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保持创新活力三定律
保持创新活力三定律
当你对团队的一些人忍无可忍时,不妨想想他们才是让团队保持有不同意见的源泉
几乎每个企业都很清楚,创新决定着他们的成败:如果难以维持创新步伐,便会走下坡路,而永葆创新活力则会长盛不衰。在美国金融服务科技公司 zestfinance创始人兼ceo道格兰斯·梅利尔(douglas merrill)看来,企业只要做到三点,基本上就能永葆创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此人还是谷歌前首席信息官(cio)、工程副总裁。
以下即是他对企业创新的看法:
在1990年度《财富》杂志百强企业中,近66%的企业在二十多年以后“榜上无名”。有人不禁会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由盛转衰?虽然《财 富》百强企业一般都由精明能干的企业家掌管,但那些落榜企业之所以无缘这一榜单,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没有进行创新,也没有开拓新的市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与全球各地的创业者谈到创新的历史。当我们谈到创新概念时,我几乎总是会被问到相同的问题:知名大企业有没有深入创新的 途径?企业如何能找到一条颠覆性的创新之路?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无论是成名已久的大品牌,还是初出茅庐的创业公司,他们只要遵循三条定律就能做到永葆创 新活力。
第一条:与自己不喜欢/不相似的人合作,保持团队多样性
大量研究表明,人员构成多元化的团队往往能提出类型更为多样的解决方案,因此也更有可能找到成功的创意。反之亦然:如果你打造的团队成员看法一致、长相相同,穿着同样的鞋子,那么不出意外的话,“集思广益”的结果只有一个答案,你只能寄希望于这个创意能取得成功。
依我所见,这简直就是灾难的根源。所以,你如何才能确保自己不会拥有做事与思想千篇一律的团队?尽管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提出了某种多元化发展战略,但遗憾的是,其中不少企业只是提出计划而已,并没有付诸于实践。
根据社会心理学,我们往往喜欢那些与我们存在相似之处的人,而且相同点越多,你喜欢此人的可能性越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最好去招募你不喜欢的人。只要他们聪明,有思想,这些人恰恰是你公司所需要的多元化的代表。
第二条:不简单照搬成功表面现象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完整的作坊式产业,专门教你如何具有创新力。这个产业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创新易于被吹得天花乱坠。你会听到有关一切事情的创新,从集思广益的必要性到免费向员工提供午餐的重要性。
这些创意之所以肤浅,是因为它们仅仅指出了某种行为的表面特征。换句话说,它们仅仅告诉你做了什么,为何要做。例如,在我之前供职的谷歌,公司 每天向员工提供免费午餐,这是因为这种场合可以让性格内向的人(即工程师)与同事轻松讨论正在从事的工作,谈一谈相互间分歧巨大的创意。
大家并不把它当作一个吃饭的场所,而是一个聊天的地方。当然,这再次凸显了招募你不喜欢之人的重要性,因为午餐是人们各抒己见的绝佳场所。切勿 复制这种表面行为,要去理解自己的目标,并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实现这些目标。换言之,鉴于你所在公司的文化和员工多样性,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让那些不直接 在一起工作的人彼此交流?
第三条:倾听并挖掘用户的需要,而非简单顺从
最后,一旦你为了团队的多元化,而招募了自己不喜欢的人,你必须为他们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你需要让他们从事有意义的工作。你会成为你所在团队创新的重要障碍,因为你位高权重,自以为了解客户的一切需要。
但是,创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开发新的东西,而是为了赢得新客户、新市场或新产品。尽管你认为自己对客户的需要了如指掌,但事实上你没有。相反,你只是在公司创立之初了解客户的需要,但现在只有客户才真正知道自己的需要。
即便这样,我们如何才能挖掘客户的需要?我的建议是组建“焦点小组”。尽管焦点小组一般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客户,但人们不能说出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也是事实。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说过,“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他的客户当时只知道马,对汽车一无所知。
许多情况下,你只有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才能真正了解客户的需要。例如,我们最近优化了我们的网站,令其对移动用户更友好。我们这样做并不是客 户要求了,而是我们发现有大约15%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与我们的网站互动,我们正是通过数据发现了这种需要。我认为用户并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根 本不清楚我们可以开发一款应用,显著提升他们的移动体验。
这个例子恰恰说明我们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解决客户实际问题而创新。尽管我不敢肯定上述三条定律可以保证你的企业长盛不衰,但有一点确信无疑,即忽视它们定会增加你失败的概率。
2、创新格言
创新格言
1、科学研究基于同一法则,即一切事物的产生取决于自然规律,这也适用于人们的行动。——爱因斯坦
2、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斯迈尔斯
3、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陈国达
4、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5、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郭沫若
6、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贝弗里奇
7、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吴有训
8、《数字化生存》:渐进思想是创新的最大敌人。——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9、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10、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富于创造性的意义,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当然,自力更生并不等于封锁自己。——李四光
11、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爱因斯坦
12、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爱因斯坦
13、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朱清时
14、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
15、处处都推倒这道冷漠的墙,给有创新精神的人,革新者,创造着开路,这就是管理机关和领导人的重要任务。——阿法纳西耶夫
16、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本田宗一郎
17、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李四光
18、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黄汉清
19、保守是舒服的产物。——高尔基
20、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21、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巴乌斯托夫斯基
22、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
23、在科学研究中,是允许创造任何假说的,而且,如果它说明了大量的、独立的各类事实,它就上升到富有根据的学说的等级。——达尔文
24、婚姻经过创新,就变成了婚外情。——曹盛蒂
25、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黄汉清
26、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陀思妥耶夫斯基
27、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松下幸之助
28、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蒙森
29、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鲁迅
30、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巴甫洛夫
31、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鲁迅
32、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洛克菲勒
33、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萨特
34、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35、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尤其是有效的管理。——阿法纳西耶夫
36、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37、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廷德尔
38、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39、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培根
40、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赫胥黎
41、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
42、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
43、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陈玉书
44、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45、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费尔马
46、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李四光
47、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米丘林
48、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歌德
49、不创新,就死亡。——艾柯卡
50、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51、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雨果
52、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3、关于创新的名言
关于创新的名言
1、保守是舒服的产物。——高尔基
2、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熊彼特
3、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4、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歌德
5、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贝弗里奇
6、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7、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郎加明《创新的奥秘》
8、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9、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吴有训
10、凡是创新的时代总会有人死在半路上,但是这些失败或者遇到困难的公司并不代表他没有价值,他的价值就是告诉大家其实这个领域是可以一试的。——李学凌
11、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松下幸之助
12、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本田宗一郎
13、或者创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术推动型产业,再也没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比尔·萨波里托
14、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15、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黄汉清
16、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蒙森
17、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约翰·d.洛克菲勒
18、如若说,在创新尚属于人类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杰出表现时,人们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尚可为时代所容,那么,在创新将成为人类赖以进行生存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金马《21世纪罗曼司》
19、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
20、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21、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
22、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23、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24、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李四光
25、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廷德尔
26、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米丘林
27、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爱因斯坦
28、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发达,同时由于发达之后导致很多人感觉无聊,当这个世界变得出奇无聊的时候,有些人就变得出奇聪明,把别人的无聊变成现金,这就是想象力。——江南春
29、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黄汉清
30、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陈玉书
31、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费尔马
4、工作时,10个方法让你的大脑保持活力
工作时,10个方法让你的大脑保持活力
微博运营的“道”与“术” 朱锫:视野决定高度 电影社会化营销— 《让子弹飞》的营销秘密 陈兴动:投行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
作为一个创业者,可能你平均一周工作的时间会超过60个小时。福布斯曾经对20个创业企业家进行过调查, 他们平均一周的工作时间是60小时,最多达到100小时。对于创业者而言,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区别并不大。对于他们而言,几乎没有个人时间。或者换句话 说,"工作"的概念已经消失,因为那些就是他们要做的。
当一个人为了考试死记硬背的时候,一定会告诉你,其实没有打搅的工作小时 数量,与我们可以实现多少的比例是相反的。所以我们确实很难想象,这些创业企业家能工作如此久时间,而免于大脑疲惫。可能首要原因是他们确实喜欢成为一个 创业者,并且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充满激情。但是在国际运用公司的创始人geil browning眼中,她认为是创业企业家因为有很多角色,所以他们从来不会在一件事上投入太长时间。
这里,geil browning也给出了一些从个人经验总结的10个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助促进企业家前进。
1、买一个好的办公椅,或者立式办公桌。
geil browning推荐了focal upright家具公司在市场上的一种新品牌的桌椅组合,它使用方式在站和坐之间,在你工作的时候,也可以进行运动,它也能帮助使用者保持注意力。
2、不要多任务
如果一个人频繁地任务之间转换会怎样呢?一般来说,一个的注意力被打断,他会多花50%的时间去完成同样的任务,而且还会多产生50%的错误。国外有一 个研究显示,开车时打手机带来的交通事故率是平时的4倍,因为人们不可能注意力同时集中在开车和打手机上。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的教训就是,同一时间一个任 务,你会完成的更好、更快,也不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3、运用一切感官
当你尽可能多地使用你的感官时,工作是对你的大脑更有娱乐性,让你更加机警。使用彩色的纸和笔。用薄荷、柠檬、和肉桂芳香疗法做实验,播放背景音乐。
4、一天之内,不要做太多决定
geil browning讲了一个似乎有点牵强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商务购物,然后与自己协商午餐不吃小饼干了,最后在下午提供的两份工作中做抉择,按照《科学美 国》的观点,因为他没有吃小甜饼干,他会做一个错误的决定。做选择会用尽你大脑所保留的执行功能,或者说精神系统已经参与到了一件事的抽象地思考、计划和 聚焦,而非另一件事。这些对你之后的决定有不利的影响。
5、每20分钟快速休息一下
《认 知》杂志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能保持他们的注意力和警觉更长时间,只要他们每20分钟想想其他事情。这个时间就是大脑开始效率下降的时候。这个方法叫做" 瞬时失活"。如果你的思想在长期工作以后变得不敏锐了,他可能不是完全疲惫。它只是需要集中在别的事情上,重新更新你正在使用的特别的神经网络。
6、在你自己的生物周期节律下工作
你是早起的鸟还是夜猫子?你下午会低落,或者那个时候是你最兴奋的时候?不要在你低落的时候安排重要的会议。也不要浪费你的尖峰工作时刻在医院里。
7、每90分钟放松10分钟
当我们醒着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循环是每90分钟从高度警觉状态到较低警觉状态。在这个时候,你很少能集中精神,清晰的思考,看全景。你了解信号:你感觉 焦躁不安,饥饿和睡意朦胧、并且想喝杯咖啡。在这个时候,解脱出来,做一些放松运动,默想,抚摸毛绒动物,出去进行一个快步走,冲一个热水澡,或者开始织 毛衣,练习钢琴,看画展,让你的大脑进入放松状态、白日梦状态、默想状态重新恢复你的警觉性。
8、进行有质量的小睡
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消逝,人的学习能力在下降。但是下午的小睡,可以提升记忆的分数20%。
9、体验自然,最好是真的,但是假的也是可行的
公园里走走,看看窗外的树,甚至看看自然的照片,会让你从日常工作中转化不同的注意力。按照一个"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认知益处"的研究显示,自然在我们不 自觉注意中的作用。我们听见鸟儿歌唱、感受微风拂面,注意到云在空中的某种姿态的移动,被看成是不费力的关注。只在城市街区中转悠是没有用的,因为这需要 警觉和直接的注意力,并不能给你的大脑休息的时间。
10、休假
一个ceo推荐爬山,因为这迫使你停止思考办公室的事情,而保持在生活状态。你可能感觉你不能离开,但是这最终会让你成为你企业一个更好的领导。
在弄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试着在使用文章介绍的方法,让自己的大脑可以放松。确实,我们在一个高度紧张和竞争的社会中,不用说是创业者,就是我们平常的 工作,就已经然我们回到家只有喘气的份,不用说和家人的关系建立了。也许这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工作效率可以提升,有更多的时间在我们的社会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