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_致学弟学妹的一封信:学会平视这世界

1、平视

平视

朱华贤

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整好焦距,再放出明亮的眼光,看到红的,就说红,看到黑,就说黑;俊美的,热情赞扬;丑陋的,嗤之以鼻;是英雄,献上鲜花;是小人,拒绝合流。我们平视世界、平视现实、平视自己。

面对权贵、富翁、被炒红了的名人,假如我们就踮起脚尖,仰起脸,眼睛眯成细细的缝,哈哈地讪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等待别人为自己做主,那是仰视。仰视是一种哈哈镜式的畸型,是自我形象的贬损, 是灵魂的削价。

因为贫困而平凡,因为卑微而弱小,因为没有名声、地位而普通,假如我们对之瞪出眼珠,虎起脸色,放出不屑一顾的眼光,想给人一种威压,想随心所欲地裁判别人,那是俯视。俯视是一种极为愚蠢的自我夸张,是一种想靠吹胀自己而来挤扁别人的可笑之举。

也许你很普通很低微,但不能仰视,要不,你会看不到自己,你会不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

也许你身居高位、名嗓一时,但不要俯视,要不,你会重重地摔下,摔成一堆废弃的瓦砾。

仰视与俯视往往是并存的。常常仰视人的人,在另一种场合,必定会居高临下,仗势欺人;常常俯视人的人,在另一些对象面前,也会仰人鼻息,摇尾乞怜。

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一种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

平视,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 平视,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平视,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 平视,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平视是世界的()需要,国与国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平视是社会的需要,人与人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平视是自我的需要,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摘自《青年社交》)

2、致学弟学妹的一封信:学会平视这世界

致学弟学妹的一封信:学会平视这世界即将入学的学弟学妹们:接到了上面通知,要给你们写点什么,来鼓励家庭困难的某一部分人,但我知道我写成这样,是没法给你们看的了。不过因为这件事,我倒的确在今天凌晨的时候失眠了。然后突然想起今天是8月29号。7年前的今天,是我第一次踏进北大校门的日子;7年前的今天的昨天,是我背起行囊蹿上火车的日子。我奋不顾身地跳上火车,全然忘了应该在老父老母面前表现出一丝不舍——哪怕是装的。24个小时的火车硬座(不晚点的情况下),然后是一个人单单薄薄地去五四抗行李——那是之前父母带着我跑到我们当地火车站办的托运,相比起来,这是最便宜的邮递方式。我太兴奋了,所以完全注意不到有人来的时候是坐的飞机,也没注意到很多人是父母陪着一块儿来的,顺便可以在北京逛上几天。我也没去揣摩太多:父母其实也想陪我,可来回的车票和这边的住宿就足以让他们打消这样的念头了。不过即使再兴奋,我也没忘记过来的头等大事,是跑去把国家助学贷款的流程搞清,怎么样一步步填表,一步步申请。后来我常常想,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债主,亦是第一大恩人。这样的心情,或许你们中的一部分人,许多年后会明白。回到那个时候。那个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我当了班长,需要经常跟人联系,于是越来越不方便。终于在国庆节做活动的时候,我狠下心花了300多买了一个手机——要知道那几乎相当于我当时3个月的生活费了。记得售货员对我说,没关系没关系,现在先买个便宜的凑活着用,过段时间再换呗;甚至第一次跟同学见面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我这个怂拉吧唧的东西是二手货。现在想来不禁好笑,那个蓝屏摩托罗拉小光头,竟是至今为止我自己花钱给自己买的唯一一部手机——我那时实在想不到,后来我会买g7之类的送人,甚至还有人买iphone4s之类的送我,却惟独没主动想着给自己“换一个”。手机是买了,但每次给家里打电话,还是用的长途电话卡;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在很冷很冷的夜晚,自己一个人在校园里的ic电话机前站着,一边打电话一边打哆嗦的情景……毕业搬家的时候,我把那些保存了很多年的电话卡拿出来,厚厚的一叠,一张一张翻看,像是在翻看老照片。由于是信息类专业,所以来了之后,大家都会陆陆续续买电脑。手机对我而言已经很过分了,所以电脑这件事我想都不敢想。记得那时候的大学英语课,每个人每周会有两次去院机房上机的免费时段,一次两个小时。我很快就发现虽说是两个小时,但如果一直不注销的话,可以愿意上多久上多久。于是我从各个同学那儿搞来了很多时间段,保证每天都有,相当于每天都可以跑去免费用电脑。有时候我上午跑去开了机,中午锁屏去吃饭,然后回去接着上;而为了保证每次存在机子里的东西都在,我尽量认准了同一台电脑,每次都会提前去占——我现在想起当时那种手法,只能感叹自己真tm不嫌麻烦。其实,对着你们,我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没必要说。比如那时我天天都去学一的经济窗口排队,因为1元钱以内可以买两个菜!而且还有免费的汤可以喝;后来等我终于不用再去那里排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里排队的,都换成了穿着不错身材也不错的女生……我总感觉我一直是跟这世界脱节的,或者已经脱线了,我只是不想什么都说,搞得自己像个活着的化石一般。所以我觉得还是鼓励一下,阳光一下的好。我不知道你们现在是不是已经习惯了买水喝,然而这个习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别说是“习惯”,我在大一以前,就从来没有买过瓶装水——太奢侈了,我不敢想;想了,我也不能理解。终于有一天,算是奖学金也算是助学金性质的一笔钱下来了,我现在想起来,大概是3000元钱。那天中午,我突然好激动地跑到理教小卖部去买了一瓶3块钱的可乐,应该是“非常可乐”,搭上一袋饼干。我坐在理教下面的石凳子上,一边喝可乐一边吃饼干,等着下午的课;我终于体验到了所谓“大手大脚”的感觉。还记得那天的风微微地吹,太阳从回廊的上方斜射下来,我眯起眼睛突然心里觉得好舒服……有些事我忘得很快,但有些事我却会记得一辈子——我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午后,花了足足3块钱买来的那瓶冰冰凉凉的可乐。大一下半学期的五一节前夕,我做了一份兼职,10多天赚来了2000块钱,然后跑到院机房去折腾了几天,在网上选来选去,选出各个性价比最高的电脑零部件,拼上一个二手的crt,终于在大一暑假前夕,组装好了一个台式机。——到现在,我还记得它第一次运转起来时,舍友们投来的惊奇的眼光。的确,也许她们的笔记本,是从来不会响成这样的。没想到那份兼职,变成了我工作之路的开始:后来我去了ibm做实习,记得当时要求穿正装,我苦苦挣扎了很久,经过了艰苦的内心斗争后,想到穿两个月正装可以换来这么多收入,终于屈服了。而让杰子陪着我去动物园买所谓“正装”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再后来,又去了一堆堆的实习或兼职,互联网企业的产品,it咨询,管理咨询……只是越到后来,越是冲着未来的职业规划,而非一开始单纯的“为了不跟家里要钱”的目的了……上大学那么些年来,其实我是不想回家的,因为我受够了大于24小时的硬座,尤其是春运,一动不动地,也不敢喝水不敢吃东西,因为如果想上厕所就惨了,满地是人,不可能让你动……至于回家之后,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屋子信号又差,手机都没法使——更可怕的是父母年事越来越高,跟我早没了一点点共同语言,至于那个曾经可以谈心的大我7岁的姐姐,在为人妻为人母之后,也就跟我越来越无话可说了。听起来夸张,可我想起来很美。我曾经在一个鸟都懒得拉屎的、却因为全国犯罪率最高而闻名的小县城呆了15年,我在那里天天45度角仰望天空,想着一堆不着边际的事,思绪飘飞得没时间低头看自己穿着的、从表姐传到我姐再传到我身上的衣服裤子和鞋子;如果不是因为我一个有见识的亲戚的一句话,我不知道初中毕业可以跑到另一个城市去读书,如果没有那句话,也不可能有日后的保送北大;那个城市现在成了我的家人定居的地方,可对我而言,它只是一个让我呆了3年、度过了高中时代的地方,在那里我依然时常保持着45度角,只不过更多的时候变成了向下;然后是7年的北大,屌丝啊,白富美啊,才子啊,佳人啊,走马灯一样地就一个个都没了,反倒是搞得我45度角时而向上,时而向下,就是从来没时间平视过……所幸,毕业的时候,我也终于找到了工作。说实话,虽然“北大”这类字眼已经日渐背上一些骂名,可我还是觉得认识的很多北大同学都很有能力。即使是单纯从赚钱的角度来衡量,有这能力的也不在少数。我实在是智商有限,技术不行,但在那些offer里,好歹也找到了30多万说得过去的。而我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欠了一屁股的债,总算可以开始还了。然而,越到现在,我却越来越怨恨自己从来不懂得自卑;我甚至想着这样一路走来,为什么我就不能稍微培养一点仇富的心理或者略微扭曲一点的价值观呢?!!稍微那样一点,我也不至于像现在,时常感觉到自己像一坨shi,感觉自己曾经活生生错过了很多东西:我见过不少可以如自己所愿,出国自费读硕士,顺便出去开开眼界的朋友;我也想出国开开研究,但那个时候连申请出国的前期费用对我而言都是一笔天文数字的情况下,我为了全奖,最多只能争取出国phd,我放弃了因为我知道即使自己出去了,也毕不了业,因为实在不擅长这个专业。我也不敢随自己所愿,当初选读个社科类的专业,因为虽然我没有将来找工作的压力,可我的家庭有……算了,如果这世界上还有连shi都不如的人,那么我跟他们比起来,好歹还能默默趴在地上,散放着暗香。这样一想,也稍稍好过些了。更欣慰的是,起码总有一些人会跟我一样,穿着400块钱的打过折的牛仔裤,去挤4毛钱的公交。周围民工的汗贴在我身上,我的脸贴在玻璃上——才发现原来就在那一刻,我学会了平视这世界……

平视相关图片:

平视相关图片:

3、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