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名言_朗读者梁晓声梁晓声《慈母情深》

1、梁晓声名言

梁晓声名言

1、友谊,好比一瓶酒,封存的时间越长,价值则越高;而一旦启封,还够一个酒鬼滥饮一次……

2、友情一经被精明所利用,便会像钻石变成了碎玻璃一样不值一文。

3、女人是男人的小数点,她标在他一生的哪一阶段,往往决定一个男人成为什么样的男人。

4、女人不能同时兼备可敬和可爱两种光彩。女人若使男人觉得可爱,必得舍弃可敬的披风。

5、男人在骗人的时候比他一向更巧舌如簧;女人在骗人的时候比她一向更漂亮多情。

6、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出息,不是因为女人在数量上太多,而是因为男人在质量上太劣。

7、女人的心灵是一个宇宙,男人的心灵不过是一个星球而已。站在任何一个星球上观察宇宙,即使借助望远镜,你又能知道多少、了解多少呢?

8、“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9、男孩儿成长为一个男人的时候,总想要离开家;女孩儿成长为一个女人的时候,总想要建立一个家。

10、生命对人毕竟只有一次。在它旺盛的时候,尽其所能发光发热才更符合生命的自然。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自然地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棵草就应自然地生长,不因是一棵草而自卑自叹;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蝶何不翩翩飞舞?

11、那些挥霍无度的男人和那些终日沉湎于享乐的女人——当他们和她们凑在一起的时候,人生便显得颠狂又迷醉。

12、女人是因为产生了爱情才成为女人的。()

13、一个男人的一百个男朋友,也没有一个好女人好;一个男人的一百个男朋友,也不足以替代一个好女人。好女人是好男人寻找自己,走向自己,然后又豪迈地走向人生的百折不挠的力量。

14、对于大多数的人,人生本就是一堆责任而已。参透此谛,爱情是缘,友情是缘,亲情尤其是缘,无论怎样,皆当润砾成珠。

15、友谊,好比一瓶酒,封存的时间越长,价值则越高;而一旦启封,还够一个酒鬼滥饮一次。

16、如果说女人的嫉妒之陪衬物常常是眼泪,那么男人的嫉妒之陪衬物却极可能是鲜血。

17、爱情的真谛可以理解为如下的过程——第一是爱上一个人;第二是被一个人所爱;第三,至关重要的是,祈求上帝赐助两者同时发生。

2、朗读者梁晓声梁晓声《慈母情深》

朗读者梁晓声梁晓声《慈母情深》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胡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们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

“找我妈!”

“你她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直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3、父亲梁晓声读后感

父亲梁晓声读后感

在梁晓声心目当中,父亲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他是恩人,也是令“我”惧怕的人。因为家中绝对的领导地位,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他的粗暴打骂曾使“我”口吃到中学,也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一个男人的尊严。宽容、坚忍的母亲在他面前总像一只温顺的羊。他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宁愿相信算命先生的“克女”之说,也不听医生的真诚忠告,最终延误了姐姐的治疗时机,导致姐姐幼年夭折。也是由于他的严厉、粗暴和无知,让一心奔前程的哥哥大学未竟就疯了……这些破碎的记忆甚至带有伤痛的感觉,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无法抹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尊重父亲,不敬爱父亲,他也有他值得敬重的地方。比如他本是壮士的山东大汉,不叹气,不抱怨,也不哀求,他的生活原则就是“万事不求人”。他的脊梁像大山一样的结实,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六口之家的生计。

就是这样一位矛盾的父亲,集威严、粗暴、无知、固执和责任于一身,让梁晓声又爱又恨,又同情又怜悯,也使得他们的父子关系比常人要沉重复杂得多。

书中曾这样说:“在父子关系中,其实质无疑于溶淡骨血深情的稀释剂。它将最自然的人性最天经地义的伦理,平和地扭曲为一种最为荒唐的债务。而穷困之所以该诅咒,不只是因为它造成物质方面的债务,更因为它造成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债务。”也许这篇文章,就是梁晓声对父亲的那份债务的救赎吧!

对于丈夫照顾妻儿,承担养家糊口的义务,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梁晓声归结为这是母亲和“我”们弟兄四个是在“吃”父亲,还是十分“任性”地“吃”。而作为被“吃”的对象,父亲竟没有一丝抱怨,这让作为子女的“我”有意识地去思考父亲的处境,理解他的不幸的同时还抱有同情心理。口吃事件的发生无疑给作者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可一个孩子能有多强烈的心思去惧怕自己的父亲呢!所以,仅仅是后面一句简单的鼓励孩子吃饭的话,就让作者看到父亲也是有慈祥的一面的。要知道,在那个穷困年代,一顿饱饭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鼓励吃饭,更无疑是预支粮食。可他就是这么默默地承受着,纵使被自己的孩子误会存了钱却不愿意拿出来给儿子建房娶亲,生气之余也只是无可奈何地哀叹一声,()就此了了。贫穷给了这位父亲太大的压力,也因为贫穷让父亲作为一个蒙昧无知的老农民遭到了知识分子的儿子的怨恨和鄙视,当他发现自己的儿子竟是如此看待自己的父亲,他的沉痛心伤又有谁能够理解和分担?他的“佝偻”又有谁来抚平?

但谁能说这是父亲的过错呢?虽说“人定胜天”,可要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悲情特性赋予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人们命运的悲剧色彩,纵是人为也是无法根本改变的。

辛苦了一生,也沧桑了一生,随着岁月光华的悄然流走,父亲的鬓角也逐渐显出了苍老的痕迹。“父亲,已不再是那个从前身强力壮的父亲了,也不再是那个退休之年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的父亲了。父亲老了,生活将他彻底变成了一个老头子。他那很黑的硬发已经快脱落了,没脱落的也白了。胡子却长得挺够等级,银灰间黄,所谓‘老忠黄氏’,飘飘逸逸的,留过第二颗衣扣。只有这一大把胡子,还给他增添了些许老人的威仪。而他那一脸饱经沧桑的皱纹,凝聚着某种夙愿不遂的残影……”每每读此,心中不免闪现忧伤,生活,到底是不易的,而父亲,终究也是不易的。

丰衣足食的人永远都无法理解穷苦者的固执与坚韧,更无法理解他们的蒙昧与无知。然而正如作者所说,所有的悲情都是社会与环境给予的,我们唯一可以去坚守的是剥去偏见的根本的爱、温柔和怜悯。

4、梁晓声:多余的话

梁晓声:多余的话

我虽然不上网,也没有微博——但对网上言论的不负责任,早已有知。

太多的朋友打电话问我25日究竟在搜狐读书会上说了怎样一番话,故我以下话是回答朋友们的询问的。

当时话题不知怎么谈到了现在和从前;我的原话基本是这样的——80年代以降,中国调动了极大的思想力,才终于结束了造神时代,结束了10年“文革”恶梦,倘有人以为回到从前中国才有前途,并且真那样了,那我只有选择移民或自杀。我毕竟是过来人,对“文革”是怎么回事有切身感受。倘“四人帮”晚被粉碎几年,我在复旦的下场亦悲惨矣。倘那样的时代又卷土重来,我这种人断无好下场。移民语,自杀语,乃对那样一个时代之嫌恶语耳。

一个听觉正常的人,断不至于将“如果回到从前”误听成“如果还是现在”这种错误是令人惊讶的!

我曾给邀请我的张耀()杰打电话,问他怎么会出那种“错误”?他说认得对方,会要求对方删除。而朋友们告诉我,竟没有。

我也很奇怪,那么多人听到我的原话,居然没一个人说我的原话不是那样的。

当然,这些话,确实多余。

我一向认为——中国之现实问题虽多,却只有面对现实才能加以改造。从七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根本找不到什么有希望的中国的依据的。一两句针对今天的“文革”言论,并不能实际改变什么。

我理解的“革命”者是勇于善于改革现实的人,而非“文革”时期的造反派。中国之希望断不在那些当年极凶恶的人身上!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