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_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

1、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文/杨杰

一位妈妈向我慨叹:当妈的都像我这么累也够烦的……我追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说怎样不累呢?

家长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焦虑?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妈妈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妈妈,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

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妈妈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这个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2、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

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2、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3、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4、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5、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6、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7、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8、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9、忠诚的热爱你的家庭吧,不要等到永远失去的时候,再苦苦地寻找它!

10、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方法,是人世间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11、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12、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13、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14、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15、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6、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17、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18、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1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20、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21、我们对孩子只能“雕琢”,而不能“改造”。

22、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23、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24、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25、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26、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27、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28、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29、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30、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31、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32、要承认,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进步。但是他们进步方面和进步速度不同。

33、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34、激发孩子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35、运动贵有恒,饮食贵有节。

36、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意识。

37、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38、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9、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40、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41、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42、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43、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44、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45、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46、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47、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48、赏识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败。禁止意味着引诱,压抑反而是强化。

49、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50、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51、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52、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53、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54、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55、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56、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57、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58、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59、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60、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6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62、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63、孩子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

64、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6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6、没有体谅和信任,便没有友谊。

67、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68、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69、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70、孩子如果进步不明显,是因为教育方法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不是孩子难教育。

71、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72、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73、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74、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75、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76、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77、给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78、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79、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

80、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3、父母教育孩子的话

父母教育孩子的话

1、如今人们都在忙着做这个品牌,做那个品牌,恰恰忘了做人要做出品牌。只有做人做出品牌,其它品牌随之而来。

2、人生没有绝对的称心,称心的人,恰恰是学会了如何面对不称心的事。

3、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他们受到了不幸的教育。

4、我们好久好久没有夸我们孩子聪明、漂亮了——这正是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啊!小时候他们都是在这种赞美中,欢快地成长。

5、教育的最大奥秘是让孩子觉醒,任何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6、上帝给天下父母一个最珍贵礼物——孩子,像一台最高级的电脑,可惜没有说明书。

7、人类的大悲哀在于,称心的事往往淡忘,不称心的事却耿耿于怀。

8、我们不要太看重成绩、成功,我们真正要看重的是成长;成绩、成功是快乐成长的副产品。

9、说到底,人的命运是由一个个瞬间组成,把握每一个瞬间,永恒就在你身边。瞬间就是永恒,永恒就是瞬间。

10、孩子都是为希望而活着的,一个让孩子看不到希望的家庭,是没有希望的家庭;一个让孩子看不到希望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一个让孩子看不到希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11、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往往偏爱他教的课程。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态度多么重要啊。

12、家长只问分数好不好,不管孩子心情糟不糟;恰似农民种庄稼,只问庄稼高不高,不管叶子黄不黄。

13、赏识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与已和、与人和、与天地万物和。

14、让孩子在感动成长,他们的明天会更灿烂。

15、如果我们的教育是:用今天的思想、学昨天的知识、来面对未来的社会,难免使我们的孩子将来会像唐吉诃德一样去大战风车。

16、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父母有没有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

17、挑毛病的教育是: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找光明的教育是: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

18、成长就有烦恼,心有千千结,做父母的最大责任,就是帮孩子化解千千结。

19、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该遭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糟。

20、社会不和谐源于穷人活的没意思,充满失落与仇视;富人活的没意义,反而迷失与恐惧;应该让穷人看到希望,让富人变得高尚,和谐社会有望。

21、再复杂的事,看清了,都是简单的;再简单的事,看不清,都是复杂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22、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家长却一味指责。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责任,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呢?

23、学会感恩,快乐终身;感恩充电,抱怨放电。

24、生命之花——在赏识中开放,在抱怨中枯萎。

25、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充满自信,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26、潜力巨大——自豪;生命脆弱——平淡;人生短暂——快乐。

27、让父母在激动和享受中教,()让孩子在欢乐和入迷中学。

28、不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教育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悲剧。

29、心态改变一切,性格决定命运。凡事发生往好处想的人,才会有好心态、好性格。

30、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

31、好生长智商,家长别狂妄;差生长情商,家长莫悲伤;情商加智商,前程定无量。

32、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饱含热泪地——欣赏你的孩子,拥抱你的孩子,亲吻你的孩子,赞美你的孩子,为你创造的生命——这个万物之灵,而永远骄傲!

33、独生子女的教育悲剧在于:金色童年却没有伴,满腹心里话又没人讲。

34、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35、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36、好思维,好人生,凡事发生好处想,换种目光看世界。

37、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就像每棵庄稼都渴望成长一样。

38、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39、一个“独”字使他们在物质上是最富有的一代,而精神上却是最贫乏的一代。

40、一句话,一盏灯,也许改变人一生。

41、生命如此脆弱,多么渴望得到欣赏,从中获得安全感,生命的潜能才会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42、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时,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呢?

43、一个人随时都可能跌跤,但仍然可以站起来!人跌倒后要再站起来,是一件最困难但也是紧简单的事。

44、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富人的孩子为穷人的孩子打工。原因就在于孩子的家庭教育。

45、人类教育分两种心态:花苞心态——以教婴儿学说话,学走路为代表,特点是把弱点当花苞来呵护;功利心态——以戒尺教育为代表,特点是跟花苞(孩子暂时的弱点)过不去。效果截然相反,前者是把教育的快乐极大化,后者是把教育的痛苦极大化。

46、人生就那么短暂,落叶飘零,都如此流畅,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47、孩子是在妈妈嘴里长大的,妈妈怎么唠叨,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48、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了解生命的前奏。

49、我们坚信,一个手势,(翘起大姆指)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也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我们坚信,一个手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也许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心态。

50、时代不同了,中国家长该由千百年来总问孩子“肚子饱没饱”,到问孩子“心情好不好”的时候了。

51、当今中国,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上岗证、合格证的今天,唯有在教育孩子——这个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致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上,家长却从来不需要合格证,也永远不会下岗。这也许正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剧所在吧!

52、人的命运无法改变,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对命运的态度;一旦对命运的态度彻底改变,命运必将产生巨变。

4、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

1、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2、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3、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

4、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支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木村久一

5、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6、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7、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8、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9、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质培养更为重要。孩子强烈的上进心,首先来源于对远大目标的执着追求。所以家长应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发孩子为了现实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上进心。——晨曦

10、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纪元

11、要承认,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进步。但是他们进步方面和进步速度不同。

12、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珍妮·艾里姆

13、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14、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15、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16、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17、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18、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19、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20、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过过苦日子,干点苦活,挫折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坚强品质。——刘大伟

2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22、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对国家对社会最好的贡献。

23、激发孩子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24、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25、运动贵有恒,饮食贵有节。

26、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27、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28、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2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30、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31、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32、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33、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意识。

34、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进步快慢不同。

35、孩子如果进步不明显,是因为教育方法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不是孩子难教育。

36、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37、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38、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方法,是人世间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39、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爱德华

40、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41、没有体谅和信任,便没有友谊。

42、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43、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得到富裕的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将会使你受益无穷。——詹姆士·杜布森

44、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45、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46、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47、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48、所谓学习障碍,就是阻碍你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各种内在或外在的不利因素。成功的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更是孩子的朋友;既是孩子的“严师”,又是孩子的知己。——于漪

4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那么,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詹姆斯·约翰

50、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51、只有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孩子才能走向成功。

52、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53、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54、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来的。——芭贝拉·罗斯

55、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56、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57、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58、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59、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60、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杨振武

61、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62、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63、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泰曼·约翰逊

64、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65、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逼出来的。

66、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67、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68、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布鲁尔·卡特

69、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和谐家庭做起。

70、素质教育要求: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71、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72、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73、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74、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75、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76、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77、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78、一切变坏都是从不劳动开始。

79、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80、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81、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赵东华

82、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83、您的孩子是非常可爱的。

84、忠诚的热爱你的家庭吧,不要等到永远失去的时候,再苦苦地寻找它!

85、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86、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87、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88、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舒丹

89、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舒天丹

90、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91、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92、掌握好责骂与训斥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不当的责罚,不知不觉中会伤害孩子。——唐·艾里姆

93、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94、给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95、孩子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

96、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杨广德

97、我们对孩子只能“雕琢”,而不能“改造”。

98、赏识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败。禁止意味着引诱,压抑反而是强化。

99、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100、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顾振飚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