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励志文章: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_高考励志文章:我的高考奇迹

1、高考励志文章: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高考励志文章: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一个梦想,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拼搏了十年有余,多少汗水、多少心血……等我们到了高三这一最最关键的时刻,是否还有很多东西无法掌控,无法割舍?在这样一个需要心无旁骛的时节,又该怎样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呢?

看到很多高三的学生,还真的不知道什么是需要自己不遗余力的去争取的,也不知道什么事需要短暂放弃甚至永远放弃的。和一位学生的交流让我很震惊,他竟然没有自己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也从来没有想过对家人、对自己的将来要负什么样的责任!现在上学上高三,纯粹是父母“让”来的,自己无所谓!很明显,这名学生不知道自己要拿得起什么!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颓废,让自己本来可以浇灌美好记忆的季节黯然失色。

那么,到底需要学会拿得起什么呢?

责任、志气、目标、干劲、知识、能力……类似这些的词语所表述的意思都是。十年求学,求的是什么?不是书呆子,更不是前文提到的那种类型。而是正面的、积极的,对一个人的精气神有帮助的。尤其是在高三,你前面所养成、所潜移默化形成的素质,将是受益终生的宝贝啊!即将到来的高考,就是一次绝佳的验证!

在我们想偷懒、过于放松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自己肩头的责任呢?同样是坐在教室里学习,重责任者是什么状态,碰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表现?有没有想过自己疏松的原因就是忘却了责任呢!记住,最起码你是一家人的希望,你的责任不仅仅是对你自己而言,更是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而言!

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长长志气,让自己也具备拥有一个充实高三的基本条件。从你决定要长志气的一刹那,你不会比任何同学差!

把该拿得起的拿起来,你曾经柔弱的肩膀就能力挺千钧,你曾经散乱的步伐就会铿锵有力,你曾经弯曲的脊梁就会充满力量,你曾经迷惘的脸上才会舒展最美的笑容,你曾经荒芜的作业本上已是郁郁葱葱……拿得起的,原来是自己最最充实的人生!

放得下的又是什么呢?从整体上来说,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表现。

有的同学放不下的是情感,那个她(他)总是在自己的脑海中若隐若现,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其实,有这样的感情是没有错的,关键是要认清利害关系,高三了,毕竟不是可以任意挥霍时间的阶段,眼光放的远一些,你所怀有的感情缺少太多的基础了!一旦小树分杈又没有及时的纠正,参天的栋梁只能是你的偶像了!即使“真的有感情”,那害怕时间的考验吗?一年后的大学校园里,不是更适合你的情感的寄托嘛!把在这一阶段不合适的情感放下,其实你表现的更有情有意!时间将会证明,你的放得下的决策将是多么的英明!

有的同学放不下的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属于比较敏感的一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稍有“风吹草动”便惊慌失措的不知如何是好了!有一个同学很喜欢折纸,以至课上的时候也忍不住加工一下,精力自然受影响了,每当自己感到成绩不如意的时候,就懊悔的了不得,然后迁怒于自己……其实静下心来想想,某些琐事真的没有意义,有意义的琐事如果在高三这一过程太在意了,反而成了自己给自己制造的障碍!

具体到学习中,也要学会放得下。比如一节自习,老师布置了十道作业题,如果我们不会取舍,自己的基础又无法全部完成,何妨通览一遍,先把自己认为能做的做好,不会的干脆放弃!过后再用课余时间把不会的进行钻研,这样,不仅这一节自习有事干,还是一些很有效的劳动。

当一场考试过后,拿得起的是考试经验和教训,是通过检测自己被查出来的问题,是老师讲解的时候“点睛”之笔!放得下的试着一场考试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和其他同学相比较带来的失落感,或者是自己成绩较好带来的优越感!高三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甩开包袱,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完成的!

拿得起,放得下,让高三带给我们真正的成长的快感!带给我们在高三奔跑的愉悦吧!

加油!每一位正在拼搏的高三学子!

2、高考励志文章:我的高考奇迹

高考励志文章:我的高考奇迹

我的高考算是一个“奇迹”。我是海淀区2010年高三理科生,“一模”考试成绩421分,按分数线只能读“三本”;“二模”407分,按分数线只能读高职;6月高考后,成绩上升到496分,超过了一本线,被西南政法大学传播学专业录取。

有同学好奇:“你怎么做到超水平发挥的?”其实,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我的朋友中,超水平发挥的也有一些。我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考前拥有良好的状态。

“模考”成绩差师长不言弃

我的两次“模考”成绩都一塌糊涂,且一次不如一次。父母嘴里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很无奈。当时,父亲帮我搜索的信息主要是一些“三本”和专科院校。看到班里考得好的同学欢喜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中午,班主任把我叫到楼道里,问我想上哪所大学。我说不知道。班主任说:“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冲上去绝对没问题。”按说,这对我是一个很及时的鼓励,但那时我受“一模”打击太大,并没领会老师的期待。直到“二模”来临,我依旧整天迷迷糊糊。这导致“二模”成绩比“一模”还差。

我清晰记得,“二模”后,由于成绩太不理想,爸妈只说了一句,“有个学上就行了。”这时距高考还有一个月。妈妈对我说:“生活是你自己的,你以后干什么我们不管,但你要想清楚,以后聚会时,你准备以什么面目见大家?”爸爸显得深沉些。一天,上学路上,他说了那句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你以后的日子会很精彩,但为了更加精彩,你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激励了我,让我顿悟:“为什么别人能上更好的大学,我就不行?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此,我真正进入状态,像充足了电的机器,每天铆足了劲儿学习。我对自己说,如果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那以后还成什么大业?所以,坚定信念是最关键的。(励志  )我们要坚信,不到最后一刻,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奇迹都可能出现。这需要同学们在考前绷紧弦,坚持到底不松懈,不能拿就要高考了作松劲儿的借口。

剖析薄弱点分分都计较

现在想来,认清、剖析弱点并重点突破是让我非常受益的一个方法。

分析“一模”和“二模”试卷后,发现理科综合是我“命门”所在。它的总分为300分,而我当时的成绩只有150—160分,原因是选择题错得太多,一次能错9道。一题6分,我在选择题上就比别人少了54分。那时老师总有一句话“一分一个操场的人”,我就想,这些分数能让我落在54个操场的人之后了。

我决定对理综重点突破。在那一个月里,我把有关“一模”和“二模”的试卷翻出来,每天做一套理综选择题。我做的是北京历年高考题,没做其他省市的题,因为题型和出题思路不一样。不管对了还是错了,我都逐题分析。如果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我就写出其他三项的错因。我发现,选择题注重细节,有时多一个字,答案就会有变化。一星期后,我的选择错题降到了5道,这对自己是个很大的鼓励。最终高考时,我的理综分数达到了从未有过的217分,比“模考”提高了60分。

我的经验是抓住每道有把握的题,不丢每一分,分分都计较。

考试状态好百战才不殆

高考不仅考查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也考查耐性和心理素质。我认为,从现在到考试结束期间的良好状态非常关键。我把它归为两点:

其一,考试状态是一种做题的手感,比如选择题有选择题的做题技巧,大题有大题的做题技巧。这些老师已传授给了我们。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还要了解自己常错的知识点。我有时会发现,这个(类)题总做错,做三遍,错三遍。那么接下来我就会对它格外关注。

其二,考试状态也是种心理状态。我在考试前没考虑过能不能考上。既然志愿报完了,想也没用。我关心的是,对有把握的题要做对。有些不会的题,任你怎么绞尽脑汁也不会。所以,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题上,多检查做过的题、会做的题。我们平常都有体会——这道题我马虎了,那道题我能对,但就是答错了。高考也同样。

如果你总是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你内心不够平静,可能比较浮躁、着急。其实大可不必。虽然综合科目时间较紧,但做对有把握的题的时间还是够用的。我们要争取做一题对一题,在考场上想做完所有题再回头检查几乎不可能。慌乱,是考场大忌,时间再怎么不够,也不能慌张。记得考英语时,坐我旁边的两位同学最后一篇小作文没时间写了,但成绩也不错。既然已成事实,再想还有什么用?我们只要关注卷子上的题就好了,其他什么都不要想。这才是积极的心态。

说实话,我在高考前一天还在看电视,因为老师和家长都鼓励我要放松心态。但自己虽然表面上在看电视,心里还是在思考:语文作文可能要写议论文,论点和论据要清晰;数学的有些公式要再背一遍,比如三角函数的公式;理综的物理要好好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化学常考的方程式要会写;生物还有些名词记得不牢;英语的完形填空的弱项,要先通读一遍全文,然后再做题……

现在,“二模”还没开始,高考还有40多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请不要气馁,请记住: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难分;不与他人比较,只与自己比较;知足常乐,将每次进步都化为前进的动力。

只要努力,奇迹就会出现。

3、励志文章:要学会征服自己

励志文章:要学会征服自己

 

    有人这样说过: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从这句话里我回忆起一个这样的故事。

    据说: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地下室墓碑林中,有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可能、甚至改变这个世界。”

    年轻时的南非人曼德拉看到这段话后,触动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他茅塞顿开,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回到南非以后,曼德拉改变了他自己原来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首先从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处世作风做起,下决心先改变一下自己。历经几十年的磨难和奋斗,他不仅改变了自己,更是改变了自己的国家。

    曼德拉的故事让我陷入了深思。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听到一些人抱怨的声音,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失意或失败归咎于周边的环境和他人,甚至总想着要去改变别人来适应自己。其实,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征服世界,并不一定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要知道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把挑剔的眼光盯在自己的身上,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解剖自己,征服自己。

    我本人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从我在1957年踏进监狱的那一天起,我当时虽然有些小小的恐惧,但是我还是没有真正胆怯,因为过去二十几年的社会实践的生活历程告诉我,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也没有过不去的桥。( https://)既然进了这个门槛儿,恐怕就没了回头的路,你不想往前走,那是绝对不可能。再说从1954年起,我就已经一再接受所谓上级的审查,从他们的话里话外,我也听得出这可不是什么善茬,倒霉的日子正在等候着我。迟早会到那天。早到晚到还有什么区别吗?

    换做其他人,走进牢房总是会心惊胆战的,可是我呢?饭照吃,是稀饭,加上两根萝卜干。觉照睡,只是不是家里的弹簧床,而是硬蹦蹦的水泥地上。好就好在睡着了还没做噩梦。当然我明明晓得这是一步险棋,不过我还连想起这句话:好道儿坏道儿还得人去走。今天过去了,还有明天。这其实就是我学会去征服自己的第一步。

    虽然我也知道我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什么大人物,但我也绝不会是个等闲之辈,我一直到现在仍旧在试图创造奇迹,什么样的奇迹,我现在一时还说不清。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在做,我在行动,我在付出。我一直还在坚持以实际行动来征服自己。这就够了。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励志文章:其实坚持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励志文章:人生多磨难,要为自己多鼓掌]

4、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

文/净静

1

不知你是否也常常有这样的感受:突然想吃一种东西,没有吃到,牙痒痒着不舒服;走在路上莫名丢了一百块,找不回来,好几天堵在心里很难受;别人对你做了过分的事情,你深深记在心里,怎么都无法原谅;爱了很久的人狠心离去,你死皮赖脸地一次次挽留,又一次次失望而归……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烦恼和痛苦,总是一次次让我们身心俱疲。

但你知道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如此疲惫和痛苦,是我们自己在为难自己。看不淡,想不开,放不下,所以才这么辛苦。

有人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2

想起一位朋友,人到中年,生意遭遇危机,钱没了,还欠了一屁股债。我一度担心他会精神崩溃,打算去开导开导他。

一见面,朋友乐呵呵招呼我坐下,然后把肉片慢条斯理地放到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鸳鸯锅底里,热气氤氲,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

还没等我开口,朋友微微叹气,主动提起:“事情刚发生那会儿,我也真的绝望了,但是我有妻儿老小啊,我不只是为自己而活。那天晚上我开着车,就在大马路上瞎转悠,发现这座城市里还有那么多人尽管平凡,却仍是那么努力地生活着,我惭愧啊!”

朋友说着,眼睛就湿润了。这辈子,他也算走得很顺遂,之前没吃过什么苦头,现在一遭难,无非是命运给他第二次从头再来的机会。

人生的悲苦,大都与得失纠缠,与成败共生。而快乐的真谛,多不在得时欢喜,而在失后坦然。

3

听过一个故事。有个人酷爱陶壶,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程多么遥远,他都一定要前去鉴赏。在他收集的茶壶里,最中意一只龙头壶,专门用来招待好朋友的。

一日,朋友在把玩茶壶的时候,不慎将它摔碎在地。那人默默收拾好碎片,然后拿出另外一只茶壶继续泡茶、说笑,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朋友很惭愧,便问道:“我将你最喜爱的茶壶打破了,你不生气吗?”

他笑着说道:“生气又有何用?事已至此,不如重新去寻找更好的呢。”

人生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此吧!生活本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4

有人曾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很难原谅别人,很难放下过去的伤害?

有一个回答是这么说的:这些伤害是你拥有的全部,你不断拨弄你的旧伤,以便它在你的记忆里保持新鲜,你从不想让它被疗愈。

真是一语中的。面对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时间不一定是最好的疗药。而真正痊愈的办法,是你打从心底,真正地放下。过去所有的伤害和痛苦,无非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看清生活,然后有勇气放下该放下的,拥抱该拥抱的。

想起我的表姐,在跟前夫离婚的时候也是怨恨不已。她盼着前夫过得不幸福,但没想到前夫很快就再婚了。表姐心里很不舒服,总觉得前夫伤害了她,对不起她,凭什么现在反而还过得更好?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不甘心,她开始禁止前夫跟孩子接触。

后来有一次,她无意间在孩子的作文本上看到孩子思念父亲的心事,才发觉自己像个魔鬼。她不再盯着前夫的生活,不再在孩子面前痛斥前夫的不是,她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

事实证明,努力是有回报的。她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本来沉默寡言的孩子受母亲影响也慢慢变得开朗活泼。

后来再见到前夫,她已经心如止水,也能心平气和地聊一聊孩子的教育。因为她已经放下伤害,为自己和孩子而活。

5

人这一生,山一程水一程,无非是一场和自己和解的旅程。默默承担,暗自坚强,学会放下恩怨和伤害,才能卸下心上沉重的包袱,重新出发,向阳而生。

心坦然,则光阴安暖。

有些人回首往事的时候,总是悲从中来。可人生就是这样,总会有遗憾和怅惘,那些遗失在岁月长河的人和事,终究是教会我们要懂得珍惜。

只有不纠结过去的人,才有勇气继续去探索生命的美妙和新意。就像破茧的蝴蝶,挣脱束缚它的蚕蛹,才能拥有新生。

学会放下,不是妥协,而是跟过去握手言和,学会清零和重建下一步的人生。

放下,是一种智慧,不自寻烦恼;放下,是一种释怀,不怀恨在心;放下,是一种选择,不纠结过往。

借用电影里的一句话:“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愿你今后,懂得放下,懂得从容,将烦恼踩在脚下,将快乐装进心里!

来源:净物( id:cystyle001)

5、猜你喜欢: