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趁你家孩子尚未高考,请一定花2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趁你家孩子尚未高考,请一定花2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高考来了,很多高中生家长已经忙活了很多天,既要管理孩子的健康饮食和睡眠,督促孩子带好东西,还要负责接送孩子赶赴考场,生怕孩子的高考出什么情况。
虽然很多孩子还没到高考的年纪,但家长不要觉得高考离自家孩子很遥远,其实一眨眼就到了。希望家有学龄期孩子的父母,都能好好看看这篇文章,认真的告诉孩子,人这辈子为什么必须得上大学!
1、孩子问:“我为什么要上大学?”
相信不少孩子在被父母逼着学习时,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总让我学习啊?为什么非得上大学啊?人家没上大学的不也活的挺好的嘛。”
曾看过一位爸爸给出机智的回答: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的时候就可以放羊了,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可是他除了放羊,其他的事情基本干不了。
如果上6年小学,毕业了,在农村他可以用新的技术来种地,在城里可以去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贩,小学的知识就够用了。
如果上9年,初中毕业后,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上12年,高中毕业后,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技术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铁路、桥梁。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出许多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你读的书越多,贡献就会越大。”
其实,上大学的意义不只是贡献大,关键是对于孩子自己的人生也有着非一般的影响。
2、看到不同的世界
虽然很多人在上大学时可能会逃课,在课堂上睡觉,但实际上,你仍然获得了很多知识。你对你的专业,总会比那些没上过大学的人,了解更多。而随着知识的不断累积,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会随之变化。
想一想,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几个曾经的初中或高中同学,毕业后没有继续读大学,而选择在家乡做起了小生意,而且做得还不错,同学聚会时,有人甚至开着奔驰或宝马来,大有一股暴发户的味道。
可是你真的羡慕他们吗?张口闭口都是哪家饭店的菜又贵又好吃,哪家会所的服务不错,哪里可以赌博爽一下……当这些带着庸俗与铜臭味的话题说出来的时候,恐怕你根本就没兴趣聊下去吧?
因为大学四年,你一直和一群与你差不多优秀,甚至是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大家一起参加社团,读各种书籍,有时还会一起去看画展,听音乐会,而这些都是一些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再来看看你曾经的暴发户同学,吸烟、喝酒,甚至黄赌毒,这些都是一些满足人的低级欲望的行为,根本不需要人约束自己,而如此没有自律性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没错,当年的暴发户同学确实比你有钱,我也不是看不起暴发户,而是想说,你和暴发户同学之间,看到的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实际上,很多暴发户还羡慕你有文化,懂得多呢。
就像《欢乐颂》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曲筱绡,在面对她的赵医生时,总会因为自己没文化而感到自卑。
或许,上没上过大学的人的区别就在于: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领悟科学,人类得到的是美的享受和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而那些没上过大学的暴发户同学所能理解的最大限度,将是老板们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钱,从而更享受。
其实归根结底,上不上大学没有好坏之分,但看到的世界却天差地别。
3、学习,会让孩子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现在总有一些毒鸡汤“祸害”孩子的想法:大学生毕了业一样找不到工作,更别说买车买房了。你看人家谁谁,初中毕业就去创业,后来,他初中同学从名牌大学毕业后,不还得到他公司来打工。所以说啊,上大学没什么用,好好赚钱才是正事。
就是这样的想法,不知道教坏了多少孩子。要知道,能够有这种成就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社会上那些真正把企业做大了的人,大多都是高学历。
龙应台曾对儿子安德烈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你的学历越高,你初次就业时的选择就越多,可选择的工作层次也越高。大学文凭虽然只是一纸文凭,不代表能力的高低,可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都知道,文凭就是敲门砖,不管你能力多强,也得先让人家看见你的文凭,人家才愿意去了解你是否有能力。
4、孩子,请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其实我们都知道上大学是好事,只不过有些人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就拿个别辍学后创业成功的例子来酸人家。这些人不过是想在学习上偷个懒,然后还给自己找个借口罢了。
记得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所以啊,要想孩子长大后体面,受人尊重,有选择,有自由地生活,就要舍得小时候逼孩子不要偷懒,变得优秀。
可能孩子一开始会吃些苦,可一旦熬过了真正吃苦学习的那几年,后面的好几十年就不用一直被生活逼迫,身不由己了,这不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吗?
大学,是孩子丰富人生的一段很重要的旅程,少了它,风景自然黯然失色不少。不管怎样,一定要让孩子上大学,然后完整他的人生。(微信公众号/家长必读,id/czdkuaile)
2、处于人生低谷的你,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处于人生低谷的你,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文/kris
1、
因为那篇自律的文章,微信后台收到了很多咨询留言。
不论是关于求职、减肥、考试、或是培养自律习惯,大多数朋友们都会加一句——
我想摆脱目前这个低谷期。
说实话,前半段问题,我可以讲讲自己的经验,但后半段,关于摆脱低谷期,还真不敢妄言。
我们都说,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那些风光无限、站上人生巅峰的男神女神,鬼知道他们都经历了些什么,更何况我们这些普普通通芸芸众生?
仔细回想了自己的所谓人生低谷,那些看似望不到尽头的暗淡岁月,最后都咬牙挺过来了。
把自己曾经用过的方法整理一下,试一试,说不定对你也有用。
2、
首先,
必须做好心理建设,而且是三重心理建设!
第一、谁都不可能一路向上,谁都会经历人生低谷。
说的是你要把人生低潮这件事看得淡一些,人在情绪失落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逼到一个死胡同,钻牛角尖。
越是低落,就越容易想不开,有项研究说,完美主义者患抑郁症的比率非常之高,我想可能就是因为那些追求完美的人无法忍受自己也会低落这件事吧?
第二、低谷不会毁了你。
换句话说,你已经是最低谷了,已经是最烂了,那么,费时耗力地纠结自己的低谷时期真的没什么卵用。
你考试失败、求职失败、婚姻失败,简直就是个世间超级无敌倒霉奇男子,但又能怎样?如果这是最黑暗的阶段,那应该不会有更黑暗的时候了吧?
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最可怕的已经很快会过去啊。
注意逻辑顺序,首先你要看淡低谷这件事,接着就要看淡低谷这件事对你的影响。
第三、低谷,意味着你无论怎么走,都是向上爬。
其实就是所谓的“锅底法则”,很简单,你已经在锅底了,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在向上爬,即使站着不动,那也仅仅是维持原样而已。
3、
其次,
三重心理建设搞定之后,你需要做三个改变。
第一、什么都别做
最开始,最重要的改变,就是什么都别做。
不要逼自己,只需要静静的待着就好,既然低谷不会毁了我们,那我们就静静地待着就好。
其实,什么都别做,是在为之后的改变而蓄力。
什么都别做,就是让自己放空,杯中水倒尽,再去求新源。
第二、做一点点微小的改变。
只是一个微小改变而已,不用多么宏伟,多么复杂,也不用寄望这件事能彻底让你从低谷中爬出来,这只是给自己点亮一盏小灯而已。
可以买一条购物车里放了好久的裙子,或者看看那部放在电脑里好久却没看的一部电影,也可以把那个烦人的衣柜彻底整理一遍。
相信我,一个微小的改变,是撬动自己的开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三、给自己一个月的期限,设定一个自己最希望实现的目标。
关于这条,可以参看之前的自律的文章:30天,如何变成一个超级自律的人?,方法论是一样的,这里不赘述了。
之后,循环往复。
4、
最后,
改变的过程中,你可以借助的三种力量。
第一、释放自己,向亲朋好友倾诉。
本科时候的一个同学,大一开始就准备acca考试,他的大学基本都是在自习室图书馆中度过的,但到了大三下半学期,考证的压力加上期末考的压力,再加上他和同宿舍同学的一些小矛盾,他一下就快要崩溃了,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甚至想过轻生,没错,他得了抑郁症。
我和他就是在这个阶段偶然间一起踢了一次实况,俩人球技不相上下,我就经常约他一起。一来二去,俩人越走越近,他也开始说他的困扰,我就在边上骂他自寻烦恼,无端胡闹。
没想到,他被我骂得全身酸爽。
后来他和我说,他当时的抑郁症其实挺严重的,但是跟我倾诉之后,感觉找到了一个出口,把压在心里的东西全倒出来。
所以,低谷时,诉说就是排解苦恼。
第二、读书和运动是走出低谷的最佳手段。
都说了,要么读书,要么运动,要么去死。
之前提到过的前万科高层毛大庆,正是因为跑步才逐渐摆脱了失眠、抑郁的困扰。
他是这么讲跑步与抑郁症的:
“2012年因为市场不好、压力、酗酒等很多原因,让生活节奏出现了紊乱。整个人的生活状态非常糟糕,不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还被医生诊断出了抑郁症。”
“后来在郁亮等人的推动下开始跑步,坚持几个月之后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都变好了,整个人都快乐起来了。通过马拉松能感受到很多体育文化和人文的东西,还可以游历不同的地方和城市,完成其他许多事情。”
“很多事情开始都是失败的经历,不知道为何最后就成功了。跑步对一个人的改变很大。感悟就是很多事情都要去试试。现在这个事情,现在不但是我能搞体育,而且我还推动别人干这个事。44岁也可以去跑步,46岁也可以去创业。没有什么不能干的,自己去体验吧。”
第三、和别人比惨。
这点是我自创的邪门歪道,各位谨慎使用哈。
其实就是去网上搜各种悲惨的社会新闻,相信我,都不用半天,你就会庆幸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
记得当时本科大三的时候很迷茫,学生工作很累,学习成绩又很差,觉得自己简直糟透了。但无意中看了一个猫扑还是天涯的帖子之后,觉得我的人生简直是太美好了,哪里有那么多的不顺和抱怨。
和别人比惨,相信我,通常你都比不过。
5、
泥潭沼泽固然恐怖,但盲目挣扎反而失去了求生的可能。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低谷本身,而是你陷入低谷而不可自拔。
不要问什么时候才能走出低谷,什么时候才能变得快乐,
因为,通往理想生活的路是从脚下开始的。
我们已经跌到谷底,往哪里走都是向上爬。
3、如果你正处于焦虑,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如果你正处于焦虑,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文/洪生鹏
01
在大城市里,二十多岁,我们在职场里忙碌,面对工作繁重,而薪水微薄,在单位发展空间不大,还要找对象,结婚、还房贷等压力,我们时常会感动焦虑,迷茫,甚至不知所措。
姗姗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深圳某公司做会计,想想刚进入财务行业的时候,真是一腔热血,满怀热情。在这行做了六年,从一开始最基本的出纳做起,如今被提升为财务部主管。本应值得高兴的事,但有次闲聊,她说,近来她直处于一种焦虑和迷茫的状态。虽然现在我做财务主管,属于管理岗位了,其实月薪很低,也就7000元,每天的生活很不规律,再加上客户们苛刻的要求和各部门之间的竞争,我每天都是疲于奔命,有时月初赶报表,真的是累成了财务狗。现在压力更大了,想想以后的发展,这家公司的前景并不明朗,最近打算辞职,不想在这里干了,现在的年龄又比较尴尬,想去找新工作,hr都会问你结婚生小孩的问题,都不知如何才好。
02
刚毕业那会儿,我到某软件公司上班,有段时间,每天面对几百份邮件,我也比较焦虑,心理学上称呼为:“邮件焦虑症”。每当一有邮件通知,我看到有“未读邮件”,我就迫不及待打开,就会涌起瞬间把它们消灭掉的冲动,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连公司发布公告的邮件都会时不时查收一番。那段时间真的让我很焦虑,跟焦虑的是我那会儿还有位“咆哮帝”领导。
咆哮帝”,心理学上,“咆哮帝”称型的职场焦虑症。工作事情要是没处理好,他就发脾气,甚至有些时候,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他也发脾气。他也由于乱发脾气得罪了不少人,事后他也乐呵呵的跟人道歉。他有着超高的标准和极低的耐心,总是认为自己的愤怒是对事不对人,所以三分钟前可以把报告扔到你的脸上,三分钟却会跟你乐呵呵的,又会很关心地问长问短。
03
有时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委屈一下自己。
心理学有种焦虑叫:“微笑抑郁症”,
指的是有些人为了干好工作保住饭碗,同时出于礼节的需要强作笑颜。
一位搞设计的同事,自称患有“微笑抑郁症”她说这种并非发自内心感受的习惯表情。面对朝令夕改导致一个方案改十几稿反而改回原样的客户、总喜欢在下班时间打电话来抱怨的客户,ui不断修改,她始终面露微笑、热情周到,从不愿让自己心里的压力和焦虑表露出来,脸上微笑内心抑郁的苦楚,别人不清楚的还以为她是一颗开心果,看得开。
04
面对职场上焦虑症,我们该如何避免或是解决呢,这里给几点建议,希望对有帮助。
1. 寻找优越感,适当给自己充电
优越感可以使人变得更自信,能适当有效缓解职场焦虑症,因为一个有成就感的人的内心通常会充满力量,正能量满满。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成就感,适时给自己充电,并将充电及时用在工作中。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随时都可以在身边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且是最有用的、最适合你选择的充电内容。通过基础与后续努力相结合,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达到充电的良性循环,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
比如我做软件开发这行,毕业那时我是做网站建设的,后来因为对移动开发感兴趣,就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掌握了另一门新技能,现在我就从事移动开发这行了。
2. 平时多注意增强身体锻炼
身体是本钱,只有增强体魄,提高免疫力,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平时不妨出外跑步等,都可以有效帮助自己摆脱工作中的焦虑情绪,有益身心。有条件的可以办张健身卡,但千万要记得,别仅仅是办了卡后,而没有坚持锻炼。有时是真的很忙,但也要抽空锻炼。
我就喜欢跑步,每当跑完步,流汗后,我就觉得特别舒服,跑步虽然枯燥,但却简单实际,建议你也试试。
3. 找好对象,倾述内心的苦衷和烦恼
当你不开心时,你可以找你的亲朋好友倾诉苦楚,或者去一个空旷无人的场所大声喊叫,疏解心中的郁闷和苦衷。焦虑时人总爱把自己当成天底下最焦虑的,其实我们没必要把自己变成个闷葫芦。倾诉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但要注意,你的烦恼,懂你的人知道就行了,没必要让天下皆知。那样只会让人当个笑话来听,而不是故事,不仅没有引起共鸣,反而听到一些嘲笑。理解你的人,经历过类似故事的人,由于自己感同身受,会比较能理解你的心情和感受,跟你产生一种共鸣。情绪方面的心声,说给不感兴趣的人听,根本是在对牛弹琴,丝毫听不进去。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对牛不要弹琴,牛听不懂,弹久了牛也会发脾气的。爱要给那些珍惜自己的人,否则你的爱会廉价的毫无价值。话,也要只说给懂的人听,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你唠叨。
要走的人你留不住,装睡的人你叫不醒,不爱你的人你感动不了。不听你故事的人,你就算把故事讲得再怎么绘声绘色,再怎么激情高雅,也是浪费表情。有些话不必说给每个人,有些情绪是该说给懂的人听就好。
看不见远景,但经过雨水的冲刷,近处的一切都变得清晰。看烟花是一个很寂寞的姿势,即便是一群人一起做,也会略显得尴尬。其实每个人都在听故事,不过一些人是听过就过了,有的人是记在脑子里,思考。不适合的鞋子,再昂贵的鞋子就不要硬塞了,免得最后磨的是自己的脚,最终伤害的终究还是自己。
小结:
俗话说,“治疗不如预防”。调整好我们的心态,积极面对,寻求职业上的独立,并对自己的职业有所定位,有所规划,虽然不能知道多少年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份阶段目标,不至于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陷入迷茫,产生焦虑,过于被动。平时,要注意给自己充电,打造自己的职业竞争优势。
[end]
作者简介:我是洪生鹏,热衷旅行、写作,目前过着白天到工地搬砖、晚上写故事的生活。
4、觉得累了,看看这篇文章
觉得累了,看看这篇文章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许多朋友正在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和考验,我不懂得该如何鼓励和帮助这些朋友,忽然想起曾在友人的日志里看到过下面图文,特转载于此与友共勉。
非常励志的一篇文章,谨以此献给所有需要力量的朋友们!(也转给自己,希望可以变得坚强)
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朝着目的地前进。
途中,有一个人忽然停了下来。他心想:这个十字架实在是太沉重了,就这样背着它,得走到何年何月啊?!
于是,他拿出刀,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将十字架砍掉一些。
他真的这么做了,开始砍十字架。
砍掉之后走起来,的确是轻松了很多,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
于是,就这样走啊走啊走啊走,又走了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他又想:虽然刚才已经将十字架砍掉了一块,但它还是太重了。 为了能够更快更轻松的前行,这次,他决定将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块。 他又开始砍了…… 这样一来,他一下子感到轻松了许多 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大家看:当其他人都在负重奋力前行时,他呢,却能边走边轻松地哼着歌 走着走着,谁料,前边忽然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有路。这时候也没有蜘蛛侠或者超人出来解救他……他,该怎么办呢?! 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赶上来了,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 他也想如法炮制。只可惜啊,他的十字架之前已经被砍掉了长长的一大截,根本无法做成桥帮助他跨越沟壑
于是,当其他人都在朝着目标继续前进时,他却只能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在艰难前行。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的情感,也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正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理由和价值。所以,请不要埋怨学习的繁重,工作的劳苦,责任的重大,因为真正的快乐,是挑战后的结果,没有经历深刻的痛苦,我们也就体会不到酣畅淋漓的快乐!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有些孤独,也只能自己品尝。但是,穿过黑暗,我们一定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走出痛苦,我们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告别孤独,我们也一定能收获灵魂的深度! 逼自己相信,这是可能的!这是可以做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经典励志文章:吹响战斗的号角] [青春励志文章:逆境和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