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脱影评
超脱影评(一)
《超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代课老师在一所教学秩序混乱,学生极为叛逆的学校工作,在与学生、同事所发生的情感连接之后,在这冷漠的世界中发现生活之美的故事。
这部电影采用的是伪纪实手法,将主人公亨利的自述以及生活片段结合起来,使得电影的线索更加明确。影片中,通过亨利的娓娓述说,表达了他内心的种种真实想法,这是与他在生活片段中的行为是完全相反的,在生活片段中,他极力想隐藏自己的情感,避免回想起悲伤的往事。在这种镜头穿插之中,让观众体会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带着面具生活,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产生巨大的隔阂,让人性变得冷漠,让人感受到丝丝寒意。
尤其是影片中灯光的结合运用的很巧妙。影片中的生活片段,尤其是在学校里,场景基本都是采用冷色调,到处是灰蒙蒙毫无生机的一片,主人公亨利的表情正如他的学生给他的评价一直很忧伤,而当镜头切换至亨利的自述时,灯光又是很柔和很温暖,亨利的表情变得比较放松。而且记得在电影最后部分,在女学生自杀之前,都是用黑白色调作为背景,渲染出压抑、绝望的气氛,同时背景音乐也是若隐若现的。另一个镜头,少女与亨利的再次相遇,紧紧相拥的场面,阳光温暖的洒在他们身上,渲染出充满温情的气氛。
而且这部电影也采用了多种拍摄手法。其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处,在影片开头,在公交车上,拍摄主人公的角度总是仰视的,这种拍摄效果会使得人物的形象变得很高大,此处也是为了下一幕主人公与少女的相遇埋下伏笔。同时在电影的结尾,有一幕场景是,校长在教室走廊尽头,镜头猛地拉近,结合当时的场景是以红色色调为主,让人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校长的内心世界是充满紧张压迫感的。
《超脱》这部电影通过细致的拍摄,给我们展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人性冷漠的问题,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家庭教育以及女性的问题。影片开头就以加缪的《局外人》作为开篇,“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足以体现电影的名称------超脱。这部电影还有个特点,就是跳跃性很强。有几处镜头在拍摄教师在学校很认真负责的工作,但回到家里又是另一副面孔。特别是有一位男老师下课后会在操场很绝望的趴在铁网上,而且当亨利询问他的时候,他竟然很意外地问:“你能看到我吗?”从这句话中,可看出他这种痛苦的状态从来没有人关注过他,这便是冷漠到了极点。这又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种现象,老人摔倒没人愿意去把老人扶起来,世人总是以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另一方面,关于理想与现实的问题。最近在微博上流传这么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确,正如影片中,有些学生的理想是很好的,有的想当模特,有的想当摄影师,但现实却不能如愿,他们的理想被扼杀在家长和老师的反对声中,这又不得不联系到家庭教育问题,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工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片中,家长对老师却是充满着敌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只能是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关于女性的问题。电影中的少女是一位未成年性工作者,同时男主人公的母亲曾遭到外祖父的侵犯,从这系列情节反映了女性应该得到尊重,也应该洁身自好。最终在亨利的帮助下,少女学会自爱,并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一面。
电影最后并不是很明确的说明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而是以爱伦坡的《厄舍府的倒塌》最为结尾,亨利面对空荡荒凉的教室,缓缓朗读着这首诗,营造出悲凉的气氛。也许现实就是如此,没有人知道曾在这座学校的人到底会变成怎么样。对于现实,一个人总是无力改变的,能改变的只能是自身的心态。即使世界再怎么冷漠,我们还是要保持一颗暖暖的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然后再人生的旅途中慢慢前行。
超脱影评(二)
一堆繁琐却有着诸多共通点的故事糅合了这部《超脱》,庞大的故事网被似纪实似写实的影像手法编织的清晰动感。导演那极具个人独特的抽象却自然的影像风格在这部电影里表达出淋淋尽致的自由感。看后会发现,原来故事可以讲的那般的阴郁残忍,原来人物可以设计的那般巧妙自然,原来影像可以让人感觉压抑到喉咙哽咽,这已然不是用一种共鸣来解读的。看,这是一个人的故事,其实,这是一类人的故事。
henry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悲观,但他的世界观是一种乐观。电影从头至尾都穿插了henry的离奇身世,与其想一味的探究其身世的悬疑,还不如去推测导演为何残忍的设计如此令人心寒的背景。其实这便是悲观故事的起源点,电影里henry成长的世界唯一的人是妈妈,妈妈自杀,美丽的世界破碎了,从此henry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妈妈自杀那一刻封存,但这也是挥之不去的梦魔,自闭,独行,阴郁等等悲观围绕着henry的整个世界,眼泪怎堪诠释内心的痛苦。看,这是一堆可气的故事,其实,这是一堆悲惨的故事。
几乎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学校。当然,有学校之外的那段非血缘亲情故事。与其说henry是在拯救人的世界观,倒不如说他是在自我救赎。全片牵涉到的人物关系网从来没有出现单一的身影。其中深意便是想要传达人性点永远是建立在一种感染搭接的关系之中。henry的身边近乎都是一群被世态边缘化的人,绝望的人群里还好有像henry这样救赎世界的人存在。但他终究不是神,再说,哪有自我阴郁的神。但似乎henry就像是一个救世主,电影的那个世界与现实极其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复制现实,剪切到影像里,操作者便是一位残忍到极致的剪刀手。看,这是一群咆哮的人们,其实,这是一群乐观的人们。
电影里,人们对炎凉的世俗表达出来的发泄态度不一。henry无法忍受自我内心的失衡,送走收留的少女,对误会他的同事咆哮。学生群里典型是那位极具艺术天赋的女学生最后选择自杀,老师们里的典型是那位对学生疯狂咆哮的女教师。这些在极致灰暗的影像画面的陪衬下让人为那样一个世界束缚了自我心理,压抑的让人喉咙哽咽。但我始终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了与悲惨极点对立的那样一种乐观极点,便是最后henry与少女相拥时透过的那一缕阳光,那般的耀眼,那般的明媚,那般的美丽,最后的诗境总结了一个世界,有的仅是共鸣的感触。
电影几乎各个场景戏都是用单一色调作为背景,近乎抽象的剪辑让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压抑阴郁的气氛,但却极好的衬托出整个故事的自由感,超凡脱俗的给人一种直接的心灵揭示与洗礼。影片用较有超现实主义感的诗意搭接了两种极具共通点的世界观,但又是两种对立到极致的世界观,便是悲与乐,那是一个悲中寻乐的世界,那是我的故事,同样也是你的故事,是我们的故事。不管怎么说,人总是要活的自由点,积极点,乐观点,即便世俗布满了束缚。
超脱影评(三)
观看《超脱》的过程,是一个灵魂不断受到震荡的过程。导演托尼·凯耶就像王家卫一样,不断地将一些醒世名言抛出,与充满了扭曲、撕裂、疼痛的故事向对照,整部片子格外揪心,让你忍不住看不下去,并在观影释放你内心脆弱的一面,然后又给你猛然一击。就像“wc是大黑枣”mm,脆弱的人就会忍不住落下泪来。
在美国,当一个学校的正职教师离职,新的教师尚未到岗时,就会聘请一位代课教师,用以填满两位正职教师交接之间的空隙。我们的主人公亨利正是这样一位代课教师,而且是专业的代课教师。在一个学校带一段课,当完成使命,再去选择下一份同样的工作。对于学校来说,其实对这样的代课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其不让孩子们太闹,安然度过正职教师之间的间隔区就可以了。但亨利却是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即便是别人不看重这个无可有无的过渡角色,他却全身心地去应对,并用自己的理性与真心去付出,并照顾着他要面对的孩子们。
《超脱》里讲述的故事,就是亨利在一家充满了负能量的学校里代课的一段时期的故事。甚至,都没有太多具有戏剧性的故事,只有亨利的介入,就像冲进了瓷器店里的大象。他面对的学生与教师都格外古怪了一些而已。这几乎是一群被社会及父母抛弃了的学生,他们人人都是问题学生,几乎每一个都对学习毫不在意,每一个都是小混子或小太妹。作为差生的集合体,几乎没有教师能够在这里呆得住。好在学校里的教室们还在坚持,尽管他们每个人也都处于崩溃的边缘,每个人都有一堆问题需要面对。但当它们面对孩子时,却恪守职业道德,尽责尽职,努力地护翼着他们。
最主要的还是亨利,用他的热情与理性,巧妙地化解了学生们对他的刁难,并迅速成为了他们心目中最和谐的一个人,他用他的诚心征服了这群问题孩子。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与教室们,每个人都面临各自的问题,每个人都看起来非常的不开心。而亨利似乎是最为超脱的一个,似乎所有的不幸都与他无关,所有的苦难都与他无缘。他的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就像一个天使。
但天使也有另一面。亨利的超脱,其实只是外在的,他在孩子们前面所展示的一切,都难掩他自己内心所承受的压力,所谓的超脱,在其他的地方,例如面对祖父在老人院里遭受不公平待遇时的暴怒,就不再是超脱的,不再是天使性的。其实,作为一个曾经快乐的少年,早在他的妈妈早逝的那一年,就要不断面临人生的不幸了。()但不幸给予他的,却都让他在黑夜里默默消化,转身之间,作为教师,他表露出来的都是最天使的一面。如果再追溯他的不幸,即便是他快乐的少年,也蕴藏了不幸。这来源于他的祖父,在年轻时对他的母亲做了不该做的事。就是说,亨利本身就是乱伦的产物,他的祖父,同时也是他的父亲。
这样的不幸,深掩在亨利的内心,几乎要将他压倒。所以他对于乱伦充满了痛恨,当他的学生抱住了他,被其他教师有所误会时,他忍不住暴怒起来。当在公交车上看到雏妓与老头调情时,就忍不住将雏妓带回了家,给她以庇护,本能地照顾她,关爱她。
选择做代课教师,他其实就是选择了超脱,因为他知道这份职业可以使他不会与人有深交,可以让他看起来很超脱,不过多介入别人的生活。但收留雏妓的本能,却使得这个小女孩不得不走入他的生活,并在内心深处改变了他。这终于教会了他躲避不是真正的超脱,真心拥抱生活才是,所以,在最后,才有了一个阳光的拥抱,阳光终于照耀在了他的心上。
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词不达意,很难将《超脱》中表达的意象进行准确的传达。它所传达的爱,还有不躲避,真心面对,都通过风格化的镜头缓缓传达出来,就像喝咖啡,那种香甜缓缓传遍全身的感觉。很舒服,欲罢不能。
其实,现实中生活着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舒服,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开心,如同影片中的那些个人。但我们该如何纾解心中淤积?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途径,而在外的伪装之下,如何抚慰自我的灵魂,一直困扰着我们。看电影,看别人的人生,其实也是在观照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状态。亨利以及他的学生以及同事们,他们的不幸,有些正是我们的不幸。看看亨利的表现,何尝不是在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的方案。这个是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大的感慨。夜黑中,仰望星空,寻在自己灵魂所在,并释放压在自己心头上的不痛快,然后在又一次醒来时,让自己的人生再次处于充满电的状态。
而主角的饰演者阿德里安·布洛迪也终于在《钢琴家》之后,再一次奉献出了影帝级的表现,他很好地利用了自己那种看似愁容满面的脸,将一个落拓不羁、内心充满挣扎,外在却看似充满了阳光的撕裂人表现的酣畅淋漓。就充这一点,《超脱》就充满了看点。而整个故事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照,也格外让人动心。还有稍微意外的一点是,在片中看到了刘玉玲,意外发现原来她也会演文艺片,尽管角色很不起眼,但她的表现的还挺不错。希望这个华人演员以后能有更好的表现。
2、周国平:悲观·执着·超脱
周国平:悲观·执着·超脱
一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
回想起来,许多年里纠缠着也连缀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它催促我阅读和思考,激励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倘要用文字表达这个时隐时显的动机,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
如果人能永远活着或者活无数次,人生问题的景观就会彻底改变,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生问题存在了。人生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前提是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不过,从只有一个人生这个前提,不同的人,不,同一个人可以引出不同的结论。也许,困惑正在于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似乎都有道理。也许,智慧也正在于使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达成辩证的和解。
二
无论是谁,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必定会产生一种幻灭感。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一个人生太少了!心中涌动着如许欲望和梦幻,一个人生怎么够用?为什么历史上有好多帝国和王朝,宇宙间有无数星辰,而我却只有一个人生?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我的这个小小人生岂非等于零?它确实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影踪,与从未存在过有何区别?
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一个主人公常常重复一句德国谚语,大意是:"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谚语非常简练地把只有一个人生与人生虚无画了等号。
近读金圣叹批《西厢记》,这位独特的评论家极其生动地描述了人生短暂使他感到的无可奈何的绝望。他在序言中写道:自古迄今,"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我也曾想有作为,但这所作所为同样会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尽去,于是我不想有作为了,只想消遣,批《西厢记》即是一消遣法。可是,"我诚无所欲为,则又何不疾作水逝、云卷、风驰、电掣,顷刻尽去?"想到这里,连消遣的心思也没了,真是万般无奈。
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喟叹不绝于耳,无须在此多举。悲观主义的集大成当然要数佛教,归结为一个"空"字。佛教的三项基本原则(三法印)无非是要我们由人生的短促("诸行无常"),看破人生的空幻("诸法无我"),从而自觉地放弃人生("涅寂静")。
三
人要悲观实在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也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便足可证明。但凡不是悲观到马上自杀,求生的本能自会找出种种理由来和悲观抗衡。事实上,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既可推论出人生了无价值,也可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物以稀为贵,我们在世上最觉稀少、最嫌不够的东西便是这迟早要结束的生命。这惟一的一个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我们岂能不爱它,不执着于它呢?
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足挂齿!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又算得了什么!"面对无边无际的人生之爱,那把人生对照得极其渺小的无限时空,反倒退避三舍,不足为虑了。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负起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
古往今来,尽管人生虚无的悲论如缕不绝,可是劝人执着人生爱惜光阴的教诲更是谆谆在耳。两相比较,执着当然比悲观明智得多。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绝不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既然只有一个人生,世人心目中值得向往的东西,无论成功还是幸福,今生得不到,就永无得到的希望了,何不以紧迫的心情和执着的努力,把这一切追求到手再说?
四
可是,一味执着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着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
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倒未必专指那种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弗罗姆在《占有或存在》一书中具体入微地剖析了占有的人生态度,它体现在学习、阅读、交谈、回忆、信仰、爱情等一切日常生活经验中。据我的理解,凡是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即可归入此列。因为这样做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着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这样一种执着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着,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五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
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超脱是悲观和执着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前面提到金圣叹因批"西厢"而引发了一段人生悲叹,但他没有止于此,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读到他批的"西厢"了。他太爱"西厢",非批不可,欲罢不能。所以,他接着笔锋一转,写道:既然天地只是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也。既去已后又非我也。然则今虽犹尚暂在,实非我也。"于是,"以非我者之日月,误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误而供我之挥霍可也。"总之,我可以让那个非我者去批"西厢"而供我作消遣了。他的这个思路,巧妙地显示了悲观和执着在超脱中达成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着。我愈执着,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着,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着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着。执着没有悲观牵肘,便可放手执着。悲观扬弃执着,也就成了超脱。不仅把财产、权力、名声之类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这个终有-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脱。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走着这螺旋形的路。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的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着、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劳永逸彻悟人生的"无上觉者",如果有,他也业已涅成佛,不再属于这个活人的世界了。
3、周国平:诗人的执着和超脱
周国平:诗人的执着和超脱
一
除夕之夜,陪伴我的只有苏东坡的作品。
读苏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
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
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惟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
“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捧腹大笑,连声称是。在苏东坡的私生活中,最幸运的事就是有这么一个既有魅力、又有理解力的女人。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冠绝一时,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他都照例不受欢迎。自从身不由己地被推上政治舞台以后,他两度遭到贬谪,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你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到海南岛,他这个一天都离不了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通的蛮族中了却残生。
二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故,不合时宜。
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完全出于自然。这正是他的人格的写照。个性的这种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泻,在旁人看来,是一种执着。
真的,诗人的性格各异,可都是一些非常执着的人。他们的心灵好像固结在童稚时代那种色彩丰富的印象上了,但这种固结不是停滞和封闭,反而是发展和开放。在印象的更迭和跳跃这一点上,谁能比得上孩子呢?那么,终身保持孩子般速率的人,他所获得的新鲜印象不是就丰富得惊人了吗?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似乎在孩子时期一旦尝到了这种快乐,就终身不能放弃了。他一生所执着的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的新鲜的感受——美感。对于他来说,这种美感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富比王公,没有这种美感,生活就索然乏味。贫如乞儿,不断有新鲜的美感,照样可以过得快乐充实。
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纯朴而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这两个特点不正是美感的基本素质吗?然而,除了孩子的感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感觉。雕琢是感觉的伪造,因袭是感觉的麻痹,所以,美感的丧失就是感觉机能的丧失。
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是成人统治的世界啊,他们心满意足,自以为是,像惩戒不听话的孩子一样惩戒童心不灭的诗人。不必说残酷的政治,就是世俗的爱情,也常常无情地挫伤诗人的美感。多少诗人以身殉他们的美感,就这样地毁灭了。一个执着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着,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凡是得以安享天年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兼有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呢?歌德,托尔斯泰,泰戈尔,苏东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同时是哲学家。
三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着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他们的美感又固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一旦丧失这些对象,美感就失去寄托,心灵就遭受致命的打击。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着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这是审美上的异化。自由的心灵本来是美感的源泉,现在反而受自己的产物——对象化的美感即美的对象——的支配,从而丧失了自由,丧失了美感的原动力。
苏东坡深知这种执着于个别对象的审美方式的危害。在他看来,美感无往而不可对象化。“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如果执着于一物,“游于物之内”,自其内而观之,物就显得又高又大。物挟其高大以临我,我怎么能不眩惑迷乱呢?他说,他之所以能无往而不乐,就是因为“游于物之外”。“游于物之外”,就是不要把对象化局限于具体的某物,更不要把对象化的要求变成对某物的占有欲。结果,反而为美感的对象化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你再执着于美感,又有何妨?只要你的美感不执着于一物,不异化为占有,就不愁得不到满足。
诗人的执()着,在于始终保持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诗人的超脱,在于没有狭隘的占有欲望。
所以,苏东坡能够“谈笑生死之际”,尽管感觉敏锐,依然胸襟旷达。
苏东坡在惠州谪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人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的灵魂就像飞鸿,它不会眷恋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它的惟一使命是飞,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美的国度里。
我相信,哲学是诗的守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广阔天空里,诗的精灵才能自由地、耐久地飞翔。
4、超脱经典台词
超脱经典台词
1、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但是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2、一个人可以轻易的学会不在乎,但学习在乎却要付出百倍的勇气和努力。
3、有一种感觉无时不萦绕在我脑海中,我对自己很诚实,我不再年轻,我正在老去,开始厌倦自己身体里的灵魂,有好几次,我用光了所有表情,从人群中仓惶逃走,就像你当年一样。
4、我不是一个恶心的老男人,她只是需要一个人和她谈话。
5、我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没有父母,一个人也没有。我想过这件事的合理性,这是窥伺。那些该死的问题的内在根源的第一现场。我们中的一些人觉得自己能做些什么,可有时我们从梦中醒来,才发现我们最终一事无成。
6、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7、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我和你不是同一种人。(经典语录 )我不该在这里,我的灵魂不在这里。你可以看见我,但我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
8、我们失败了。失败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让所有人都感到失望,包括我们自己。
9、“嗯……我感觉很内疚。”
“对谁?”
“我们学校。听上去可能很奇怪,我一直觉得它是有灵魂的,它不是单纯的由楼房排列成的集合,它们
是活的。不知道那些家长都哪里去了?”
“我也不知道。”
“在教室里呆了两个小时,只看到一个家长。他们去哪儿了?大家去哪儿了?”
“不知道。”
“这不可能。没有争吵,没有警车,没有炸弹,这和往常不一样。偶尔有细微的说话声,然后重归安静。”
10、我穿过走廊,走到教室,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曾经感受到施加在你身上的某种重压?我曾经有过。全部都有?好的,爱伦。坡在100年前描写过这种感觉。诚如我们读到的那样。我们知道厄舍屋不仅仅是一座老旧的,摇摇欲坠的城坻,它还代表我们自身的存在: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瞑寂的某个长日里
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
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
穿过这片阴沉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
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
但仅凭方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
围墙荒芜,衰败的树遍体透着白色
我的灵魂失语了
我的心在冷却
下沉
显出疲软的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