我帮助下一代人的方式。如果有人早起,我认为,他对待生活是认真的。()我无法在公司做这些事,但早起让我有空健身,同时,还能和年轻人保持沟通交流。”
20、私募股权投资公司saban capital首席执行官haim saban
这位埃及出生的以色列-美国籍亿万富豪也很勤奋,6:02,他就开始享用清晨咖啡了。他会在75分钟的晨练前先工作一小时。
21、brooklyn industries首席执行官lexy funk
这位时尚企业联合创始人之一曾对赫芬顿邮报如此形容她的一天:“我一般在4点醒来。”然后,她就开始纠结了:到底是倒头再睡,还是拿起黑莓工作呢?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她在忙于回复邮件的同时,会抽空打几个和生意有关的电话。
22、喜达屋酒店(starwood hotels)首席执行官frits van paasschen
他在5:50就开始跑步了,你可以想象他的起床时间。6:30,他会准时出现在办公桌前。
23、cisco 首席执行官padmasree warrior
这位印度裔女强人4:30就起来了,发邮件、读新闻、晨练,一样不少。最晚在8:30,她就会进入公司工作了。
也正因其勤奋而卓有成效的工作,padmasree warrior早在作为摩托罗拉首席技术官的时候就备受赞誉了。
2、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
文/尼采
一个看过许多国家、民族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旅行家,若有人问他,他在各处发现人们具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他或许会回答∶他们有懒惰的倾向。有些人会觉得,如果他说他们全是怯懦的,他就说得更正确也更符合事实了。他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极其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现在所是的个体。他明白这一点,可是他把它像亏心事一样地隐瞒着——为什么呢?因为惧怕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然而,是什么东西迫使一个人惧怕邻人,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呢?在少数人也许是羞愧。在大多数人则是贪图安逸,惰性,一句话,便是那位旅行家所谈到的懒惰的倾向。
这位旅行家言之有理:人们的懒惰甚于怯懦,他们恰恰最惧怕绝对的真诚和坦白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唯有艺术家痛恨这样草率地因袭俗套,人云亦云,而能揭示每个人的那个秘密和那件亏心事,揭示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这样一个命题,他们敢于向我们指出,每个人直到他每块肌肉的运动都是他自己,只是他自己,而且,只要这样严格地贯彻他的唯一性,他就是美而可观的,就像大自然的每个作品一样新奇而令人难以置信,绝对不会使人厌倦。当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蔑视人类时,他是在蔑视他们的懒惰: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他们显得如同工厂的产品,千篇一律,不配来往和垂教。不想沦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便是对自己不再懒散;他应听从他的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
每个年轻的心灵日日夜夜都听见这个呼唤,并且为之战栗;因为当它念及自己真正的解放时,它便隐约感觉到了其万古不移的幸福准则。只要它仍套着舆论和怯懦的枷锁,就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帮助它获得这种幸福。而如果没有这样的解放,人生会是多么绝望和无聊啊!大自然中再也没有比那种人更空虚、更野蛮的造物了,这种人逃避自己的天赋,同时却朝四面八方贪婪地窥伺。结果,我们甚至不再能攻击一个这样的人,因为他完全是一个没有核心的空壳,一件鼓起来的着色的烂衣服,一个镶了边的幻影,它丝毫不能叫人害怕,也肯定不能引起同情。如果我们有权说懒惰杀害了时间,那么,对于一个把其幸福建立在公众舆论亦即个人懒惰的基础上的时代,我们就必须认真地担忧这样一段时间真正是被杀害了,我是说,它被从生命真正解放的历史中勾销了。后代必须怀着怎样巨大的厌恶来对付这个时代的遗产,彼时从事统治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徒具人形的舆论;所以,在某一遥远的后代看来,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是历史上最非人的时期,因而是最模糊、最陌生的时期。我走在我们许多城市新建的街道上,望着信奉公众意见的这一代人为自己建造的所有这些面目可憎的房屋,不禁思忖,百年之后它们将会怎样地荡然无存,而这些房屋的建造者们的意见也将会怎样地随之倾覆。与此相反,所有那些感觉自己不是这时代的公民的人该是怎样地充满希望,因为他们倘若是的话,他们就会一同致力于杀害他们的时代,并和他们的时代同归于尽——然而,他们宁愿唤醒时代,以求今生能够活下去。
可是,就算未来不给我们以任何希望吧——我们奇特的存在正是在这个当下最强烈地激励着我们,要我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法则生活。激励我们的是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我们恰恰生活在今天,并且需要无限的时间才得以产生,我们除了稍纵即逝的今天之外别无所有,必须就在这个时间内表明我们为何恰恰产生于今天。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必须自己向自己负起责任,因此,我们也要充当这个人生的真正舵手,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我们对待它应当敢作敢当,勇于冒险,尤其是因为,无论情况是最坏还是最好,我们反正会失去它。为什么要执著于这一块土地,这一种职业?为什么要顺从邻人的意见呢?恪守几百里外人们便不再当一回事的观点,这未免太小城镇气了。东方和西方不过是别人在我们眼前画的粉笔线,其用意是要愚弄我们的怯懦之心。年轻的心灵如此自语:我要为了获得自由而进行试验;而这时种种阻碍便随之而来了:两个民族之间偶然地互相仇恨和交战,或者两个地区之间横隔着大洋,或者身边有一种数千年前并不存在的宗教被倡导着。它对自己说:这一切都不是你自己。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尽管有无数肯载你渡河的马、桥和半神,但必须以你自己为代价,你将抵押和丧失你自己。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当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路还会把他引向何方的时候,他已经攀登得比任何时候更高了。”说出这个真理的那个人是谁呢?
然而,我们怎样找回自己呢?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而且,如此挖掘自己,用最直接的方式强行下到他的本质的矿井里去,这是一种折磨人的危险的做法。这时他如此容易使自己受伤,以至于无医可治。更何况倘若舍弃了我们的本质的一切证据,我们的友谊和敌对,我们的注视和握手,我们的记忆和遗忘,我们的书籍和笔迹,还会有什么结果呢。不过,为了举行最重要的审问,尚有一个方法。年轻的心灵在回顾生活时不妨自问: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什么东西曾使得你的灵魂振奋?什么东西占据过它同时又赐福予它?你不妨给自己列举这一系列受珍爱的对象,而通过其特性和顺序,它们也许就向你显示了一种法则,你的真正自我的基本法则。不妨比较一下这些对象,看一看它们如何互相补充、扩展、超越、神化,它们如何组成一个阶梯,使你迄今得以朝你自己一步步攀登。因为你的真正的本质并非深藏在你里面,而是无比地高于你,至少高于你一向看作你的自我的那种东西。你的真正的教育家和塑造家向你透露,什么是你的本质的真正的原初意义和主要原料,那是某种不可教育、不可塑造之物,但肯定也是难以被触及、束缚、瘫痪的东西:除了做你的解放者之外,你的教育家别无所能。这是一切塑造的秘诀:它并不出借人造的假肢,蜡制的鼻子,戴眼镜的眼睛——毋宁说,唯有教育的效颦者才会提供这些礼物。而教育则是解放,是扫除一切杂草、废品和企图损害作物嫩芽的害虫,是光和热的施放,是夜雨充满爱意的降临,它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礼拜,在这里大自然被理解为母性而慈悲的;它又是对大自然的完成,因为它预防了大自然的残酷不仁的爆发,并且化害为利,也因为它给大自然那后母般的态度和可悲的不可理喻的表现罩上了一层面纱。
3、33岁才知道的真相:怎样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33岁才知道的真相:怎样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文/星姐
30岁开始,人生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赛道。20多岁的时候的,大家都刚毕业,彼此差不多,聚会的时候一起吃吃饭,吹吹牛,每个人都看起来厉害又有干劲。但到了30岁这个分水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开。
以前单纯的觉得,一个人是否厉害和成功,主要靠个人努力和运气。但怎么努力呢?主要体现在加班熬夜毫无休息和娱乐的熬夜和拼命。但到33岁这个年纪,经历了差不多10年的职场,也成家立业,各种悲欢离合看的多了才发现,人生的成功,不是单纯的某一个的标准,而走向厉害和成功的这条路上,最重要的不是花了多少时间,而是这几件事:
1
与时俱进
我的朋友鼹鼠的土豆昨天发了一段话说:“住院期间很多人来找我聊天,我发现一部分职业危机的原因在于落伍。比如现在还在用5年前的技术、方案、流程。我个人觉得工作这个事,不一定说与时俱进,但如果等陷入困境再来找解决办法往往会付出很大代价。”
如果你仔细看看身边那些有很大成就的人,他们身上都有这样一个特质,所有新潮的东西都懂都会,聊起什么来都好像什么都知道,跟年轻人随时都能聊得来,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
这几个字看上去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能坚持在职场每一天都做到,几乎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过了30岁,很容易倚老卖老,看不起年轻人,其实自己早就被甩在了后面却不自知。等发现自己赶不上这个时代的时候,可能补都不不过来了。
2
控制好情绪
最近情绪不太好,很长时间的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突然崩盘,工作和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幸好找到了一个有相同经历的人,两人互相倾诉,彼此神奇般的开始变好,这让我对“情绪管理”有了全新的认知。
以前总觉得,很多人喜欢倾诉,把自己的苦恼一股脑倒给别人,想换来一个建议或者压根不期待什么只是想说出来,以为自己就会好。但其实,只有与自己有相同经历和感受的人倾诉,哪怕只说一句话,对方就立刻都懂了,这才能有真正的疗愈的效果,也才能让两个人迅速从负能量中跳出来。
而真正的情绪管理,不仅仅是倾诉,更重要的是,在面临重大情绪变化的时候,能够不动声色的完成手上的工作和事情,不被情绪支配。而在过后的生活里,迅速地整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解决和处理好自己的内心。
这绝对是一种强大的能力,值得每一个人,特别是过了30岁之后,成家立业有孩子有老人,需要处理和照顾很多事的人必须要学好的一件事。
3
提前感情储蓄
很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一个群,都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事业上做的很不错的人。我很少说话,但一直观察他们,他们之间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互相帮助。
一个人出了新产品,整个群的人都帮助宣传;一个人有了新项目,所有人都为他支招。就连群里一个人去旅行,都要给群里每一个人带回来礼物,价格并不昂贵,但记得你的心意很贵。
整个群30多号人,难以想象每人一份礼物得多大箱子,我一个常年潜水的人,隔三差五就收到一份礼物,深深地感到愧疚。
那时候开始,我开始走到哪里都记挂着朋友们。judy喜欢身体乳,用到特别好的就顺手买一个送给她;bobo的儿子比我儿子小一些,正好衣服能接上,我儿子穿小但很新的衣服都送她;小兽喜欢吃,刚买到的辣子鸡太好吃了,给她也打包一份快递过去。
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多赞美别人,多跟周围的朋友聊天说话,周围的朋友一下子热络起来了。自己有什么事儿,愿意帮忙的人特别多。
这时候我才知道,有一堆朋友帮忙,和自己单打独斗相比,真是太幸福了。
4
自律
前几天群里妈妈们聊到一个话题:如果现在自己有很多钱,不用担心生活了,一定会去实现梦想吗?
很多人都畅想着自己有什么梦想,如果不缺钱了,自己最想干的那件大事是什么。
我这种特别烦的人说了一句话:“你们信吗?如果有这一天,你肯定睡觉刷剧吃薯片。”
大家立刻醒悟过来一样说:“天哪,太对了,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我肯定要睡到12点,或者一定要去吃喝玩乐,这种日子过几个月再说吧。”
你看,我们总要求小孩子要自觉,但作为成年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呢?
其实哪需要什么点灯熬夜的努力,要早起的人抵御被窝的温暖,要健身的人抵御好胡吃海塞,要实现梦想的人抵御住吃喝玩乐消磨时光,就已经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了。
5
积极的思维方式
前几天跟一个老板聊天,提到用人,他说最喜欢那种愿意挑战的人。同样是面对一件没做过的事情,有的人表现出犹犹豫豫考虑考虑,有的人认为是个机会,啥都不会也要迎难而上。这不光是一个性格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两个人未来的道路也绝对不同。
看人也是如此,不同的思维方式,自己的感受完全不同。以前我看谁都是看缺点,感觉周围人都不如我,自己最厉害。但现在完全不同了,我开始喜欢赞美别人,看到对方的优点,对方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来学习。思维方式一转变,连人际关系都跟着变好了。
小时候想变成很厉害的人,那就好好学习
20多岁想变成很厉害的人,那就拼命努力
30岁开始想变成很厉害的人,那就要全方位的加持自己,明白自己的厉害与否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概念,而是与周围环境相作用才能产生的结果。
努力提高自己,照顾好周围的人和事,你的未来和运气,一定一天比一天要好!
来源:一直特立独行的猫(id:niubicat)
4、我知道我终将成为更好的人
我知道我终将成为更好的人
文/陶瓷兔子
前几天跟一个小朋友聊天,她特别丧气地告诉我“每当年关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失败透顶,年度计划没有一个按期完成的,白白活了一年。”
然后她慷慨又羞涩地发来了自己15年的计划,“姐姐你说,我连这么简单的计划都完不成,是不是没救了?你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计划都是怎么完成的呀?”
还没等我答应,就看到她发来一张整齐的表格:
第一条,今年考过计算机c语言。第二条,十二月之前攒下三千块。第三条,暑假去一家会计事务所实习。第四条,三月份去竞选学生会外联部部长。第五条,六月份之前找个男朋友。后面附着认真整齐的每日记录每周记录每月记录和完成情况。
我一边默默汗颜地藏起自己写过的,那个跟smart每一个词都不沾边且没有任何定期记录的年度计划,一边打岔问她“要不…你聊聊自己的计划为什么都没完成呗。”
小朋友发过几个不好意思的表情,“就是觉得,计算机考试好没意思,而且跟我的专业也不大挂钩,实用性也不强,还不如去考个bec呢,报个名加上培训班的费用又那么贵,所以钱也攒不成。暑假是跟表姐一起去青海支教,所以也没实习成。三月份的时候忙着考报关资格证,所以忙的连竞选的事儿都忘了。”
“至于男朋友…”她顿了顿,“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不再那么需要有人陪着了,我一个人去上自习,一个人打工,一个人去图书馆,虽然有点孤单,可是感觉居然还挺好的。”
“连男朋友都不想找了,过得这么充实还觉得自己失败?”我开始觉得她是在手机那头带着不怀好意的狞笑反讽老人家。
“可是我没有变成我想要成为的自己。”她发来一张难过的脸,“为这个我已经闷闷不乐好几天了。”
我并没有变成我想要成为的自己。听上去多可悲的一句话,像是我们从来不能掌控的人生。
我看着从未完成过的年度计划对自己说,每一年每一年。
大二的时候,我想要做人见人怕的学霸,每年把最高等奖学金砸到那个笑我“学习有什么用”的舍友头上,可是因为搞乐队和玩辩论这种“不正业”耽搁了太多时间,以至于每年那点微薄的奖学金只敢偷偷地自己收好。
大四的时候,我想要学会做菜,却被一家非政府组织的慈善项目吸引去应聘了实习生,整日穿梭于一场又一场的会议,没完没了的出差和昏天黑地需要整理翻译的文件。
工作第一年的时候,我想一定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西藏,刚订好了机票就接到公司派下来的新项目,只要默默又很“怂”的退掉了机票,退票的钱和我原本完美又小资的计划死在一起。
2015年的时候,我想要考日语,想要啃好多好多艰涩难懂高大上的巨着,结果日语考试却因为要出书改稿子占用太多时间而不了了之,而那些被我兴冲冲一口气买回来,放在书架上几乎落满一层灰的巨着,被翻开的次数还没有我看美剧的次数多。
我并没有变成我想要成为的自己,以前不会,以后应该也不会成为了。
可是从未觉得,因此我不能成为比之前的我更好的人。
那些至今依然留在心里的旋律与歌词,那些一想起来就会好开心的排练。那些为了寻找论据或囫囵吞枣或一丝不苟读完的《经济学人》《南方周末》和《社会契约论》,比我背过的任何一篇课文都要记忆清晰,那些在电脑前熬夜查资料的日日夜夜,练就的凭借一点蛛丝马迹就能串联起的关键词和五种以上翻墙爬院上外网的方法。
我依然需要靠外卖为生做饭不能自理,也最终没能去一趟西藏,可实习那段时间大概是我此生英语水平最高的一段时期,无论多复杂的长句和多快的语速,几乎都可以不用反应开口即出。在新项目中认识的同事也成了我在公司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重读金庸,一起重读红楼梦然后唇枪舌剑去争执讨论,远比我孤零零的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只为“看一看”更加有趣的多。
没有报名日语考试,没有读完任何一本我以为可以看懂的《浮士德》《管锥编》《围炉夜话》等等等等,但却在《夏目友人帐》中看到了一种温柔的强韧,在《摩登家庭》里学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沟通方式,甚至在许多看似“碎片”的知乎答案和公号推文中,想清了自己二十多年都未曾理解的东西。
我喜欢那个能够按时按计划按想象去成为的我,也喜欢现在的这个自己。
生活本来就是个最具变量的东西,没有任何人可以确定自己的明天,明天你所想要的会不会跟今天一样,现在你视若珍宝的,是否转眼就会弃如敝履。可是换取的,永远跟失去的一样多。而那些不曾预料的获得,比胸有成竹要更喜出望外。
我知道我终将成为更好的人。
所以可以放心地不再用具体的条条框框来限制自己,在偶尔颓废到不想翻书不想写字不想上班的时候也不会紧张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在沉迷于一部好的剧集之时不再自责,觉得荒废了时间,在失败的时候不会灰心到去质疑努力的意义,在小有所成的时候也用不着刻意去维持什么低调谦虚。
因为我知道我终将变成更好的人,无论如何。我放弃了某一项计划,并不代表放弃了成长。
或许这条路跟我最初预想的并不一样,但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殊途同归而已。
不去拒绝生活带来的任何一种可能性,才是对待生活最好的方式。
那些因为交换而获得的许许多多,并不是可以被具体量化进字里行间的一二三四,而是明明说不清道不明难与人言,却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它隐秘的存在,它带来的改变和成长。
或许有一天,回头看时甚至还会感到庆幸,庆幸没有成为最初计划好的那样,而是成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自己。
bye 2015,bye,2015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