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时间,不再迟到_李开复:本科留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时间管理

1、如何规划时间,不再迟到

如何规划时间,不再迟到

为什么我们似乎总是跑来跑去像只无头的鸡?我们用任务列表、事件、会议和它们之间的其它安排填满了我们的日程表。一天中有如此繁忙的日程安排和有限的时间,当然很容易迟到。为什么看起来我们一天中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呢?如果你想要知道如何不再迟到,你需要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做!

1、组织和计划

重要的事先来:你需要组织你的日程安排和计划!我强烈建议在每个星期天晚上计划你的下一周。如果你决心准时,你必须首先知道你的日程表上有些什么并且分别在什么时间去做。给你自己在会议之间放风的时间,以便在下一场会议重新集中精神。每天平复自己很重要,这样才不会不知所措和累坏自己。

2、至少提前十分钟到达

当你每周日晚上组织和计划出你的下一周,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会议/事件之间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保证能够至少提早十分钟到达目的地。这种方式让你不会对迟到感到紧张。你早早到达,显示出你很在乎。准备好你所需要带的东西并且确保100%带到那儿。

3、设定闹钟

无论是用手机还是手表,设定一个闹钟提醒你何时要出发去目的地。给你自己留出做准备和开车去那儿的时间。始终牢记至少提早十分钟到达目的地。你甚至可以在日历中设置闹钟通过手机或邮件提醒你。创造性地做对自己有效的事。

4、在前一天晚上做好准备

当说到准时,对我有帮助的是在前一天晚上找出我想要穿的并在早上穿好出发。前一天晚上准备好咖啡机,并且设定好早上什么时间需要他们工作。前一天晚上准备和组织好你早上需要的东西。对每一件在第二天早上会发生的事情,尽可能在前一天晚上准备好。这会让你第二天醒来时感到无比轻松。

5、评估你自己和你的时间

“时间就像你生命中的硬币。这是你唯一拥有的硬币,只有你能决定如何来花掉它。要小心谨慎,以免别人替你花掉。”carl sandburg说。

当说到准时,这全部与评估你的时间有关。当你评估你的时间时,你是在评估如何花它。如果你总是跑来跑去,总是迟到,你就很有必要评估你的时间的价值。时间是宝贵的,如何花它完全取决于你。当你能够评估你的时间时,你就会开始意识到应该如何花费时间。我们每天会遇到很多的干扰,很容易被分离开所需要做的事情。外界的其他人或声音会拿走你宝贵的时间,如果你允许它发生的话。所以,开始评估你自己和你的时间吧。

6、习惯

“习惯链太轻,难以被感知,直到它们太重而被打破。”warren buffett说。

当说到准时,也全都与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关。远离坏习惯,开始关注帮助你的习惯。通过培养习惯实现这些步骤,最后这将成为你的第二天性。每个星期天计划你的下一周。总是提早十分钟到达。给你所有的会议和事情设定闹钟。在前一晚准备好所有事情。开始评估你自己和如何花费你的时间。每21天可以培养一个习惯。关注你想要开始建立的习惯,保证当培养这些习惯时,每天你的行为都是一致的。

2、李开复:本科留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时间管理

李开复:本科留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时间管理

你们好,我是在美国读本科的一名大四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出来留学)。美国文化和教育中的自由,独立,创新的理念让我逐渐学会了自学和自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很多困惑和不解,这些困难和新文化的挑战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希望我学网有过留学经历或者经历过我现在困惑的人能够提供一些建议。我知道把所有细节的问题一一表达出来不太现实,所以总结了以下的几个大的方面:

职业规划:留学让我变成了文化夹层产物,所以在职业规划上不符合多数给国内大学生的建议,与此同时也不能完全按照美国本科生的职业路线(因为面临h1b visa的限制,美国的公司多说只招收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are specialized in a certain area or have advanced degree,国际学生本科生在招聘会上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点),难道为此我就一定要去读博吗?我不是不喜欢读博,但是通常博士学位都是要做教授和从事科研事业作准备的。我该如何规划读博和以后的就业具体关联在一起呢?如果回国发展,我又该从哪里开始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工作呢?所以我想请教各位老师,80后本科留学该如何去做职业规划?

时间管理:和很多美国的本科生一样,我选择住在学校周围的公寓里,但是我发现住在公寓里需要对自己有很强的自制能力。我坚持白天在学校学习效率比较高一些,但是每次回去后学习的效率都很低,常常不能按时完成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常常浪费在上网上。我的美国室友比较散漫,多少会给我一些不良影响,我很想听听大家关于管理时间的建议。

李开复:a 有关职业规划

许多人都把人生简单地分成两个阶段,读书时做学习规划,毕业后再做职业规划。而学习规划往往被简单地概括为“考研”、“成绩”、“出国”等目标。但是,这种做法混淆了读书的真实目的——学好本领,完善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

在今天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里,“阶段性规划”等传统做法僵化了学生对学习和工作的思维方式,妨碍了他们去主动了解和认识时代趋势,寻找自己的真正目标。一个既对自己缺乏了解,也对社会需要知之甚少的学生,到了临毕业时,面对未来之路产生种种困惑、忧虑甚至失望就不足为奇了(参见我回答过的问题“对专业没兴趣怎么办”、“兴趣在别处”、“面对自己的专业,以后该往何处去”等等)。

我给大学生的建议是:“职业规划,从入学开始”。也就是说,同学们要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尽早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用理性的思维和主动的态度,在深度认知,广泛体验的基础上,为毕业时的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常,我把职业规划分成以下三个步骤:

1、认识自我:即,寻找自己的理想、兴趣、天赋并积极调整自己。在大学四年里,我们应逐步找到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兴趣是什么,自己在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暂时还不知道兴趣在哪里,就要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多尝试,多挑战自己,让自己每天都在进步。许多同学对专业没有兴趣,其实大家也可以在寻找兴趣的同时培养兴趣。在一个专业中有很多不同的发展方向,你也许对其中某个方向感兴趣。而且,你所学的专业可能和你最感兴趣的专业有跨领域合成的机会,这也是培养兴趣的好方法。

2、了解工作机会:在这里,我们必须知道,专业方向并不等同于今后的工作内容。美国前教育部长 richard riley曾经说过,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种工作在2004年根本就不存在。这表明,学生必须不断更新自己对业界的认识,不断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工作前景、国际竞争等等。我建议同学们多花些时间,深入了解一些优秀的企业,看一看在这些企业中的真实工作情况。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收集相关信息,咨询有经验的人,争取参观企业和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多听企业宣讲或报告会。要真正了解外面有哪些工作机会,千万不能拍脑袋决定自己的就业方向,也不能道听途说,而是要多咨询,多实践,让自己的规划更加契合实际。最后,在选择工作时一定要务实。你的第一个工作最好从基层做起。你也一定要清楚,基于自己的能力,自己向往的工作机会是有可能争取到的。

3、拟定职业规划:当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相关工作机会后,多去尝试,尽量把自己的兴趣、天赋和理想匹配到自己可以发挥潜力的工作机会上,排除那些不相关或不能发挥自己潜力的选择。之后,你应该静下心来拟定一个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应基于你的理想和兴趣,与工作方向做一个务实的结合。一方面,要计划在校期间如何最大化自己进入理想公司的机会;另一方面,对职业生涯的计划也不要期望一步登天,而要循序渐进,就像攀岩那样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同学们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但我建议在做实际的职业规划时,对那些不容易一步到位的目标,最好用“两步计划”法:先为自己三到五年后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咨询并确定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然后分两步实现目标(例如,先去读一个相关领域的硕士,先去另外一个部门,或先加入另外一家公司等等,以便最大化你在三到五年后实现该目标的机会)。

有关时间管理

人的一生两个最大的财富是:你的才华和你的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如果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少了,而才华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时光。所以,我们必须节省时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如何有效率地利用时间呢?我有下面几个建议:

1、知道你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挑一个星期,每天记录下每30分钟做的事情,然后做一个分类(例如:读书、准备gre、和朋友聊天、社团活动等)和统计,看看自己什么方面花了太多的时间。凡事想要进步,必须先理解现状。

2、学会使用时间碎片和“死时间”。如果你做了上面的时间统计,你一定发现每天有很多时间流失掉了,例如等车、排队、走路、搭车等,可以用来背单字、打电话、温习功课等。大家喜欢用mp3播放器听音乐,但是为什么不把一些学习的内容(英语会话、生字和录下来的广播新闻等)放入你的mp3播放器呢?在国外,现在流行podcast,就是把一些可以用听来了解的信息,录入mp3播放器,在开车回家时听。我前一阵和同事一起出差,他们都很惊讶为什么我和他们整天在一起,但是我的电子邮件都可以及时回答?后来,他们发现,当他们在飞机上和汽车上聊天、读杂志和发呆的时候,我就把电子邮件全回了。重点是,无论自己忙还是不忙,你要把那些可以利用时间碎片做的事先准备好,到你有空闲的时候有计划地拿出来做。

3、每天一大早把一天该做的事排好优先次序,按照这个次序来做,并要求自己这天把最重要的三件事做完。我感到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分清轻重缓急。有的年轻人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其实,换个说法就是“学习没有被排上优先级次序”。曾经有一个教学生做时间管理的老师,他上课时带来两个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其中一个玻璃缸中先把小石、砂倒进去,最后大石头就放不下了。而另一个玻璃缸中先放大石头,其它小石和砂却可以慢慢渗入。他以此为比喻说:“时间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先级,若颠倒顺序,一堆琐事占满了时间,重要的事情就没有空位了。”

4、运用80%—20%原则。人如果利用最高效的时间,只要20%的投入就能产生80%的效率。相对来说,如果使用最低效的时间,80%的时间投入只能产生20%效率。一天头脑最清楚的时候,应该放在最需要专心的工作上。与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来说,不需要头脑那么清楚。所以,我们要把握一天中20%的最高效时间(有些人是早晨,也有些人是下午和晚上;除了时间之外,还要看你的心态,血糖的高低,休息是否足够等综合考量),专门用于最困难的科目和最需要思考的学习上。许多同学喜欢熬夜,但是晚睡会伤身,所以还是尽量早睡早起。

5、时间管理与目标管理是不可分的。每个小目标的完成,会让你清楚地知道你与大目标的远近,你每日的行动承诺是你的压力和激励,而且行动承诺都必须结合你的长远目标。所以,要想有计划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你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6、如果你在自己寝室实在无法专心,那就到图书馆去读书,那里既没有影响你的室友,也没有诱惑你的计算机和网络。

3、迟到的开始也不晚

迟到的开始也不晚

要充分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就要有开发的意识,就要克服开发自我的各种心理障碍。各种心理障碍中,有一种是自暴自弃、自我原谅。“晚了、晚了”就是人们常常躲避开发自我的一个心理防空洞。

经常听到有些人对自己,也对别人说:“现在晚了,这辈子算了。”也有的人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如果10年前开始就好了,如果当年怎样怎样就好了。仿佛现在就不能够开始,他们总是不肯开始。许多本来能够达到的目标,就在“晚了、晚了”,“算了、算了”的惋惜声中付之东流。这种心态使一些人始终做不成一件事,学不成一样东西。许多人一事无成,就在于没有开始。

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早点开始当然比晚点开始要好。学外语早点开始好,学文化、学技术也无不如此。不过,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早一点开始,那么,有一个晚的开始总比不开始要强许多倍。80岁学吹打,迟是比较迟了,但总比不学好。

发现雷电的秘密、发明用避雷针征服雷电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在40多岁时开始学电学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到了英国科学家爱斯宾塞关于电学的演讲,还看到了电学仪器莱顿瓶的实验,从此他便开始了电学的研究。这个年龄开始向电学进军,当然是迟了。但是,正是由于有这个迟到的开始,富兰克林才发现了雷电的秘密,创立了电流学说。

美国的莫尔斯开始从事电报的发明是在53岁那一年。他原来是个画家。在从英国去美国的轮船上,听到了一位科学家关于电磁铁的奇异性能的介绍,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放弃了艺术,专心从事电报的发明。这个年龄,对于不少经常感慨“算了、算了”的朋友,该是太晚了。但是,他却毅然向一个陌生的领域进军。经过许多艰难困苦,迟播的种子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发明了莫尔斯电码,为信息的传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果没有那一个“迟到的开始”,他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电报发明家的。

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是在37岁那年开始决定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他在原来从事的生化研究领域中已有了相当的成就和知名度。有一次,他的中国研究生跟他谈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开始学习汉语。经过不懈地努力,他终于成了一个中国通。他54岁那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一卷,到90岁那年,共出版了15卷,他成了中国科技史的着名学者,这个成就开始于37岁那年,一个迟到的开始。他的夫人去世后,他与从事科技史研究的80多岁的鲁桂珍结婚。李约瑟在婚礼上致辞说:“两个80多岁的老人站在一起,似乎……有点滑稽。但是,我的座右铭是“就是迟了,做也比不做强。”

日本哲学家江兆民的两部最重要的着作都是在他身患癌症之后写出来的。53岁时,他患了喉头癌,只能再活1年半,来日无多,他开始从事《一年有半》这部书的撰写。完成以后,他又开始《续一年有半》的创作。他说:“一年半,若说短,十年亦短,百年亦短。”如果他没有死神来临前夕那个很晚的开始,他就不可能达到思想的高峰。

还有很多事例可以说明比较晚开始的人依然可以做出成就来:如俄罗斯的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是在19岁时开始上小学的;英国发明家、铁路之父史蒂文森是在18岁开始与五六岁的工人子弟一起学字母的;中国作家李尔重是70多岁退休后开始从事300多万字的《新战争与和平》的创作的;宋美龄是60多岁后才开始学习国画的;等等。

一万个叹息抵不()上一个真正的开始。不怕晚开始,就怕不开始。没有第一步,就不会有万里长征;没有播种,就不会有收获;没有开始,就不会有进步。因此,勇敢地开始吧,再迟的开始也不晚;即使是迟了,也比不开始要强。

4、时间规划局影评

时间规划局影评(一)

《时间规划局》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未来世界,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超越死亡,也能改写年龄,不管他们活多久,年龄将会终止于25岁——这就意味着出现在影片中的所有演员都必须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了避免所有人都永生所带来的人口膨胀,人们必须用金钱换取时间,而时间则成为一种可以用金钱买到的商品。类似于银行的时间管理机构遍布全球,而时间管理员会像警察一样追踪记录每个人所使用时间,能够和剩余的时间,一旦你在时间银行中的存额所剩无几,就将被剥夺生命。有钱人在那时便可以追寻长生不老,而穷人们的生存则变得很艰难。因为一旦无法获得时间,那便等于宣告了一个人的死亡。

电影讲述一对男女与时间规划局对抗的故事。在一个时间可以买卖的世界,穷人们没有时间,为时间打拼,而富人时间却多得是,并用它们来榨取穷人的时间。男主角就是一个穷人,每天为了几分钟时间打拼。在母亲50岁生日那天,男主角救下一个有时间的穷人,得到了这个人赠予的100年时间。兴高采烈的他要为母亲庆祝生日,却发现母亲因为时间不够而死去了。为此,他要为母亲复仇,去寻找有时间的富人。来到富人区,男主角在赌场认识了富有的时间银行主,并结识了她女儿。在银行主家的舞会上,男主角与富家女彼此熟悉。可是,随后而来的时间规划局管理员,因为男主角有了过多的时间要抓男主角。男主角只得劫持富家女,并回到穷人区。两人在穷人区遭到伏击,使得富家女的时间被偷光。男主角只得威胁银行主付赎金,但没有得到答复。没有办法的男主角决定放了富家女。富家女在打电话给家里时,发现管理员要偷袭男主角,她只得开枪击中管理员。就这样,富家女被误认为是男主角的同伙,与男主角一同遭遇通缉。一不做二不休,富家女与男主角发生关系后,两人成为了时间大盗,专却抢父亲的时间银行,并把时间发给穷人。两人的行为惹得银行主和管理员很不高兴,穷人区的的劫匪也要抓他们拿赏金。于是,男主角和富家女两人与他们展开对抗。在杀死一伙劫匪后,男主角认为他们失败了,因为时间总是不够用。富家女决定抢劫父亲,因为他有一个100万年的时间。两人很快得手,并与闻风而来的管理员展开争夺。在千钧一发之际,男主角与富家女的时间多过管理员,使得管理员当场毙命,两人取得了胜利。之后,男主角与富家女将时间发给穷人们。因为穷人变得富裕,让好几个时区崩盘,时间规划局也崩溃了。最后,男主角与富家女继续在其他时区抢劫时间。

虽然我不懂经济,但我看了开头,就想这个电影在这个时候上映,是不是要反映什么?但难道是反映华尔街的贪婪?资本主义的罪恶?最近美国在游行,痛斥金融界的贪婪等。电影里,富豪通过时间限制人们移动的范围,导致阶级的固定,(貌似专业说法是“阶级的板结化”)即你出生在平民窟,就永远只能在平民窟。不过两个郎才女貌的主人公要帮助大家偷回他们被偷的时间,俨然像中国古代的侠盗,劫富济贫。故事很像这个时代的隐喻。

这个电影故事我看完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一个思考,对现在生活社会的反思。虽然是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但却是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因为这就像我们的生活。经常看见说美国人要占领华尔街,我想美国果然还是那个美国,不会像别的国家一样,忍够了才爆发。我看过《民主的细节》里面有很多篇幅介绍美国的福利制度。我比较关注美国的医保,(毕竟咱还是学医的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伤不起啊。在中国真有点像电影里反映的所谓“适者生存”有钱的在医院可以治疗延长生命,没钱的嘛,结局就很悲凉了。

另外,我认为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就像影片里一样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应该都知道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人生短短几个秋,说起来也是弹指一挥间。无论你干什么事都要珍惜时间,切不可慨叹人生的苦短,让时间白白的从你身边流逝。有的人正是认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时行乐,岂不枉来人生一世?把时间都在嬉戏中度过,像寄生虫一般;而有的人深深懂得把时间用在工作和学习中,让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在充实,都在发光发热。当然,时间也会给这两种人以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终日碌碌无为,落得两手空空,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第二种,艰辛的劳作,换来得是累累硕果,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他们的人生价值会得到社会的公认,他们的人生闪烁着光彩。

时间规划局影评(二)

故事发生在一个未知的未来世界,通过基因技术改造过的人类已经可以完全控制住身体上的老化,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某个世界,人类可以完全的实现长生不老。

那么,这样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呢?影片中给出了一些设定: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自然生长到25周岁的时候就停止成长和衰老;在25岁之后,人们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用来自来生长;时间,或者可以理解为寿命,成为社会里唯一的流通交易媒介,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货币;在25之后,人们可以获得和使用时间来进行购买和其他交易;每个人都有一个表,表中有时间,生命就不停止,表中时间清零,生命就停止;时间可以储存在每个人身上,也可以储存在容器里,两者可以相互流通。

也就是说,当人们成长到25岁之后,就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支配,想要存活下去,就想办法获得时间,只要表中时间不减为零,就能长寿,为了获取时间,并且维持日常的开销,人们就可以去工作,去乞讨,或者去抢劫别人的时间。

在这个世界里,分成不同的好多时区,不同阶层的人居住在不同的时区里,最富裕的人住在最好的时区里,就是影片中的格林尼治时区,这些富人生来就享有几乎无穷无尽的时间,只要不发生意外就可以长生不老。而住在最底层的时区里的贫民们,为了能够活下去必须不断的工作获得时间,随时面临着时间用尽失去生命的危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呢?因为假设整个社会的资源是固定的或者按照一定的速度增加的,不断有人长生不老同时不断有新的生命出生,这就必然导致每个人所分配的资源越来越少,这样就与长生不老相矛盾,所以为了使一小部分富人能够长生不老,就必须提高那些贫民的生活成本,加速他们的死亡速度,保证资源在富人手里的集中,这也就是影片中贫民时区不断增加的贷款利率和不断增加的物价,造成的结果就是穷人不断的死亡,富人继续长寿。

影片的男主人公就是生活在一个贫民时区,他的妈妈就是因为付不起隔一天就增长了一倍的公共汽车费用之后,未能在时间清零之前跑回男主人公那里而死去了。而男主人公意外获得一个富人的赠送,并且明白了时间的分配和流通的不公平,走上了一条反抗银行,对抗时间保护者,并且为所有人找回公平生存权利的道路。()而影片的女主人公则是富人银行家的女儿,在一次冲突中成为男主人公的人质之后,被男主人公所感动,也跟随男主人公一起,反抗自己的银行家父亲,成为一对抢劫银行,劫富济贫的亡命鸳鸯。

整个故事在科幻的外衣之下,描绘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两颗为全人类谋福祉的英雄主义的你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打破不公平的宿命,追寻一个更加公平、平等的生存环境。

然后影片不仅仅只为了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尤其是这样的一部科幻类的电影,往往就是用来反射和讽刺当今社会的一些不美好的地方,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得到很多。

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未来的时间,但是我们依然发现这个世界遵守的竞争原则和经济原则和我们现在的世界是一模一样的,影片中描绘的人类社会与我们现在的社会又是如此的类似,那些时区的划分就像我们现在对富人区贫民区的区分一样,影片中的富人生来就富贵,穷人生来就该受剥削,我们现今的社会不也是充斥着这样的场景么,我们同样的也在不断的重申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也从来不曾停止过对自由公平平等的生存环境的追求,这一切,是电影,更是现实。

也许有人觉得,影片中的时间或许是总量固定只能流通的,而现实中的钞票却是可以无限印刷的,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学常识,最算钞票可以印得很多很多,但是维持金融稳定的黄金却是一定的并且增长缓慢的,通过钞票能买到的东西也是有一定数量且有一定增长数量的,一旦钞票大规模增加印刷发行,就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的结果就是货币的贬值,能买一盒火柴的一百元又比能买一斤大米的一元钱珍贵到哪里去呢?

所以说,一旦社会资源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大部分的穷人就只能成为剥削的对象,没有了平等的地位,也没有了平等的竞争的权利,所以我们就要去争取这种平等,打破这样的一个体制,这也就是电影里男女主人公所做的事情。

然后,电影毕竟只有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还有一些东西是电影没能告诉我们的。试想一下,男女主人公成功的破坏了这样的体制之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的呢?也许他们代表了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但是我们知道世界的运行需要一定的规则和控制,失去了规则和控制,世界将会变得怎样,是变得更加美好吗?不见得。会变的更加残酷呢?很有可能,失去了规则和控制的人们,因为资源数量的一定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必然会导致人均资源供应的不足,也就会导致更加残酷的竞争,为了生存的竞争是无比残酷的,整个世界将会充满鲜血和战争,胜利的一方生存下去,失败的一方永远消失,整个世界将变得一片混乱,直到下一个规则和控制的诞生,或者直到最后一个人类的死去,当然,影片没有办法告诉我们。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