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轻人应该多吃些苦,多走些弯路吗?
年轻人应该多吃些苦,多走些弯路吗?
我有两位远房长辈,吃过许多苦,绕过许多弯路,极其厌恶这两句话。
半个世纪前,他们本来在苏州读高中,然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送到无锡乡下去了。每当他们开挖田埂、捉取泥鳅、夏天被晒掉皮、冬天冻得要死、被乡下的穿堂风嗖嗖时,就对吃苦这种事厌恨无比。每当去找人反映情况,总能听到这句话。当然词句并非完全一样,意思却翻来覆去,万变不离其宗:
年轻人,吃苦是福,要多走弯路多吃苦,才好啊。
比较黑色幽默的是,后来他们才知道:他们本来可以不这么苦。但当时的领导,背后这么说,苏州人就是娇贵,就是娇气,就是要让他们多吃苦,才好练出来。
他们吃了许多的苦。然后,在我刚出生不久的年份,三四十岁,就一个有风湿,一个有腰椎问题了。其中一个因为身体原因,内退了。
他们的同代人有些也吃过苦,事后还很自豪,觉得吃苦锻炼了自己。但他们二位不这么认为,尤其是风湿疼发作,尤其是腰椎不舒服到坐不直时,就念叨:吃苦吃苦,有个狗屁用!
理论上,如果设定目为是:让人少走些弯路?
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增进学识、传递经验,甚至授人以渔。
所以世上才有书籍,才有学校,才有教材,才有老人们经验之谈的教诲。
比如,我爷爷以前炒虾仁,往滚油里倒水,手烫伤过,他后来很喜欢说这个,就是为了避免我们走弯路,重蹈覆辙。而不是让我们自己烫一次,然后记住了。
正是因为有了知识与经验的累积传授,人类才有了今天。人类并不需要再被扔到荒野,学习钻木取火、茹毛饮血。
如果目的是让年轻人少走弯路,最直接的方法,难道不是直接传授给他们吗?
所谓的,让年轻人自己走走弯路吃点苦,通常是出于这么种意图:
许多年轻人,年少气盛,不肯接受经验教训,缺少学习能力或自理能力。那么,好吧,那就小马过河,自己尝试一下。
但请注意,这里的吃苦,是带引号的。
任何训练,其风险应当是被掌控的。事实是,大多数苦难,足以对人产生摧毁性打击。只有一些被控制的、细微的苦难,才让年轻人可以吃过一点苦,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才知道在逆境中,如何应对。
这种程度的苦,可以是有益的锻炼,但同时,依然是一种带有伤害性的方法,来用恐惧警示年轻人。
直接传授经验让年轻人少走弯路,是正面的引导。
让年轻人自己闯吃点苦头好少走弯路,是带有伤害性的激励。
就像我们说,教孩子游泳,把他扔水里,就自己会了,许多孩子是这样练出来的。但如果救护不当,也会有孩子会因此落下心理疾病,甚至肺病。
吃苦本身并无益处,只是一种特殊情境的营造而已。
所以:如果意在让年轻人在恶劣环境下锻炼锻炼,是好事。
在逆境中磨练心态,则很微妙。这可能激发斗志,也可能挫伤年轻人的自信心,留下心理阴影。后者对年轻人而言,很可能是致命的。比如,我们上一辈人经历过的那些伤痕,他们现在只能自我安慰说是有价值的——可是,是真的吗?
如果可以选择让年轻人不吃苦,我觉得,还是不吃苦为好。要对桀骜不驯的年轻人实行惩罚式的残酷磨练,也得因材施教不是?
苦难毕竟不是好事。能作为教育的苦难,通常不是真苦难。
而大多数普通人,并不是史诗英雄,没必要用苦难来折磨他们。
人类累积许久的文明,是为了让大家过得好,而不是为了让人继续过刀耕火种生活的。
我有一个略带恶意的意思,不妨说出来好了。
有一些前辈,自己是在苦难里磨练出来的,于是相信了只有苦难才能考验人。
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老师,总觉得填鸭式教育才能培养真才。
这种心态,其实有些中世纪。很经验主义,还很主观。
他们无法接受其他的方式,是因为他们确实没有见识过其他的方式。
另一种逻辑则更可怕。
我认得一位我外公的领导,亲口对我外公这么说我舅舅:
“我们都是吃苦出来的,他凭什么一开始就能享福?”
挫折教育不是坏事,但许多执行挫折式教育的人,其心态和逻辑,并不那么美妙。人类发展到现在,靠的毕竟是知识的累积与经验的传授。我们的终极希望,也是以后的人可以少用苦难来换取经验。
而不是重新从刀耕火种摸索,让某些人得以满足:“哈哈你们吃苦了,才知道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吧”。
当然,最后还有一种人。他们宣扬你吃苦对你是有益的,所以少发一点工资少放一些假是有益的锻炼,这通常是因为:
他们是你的老板。
2、用什么来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
用什么来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
谁能告诉我怎么活?
1980年,《中国青年》刊登了青年读者“潘晓”的来信:“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
2005年,“开复学生网”收到了它的第1000个问题:“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要说收获的话,就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2010年,有年轻人在任志强发表“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的言论后,在微博反问:“您说的是有道理,但是我们不想就那么认命!我们向往大都市才会奋斗拼搏,您如果是我,您也会选择大城市吧?!”
青年的心是一个时代最敏感的温度计,也是一个国家最脆弱的神经。那些属于青春期的迷惘、热望与忧郁,与时代的前进、变革与激荡息息相关——每一代人的青春期困惑,构成一个国家的青春期病史;每一代人的青年导师形象之变,构成一个社会的精神进化史。
青年导师形象之变
中国青年从来不乏指导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以笔作枪、60年代人手一本红宝书、80年代李泽厚启蒙美学、90年代余秋雨开启“文化苦旅”……他们在一个中国人年轻时成为青春期记忆,然后又迅速在中年时剩下极淡的身影——正如我们的文明逐渐只指物质文明、时代赤裸裸地被称为欲望时代、中国变成急之国,也不过30年。
青年导师在解答人生问题,也在解答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经历过青年导师与政治偶像重合的年代,经历过青年导师几近空白的年代之后,到了2010年,中国的青年导师基本形成了三大派系,其实也是我们社会的三个缩影:
一是基于“成功动机过剩”而生的成功学老师;
一是解决情感缺失问题的情感老师;
一是来自交流即时、互动的网络“@老师”。
这是成功学导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为着复制成功而来,但时代的成功却不可复制——无论是上一代人白手兴家的故事还是一夜成名的经验,对下一代人来说都属于“时不再来”的偶遇。俞敏洪发明新东方精神,把英语变成成功学,把留学变为人生拐点,但海归回国遭遇的却是低薪与失业;李阳告诉你疯狂与自信是改变人生的力量,但朝他作出下跪姿势的年轻人,身上又何尝没有橡皮人的基因;刘墉教你如何靠平常心成功,但你在欲望社会,最找不着的就是平常心。
这是情感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要进行爱的教育,但最好的止痛药却是抛弃爱——放手总比珍重简单:张小娴解剖男人如庖丁解牛,但女人透析男人的结果往往是成为剩女,注定看着世纪佳缘上市与《非诚勿扰》热播;彭浩翔进行《爱的地下教育》,不时奉劝女孩子“以漫天乱箭把这贱男射个稀巴烂”;庄雅婷被称为“耳光抽醒患者的恐怖医生”,但她的“聪明才智通常用来刻薄一切”。
这是网络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一旦过于依赖别人的智慧,自己终会丧失智慧——当女朋友深夜接前男友电话,你都要偷偷上网问百度知道怎么办时,互联网的“云智慧”最终让你丧失了独自思考的习惯。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唐骏学历门应了这句古训,也应了他先前说的“人一出名,最怕被人给盯上”。从余秋雨到唐骏,近年来我们目睹了一个个老师的倒掉。
唐骏现象提出了三个问题:谁的成功可以复制;谁配当青年导师;以及他们应该教导些什么。
谁的成功可以复制
他们是压力最大的一代,也是最没方向感的一代。他们不想工作,他们拒绝加班,他们喜欢宠物甚于小孩。而现实是,他们又要工作又要加班,有时还要生孩子。年纪轻轻背上房贷,年纪轻轻没了理想。曾经的飘一代沦为宅男宅女,这是可悲的!
表面上看新生代们要比前辈快乐得多,但那是虚假繁荣。无论80后90后,他们在随心所欲的表象下,是某种严重的不安全感。他们被斥为最无责任感、历史感的一代,他们是史上包袱最沉重的一代。
请看看这样的事实:中国飞奔进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呈现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421”结构。老的仍未老去,十年后将呈现“8421”结构,“养儿防老”成为空话。调查中九成80后反映无法承担养老之责。
大学生得过且过,在学校都有很强烈的挫败感,一出校门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所谓理想自然就简化为公务员、房子、车子等等。想当年,改革之初,深圳一位母亲对儿子说,要再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配做公务员。三十年后的今天,相信这位母亲再也不会发出这样的议论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古人的命运方程式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还有六名七相八敬神。还有呢:九交贵人十养生。当下九交贵人要比前八个变量重要得多。或者有一个舍身为你的老爸也很重要,正如牛人所言,这是一个“比爹的时代”。
传统社会是所谓先赋社会,一切皆已安排,一切皆由天定。现代社会是所谓自致社会,白手起家打天下。改革开放三十年,自致社会复又堕回到先赋社会。找工作就是比爹。
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事实上,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复制。因为成功的社会背景变了,况且我和你也不是一类人。
新生代面临的大问题,不是哪个青年导师能回答得了的。这是时代的结症,不是新生代的问题。
谁配当青年导师?
俱往矣,青年导师们!
做青年导师的前提,是言行合一。孔子门徒三千,足可敌国,却安于游走布道。他的青年导师范儿,为万世表率。中国还有王守仁的门徒,鲁迅的门徒,各有各范儿。
再后来,即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过一拨德育导师,李燕杰、曲啸、彭清一曾在改革开放前沿蛇口与当地青年辩论过一场,并引发了所谓“蛇口风波”。德育导师将“淘金者”与“创业者”对立,认为淘金者“为了个人利益,特区不欢迎”,引发青年反感乃至当场反驳。(人生感悟 )再后来,在王朔小说中,在电影《顽主》里德育导师被彻底解构了。时代变了,年轻人只接受《编辑部里的故事》中“知心大姐”那样的朋友。
学生们会说,“老师,您说的豪气干云,让我们热血沸腾,但一走进社会全不是那个意思”。对的,一入社会就是另一套规则,无能为力的感受迎面而来,导师们的话总被雨打风吹去。
严格地说,失去人格力量的人不堪为人师。过往的青年导师,无不以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为大旗。今天的青年导师没有范儿,他们只会兜售《成功学》及显摆殷实的银子——这便是他们的导师资本了。值此三千年未遇之变局下,青年导师又能向新世代灌输什么?
中国青年需要的青年导师,其实不过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位朋友。他不是改变时代气候的人,但他会告诉你如何适应这个雨季;他不是你的指路人,但他会告诉你大路边仍有羊肠小路可走;他不是大义的布道者,但他会告诉你闻所未闻的人生价值——他教你常识,教你独立,教你反思;他让你不再随波逐流,让你学会自我救赎;找到他的方法和找到自我的方法一模一样。
所以,从来就没有什么成功人生可以复制,要改变命运只有自己摸索。马克·扎克伯格没有复制比尔·盖茨,没以谁为榜样,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校园生活搬到网上。中国青年当羡慕扎克伯格,这位facebook的创始人,凭简单的理想就成功了。而钱,是顺带的结果。
“后喻社会”中儿子尚能教老子新技术新玩法,老子辈又能教儿子辈什么?潜规则、厚黑学吗?若把这个世界搞得这么糟,环境污染、社会不公、腐败盛行,有何脸面教导下一代、做其导师?
这样的导师不要也罢。新生代只需要同龄群的共鸣与相互学习。韩寒说,方圆几公里都找不到一个励志故事。你只有快快让路,为年轻人腾地方。
3、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
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
文/spenser
你在未来某一天成功后,一定会感谢当年苦逼加班的自己。
我自己公司的加班文化是出了名的,我们上班时间是固定的,下班时间是不固定的;周六一定上班,周日选择性上班。
这个条规不是我后来才和员工讲的,不然他们觉得是掉进了资本主义的血汗工厂。
而是一开始他们来我们这面试入职的时候,我就和他们说得很清楚,来我们这儿工作是很辛苦的,而且我在公司的文化体系里学麦肯锡“up or out”的那一套,要么你越来越出众,加薪晋升,要么你就离开,而且要设置一定比例的淘汰率,这样保证公司不养闲人,更不会养蠢人。
而且我还和我其中一个下属说,这一年你的时间是卖给公司的,你不可以谈恋爱。因为你现在涉世太浅,没见过世面,人家一顿几千块的晚餐,或者宝马奔驰就把你骗走了。等你在咱们公司工作开阔眼界,聊过大咖,过上体面的日子后,你就不容易被骗走了,而且更值钱,就能挑到更优质的对象了。
我说,有两种人可以不加班,第一种人是已经有家庭小孩,可以选择性不加班,而你们现在都不是;第二种人是做事效率极高,不需要加班了,不好意思,你们都没牛逼到这种程度。
所以,你们有什么资格不加班。
而且不加班的青春,其实挺没意思的。
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
年轻人如果选择不加班,那下班后的时间去干嘛呢?
你说可以去逛街呀。可以呀,因为没有钱,就花大量时间在货比三家哪个实体店在打折,哪个淘宝店铺在促销。花了三小时因买到了便宜三百块的货而高兴——你的时间是有多不值钱。
你说可以去旅游呀,可以呀,去看一大堆穷游的攻略,找打折机票,住如家汉庭——你的旅游是有多廉价,你折腾自己也就罢了,要是带上父母或者爱人出游呢,多没面子呀。
你说可以每天和不同的朋友一起吃饭唱歌,可以呀,你的收入和你的级别,决定了你的圈子的水平,能天天有时间你一起混的,多半也强不到哪里去——
吃再多的饭,也吃不出年入百万;唱再多的歌,也唱不出一个美好未来。
很多人说,我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时间,上班好好工作,下班好好生活。我对这句话表示深深怀疑。
如果年轻人或者职场新人真的听了这种鸡汤,那么恭喜,你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为了一个未来的平庸者。
我认为年轻人真正平衡的工作生活,就是应该上班和下班的界限是模糊的,就是应该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不要怪我太偏激,也不要说我功利,我真的是这么认为的。
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看,从大学毕业到三十岁前,年轻人职场的黄金时间就那么五六年,别和我扯什么终身学习,或者三四十岁是最好年龄这种鬼话。
你的一生,只有这几年,是自己身体和精力最旺盛的时候;
也只有这几年,你不用分散精力来孝敬父母或者娶妻生子,这几年是人一生最好的资产,当然应该投资在回报率最高的事情上。
什么让你增值最快,那就是一份有前途的好工作呀。
其它都是浪费。
你知道么,像我这种过了三十岁的中年大叔,每次看到现在的年轻人浑浑噩噩的,工作只当工作,而没有当事业的心态,我根本无法抑制自己的痛心疾首——
现在的小年轻们,这样挥霍自己的青春,太奢侈了。
我经常认真地和90后员工们开玩笑说:我愿意花一千万和你换五年青春,真的,要是能换,我现在毫不犹豫地掏钱。
一个人,更早获得财富上的自由,更早获得事业成功,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
人生很大的悲剧在于——年轻的时候拥有最好的时间,身体,精力,却没有钱,做不了什么事,享受不到这个世界的很多美好;而等到四五十岁开始有钱的时候呢,却没有精力,身体和时间来享受这个世界了。
就好像两个老年人谈一场一见倾心、轰轰烈烈的恋爱,再有冲动,也玩不动了好嘛!!!
这特么就是人生最大悲剧啊。
张爱玲阿姨说了“出名要趁早”。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你知道么,在更年轻的年纪,拥有更好的收入,有精力,有时间,有能力,按自己的意愿,过更自由的生活,实在是太美好的人生体验。
很多人看了鸡汤,劝说年轻人不要太着急,成功要晚点来比较好,太早成功,容易摔倒。
这句话我又忍不住深深质疑:
人家都已经成功过然后失败了,你还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到底谁的人生更精彩?
年轻时候失败了又怎么样,还有时间东山再起呀。而年纪大了再失败,往往就翻不了身了呀。
而其实更残酷的现实是,这个逻辑本身是错误的:一个人不是年龄越大,成功的概率越高;相反,年龄越大,成功的概率更低。
我一个公务员的朋友和我说,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没有升到科长的话,那么他的仕途基本上就这样了,再往上升的可能性很低了。
职场上也一样的,你三十岁后如果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那么你凭什么再和比你更有时间和精力、薪资却只要你一半的年轻人竞争呢?
职场上,很多时候不是人越老就越有竞争力,而是越老越没竞争力。
是不是很扎心?是不是很残酷?
欢迎来到这个功利的世界。
再回到加班这个主题。
有些人反驳说,那加班就是延后幸福感呀,就辜负了当下的青春呀。
这个理论,呵呵,部分正确。
加班是辛苦的,我承认,但是,在我看来:加班只是阶段性延后幸福感,而不加班是无限期延后幸福感好么。
说实话,今年是我最辛苦的一年,每天都是被各种事情推着走,可以说没有过上一天舒服日子,欧洲旅游的签证都已经办好了,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十天的出游,对我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但今年也是我收入增长和事业发展最快的一年,年轻时候辛苦三五年,然后在三十岁这个还算年轻的年纪,过上越来越体面的生活,不是很好么?难道年轻的时候,贪图一时的享乐,三十岁后才开始想买房的首付和结婚的成本:
说好的我负责面包,你负责爱情呢?
加班是阶段性延后幸福,加班是对青春的最好投资,加班是自我压榨,没错,但是——
只有自我压榨,才有可能撕裂般成长;而成长带给你的快乐,才是最高级的快乐。
不加班的青春,你说有什么意思!
老板都还在加班,你凭什么下班!(摘自公众号:spenser)
4、那些个成功的年轻人
那些个成功的年轻人
编者按:这是豆瓣网友“杰克叔”的日记,讲他在这些年遇到的优秀年轻人和其特质,值得细读。
第一个优秀的年轻人
我曾经碰到过一些优秀的年轻人,让我感到,其实人类中永远有一些人,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年轻人比我大2岁,是一家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4年前我第一次和他见面的时候,我想和他请教的问题,是如何做职业选择的问题。
开始谈话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下对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看法,我遇到过几个这样的投资者,觉得有些无聊,但也耐着性子逐个说了一下对这些公司的看法,大都是泛泛而谈。有些投资者会听你说话毫无反应,有些人则会中间打断,开始滔滔不绝的谈自己的想法。他比较安静,仔细听完,在某几处赞同我的看法,其他大部分看法不予置评。(1。他的思维很灵活,有自己的看法,但随时考虑别人的想法)
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百度,我问他能不能short,他仔细想了想,说了一些理由,说short其实远远不如long的机会更大。因为他从百度上面赚了许多钱,所以我猜想他可能是惯性思维,也没在意。(2。后来百度又涨了好多倍,从400块到现在的1600块,他是少数在百度的大走势上面赚到大部分钱的人之一)
后来和他开始聊职业选择,他谈了一下他的经历,如何从华尔街来到中国,遇到的挫折等等。我问mba是不是必要的,他的回答很简单但是很肯定,有没有mba都没关系,但年轻很重要。(3。mba的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否认mba的作用在金融业里更需要智慧)。
这次聊天印象很浅,回来就丢在脑后了,然后后来一次次的听朋友谈到他的战绩,越来越让人佩服:
4、看好分众而不是航美(分众的led是自己逐个去谈下来的,有壁垒,航美靠大客户没有壁垒)。
5、看好新浪但并不是完全乐观(因为认为新浪不是facebook,缺乏承载广告的能力,而在150元退出)
6、看好360buy,成为最大的股东并已经赚了5倍(通过研究管理层发现360buy的管理层更加有执行力,认为当当在目前的早期阶段不应该追求盈利而是应该追求规模)
他的逻辑从来都是很简单,别人都听得懂,而他一次次的从中赚到大钱。许多人喜欢谈论逻辑和思维,但往往复杂到不知所云。也有许多优秀的年轻人急于和别人争辩,认为自己比别人的看法更加高明,其实争论毫无意义。
这个人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善于倾听。如何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在拥有自己的立场的同时,能清晰的听见别人在说什么并认真考虑,才是聪明的开始。
聪明人,从来不会捂上耳朵。
第二个优秀的年轻人
其实优秀和钱没关系,第二个年轻人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8年前我创业遇到了挫折,心灰意冷的躲到学校里读硕士。
开学的时候,遇到一个圆圆的年轻人,他看起来真的是太圆了,大耳,厚鼻,宽额,像个小弥勒佛,斜背着小书包,一幅过去高中生的样子,交谈起来,非常认真听完你说话,然后认真回答你。
我对太老实的人往往在意不多,只是觉得他性情随和,就常常一起吃饭,聊天。他的生活很简单但没规律,睡觉,看书,打游戏。打游戏不分白天黑夜,必须一次通关,然后睡觉,看书也如此。
我那时没钱,就做咨询捣浆糊,看他没事可做,有些时候就拉他帮我干活,然后分他一些钱。几千元虽然不多,他却很开心,慢慢对做ppt有了兴趣,常常不睡觉的做ppt。经常是我飞来飞去做项目,他在后方帮我把ppt赶出来。
过了半年,我发现他的ppt做的非常快,也非常好。常常晚上说的东西,第二天早晨就做完了。这个让我吃惊不小。就问他为什么做这么快,他想了想,说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趣就一直做下去了。
很快过年了,他回湖南老家,回来的时候,给我一个很大的文件,我打开一看,是两千多页ppt。然后和我说,在乡下没什么事情,就把专业的研究内容做成了ppt。白天睡觉,晚上打开电脑做ppt。
我总算明白,我遇到了异人。
仔细想起来,他不算勤奋的人(很少运动),也不善钻营,但乡下的纯朴和超越常人的执着认真,让他做事很难不成。
快毕业的时候问他去哪里工作,他说还没考虑,眼神很坦然。等学校发了证,他收拾东西去了湖南卫视做实习生,第二年给我电话,说转正了,再一年和我谈起,说深得台长起重,所有的发言稿都是他来写。我就笑问,ppt是不是也交给你做。
这个过程,可能没有几个毕业生经历过,但在他身上,一切都很自然。
这样的人,自然信佛。他写诗,常常短信我他的长诗,每每都谈及轮回无常,但虚无似乎和他没关系,他一直在认真的研究自己和佛之间的关系。
做成事情的人,都有一颗郑重的心。
第三个优秀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比我大8岁,我不知道该不该叫他年轻人。
许多年前,我给微软做项目,他是客户方,见面前,同事就告诫我,这个台湾佬不好打交道,我也没当回事,共军怎么能打不过国军?
第一次见面,换了名片,他就开始背简历,我ucla毕业,最早在麦肯锡做顾问,然后在p&g做产品经理,然后在ebay。。。。。等我听晕了,他也说完了,然后开始看着我。
项目不好做,他要求很多,许多细节到标点符号的需求,让我很怀疑,这人是一个部门总经理嘛?感觉比一个小兵还要八婆啊。
我爱面子,虽然遇到很难做的事情,很变态的要求,总不好意思拒绝,就一次次在折磨自己中改进,4周后,项目终于做完,感觉好长的一个月,每天回到办公室都骂他许多遍。
但最后一天,还是被他感动了一下,他和我从头到尾过了一遍报告,确认没有错误。然后就一遍遍的教我去怎么讲,说麦肯锡会怎么讲,遇到别人提问怎么应对。讲的很认真,我觉得一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总算有所回报。
然后,他和我讲了一番话,我知道你做项目很辛苦,但你日后看,这段辛苦的日子,应该会是成长很多的日子。只是在过程中,比较辛苦。把吃苦当作吃补,拥抱改变,热情学习。只要有正面的能量,其他的技术,都是时间磨,能学会的。
第二天,他请来了不少头头脑脑,我觉得自己讲的蛮好。讲完回去,收到他的邮件,赞扬我的项目做的好,还附了许多评价。
再后来加了msn,就常常骚扰他,和他聊聊工作,他先是去了商用事业部做总经理,后来因为win7黑屏事件离职,然后回了台湾。事业虽然起起伏伏,但感觉他一直兢兢业业,专业的态度让人佩服。
刚才和他在msn聊工作,他的最后一句话,突然让我有所开悟。
上班一定有瓶颈和压力,区别只是心态。
第四个优秀的年轻人
那年9月,在清华里面复习,准备考研。认识了一群考友,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瘦弱,人非常沉静,也不说话,就一直复习。
中午吃饭,问她是应届还是在职,她想了想,说我是一个咨询顾问。我注意到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亮了一下,然后不吭声,看我的反应。我比较土,没听过这词儿,就条件反射的问,咨询顾问干嘛的?
后来得知她大四考研没考上,就去北大纵横打了半年工,攒够生活费继续考研。
再后来就听她说了许多咨询的故事,让我对这个行业徒生好感。现在想,那是她眼里的咨询,并不是现实的咨询行业。
考完我们这群考友也就鸟兽散四方。她被光华录取了,然后读研,后来毕业去了广州,在watsonwyatt做顾问,后来换到另外一家,想起她的眼神,觉得有信仰的人得偿所愿,大善。
去年底我有一次去深圳,突然想起来,给她打个电话,正好她在深圳做项目,约好见面聊聊,n多年没见,看起来更加瘦弱,弱不禁风,不过已经是中国区的咨询总监,谈吐成熟自信。
聊来聊去就聊到了咨询,问她还加班吗?她说,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每个星期我只熬夜一天。
我无言以对,就再问她,你觉得做咨询值得吗?她说,我和其他顾问是不同的,我从来不忽悠,我只是承诺我能做到的,全力以赴面对客户,我是一个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顾问。
听的我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
这是一个让我感动和敬佩的女孩子,对于咨询,她有传教士一样的信仰。八年咨询,熬干心血累坏身体,辛苦吗?在一个充斥着“江湖骗子和自大狂”的行业里面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值得吗?这些问题对她似乎不重要,八年过去,她的梦想似乎没有褪色。
成事业者,多有宗教般的虔诚。
第五个优秀的年轻人
我认识他是在一家国内的小咨询公司,2005年。
那时候读研究生,没钱,去咨询公司打工,很辛苦,全职也不到1万块钱。他和我一样,读研究生,没钱,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咨询公司的本质就是忽悠,无论大小,这是我后来明白的。当时只是觉得做的许多东西都是扯淡,尤其是移动互联网,web2.0神马的,常常感觉烦闷。我们俩总在一起聊天,我发现他心态很好,对于任何事情都是一笑而过。
我加班,他不加班,问他,他说反正都是忽悠。我在意项目的结果和客户的反馈,他不在意,问他,他说反正都是忽悠。我想去更牛逼的咨询公司去看看,他不想去,问他,他说反正都是忽悠。我常常觉得公司管理可以提高改进,他对这些毫无兴趣,问他,他说反正都是忽悠。
慢慢的,我把他归到胸无大志的一类人,觉得虽然聪明,但不够勤奋,难成大器。
后来我去了外企,后来我去互联网公司,后来我去了投资银行。他研究生毕业后,也想去外企,未遂,最终加入一个创业团队,继续做互联网咨询。
今年他告诉我,他去了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做总监,随便和我说了薪水,说实话,我很吃惊。但想想也可以理解,他们那家小研究公司现在也是行业的三家之一,名声慢慢出来了,很不错。
和他相比较的,是这两年我见过太多的麦肯锡/bcg的顾问,纷纷加入百度腾讯这样的公司,甚至是奇虎优酷这样的小公司。那些勤奋的优秀的年轻人,在麦肯锡辛辛苦苦做三年,或者去美国读书,才能拿到加入百度腾讯的门票。和他们相比,我这个朋友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看好一个行业,然后呆下来了。
上面提到的那家本土咨询公司,出了许多互联网行业的总监vp,人称黄埔军校。我想起这个朋友,还有我行业里认识的许多朋友,就会联想到巴菲特关于池塘里鸭子的比喻,其实,许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形势永远比人强。有智慧,不如乘势。
第六个优秀的年轻人
第一次见到她是一个会场,阳光、青春、靓丽,过来和我换名片,然后就是习惯性的恭维,看了一眼名片,是一家本地投行的经理,看主业是做tmt行业并购的财务顾问。
此后就总是接到她的电话,请教各种行业问题,后来了解到她刚留学回来,看好互联网行业,就跳进来,从小公司开始做起。
再后来她跳去了德勤并购部门,她很喜欢组织行业聚会,我也会去参加,每次聊到最后,她就会讲她的金融梦想,说她最后一定会去做冲基金。没错,对冲基金,这是我第一次亲耳听别人说这个词儿,感觉很有意思,但想想,华尔街是很遥远的事情,超过我想象力了。
她认识了好多好多的人,似乎每天都在认识人,各种各样的人,tmt行业的,从企业老总、管理人员到普通的运营人员,她总是介绍各种人和我认识,我开始佩服她的社交能力。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电话那端,她平静在说,jack,我去了lazard。
我很为她高兴,lazard,华尔街并购业务第一名的投行,《最后的大佬》的主角。
梦想就是这么成为现实的,她开始成为street上的一员了。
她还是不断和我讲对冲基金的梦想,我不知道该相信还是不相信,不过并购和对冲交易确实差太远了,我也无法给她什么建议,只能听她说她的梦想。
故事的结局我还不知道,她今年跳槽去了一家投行的研究部,开始做sellside的分析师。我想,她总有一天会走到buyside,去做一只全球的对冲基金。
许多朋友一直期待我写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ok,现在,你得到了。
第七个优秀的年轻人
第一次和他吃饭是在前八家的一个大排档,零四年。那时候我对媒体感兴趣,他常给报纸电视台做顾问,大家都叫他博士,说他资深。我就约他出来吃饭,他吃的不多,话也不多,长的像周星驰,说话也像,话很少但没有废话。他的低调让我略微失望,这和我认识的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截然不同。
然后我们俩就合作做了一个项目,给一家报纸做战略规划。(名人名言 )项目启动,我俩飞到客户的城市,我算真正开了眼,他还是话不多,但句句说中要点,深深的打动了客户,客户很满意,项目顺利完成。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能打动客户?他想了想,你得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需要说的是,他只是比我大三岁,而且他并不是博士,这并不妨碍他在行业的声誉,他写书,讲课,还主持了一个高校的媒介研究中心,我很欣赏他的才华,把他介绍给我的导师,他跟着我导师读了媒介研究的博士,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博士。
几年后的一天,他突然邀请我去参加一个酒会,去了才知道,他竟然创业了,一家it企业给他投资了五千万让他做一个移动互联网的项目,他以创始人&ceo的身份侃侃而谈移动互联网的大好前景,和几年前一样,他谈论日本的创新,谈论新技术的美好愿景,谈论公司的未来,席间,vc投资人,互联网里各色面孔穿梭,大家都称赞他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专家,让我恍然隔世,想起几年前,人人都称赞他是媒介管理专家。
他邀请我说几句,我说,我认识博士多年,他善于发现产业的前沿趋势,多年来他的研究和分析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他是一个让我很佩服的专家。
我是由衷而言,他是专家,一直都是,时代需要他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而且会做好。他先成就了博士的声誉,然后获得了博士文凭,先建立了咨询顾问的声誉,然后成为咨询顾问,先当上了互联网公司的ceo,然后成为互联网专家。
牛人,从来不需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