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果可以,我还是想要做到200%
如果可以,我还是想要做到200%
文/青阳胤月
01
曾经读到过杨澜的一则故事,我至今难忘。
1996年的时候,杨澜生平第一次采访到了基辛格博士。彼时的杨澜还在美国留学,因为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也没有什么经验,再加上事先也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所以最终采访时,她问的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听上去感觉非常缺乏逻辑和深度。面对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高端采访,年轻的杨澜几乎是以失败告终。
继那次采访之后,杨澜开始反思自己的采访技巧和水平。于是她向自己的导师请教该如何改进。导师问了她一个与采访毫不相干的问题,“把一条鱼全身擦湿要多少水?”杨澜答,“把棉花蘸上水就足够把一条鱼擦湿了。”
导师又问,“你养一条鱼,是不是仅靠棉花里的那点水就可以呢?”她回答,“那样的话,鱼根本无法存活,它至少需要一个鱼缸的水才行。”
“事实上,一条鱼所能接触到的只有棉花里的那点水。采访也一样,必须做足100%的准备,哪怕最终要浪费99%的努力。”导师解释到。
后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年少的记忆中,指引着我前行的道路。把一件事情完成很容易,但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要为了那1%的成果甘愿付出100%的努力。这世间没有谁的成功是轻松应付而来的,只有那些懂得积累和沉淀的人,才能让机遇的种子有土壤可扎根。
如果能够得到那1%的果实,我想我甚至愿意付出200%的汗水。
毕竟这世间最遗憾的事情,是你本来可以做到,却因为吊儿郎当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而最终错过。
02
记得大一刚开学那会儿,我去面试文工团的歌唱组,因为嗓音和音准都还不错,所以前两轮的面试都十分顺利地通过了。
在即将到来的第三轮考核中,面试官给我布置了一首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歌。凭着对自己音乐细胞的自信,在听了两遍之后我就觉得差不多会唱了。再加上根据之前的经验,侥幸觉着考官怎么也不会要求把整首歌都唱完,所以在学会副歌那几句之后我就专心忙别的事情去了。
然而不凑巧的是,就在三轮面试当天,考官竟出奇地要求我们把规定的曲目合着伴奏从头唱到尾。听到这个要求时,我心里不禁发了一阵虚,因为除了对副歌记得比较清楚之外,我对其他部分的歌词基本上是一片模糊。
听到考官叫到我的名字,尽管大脑一片空白,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场。果不其然,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并且因为心虚生发出许多的紧张,开头的那一段我完全想不起来该怎么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只能站在台前低着头、手里死死攥紧麦克风,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一直等到副歌的部分才勉强唱出声来。
面试的结果可想而知。我想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天在台上每分每秒的感受。
唱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可是会不会唱就是态度问题。
03
人往往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栽跟头。
就像老话说的一样,“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我的面试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总是自以为自己很擅长唱歌,所以就觉得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也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然而恰恰是这种自负心理让我疏于准备,直接导致了后来面试中的尴尬与失败。
这件事一直警醒着我,让我懂得越是自认为擅长的事情,就越不能掉以轻心,越是要做足了准备。
练习一首歌千遍百遍,才能在登台时表演的那一遍中尽量避免突如其来的问题。倘使没有那千百遍的努力做铺垫,这唯一一次的表演,你也未必不会心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人的经验,并非是随便说说而已。你想要博得那一分钟的满堂彩,就要让汗水浸透了衣裳,事先预想完失败的无数种可能。
这世上没有生来一击即中的枪王,只有用无数发子弹喂出来得百步穿杨。
04
其实不论是做自己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事情,但凡你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多留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肯定没错。
我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说要准备考研。而在这之中,很多人都是想着先玩儿几年,等到了大三再努力;或者在考研和就业之间摇摆不定,准备到时候再看情况。那些从入学开始就坚定目标,认真对待自己专业课的同学真的是少之又少。
可通过我的观察发现,最终能够顺利考上研究生的,大部分还是那些平时就愿意把时间和精力分给学习的人。毕竟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上来比拼天资。所以那些在岁月中步履不停的人,注定能在时光的沙滩上捡到更多的贝壳。毕竟学习的越多,你考试中遇到的空白就越小,你的底气也越足,心态也越好。
付出200%的努力,就是在给自己铺垫一个良性循环的场。
05
我很喜欢“稳妥”这个词。当然我指的“稳妥”并不是那种一辈子活得小心翼翼、中规中矩,按照他人的指示过活,不敢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能靠一份枯燥无趣的工作谋生,被邻居大爷夸着“标准的人生”……我所喜欢的“稳妥”是去做一件自己内心认定了、非常想要做或者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然后用足够的努力去准备、去打下基础,直到可以毫不费力地圆满完成它。即使在准备的过程中,我需要做到200%的努力。
我的一位朋友k,在大一要结束时想申请转专业,但是辅导员通知需要拿出许多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才可以通过转专业的申请。k知道辅导员所提的要求几乎不可能完成,但还是不得不着手准备一份无可挑剔的证明。
他花了很长时间写了几篇关于此专业的趣味书籍的读后感;做了好几遍才储分析测试及其他专业性性格职业测试,将结果打印整理;并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份两千字的职业规划;还加上了他父母支持他转专业的亲笔书信。
当他将这样厚实的一沓“证明”上交之后,连学院领导都夸他准备得非常充分。原本苛刻的调专业条件也因为这份诚心有了可以满足的希望。k说,'我觉得我准备地这么用心,不论结果如何,我都问心无愧。”
的确,如果真能努力地做到200%,就算不一定会赢,输了也问心无愧。外力不可阻挡,但是人总不能输给自己。
06
回到开头所讲的那个关于杨澜的故事。
后来,在中美建交30周年之时,杨澜再次采访了基辛格博士。但在这次的采访之前,杨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其中包括了基辛格博士在哈佛当教授时写的论文、演讲稿和他的传记,甚至连他七本厚重的学术书籍杨澜也都一并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在这次采访中,杨澜精心准备的问题让基辛格博士起身称赞。这次的采访虽时间短暂,但却凭着其精妙的问答和深刻的阐发得到了中外诸多外交家的认可。
事后,杨澜说,“我看了那么多资料,虽然最终只用在一两个问题上,但并不表示事先的准备是多余的。好比是一条鱼,需要的仅仅是吸在棉花里的那点水,可要养活一条鱼,必须要一鱼缸的水。正是这些看上去多余的水,让鱼可以游向任何一个方向!”
做够100%,往往能够让你从平凡者中脱颖而出,踏入人生的另外一个层次。但倘若你愿意再多花一些功夫,付出200%的努力,时间一久,我相信你会渐渐达到一种普通人可望不可即的高度。
所以如果我生来没有天赋过人,我还是希望能够用200%的准备,去博取那1%的可能。只有拼尽了全力,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毫不费力,而也只有这样,我们最终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
作者简介:青阳胤月,98年大学生,虽学理,但也热爱文。用心生活,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诩 “商人头脑,文人情怀”。
2、想要100%成功,需要200%努力
想要100%成功,需要200%努力
文/古尔浪洼
我们选择做什么,或者去哪里,一定是有先决条件的;而我们选择不做什么,或者离开哪里,也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想离开actmaxbiz,自然,也有我的原因,而且不止一个。多年后,重新回顾和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有些,甚至可以作为大家跳槽,选择职业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
在加盟actmaxbiz前,我与alfred在深圳长谈后,被他深深吸引,所以决定加盟到acmaxbiz。
当时,我太希望改变了,所以并未仔细考虑薪水的问题。之后,在给alfred邮件中,我明确表示,alfred提供的薪水只要不比我之前的工资低就可以了。alfred给我的薪水确实不比原公司低,但也不比原公司高,维持了原状。当时,对于这件事情,我没有特别在意。我觉得,在alfred这里,我会获得很多薪水之外的东西。
确实也是,跟alfred在一起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经历了很多东西,无论是观念,还是看待问题的方法,的确改变了很多。以至于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回想起来,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成长最快的时光,就是在acmaxbiz的那段日子。
而且,alfred也承诺,我加盟后,除了薪水,新项目成功后,他会从新项目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提成,做为奖励。但奇怪的是,我加盟actmaxbiz整整一年多,我们的新项目竟然没有成功过一个。虽然alfred在不同场合也安慰我,但看得出来,他其实也很着急。
而我没有多要薪水而引发的负面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渐渐发酵。
在去actmaxbiz之前,我在广州番禺乡下的工厂里上班。所以,当时的薪水,足可以维持我的一切开支。但actmaxbiz的office在深圳,生活成本比番禺高很多。另外,我当时刚刚在广州买了房,每个月的月供有几千块。这也是个不小的负担。意味着,在没有存款的情况下,我要去新的地方工作的时候,收入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否则,月供就会成很大的问题。但恰恰是在这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上,我没有守住原则。
其实,在我去之前,女朋友就极其反对。她觉得,我不太考虑薪水,只考虑个人能力成长的思维模式是错的。我应该两者并重。“万一,你去actmaxbiz后,新项目不成功,没有提成,就会很麻烦。”虽然我知道她说得对,但我觉得,我的运气没有那么背吧?
但事实是,这些东西,是不能靠运气的。我就是很邪门地遇上了,真的一年没有做成功一个新项目。不管在哪里,我们先要生活,才能谈工作。只有在生活无忧的条件下,才可能做好工作。尤其是当有了女朋友,有家的时候,更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薪水,是否能养家糊口,是否能支撑自己还有亲人幸福地生活。而我恰恰忽略了这些。很快,我就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等到半年后,我的房子办理房产证的时候,我竟然连8000块都费用都凑不出来,需要去跟别人借。
而我在另外一个问题上犯的错误,反过来,也加剧了这方面的问题。
我在加盟actmaxbiz后,租房时,alfred也曾在给我的邮件中提到,说,如果可以,我可以租个两房一厅。一房可以留给他,以便他来中国的时候,偶尔住一下。所以,我在租房时,考虑到alfred要住的问题,所以就特意在蛇口沃尔玛附近租了个两房一厅。一间是我住的,一间留给了老板。
actmaxbiz规定,可以补助房租的一半。到真正开始补助的时候,alfred似乎忘掉了让我也帮他留一间房的问题。后来,我提及他曾说过,他也要来住住的问题的时候,他似乎并没有想起来。但在房租补助上,他给我的待遇似乎也比别人好些,大度地补助了我三分之二的房租。这样,剩下的房租,加上管理费之类,我一个月要额外支出将近2000块。如果在平日,这其实也不是个大问题,但在当时,那种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下,无异于雪上加霜。很快,我便不堪重负。
到了第6个月的时候,我觉得吃和住都成了严重的负担。于是,我决定搬家,从蛇口搬到了白石洲去。因为,那里房租和生活成本,都低很多,我想,也许再坚持一段时间,一切都会有所改善。但现实再一次让我失望了。又过了四个月,也就是alfred发邮件,给我ppt,让我read and think的时候,我其实已经到了不需要think,只需要选择的时候了。去?还是留?去,我立刻就会有高一倍以上的收入,因为有两家公司都需要人;留,我就需要借钱来过日子了。
我竟然选择了继续留下来。而且,当时还做出了另外一个决定:去新东方学英语。既然选择了,就应该争取做到最好。我知道英语是自己的短板,在跟alfred沟通的时候,英语太差,可能是我们当初在有些事情上发生误会和误解的主要原因吧?(励志文章 )于是,每天,除了忙碌公司的事情,我还奔波在去新东方的路上。
到了6月份,也就是又坚持了4个月之后,我终于坚持不住了。在这四个月里,我在反复思考着去留的问题。我也一直在问自己,成长和收获,不能兼得吗?如果真不能兼得的话,坚持哪个才是正确的呢?这个问题,至少在我这里,最后没有找到标准答案。但很显然,日子过不下去是不行的。
到了后期,我越来越想离开的原因是:我在actmaxbiz困顿的这段日子里,有两家公司一直坚持不懈地跟我接触,希望我去他们公司上班。两家都是fpc厂,一家在深圳,希望我去做品质经理,另外一家在珠海,希望我去做厂长。特别是珠海这家,每隔一个月,老板会打电话来,他提供的薪水,更是actmaxbiz的两倍多。
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辞职。
2007年6月19日,alfred来中国。忙完工作上的事后,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两人去沐足的路上,我跟他说:“alfred,我有一些消息想告诉你。”他问我:“你给我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说:“好消息。”他说:“你轻易不讲,一讲就是大事。”我笑说:“对你,只能讲大事。小事,太浪费你时间了。”
沐足时,他纵论古今,谈笑风生,沐足阁的老板听得如痴如醉。这就是他的本事。他总能在见一面的情况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个女孩子,一年前见过他一次,跳槽后,这里再次见他,还记得。我问她为什么还记那么牢?女孩讲:“他太特别了。”
是的,他很特别。这点,一年前我就已经感受到了。
沐完足,服务人员退走,我们开始正式谈话。
他说:“告诉我,什么重大消息。”我回答:“我要离开。”他问:“确定了?”我答:“是的。”而后,我们谈论离开的日期。
他讲了很多率直而让人听了难受的话,但坦白而言,我觉得都算得上是忠言。最后,他特别讲:“如果你想成功,你一定要多付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收获,仅仅干100%是不够的,一定要干到100%以上。如果你永远想收获100%,那么,一定要做到200%。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我不知道,他了解的,和不了解的,我一年来在actmaxbiz做过的这一切,有没有做到200%。但我很感激他这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