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_恨一个人,你永远得不到幸福

1、你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你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文/万能的大熊

之前我特别喜欢说的一句话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后来我更喜欢一句话叫“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我至今很少见到承认自己不太有才华的,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其实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的预期低于自己的能力,所以总能满意。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总觉得自己有才华却无处施展,而根据经验来看,“智商低情商高总会有贵人相助,情商低智商高总觉得生不逢时”。

今天和同事讨论人才的事情,涉及到了评判的标准,然后产生的了分歧。一个比较显著的差别在于业绩是否是一个主要的判断标准,而在我看来,业绩是一个团队的结果,彰显个人的因素则有2,一个是创造性的工作,一个是是否符合企业的价值观。然后话题回到了之前一个比较有才华的同事身上,最后却郁郁寡欢,含恨离去。他的才华确实较旁人略胜一筹,所以说明了,才华和被重用并非是必然关联。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讨论的确实是在有才华这个前提下,而不是自以为有才华的前提下,两者差别很多。

你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其实思考来去,大概的根源在于判断的标准不同。虽然从本质上,我们更希望极端纯粹的人才,而根据我之前的经历,这样的人确实出现过,然后被其他人齐心协力的给挤兑走了。这时候,出众的才华反而成了致命的毒药,变成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最终的成功还是一个综合的结果,智商情商才华关系,缺一不可。当然,还是有极少数人可以超越这个层面,那就是我也很爱说的“我这么牛逼,他们能把我怎么办呢?”当然,想达到这个层次,那你真的必须要从各个层面达到一个巅峰的状态。在尝试之前,一定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极端的突破才是真正的突破。而对于一个组织的领导而言,混沌的前行,才是必要的标准。如果你危害到了组织的发展,有才无德反而是毒品,倒不如一个普通踏实不跳槽的人更有价值。所以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领导很弱智,很多时候是因为,聪明的都跳槽了,没地方去的,坚持下来的就成了领导。所以从做领导这个角度而言,才华真心只是一部分而已。或者说,坚持踏实稳重什么的也是才华的一部分。

有一个悖论则是,老板喜欢努力踏实的人,而有才华的人往往又有蓬勃的野心,这样的人不够稳定所以老板培养出来之后也是给别人做了嫁衣。所以有时候,老板对这样的人就比较谨慎,尤其是在公司平台不够大的情况下。所以最后成功的人,有才华是一个前提,而踏实肯干能守得住寂寞,等待爆发的机会,才是一个关键。而就算你没有才华,你肯踏实做事老板也会比较信赖。所以总结到这里你会发现,才华只是一个必要因素,但绝不充分。如果你没有得到重用,那么两种情况,要么是你不够有才华,这种居多,弱者并不值得可惜。可惜的是有才华情商却不高,让大家敬而远之,退避三舍,就曲高和寡,非常遗憾了。

所以你要区分自己得不到重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不够有才华,事情做不出成绩。还是做事挺出色,但是大家都不喜欢你。前者的改良方式,只能是坚持努力靠忠诚和感情取胜,后者的改良方式则是,要么你改变自己的个性这太难了,要么就去找一个喜欢你的领导。气场匹配有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应试教育给我们一个绝对量化的思考习惯,就是考99分的一定要比考98分的强,但社会上的事情绝非这么简单。一件事情的成功是各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而最终的结果往往符合木桶理论,成绩往往取决于最短板的高度。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是需要刚毕业的学生适应几年的,因为已经没有了类似分数这样的判断标准,最后的判断结果就只有是“功夫就是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的结果导向。

彼得法则告诉我们在职场中,大家都趋向升职到一个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部分领导岗位其实都不太胜任。()而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的判断自己的水准,90分的能力做80分的事情,其实才是最优选择,这样大家都给自己留有了余地。只是这种留余地的智慧做法,和我们喜欢推崇的全力以赴又是一个悖论。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前者是均贫富的思想,后者则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突然发现知识点有点多。最后总结一下,你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的结论。1、其实你没有才华。2、情商低。

2、恨一个人,你永远得不到幸福

恨一个人,你永远得不到幸福

文/孙俪

童年给我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爸爸妈妈吵架。他们总是在吵。

我12岁那年,爸爸妈妈离婚了。至今我还记得妈妈从法院回来的那一天,一进门就抱着我哭了:“俪俪,法院只判了2000块钱的抚养费,我们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那一瞬间我也很难过,我抱着妈妈说:“妈妈你别难过,反正以后我也不会结婚了,以后的日子我陪你一起过。”我悄悄大哭了一场,心里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我没有爸爸了,从今以后我是没有爸爸的孩子了。

那时候妈妈带着我,非常艰难。她在一家商场做售货员,一个月就挣一百多块钱,要抚养我,还要为我缴纳学舞蹈的费用。为了能多挣些钱,妈妈每天从商场下班后,还要去一位朋友的公司做保洁,生活的艰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每次看到妈妈这么辛苦,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长大了一定要有出息,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同时对爸爸的怨恨也更增添了几分——他一定忘记了我和妈妈吧?他一定在和他的新妻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吧?

那时候我经常在心里幻想一个画面:我有钱了,开着跑车行驶在上海的街头,红灯亮了,我停了下来,无意间一转脸,看见路边站着的爸爸,他也正在看着我,然后绿灯亮了,我开着车扬长而去,爸爸在后面默默地注视着我,神情伤感……这样想着,我觉得特别解恨。

像做梦一样,自从在《玉观音》中饰演女主角安心,并最终凭借这一角色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后,我出名了,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一旦可以不用为钱操心,我立即让妈妈辞掉她在外面的工作,陪伴在我的身边,照顾我的生活起居。我们还在上海的静安区买了一处复式的房子,并且在妈妈46岁生日那天,在豪华游轮上为妈妈举办了生日宴会。做这一切的时候,我真的是非常开心,终于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让妈妈不用那么辛苦了!

同时,我从各种渠道得知了爸爸的情况,知道他和继母双双下岗,又生了一个女儿,靠经营杂货店为生,生活很拮据。说实话,听到这些消息,短暂的快感之后,是挥之不去的牵挂,这真的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可是我真的无法控制自己会想爸爸,会牵挂他。曾经有一次,我悄悄地去看爸爸的杂货铺,站在马路对面,看着头发花白的爸爸和继母在店里忙碌着,我无法忍住泪水,当街就哭了起来……

对爸爸,我真的爱恨交织,我恨他当初的无情,可是他的窘境又让我心如刀割,我每天交织在两种情绪当中,难以自拔。

有些居心不良的媒体也注意到我和爸爸的关系,他们去采访爸爸,爸爸说:“对这个女儿我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她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全靠她自己的努力和她的妈妈的付出,看她现在很好,我觉得很欣慰……”到底是父女啊,在外人面前,他还是竭力维护着我,不让别人有伤害我的机会,看着那段访问,我失声痛哭……

我矛盾的心态被邓超看在眼里,他对我说:“父女之间有什么过不去的?天下没有哪个父亲是不爱自己的女儿的,你爸那样做,肯定是有他的难处。你如果和他这样较劲,将来后悔的一定是你。”

我的矛盾还在于,如果我和爸爸和好,妈妈会不会伤心,会不会觉得我背叛了她?有一次我试探性地问妈妈还恨不恨爸爸,想不到妈妈很平静地说:“不恨,再怎么样,毕竟他给了我你这样一个女儿,看着你,就不恨她了。”妈妈的话让我非常感慨,是啊,如果妈妈都能宽容爸爸曾经对我们母女的冷漠,那么我这个女儿就更不应该记恨了。

我和爸爸彻底打开僵局是在爷爷70大寿的家宴上。那天是爸爸和爷爷第一次看见邓超,他们好像还蛮投缘的,爸爸一再地叮嘱邓超:“我挑女婿,不重名不重利,只要对我女儿好就行。孙俪从小吃了不少苦,我这个当爸爸的没有尽到责任,以后就靠你照顾她了。”

那之后只要我回上海,就去把小妹妹接出来玩,带她去肯德基,去游乐园。小妹妹口齿伶俐能歌善舞,现在妹妹的教育费用都是我在承担,在我心底,不希望妹妹也吃我当年吃过的那些苦。我还将妹妹推荐到当年教我跳舞的老师那里跟着学跳舞,希望妹妹将来也能有个好前途。

爸爸和继母住的房子,还是过去的石库门的房子,那里阴暗潮湿拥挤,我和妈妈商量了以后,给爸爸和爷爷分别在虹口区买了房子。

一开始爸爸说什么也不肯要,他总说:“你那钱赚得多不容易,我哪能花你的钱?”我对爸爸说:“我赚钱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家人能生活得好?你住在条件这么差的房子里,我怎么安心?”好说歹说,爸爸终于搬进了新房子。

有一次我回上海,去爸爸的新房子那边看他,到了楼下,我仰起头寻觅爸爸家的那扇窗子,看见窗户里透出的温暖的灯光,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幸福,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恨一个人,你永远得不到幸福,而爱,可以让你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宁静。

我的颈椎因为以前跳舞受过伤的缘故,一直不好。爸爸给我找了好多中医,买了中药,又怕我偷懒不熬药,又怕我怕味道苦不肯喝,他就向别人学了一种方法,把药全部熬好,然后冷却后装在真空的袋子里,放进冰箱,可以保存一个月,要喝的时候取出来直接喝就行。每次我从上海回北京,总要提着一只大冰桶,冰桶上面贴着爸爸写的4个大字:按时服药。

我在北京的家里,喝着爸爸亲手为我熬的中药,看着身边为我削水果的妈妈,突然感觉我一直是个多幸福的孩子啊。我庆幸自己的宽容让童年时曾经破碎的那个世界,在我成年之后,重归完整。

恨一个人,你永远得不到幸福,而爱,可以让你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宁静。

3、你总抱怨得不到,其实也没多想要

你总抱怨得不到,其实也没多想要

文/陶瓷兔子

当年做实习记者时,曾经采访过一位创业成功、名利双收的师兄。

采访比想象中要顺利,原本预约了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到了之后他主动说:“你们要是不着急,就再留一会儿,等我开一个会,然后一起去吃个晚饭?好久没听到学校的事了,感觉自己一下子又年轻了几岁。”

我们欣然应允。他离开之后,我和前辈在会客室里一边等着,一边整理采访稿。前辈一拍脑门,问我:“你有没有觉得这个报道缺点什么?”

“人家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还缺什么?”

“他逆袭的故事啊,成功的心路历程、奋斗史、得到的和放弃的,有关他个人的一切,鸡汤的、狗血的都行。”

前辈挂着一丝坏笑看我,“这个部分就交给你了,今晚吃完饭回去整理好给我,在线等。”

晚饭茶过三巡,我鼓起勇气问出前辈教我的问题,“你这一路走来,有什么背后的故事可以分享的吗?”

他挑挑眉,“你们这些孩子,就是故事听得太多,以为照着别人的故事给自己打打鸡血就能成功了?”我语塞,倒是他看出我的尴尬,补充一句:“不过,我倒是不介意讲给你听。”

刚毕业的时候他进了一家小私企,虽然职位低工资少,但好歹图个安稳。谁知道刚满一年,公司就因为收购失败导致现金流短缺,员工每个月能领到的,是只有平时三分之一的工资以及一张签着老板名字的白条。

他是在连续领了五个月白条的时候决定辞职的。父母、亲戚、朋友,所有人都在反对。他们告诉他,忍一忍就过去了,要是现在离职,欠的钱可都打水漂了。

让他下决心的,是一个普通的午后。

他女友工作的地方离家近,为了省钱,每天中午都会回家做饭,并给他送上一份。从不重样的两荤一素,在他的薪水陡然少了大半之后,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他在她营造的温柔错觉里,也曾一度以为自己还能撑得起一个家,直到他有天忘了东西回去取,才发现她做给他吃的菜,就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菜汤和残渣还剩在巴掌大的小盘子里,而她正拿着馒头蘸着那些汤汁吃,吃得很香。

“就是那种当时一块钱四个的白馒头,而她每顿给我送的都是米饭”,他说。隔着氤氲的咖啡香气,看不到他眼圈的微红,却能听得出声音中的一丝哽咽。

“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那么失败过,看到别人开着豪车,没有这样觉得;看着别人洋房别墅一掷千金,我也没这么觉得。只有那一刻。”他正是在那一天,决定要自己创业的。

没想过有一天能做到盈利百万,只想让她过上能好好吃一顿晚饭的生活。

没有启动资本,就腆着脸拿着商业计划书去找好友、亲戚、同学借钱,被一次又一次质疑、拒绝,甚至辱骂。没有员工,他一个人做着一个公司的活儿,每天只睡三个小时,靠着楼下商场的免费咖啡提神,厚着脸皮应对服务员惊异又鄙视的眼神。

“当年我拿着这么大一个水壶去接咖啡,做贼似的,连我自己都鄙视我自己。”他比划了一个军用水壶的形状,苦笑一声。

“我从来都不讲自己的成功故事,倒不是因为见不得人,而是因为听故事的所有人都不是我。”他这样说,“光谈成功的光鲜时刻,自然是人人想要,可很少有人真的舍得让自己付出相应的代价。太多的人嫌苦、嫌累、嫌创业的初期看人脸色、巴结奉承、丢人现眼,但是对于真正急切地想要出人头地的人来说,这点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困难。”

我们想要成功,想要博学,想要被喜欢,我们想要有很多的爱和很多的钱。至少,我们以为自己是渴望的。可是,我们却常常懒得为自己的渴望付出一丝一毫。我们讨厌屈就,也讨厌枯燥,讨厌虚与委蛇,讨厌示弱,讨厌加班,也讨厌重复。

所以,有些东西我们永远也得不到,而越得不到的东西越难以放下,竟逐渐变成一种执念。我们为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梦想。

梦想这东西,本来就是有可能实现不了的啊。我们这样安慰自己,所以不尽力的话,也没关系的吧。

那些说着“今天已经健身两小时了,吃块蛋糕安抚一下自己吧”的人,总是为自己丝毫没有下降的体重痛心疾首。

那些说“今天加班好累,就不看书了吧”的人,每到年终也总会为自己差了一大截的阅读计划懊丧不已。

那些说“本来应该做三个备选方案的,但是最近太忙了”的人,在年终常常会为得不到加薪升职而忿忿不平。

我曾经很想不通,为什么克服有些困难对一些人来说易如反掌,对另外一些人却重于泰山。后来慢慢明白,浮于表面的欲望和扎根在心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真的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无法管住自己的嘴,无法控制自己的腿,无法左右自己的心,并不是因为德行有亏或是智商有缺,而是因为那个你以为自己渴望着的东西,其实根本就没那么想要罢了。

教条没用,鸡血也无法长久。只有“喜欢”和“需求”,才是生活最好的老师。

面对自己既不喜欢又不需要的事,是很难尽全力争取的。那努力只流于表面,像是跟生活的一场赌气;那坚持只浅尝辄止,像是对这无聊节奏的挑衅。

决定做一件事情前,咬牙坚持着把自己弄得辛苦又狼狈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吧:对于这件事,我到底是喜欢还是需要呢?喜欢到什么程度?又是生活中怎样的必要?我愿意为它放弃什么,又想通过它争取什么?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生活比我们意想之外的公平,你愿意为它付出多大的代价,才有资格期冀多少回报。

4、你得不到,是因为不够想要

你得不到,是因为不够想要

文/入江之鲸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聊起一些事情,很有感慨。

朋友是个很优秀的人,努力且自制。当初她在找工作的时候,准备了很久,却还是因为学历和资历都不够,被心仪已久的公司拒绝了。

她纠结于该按自己的意愿留在北上广打拼,还是按父母的意愿回家乡之工作,我极力劝她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我和朋友的鼓励下,她揣着大学里几千块的积蓄,留在了广州,在城中村租了房,从一家和心仪公司业务相关的小公司做起,为应聘心之所向的那家公司积累经验。

她花了两年时间,做出了一些成绩,再跳槽那家梦寐以求的公司,成功了。

而她那些曾经同样网申了那家公司的同学,一会儿想找工作,一会儿想考公务员,一会儿又准备考研。最后呢,仓促找了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将就”着,虚度了两年时间。曾经,他们什么都想要,后来,他们什么都没得到。

说白了,他们是对哪一种选择,都没有强烈且坚决的渴望。

我在台湾时候的好朋友,是个很能来事儿的姑娘。因为高考发挥得不太好,去了一所不算顶尖的学校,按照普通人的想象,应该不会成为学术上的顶尖人才了。

大二的课程,他们要拟一个实验方案,其他同学都是敷衍着拟了个方案交差就算完事儿了,而她认真地调研和做方案,课程结束后又找老师多次探讨,想把这个实验执行出来。

她趁着暑假的时候去幼儿园做实验,又查了大量的文献,最后写成了论文,在老师和老师介绍的美国导师的帮助下发了ssci。

即使是985高校,本科就能在核心期刊发论文的人也很少。而这姑娘,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超出身边同学想象的事情。

后来,她想申国外的实验室实习,而那几个实验室在全球招的人都寥寥无几,那时候在身边人的眼中,申请成功的概率跟中彩票差不多,很多人连试都不敢试一下。

而她敢想,更敢为之竭尽全力。在台湾的时候,她去医院实习,在实验室帮助老师,做一切有助于申请的事情。她利用下课的时间,一个个咨询相关专业课老师,问关于专业方向的事情,老师们的意见也给她了很大帮助。此外,她还每天在图书馆准备gre到半夜十二点。

后来回了大陆,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她偶尔发朋友圈,有一次是gre考了很高的分数,又过了一段时间再发朋友圈时,她的定位已经在美国了。原来,她的申请信真的得到几个心仪实验室的回复,她如愿去了其中一所。

我真心的祝福她,也很佩服她。

很多时候,你得不到,可能只是你不够想要。你其实对这件事也没报多大希望,因此也不会为之付出全部努力,就算失败了,你还可以给自己找借口,觉得失败是验证了你之前的想法。

还有一个大学同学,他校招进了一家以待遇好闻名的企业,让身边同学羡慕不已。

聊起校招的事情,他说,其实他第一轮面试就被刷了。但是他很执着想进,就去霸面了,央求工作人员给他一次机会,从上午等到下午,终于得到了一次机会,后来竟然一路幸运地过关斩将,拿到了offer。他调侃说,真的好险,要不是他抱着渺茫的希望再争取了一下,可能第一轮就要被刷了。

大学的时候,他有一次带团队参加一个全国性比赛。精心准备了很久,结果居然都没能入围。

失望是在所难免的,而一般人都可能认倒霉就算了,而他执着地去找组委会,查没入围的原因,最后发现居然是提交作品的时候,由于网站原因,很多资料都没传上去。

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组委会终于答应帮他重新递交一下。后来,他们团队顺利入围,并且以一等奖的成绩进入决赛,最终拿到了全国金奖。

比赛和面试,幸运的因素有之,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努力争取,从前期准备,到遇到意外情况后所做的补救。

你现在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呢?

你真的有那么渴望它吗?还是下意识觉得其实得不到也没关系?你有为之竭尽全力吗?你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吗?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得不到,只是我们不够想要而已。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