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应该避免的25个遗憾_人生的25个真相

1、人生应该避免的25个遗憾

人生应该避免的25个遗憾

第一个遗憾: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大津秀一说:“人们临终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这一辈子啊,太短了。”有人削尖脑袋往上爬,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自甘平庸,也有人孜孜以求。人生有很多活法,千万别被别人的价值观“绑架”,不要把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当作是你想要的生活。想谈恋爱,现在就行动吧;想学点什么,现在就开始吧。人生就像个旅行团,你已经加入了,不走完全程,岂不可惜?

第二个遗憾:没有实现梦想。

当人们在生命尽头往回看时,往往会发现有好多梦想没有实现。“真正的后悔,其实不是因为没有实现梦想,多半是责怪自己没能尽100%的力量实现梦想。”坚持梦想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一个没有期限的梦想只是个梦,给梦想加一个“截止日期”,把它变成现实的目标,才更容易实现。

第三个遗憾: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辈子不做错事,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便不肯杀生的佛家弟子,也难以避免走在路上踩死一只蚂蚁。为了生存而做的无损原则的“坏事”是可以被原谅的,与其背着负罪感生活,不如放下包袱往前看。

第四个遗憾: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

现实生活中,感性的人总是嘲笑理性的人“活的太严肃”。其实,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又能如何?笑过、哭过、发泄过,生活也不会因此改变。也许真要等临终一刻才能明白,每天为之烦恼、痛苦、伤心、气愤、达到忍耐极限的事,是多么可笑和不值一提。

第五个遗憾: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

或是冷漠,或是怕吃亏,让很多人不敢做个善良人。其实,善良的人很少后悔,他们活得坦然、心安,那是善良给予他们的美好回报。去帮助那些需要你的人,“被人需要”的感觉远比“索取”好得多。

第六个遗憾:过于相信自己。

我们都有过这样自大自负甚至唯我独尊的时刻,认为自己不后悔做过的任何一件事。这样虽然看起来很积极,但却显得盲目。总有一些事,别人比你想的细致周到,多听一句、多想一秒,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第七个遗憾:没有妥善安置财产。

现在因为财产引发的家庭纠纷越来越多。其实,作为老人,一定要把处置财产当做一件重要的事,在世时就规划好。如果子女多,分配一定要公平,不要因为钱物,伤了孩子们间的感情。

第八个遗憾:没有考虑过身后事。

这一点和处置财产很相似。一个人活着,会留下很多印记。周围的人和事,都会因为你的离开而变化。提早规划一下,不但可以让自己更坦然接受生老病死,也能提醒自己好好享受人生。别等走不动路、听不懂话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做。

第九个遗憾:没有回故乡。

每人心里都有一个地方被埋在最深处,却一生不忘这就是故乡。很多人会念叨,等我退休了就回老家。往往等来等去,最后回家的只是一个骨灰盒。有生之年,尽量每年都回家看看,听听乡音、吃点美食。这个在地理上让你无法割舍的地方,也是你灵魂的一个居所。

第十个遗憾:没有享受过美食。

你是否把好吃的东西都留给孩子,因为工作忙每顿饭都随便打发,或是为了健康每天只吃所谓的“营养”食物?吃饭,不仅为了饱腹,它还满足我们很多心理需求。(人生感悟  )品尝美食,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灵治疗。还有就是,别放弃任何一个和家人吃饭的机会,总有一天,这个饭桌上的人会慢慢消失。

第十一个遗憾: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

在这个逐利的社会,工作、金钱、权势成为成功的金标准,很多人到老才后悔,那么好的青春,怎么都献给工作了呢?看看大自然的样子,感受季节的变化,聆听艺术的召唤,这些事情不会让你变富有,却会让你的人生有意义。

第十二个遗憾: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积攒了很多旅行计划却没有成行,因为孩子太小、钱太少、休假太少或是工作离不开?很多人都觉得,旅行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只有生病的人才懂得,旅行也是一种奢侈品。

第十三个遗憾:没有和想见的人见面。

可能是你小学时最喜欢的老师,可能是你的初恋,谁的生命都不能永恒,尤其是那些比你年长的人,哪怕身在异地,也可以专门拜访一下。我们应该抱着“一期一会”的观念生活。这是日本茶道的用语,“一期”就是一生,“一会”就是一次相会,说的是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不能重复,所以每一次的相会都变成了仅有的一次。

第十四个遗憾:没能谈一场永存记忆的恋爱。

爱,也是人存活世间的证明。我们经常看到,在一起的人未必不相爱,相爱的人却被迫分开,这是人生无常,也怪很多人自己没有努力。爱应该是一种忠诚和无私的付出,一种勇敢而无畏的表达,这是我们作为人的权利,千万不能只当儿戏。

第十五个遗憾: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很多人年轻时觉得婚姻可有可无,一个人更自在。年纪大了却开始后悔,没有一个可以相互扶持的人。虽然好姻缘可遇不可求,但是也得自己努力,碰到合适的人千万不要犹豫。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最合适”的人,“比较合适”的人也不会等你一辈子。

第十六个遗憾:没有生育孩子。

现在很多人觉得,“我自己都还是孩子,怎么养孩子呢?”其实,为人父母,不仅是为了传承血脉,也是一种“活过的证据”。想想到了老年时儿孙满堂的欢乐,年轻时养育子女受的苦又算什么呢?

第十七个遗憾:没有看到孩子结婚。

有些子女认为“不结婚”是自己的私事,和父母没有关系。相反,很多老人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自己儿女结婚。婚姻确实是私事,但有时候,不结婚却是件“自私”的事。不妨也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努力了却他们的遗憾吧。

第十八个遗憾:没有注意身体健康。

年轻时,身体是可以最肆意挥霍的资本,熬夜、喝酒、抽烟……健康是这样一个东西,你拥有它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失去它的时候才发现,它是那么的重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改掉一些坏习惯,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健康生活。

第十九个遗憾:没有戒烟。

很多癌症和慢性病都和吸烟有关,不少患者直到查出肺癌,才开始悔过没及早戒烟。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吸烟,觉得倒霉事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克制欲望需要勇气和付出,但你的付出会以“健康”这种方式再返还给你。

第二十个遗憾: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意愿。

我们怕得罪人,怕给别人添麻烦,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样在无形中漠视了自己的真实意愿。其实,无论什么时候,都该说出你真实的想法。只要愿意沟通,你会发现,事情比你想得简单得多。

第二十一个遗憾:没有认清活着的意义。

活着,绝不仅仅是寿命的一个数字,而是你活的质量。大津秀一碰到过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他把生命仅剩的三个月,分成了许多个周期,每个周期做一件想做的事情。哪怕只剩一天,都用来过最好的生活。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第二十二个遗憾:没有留下自己生存过的证据。

很多人觉得,留下房子、财产就是生存的证据,其实不对。既然在这个世界上走过,总该有些精神食粮留给后人。不管是工作、研究、学业上的成就,还是写给亲人、朋友的信,都是这样的“证据”。

第二十三个遗憾:没有看透生死。

看透生死不代表轻视生命,而是以一种更理性的姿态活着。中国人往往忌讳谈论死亡,其实,死亡只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归途。不用忌讳,更不用惧怕。

第二十四个遗憾:没有信仰。

虽然很多人没有信仰一样活得很好,但是有信仰的人,会更透彻懂得人生的意义。尤其在面对困苦、无助的时候,信仰更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治愈力量。

第二十五个遗憾:没有对深爱的人说“谢谢”。

很多时候,我们在外彬彬有礼,对亲密的人说话却毫无顾忌。用好语言是人际交往的一门大学问,哪怕是亲近的人,也不必腼腆,要常说“谢谢”、“对不起”和“我爱你”,这是为感情保温的最好办法。

2、人生的25个真相

人生的25个真相

1、满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

2、赏一路风光,你得走得动;拣一座金山,你得能够拿。

3、垄沟里刨食的是条好汉子,病床上数钱的是个傻瓜。

4、千里纵横,你总得有个家,万众首领,你也得有个妈。

5、委屈烦恼,你非得有人听,出色得意,你还得有人夸。

6、酷毙了靓绝了,你要有人爱,摔倒了失足了,你得有人拉。

7、结怨不如结缘,栽刺不如栽花;富贵不如福态,高寿不如高兴。

8、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60块,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

9、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

10、成功有个副作用,就是以为过去的做法同样适用于未来。

11、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

12、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结。

13、说真话的最大好处就是你不必记得你都说些什么。

14、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

15、真正的领导不在于谁能领导多少君子,而在于谁能驾驭多少小人。

16、人生的财富,不是你拥有多少货币,拥有多少不动产;而是你帮助了多少人,支持了多少人,影响了多少人,在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怀念你!

17、男人再牛,出门在外,帽子的颜色,随时由妻子决定。

18、女人再美,不懂矜持,就像吃方便面时看见死苍蝇,看着都想吐。

19、朋友再好,别轻易称兄道弟,因为,药费太贵,好多人两肋都插不了刀。

20、父母再坏,生你养你,永远开着大门等你归来,要尽孝。

21、生活总嘲笑我们太年轻,可青春却不经易老去。

22、人生如戏,别老想当主角,因为,潜规则里灵魂和肉体都得不到安息。

23、耳根太轻,只能让心沉重,亲眼看到的都未必是真的,何况只是听说。

24、感情再固,折腾多了,容易出现裂缝。

25、天太黑,如果不睡,白天也许就是黑夜。

3、25岁后你应该明白的事

25岁后你应该明白的事

文/卢思浩

翻看之前写的东西,看到一句话:

“在某个年纪之前,你可以靠透支身体,小聪明和老天给你的运气一直取巧地活着。然而到了某个年纪之后,真正能让你走远的,都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很多人都问我,某个年纪到底是什么时候。

大概是因为太透支身体,原本熬夜通宵效率也不会差,现在到了后半夜就只剩下头痛。

以前也爱临时抱佛脚,偏偏效果都还不错,以为那就是自己的聪明。可到后来,突然发现很多解题的关键,都藏在之前的日积月累里。

这个年纪到底是什么时候?

从你的身体发出警告,从你的小聪明渐渐失效,从你的运气不再都好开始。

25岁以后你应该明白的事:

1.

读书的回报周期远比你想象地长,一本书不可能改变你的生活。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

因为在很久以后的某一天,当你遇到一些事情时,你会发现你的处理方式,你的心态,你的想法,可能来源于你之前读过的一本书。

很多事情很多道理你以为自己都忘了,其实不是,你都记得。

2.

收集信息的时间成本远比掌握信息的时间成本低。

花一个小时你可以看完很多电影推荐,花一整天你可以购置很多书籍,花一个礼拜你可以整理出一个学习清单。但要真的去看完电影,去读完书,去学习技能,所花费的时间是前者的几十倍。

微信公众号,知乎,微博的确可以给你带来某些知识,但如果要系统的掌握,你必须花成倍的时间去钻研和消化。

3.

永远不要相信自己“只玩手机五分钟”这种鬼话。

朋友圈刷不出来什么新东西,可你还是一遍遍地刷。你害怕别人找不到你,但其实你关掉微信一个小时,也不会世界末日。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是因为有别人来打扰你,而是你给别人打扰你的机会。

4.

努力不一定就会有回报,就好像付出也不一定就有回应。

好的关系不是一方面付出,不是道德绑架,不是消耗自己。

而是两个人能让彼此看到更大的世界。

5.

有些朋友渐行渐远,是你们原本就三观不同,只是相遇的时候太年轻,彼此都没有发现。

6.

不要因为怕伤害别人就把会让自己为难的事情应承下来,很多时候该说就得说,该拒绝就得果断拒绝。自己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就不要答应到处救火;触碰底线的时候就该果断指出;没法回应的感情就该早些把话说清。扭捏最终只会导致伤人伤己,说出来反而会更好,学会拒绝是必修课。

7.

不要因为自己麻木了,就去嘲笑爱恨都明显的人;不要因为自己没受过伤,就去鄙夷小心翼翼的人。不要因为自己过得安稳,就不屑带着梦想前行的人;不要因为自己有梦想,就怀疑其他人的人生。这个世界光怪陆离,你的准则可能只适用于自己,一个人看不起的或许是另一个人的珍宝。所以,坚持自己就好。

8.

接上。

不要在难过的人面前表现怜悯,不要在努力的人面前表示刻薄,不要拆穿假装坚强的人,不要打击正在欣喜的人,哪怕她的欣喜在你眼里不值一提。

9.

承认自己的软弱不可耻,可耻的是永远不正视自己。

10.

一个谎言需要用一百个谎言去补。

11.

26岁之前,总是仗着自己年轻就熬夜。

26岁之后,身体机能开始一个个亮起红灯。

运动,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坚持的事。

12.

随着年纪增长,才能明白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只能学会一一分配,爱自己,爱身边重要的人,再对这个世界保持热情。

做到这些,就已经耗费掉所有精力了,没办法再取悦他人。

13.

永远不要觉得晚饭吃的很饱了,到了半夜就不会饿。

14.

成长是学会安顿情绪。同样的一件事,以前你可能爱作死爱折腾,爱找到一个人就一股脑的倾诉。后来你还是爱作死爱折腾,但再也不会往死里作了,哪怕要出去吹风,也知道在感冒前回家。情绪可以自己消化,就算还需要倾诉,也学会分清时间对象和场合了。不是说遭遇的变少了,而是知道怎么面对这些了。

这是我25岁后学会的事情。你呢?

4、人生有三件事,一定要避免

人生有三件事,一定要避免

文/angela

1

廉价快乐、垃圾食品、无效社交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生命的长度了。

每个人的生命长度都是一个定额,那些糟糕的事情,如果你及早避开了,就已经在时间上先赢了。

远离廉价快乐。娱乐是好事情,但是有些娱乐是廉价的,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已经被各种廉价快乐紧紧包围。

前些天,我跟风下载了某视频app,然后我的生活就变了样。

每天晚上喜欢抱着手机刷一会搞笑视频。本来只想放松几分钟的时间,没想到回过神来,已经好几个小时悄然逝去。

计划好的看书、写稿和陪家人互动的时间都被消耗掉了。沉迷一个星期后,终于有一天的凌晨,我删除了这个app。

不得不说,廉价快乐是一个时间黑洞。

它就像是一个强力的无底洞,粘住了你的注意力和你的时间,无法摆脱还毫不自知。

一旦掉入了时间的黑洞,你的注意力就被廉价收割,得到的只是短暂的、即时的快乐。

回过头来,一阵空虚。

廉价快乐等于廉价刺激。因为,人大脑里的兴奋阈值,是要被不断刺激的。一旦习惯了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你就不愿意去做那些高投入、见效慢的事情了。

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

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提到,日本的新一代,正在逐步步入“低智商社会”。

他们读的书越来越幼稚,对各种谣言丝毫不会思考,很容易遭到媒体的操纵,得过且过、毫无斗志……

只有两个选择,要不我们杀死时间,要不就是时间杀死我们。

不要让自己成为廉价娱乐的奴隶。

2

远离垃圾食品。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活到了一定岁数后,你会发现,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智力和金钱,而是你的体力。

你的体力,就藏在一日三餐里。

知乎上有个网友,是个17岁的高中生,住校不舍得吃食堂,为了省钱,连续吃了一年的方便面。

直到有一天他的胃开始每天定时胃胀,饭后定时胃疼,而且他隔着肚皮摸着腹部有小肿块。

去医院一查,已经由急性胃溃疡、胃出血,发展到慢性胃炎。

长期吃方便面不仅让他患上胃病,每天还会因为营养不均衡导致瞌睡,头晕,甚至晕厥过,而且脾气也变得很差。

而且,他这辈子都不敢吃辣了。

这位网友觉得垃圾食品让自己脾气变差,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以1000名16-21岁的男女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两组。

一组长期服用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另一组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包括大包装的油炸土豆条以及工业化加工食品等。

然后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观察。最后发现,吃垃圾食品的人更愿意用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脾气也明显更坏。

这是因为,当大脑极度缺乏重要营养成分,尤其是缺乏大脑神经元的重要组成成分欧咪伽-3脂肪酸时,大脑会失去灵活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受损,暴力倾向增加。

好好吃饭,才是最好的自律。既能养生,也能养心。

我非常佩服朋友圈里的一位妈妈。她一年365天,除了外出公干或者旅游,基本每天都会为家人精心准备早餐。

要说时间紧张,她是上班族,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无不需要全力应付。

但她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

为了制作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早餐,她每天都要早起至少一个小时,有些食材还要提前一两天准备。

除了这位妈妈,我自己对于好好吃饭的益处也是深有体会。

好好享受一顿美食,还会让心情更充实舒畅,明显提升工作效率。

少生病,自然医疗费用就会减少,有充足的钱买更健康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对自己每一天负责的人,才是对日子不将就的人,才能过上讲究的生活。

好好吃饭,远离垃圾食物,才是最好的惜命与养生。

3

远离无用社交。作家李尚龙说: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有用社交的根本意义所在,是能提供出自己的价值,和对方各取所需。

几年前,有个久未联系的老朋友找我借钱,我挺惊讶的。

因为这个朋友混另一个圈子已经很久了。

她的朋友圈基本都是围绕着因工作结识的那些非富即贵的朋友,大牌傍身,天南海北出游,美酒美食相伴,总之很潇洒。

混圈子需要资本,这位朋友虽然收入不菲,但为了赶上身边人的步伐,她大部分工资都花在了置办行头和娱乐项目上,还背了不少卡债。

当有一天,家里传来消息,父亲生病,需要昂贵的进口药治疗时,她才发现自己急需资金周转。

面对她的困境,那个本来跟她最热络的二代圈子,除了一个答应高息借她几万块,其他人都玩起了视而不见,甚至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实在没辙,她开始找以前的朋友求助。

后来,帮她渡过难关,甚至帮她父亲联系住院的几个人,还是我们这群知根知底的老朋友。

我从来不反对混圈子,但混错的圈子,不如不混。

真正的社交,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社交,是一种价值交换,而不是强融到某个圈子,你自身有价值了,自然会有人愿意认识你,这样的社交圈子,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圈子。

社交,混圈子,结交人脉的本质,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可了你。

说句扎心的话,你自己没有用,你的社交也就没有用。

只有价值对等,才有礼尚往来。

每个人生命的长度和深度,主动权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账本,那么懂得哪种生活方式对自己比较有价值,哪种方式不值得,才能避免走向一个越来越乏味无趣的人生。

廉价的快乐、垃圾食品、无效社交,该避免就避免,该远离就早点远离。

懂得管理自己生活方式的人,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来源:angela在悉尼(id:angelamanly)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