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观影感400字_走路

1、走路上学观影感400字

【走路上学观影感】

李涵桢

“阿妈,我走了!”带着口音、嘹亮的声音在幽静的大山回荡。电影的开头,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正溜索向对面的江岸滑去,那鼓鼓的花书包很醒目。直到看完电影,我才理解了“走路上学”的意思。

影片讲述了娜香(开头出现的女孩)与弟弟瓦娃的故事,姐姐每天溜索去上学,母亲却担心瓦娃的安危,不让他念书。这个小男孩对学习的渴望让我印象深刻,他不顾妈妈的命令曾偷偷溜索去学校,趴在栏杆外偷看。

“瓦娃,我等会给你一个惊喜。”姐姐拿出一个风车,自豪地说:“这个叫风车,我们学校手工课上做的。”瓦娃眼中透出光芒,目不转睛地盯着姐姐手中的风车,感叹:“阿姐,学习真好,有朋友,有玩具,你看我除了你,就明明(小狗)一个朋友!”边说,边追着姐姐要风车,一不小心摔倒,把风车压坏了。夜里,瓦娃拿着压坏的风车,渐渐入睡。

没过多久,他自己就做了一个新风车。他体验着学习的快作文乐,似乎又多了更大的渴望。走路上学,这条路对他来说不仅能让他渡过波涛汹涌的怒江,更是一条通向学习、通向快乐、通向外面世界的路。

【走路上学观影感】

徐添杨

孩子们在湍急的河流上飞来飞去,只为汲取对岸的知识。

瓦娃不顾母亲的阻拦,通过溜索渡过了大江,来到了对岸的希望小学。他趴在窗户上,踮起双脚,一双大眼睛注视着教室里的老师和学生,念叨着“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个小男孩,没有课本,没有一件像样的衣裳,没有一双保暖的鞋子,就连去学校也要冒着生命危险。

像瓦娃一样生活在贫困大山的孩子,单靠希望工程的帮助,是不可能让所有孩子都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只有我们一起将目光转向偏远的他们,将爱的光辉洒到他们的身上,他们才能盼到一座通向校园的桥。当你看到那些孩子们脸上漾溢着笑容,心里一定会有波澜。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并把爱传递下去,形成一道爱的“溜索”!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赖梵耘 作者年龄12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甘肃庆阳第四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1班
性格特点知足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保龄球 平均成绩100分
指导老师金典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2、走路

出生那会儿,我们只是一个呗抱在怀中不能自主活动的婴孩。后来,我们会爬、会坐,之后学会了站立,然后开始沿着桌子一点一点的往前迈。听妈妈说我刚会走路那会儿,不闲着,蹦跶蹦跶的推着婴儿车,再到后来便是整天屁颠屁颠的跟在她身后。

幼时的我,活泼好动,喜欢看着地面上的方格板块跨着踩,然后回过头看看自己走的路,心中充满喜悦。那是走路对我来说,只是儿时的一种乐趣。

到了上学那会,因为家里离学校近,所以每天走路去上学。那时的我,早已厌倦了走路,我渴望着刚跨出步子便能到达目的地。在那时,走路就像一个任务,但在我的肩上,使我不得不接受。于是走路对我来说,只是职责所在。

初中时,搬了家,换了学校,而我也摆脱了那项任务。我每天只需要乘着电梯到楼下,等着校车将我送到学校。刚开始,我感到快乐,只因得到了解脱,有一种无以言比的满足感,可是,到了后来,我竟怀念作文起了走路的那段时光,才发现,走路其实也是一种享受。

再到后来,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这条路虽然很长,但走起来却觉得短暂。这条路,好似人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下走,走出精彩。我仿佛觉得走路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边走,便仔细的看着周围,我发现,其实周围的事物都有着与生俱来的美,只是我脚步匆匆忽视了他们。边走路边背书,慢悠悠地走,最终默念着,感受书中的境界;边走路边听音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生命的气息,这样,即使路过喧闹的街道,或是葱郁树下的人行道,都是一种风景,优美的风格、美的气息。

走路,见证了生命的美、世界的美。我留下的脚印,同样是一个见证,葱郁的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地上的点点星光,小道上满是惬意,在我的背后,沿着脚步,称下一道光线,那是属于我的青春活力。

路,没有尽头;的脚步,不曾停歇;事,还在延续。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马元江 作者年龄14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华师大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2班
性格特点保守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织毛衣 平均成绩91分
指导老师唐建文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3、走路

妈妈每天下班以后都要去锻炼,走路。老实说要减肥,要锻炼。妈妈基本上要十点回家,我也没睡,所以我从今天开始跟妈妈一起下班一起走路。我们从运河公园走四座桥6公里左右,走的全身都是汗,太嗨了。回到家洗个澡太爽了,即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减肥,一举两得。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陈柯右 作者年龄8岁零9个月
在读学校福州宁化小学 在读班级二年级8班
性格特点严厉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保龄球 平均成绩109分
指导老师康居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4、《走路上学》观后感500字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去二楼电教室看一部电影,名字叫《走路上学》。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遥远偏僻的山区,有一家人,家里有个小男孩,他还有一个姐姐和妈妈。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她的姐姐每天都要上学。那个小男孩聪明过人,也很渴望上学。但是他妈妈因为有一次滑溜索差点掉下了江里,所以不让他上学。有一次,他偷偷上学,正好遇见了从城里新来的老师,他马上就跑了。老师要去他姐姐家家访,他妈妈便知道他偷偷去上学了,要打他,被老师制止了。老师走之前,给了他姐姐两双袜子和一双雨鞋。第二天,老师又给他买了一双鞋子,让他姐作文姐送回去。在途中一只鞋掉了,他姐姐想去拿,但他姐姐也不幸落入江中。小男孩知道后非常伤心。桥修好了,小男孩想象他和她姐姐牵着手上学去。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头微微一震,不由得羞愧起来。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却不懂得珍惜,电影里的小男孩和他的姐姐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滑溜索上学,而我们远的坐车,近的走路,还要什么有什么,都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条件,而且也不想上学。

看了这部电影,我哭了,不知是被这部电影所感动,还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羞愧。我心里暗暗的想,一定要珍惜生活,珍惜时间,努力读书。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武小琛 作者年龄13岁零4个月
在读学校培栋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1班
性格特点勇敢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滑旱冰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曾舜晞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5、观《走路上学》有感1000字

“扑通”一声,一位名叫娜香的小女孩在放学回家溜索的时候,给弟弟买的新鞋子快要掉了,娜香一急,伸手去抓,结果不幸坠入波涛汹涌的江中。

《走路上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姐姐为了到对面去上学,而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弟弟向往上学却因溜索的危险而被呆在家里。后来姐姐因弟弟的新鞋而坠落江中,弟弟从此沉默寡言,直到政府修建了一座新桥,他才得以“走路上学”。

现在我们的生活无忧无虑,不用溜索过江,也不会一年四季穿拖鞋。的确,幸福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这让我想起了在洗澡时,我一边玩水一边用沐浴露吹泡泡,还不时哼几句歌。吃饭时,专挑好的吃,有时还吃了一半,就不吃了。想起香娜和瓦娃天气那么冷,才穿一对拖鞋,而我们却要挑三挑四的。而大峡谷里的孩子,要用绳索绑稳自己,穿过波涛汹涌的大江,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呀!而我们天天上放学都是车接车送,最起码不用溜索吧!我们是多么的辛福呀,衣食无忧,而有些孩子却生在福中不知福。我被他们的姐弟情感动了,在姐弟之间能有这么深的姐弟情是很难得的,尤其在城市,姐弟都是抢吃的,抢用的,几乎什么都抢,天天吵架。而瓦娃和娜香却不一样,他们互相作文帮助,互相关心,从来不吵架。姐姐无论什么都会让着弟弟。

看完这部电影,我和妈妈都深有感触,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说:“看到娜香天天这样溜索上放学我都起鸡皮疙瘩了,心里可是胆战心惊啊。会不会是她妈妈早就知道这样溜索会出问题的所以才不敢让瓦娃去溜索啊?这样做真的很危险,稍有闪失都会没命。你啊,还说你多不幸福,生活多不好。”我心想:妈妈说的没错啊,娜香妈妈可能真的是因为安全问题,才不肯让瓦娃溜索上学的,毕竟瓦娃是男生。回家后查了一下资料,原因真的是因为常有人掉落湍急江中,或溜索受伤,所以妈妈坚决不让瓦娃过江,买盐打酱油的事情,也都由姐姐承担。我跟妈妈说:“或许真的是那也不奇怪啊。哎呀!我知道啦,我很幸福,生活很好。最起码不用像娜香那样溜索上学。”

《走路上学》这部电影使我受益匪浅。我们现在年纪这么小,就那么幸福,所以我们要知福享福,当你觉得不幸福的时候,再想想大峡谷里的孩子是怎样度过的。以前,我只要听到放假的消息,就高兴得不得了,听到“上学”二字就十分烦恼。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我才知道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为了上学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泪水,有些甚至还不能上学呢!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李文伟 作者年龄13岁零4个月
在读学校吉埠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9班
性格特点大嗓门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吃美食 平均成绩113分
指导老师古潼京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